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費用明細 » 農村門診費用在哪裡報銷
擴展閱讀
扶貧產品哪個最貴 2025-07-05 14:57:14
項目需要哪些人力資源 2025-07-05 14:55:07

農村門診費用在哪裡報銷

發布時間: 2022-05-18 17:03:21

⑴ 農村合作醫療怎麼報銷

您好:報銷流程如下,
1、帶患者身份證、兩張一寸彩色照片,新農合醫療證到縣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辦理轉診備案手續。
2、出院後,憑患者本人身份證,新農合醫療證,病歷復印件,住院結算單,住院費用清單,轉診備案手續到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報銷。
3、住院時一定要和醫生說辦了農保,這樣才會辦理相關手續,出院時要索要病歷本,醫葯費清單等憑證,並妥善保管。參保戶將報銷所需資料備齊後交村(社區);合作醫療聯絡員由村(社區)合作醫療聯絡員審核後報鎮合作醫療聯絡員在由鎮聯絡員送區農易辦結報中心進行報銷。新農合參保患者可以憑本人身份證、醫保卡,在區內鄉鎮級普通門診定點醫療機構可直接刷卡報銷,在區內及區外市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出院結帳時直接刷卡報銷。在市外二級及二級以上的公立醫療機構醫院住院治療的參保患者,應在出院後的3個月後,將擦那波人的醫葯費原始發票、住院醫葯費用匯總明細清單、出院小結、醫療卡、戶口本、門診病歷、經辦人身份證直接到新農合窗口報銷醫葯費用。特殊病種門診報銷,參保患者可持二級及二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的病歷及相關檢查報告資料以及《新農合特殊病種門診治療審批表》想新農合業管中心提出申請,經過審核批准之後,其門診醫葯費用是可以列入到新農合的報銷范圍內的。因意外傷害住院的話只能和,出院後需要提交意外傷害引發的原因證明和醫院的病案記錄,對於一些無法提供有效證明和記錄的,不予進行受理。參保患者將資料調教之後,新農合窗口受理後的30個工作日內完成,不過,需要經過新農合業管中心稽查人員的調查和審核,情況屬實之後才能予以報銷。在村衛生室及村中心衛生室就診,醫療費用可報銷60%;在鎮衛生院就診,醫療費用可報銷40%;在二級醫院就診,醫療費用可報銷30%;在三級醫院就診,醫療費用可報銷20%;中葯發票附上處方每貼限額1元。其中,鎮級合作醫療門診補償年的限額5000元。住院報銷比例。在鎮衛生院就診,醫療費用可報銷60%;在二級醫院就診,醫療費用可報銷40%;在三級醫院就診,醫療費用可報銷30%。大病補償。凡是參加新農合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計的醫療費用超過5000以上的部分是分段進行賠償的,即5001—1萬元補償65%,10001—1.8萬元補償70%。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規定: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⑵ 農村醫保如何報銷門診

合作醫療屬於社保范疇,地域性強,具體到某個地方的辦事流程還真是需要咨詢當地有關部門。不過除了一些細節上不同外,大致報銷流程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部分:
一、報銷所需資料
1、門診報銷攜帶資料:門診發票、合作醫療證歷本(或病歷)。
2、住院報銷攜帶資料:住院發票、合作醫療證歷本(或病歷)、費用明細清單、出院小結、其它有關證明。
3、門診特殊病報銷攜帶資料:門診發票、特殊病種合作醫療證歷本。
4、辦理特殊病種攜帶資料:特殊病種門診治療建議書,合作醫療證歷本、病歷、有關化驗報告單、照片二張。
二、報銷流程:
參保戶將報銷所需資料備齊後交村(社區)合作醫療聯絡員由村(社區)合作醫療聯絡員審核後報鎮合作醫療聯絡員在由鎮聯絡員送區農易辦結報中心進行報銷。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賬指南
住院報賬程序:
醫院直接報賬:
因疾病住院辦理住院手續時,向醫院出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直接參與報賬。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⑶ 農合在門診如何報銷

