『壹』 中醫治療腎動脈狹窄
腎動脈狹窄引起的腎性高血壓,約占高血壓病人的5%-10%。腎動脈狹窄的原因常見為動脈粥樣硬化、多發性大動脈炎和腎動脈肌纖維增生症。前者多見於老年人,後二者常見於青年人,尤其是女性。
[臨床表現]
有持續性的高血壓,有時上肢可無脈搏觸及,而上肢及下肢血壓有時亦可有顯著差別。體檢常可聞及腎動脈區有雜音,分辨性尿量的測定,患側可明顯減少。
目前大多數 還是介入治療 用的較多~~
能用上中葯治療,恐怕都是出現尿毒症才使用的,建議到更高級的醫院 評估檢查~~
首選手術介入治療~~
希望你的父親能找到萬全之策~~
『貳』 腎動脈 一條血管都狹窄 怎麼辦【腎動脈狹窄 高血壓 腎萎縮】
腎已經萎縮了,不知道GFR是多少,做個腎血流圖查下分腎功能,如果分腎功能很差了,不建議處理腎動脈了,可以考慮腔鏡切除腎治療高血壓了。
(吳巍巍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叄』 國內治療腎動脈狹窄哪家醫院最好
可能這個斑塊本身並沒有引起什麼大不了的,因為一般血管管腔其實兩側都是不相等粗細的,而且一般50%以下的狹窄根本對血流動力學影響也不大
]
哪家醫院做頸動脈斑塊剝離手術最好_好大夫在線
『肆』 腎動脈狹窄,做支架手術,北京醫保報銷比例
對於保健,美容,矯正等非治療型項目是不屬於報銷范圍。
職工醫療保險的報銷是按比例進行的,一般在70%左右浮動。其報銷的比例和多少跟自己的檢查和用葯情況,醫療等級等因素有關。舉個例子就比較清晰了,A類葯品可以享受全報,C類就需要全部自負費用,而B類報80%,自負20%的比例。
某人用掉醫葯費總計9000元,而報銷公式是這樣的:(9000-500《起付線》-自費葯)*70%,如果說自費葯占據很大比例,其報銷下來是沒有多少金額的。
另外需要到指定醫療機構就醫,這點很重要。
最好在購買地就醫,並不支持異地就醫的,因此就醫前徵得當地醫療管理機構批准很是必要,同意之後其報銷比例會比參保地就醫略低一些.
『伍』 由於腎動脈狹窄的高血壓治療,急求!!
腎動脈狹窄的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PTA)治療開始於1976年,目前主要用於治療因腎動脈狹窄引起的腎性高血壓和腎功能障礙(兩組病症可並存,也可獨立出現。)腎血管性高血壓約占高血壓人群的1-2%,而10—15%的晚期腎病患者的病因可能是腎動脈狹窄。腎動脈狹窄的病因在歐美國家以動脈硬化為主,約佔75%,我國既往報告以大動脈炎居多,但近年動脈硬化有明顯增多的趨勢,發病率已接近歐美國家。其他病因還有腎動脈纖維肌結構發育不良等,比較少見。
無論何種原因造成的腎動脈狹窄,不管是原位腎、移植腎還是血管搭橋腎的腎動脈狹窄,不管腎素、血管緊張素水平測定是否異常,只要臨床上表現有高血壓或腎功能障礙,局部腎動脈管腔狹窄測量超過50%,或狹窄兩端收縮壓差超過10mmHg,都是腎動脈成形術的適應症。腎動脈成形治療沒有絕對禁忌症。
『陸』 治療腎動脈狹窄,有哪些特效葯
腎動脈狹窄的確是有可能需要使用到一些口服的葯物,有這么幾個方面:第一,針對腎腎動脈狹窄的病因進行治療,比如80%以上的患者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口服的調酯葯。只要使用抗血小板的葯物來軟化血管,減少動脈粥樣斑塊的進一步形成,延緩狹窄的進一步發展,實際上已經形成的狹窄,是很難逆轉的。再者對於動脈狹窄的患者有明顯的腎性高血壓,可以口服一些降壓葯物,如果是單側的腎動脈狹窄的患者可以口服普利類或者沙坦類的降壓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來控制血壓。
腎動脈狹窄一旦診斷,治療的目地是降血脂減緩慢性腎臟病的進度,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性,關鍵治療包含葯物治療,干預治療和普外毛細血管復建治療,葯物治療主要包含降血壓的葯物優選ACEI和ARB的葯物,如果是應用ACEI和ARB的葯物,血壓值不可以調節到總體目標,或是是有禁忌,可協同應用β阻斷劑、鈣拮抗劑、利尿葯,或是是不斷急性肺水腫的患者,要協同應用血管緊張素2變換酶抑制劑、β阻斷劑及其袢利尿劑。
『柒』 腎動脈狹窄介入治療有多大危險用進口支架醫療費一共多少
有經驗的醫生做這個微創手術危險很小。在上海這個進口支架屬於醫保范圍,自費約4000千元左右。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血管外科-崔佳森副主任醫師
『捌』 腎動脈狹窄高血壓怎麼治療
腎動脈狹窄引起的腎性高血壓,約占高血壓病人的5%-10%。腎動脈狹窄的原因常見為動脈粥樣硬化、多發性大動脈炎和腎動脈肌纖維增生症。前者多見於老年人,後二者常見於青年人,尤其是女性。 有持續性的高血壓,有時上肢可無脈搏觸及,而上肢及下肢血壓有時亦可有顯著差別。體檢常可聞及腎動脈區有雜音,分辨性尿量的測定,患側可明顯減少。 1.血管造影:是確診腎動脈狹窄的唯一方法。不同病因的狹窄,造影表現可有一定差異。 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狹窄多位於腎動脈起始部或近端1/3。粥樣斑塊狹窄多呈偏心性,較大斑塊突入管腔可表現為充盈缺損,狹窄段後可出現梭形擴張。腹主動脈常同時可見迂曲、延長、擴張及狹窄等動脈硬化的表現。 腎動脈肌纖維增生症:腎動脈狹窄多位於中或遠端1/3,呈長或短段向心性狹窄,常伴有狹窄後擴張,典型者因多發節段性狹窄使腎動脈呈串珠狀表現。主動脈或其他動脈無狹窄及擴張等異常表現。 多發性大動脈炎:狹窄多位於腎動脈起始段,狹窄段光滑呈管狀,常伴有狹窄後擴張,腹主動脈、骼總動脈或胸主動脈同時有狹窄與擴張相間,甚至動脈瘤擴張表現。 2.B超表現:作為篩選有無缺血性腎萎縮有一定意義。缺血腎體積小,但形態及內部回聲正常。彩超可顯示腎動脈狹窄,但因腎動脈較小,常顯示不太清楚,容易誤診。 3.CT表現:作為篩選檢查除清楚顯示腎大小及輪廓外,動態增強掃描早期有時可見腎皮質邊緣強化,提示有腎缺血後腎包膜側支循環供血現象。 4.MR表現:從冠狀和矢狀位可顯示缺血性腎萎縮的全貌,其內部皮髓質分界清楚,有時可顯示狹窄的腎動脈,確診仍需依靠血管造影。 腎動脈狹窄的鑒別診斷包括: ①腎動脈先天性發育不良:一般為腎動脈全段纖細伴腎發育不良; ②萎縮性腎盂腎炎:腎動脈主幹無局限性狹窄,腎內動脈普遍變細並常相互靠攏或呈捲曲狀,腎實質萎縮伴外形不規則,無腎動脈狹窄後擴張及側支循環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