農合怎麼報銷
一、門診費用報銷程序
參加新農合的農民持合作醫療證和卡在鄉、寸兩級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時,由定點醫療機構直接減免門診補償費用,門診醫療總費用減去門診補償費用剩餘部分有參保農民現金結算。參保農民因患慢性病和重大疾病在省、市、區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就診時,所產生的醫療費用由參保農民的現金結算,經各鄉鎮合管辦初審後上報至區合管辦審核,審核後由戶籍所在鄉鎮衛生院錄入新農村合作醫療機構墊付資金,之後經區合管辦審批後直接劃撥到定點醫療機構新農合資金專戶。
二、住院費用報銷程序:
參保農民在市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的,憑合作醫療證、卡和戶口本預交一定額度的押金後,辦理住院手續,出院時只結清自付部分,補償部分由定點醫療機構墊付。到省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治療的,需在相關醫院開具轉院證明。到省外公立新農合醫療機構就診必須在省級定點醫療機構開具轉院證明。
外在誤工、上學的參合人員因病住院治療或住院分娩的,應選擇當地新農合經辦機構確立的公立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並在住院之日起7日內委託親屬或他人,持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證明(或傳真復印件)在戶籍所在地鄉鎮衛生院辦理轉診手續,出院後20日內將診斷證明、出院證明、發票、費用清單(原件)及病理復印件提供給戶籍所在鄉鎮合管辦,並在鄉、村兩級政務公開欄公式不少於15天後符合新農合報銷規定的,由鄉鎮衛生院錄入新農合系統給予補償。
對於在市外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的參合患者,費用在10000元以上的必須經區和高管班與所住醫院聯系審核無誤,符合新農合報銷規定的方可公示報銷。凡是不按新農合相關規定辦理轉診轉院手續的參合患者,之後所產生的醫療費用均不予補償。

⑷ 農村合作醫療在哪裡報銷

農村合作醫療如果是住院,那麼只要攜帶報銷所需的資料,就可以去醫院新農合窗口進行審核並報銷。如果醫院沒有相關的報銷窗口,那麼出院以後需要去區行政服務中心新農合窗口報銷醫葯費用。而外地就醫的話,定點醫院可以直接在醫院進行報銷,醫院不能直接報銷的話,需要回戶籍所在地的衛生院報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條 下列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一)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
(二)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
(三)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
(四)在境外就醫的。
醫療費用依法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第三人不支付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⑸ 農村醫保卡門診可以報銷嗎

法律分析:參加新農合的農民,凡在定點醫療機構門診、住院的,都可獲得新農合報銷,其報銷范圍主要包括葯物報銷、檢查費用報銷、床位費報銷等。新農合醫保看門診要在原籍指定診所直接減免,非指定門診無法減免。市級醫院門診費用不能減免或報銷,市級醫院只能住院就醫可直接減免或報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條 下列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一)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二)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三)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四)在境外就醫的。

醫療費用依法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第三人不支付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⑹ 農村醫保在哪個部門報銷

法律分析:一、在本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門診就診者,可直接在家庭帳戶限額內支付門診費用(家庭帳戶不能跨鄉鎮使用);在其他醫療機構或葯店(經主管部門批准證照齊全)看門診或開葯者,可憑有效票據到本鄉鎮合管辦報銷,報銷最大限額以家庭帳戶金額為准。

二、參保患者到縣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可憑本人身份證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直接到接診機構辦理入院手續,注意必須保證合作醫療證、病歷、費用清單及住院發票上患者資料的一致性。出院時,醫療機構對患者費用如數結算後,提供給患者疾病證明書、費用一日清單及總費用發票等,患者持合作醫療證及醫院提供的資料到該醫院合作醫療補償窗口,經該窗口工作人員審核後予以現場補償。具體補償比例:在鄉鎮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患者的醫葯費用補償比例為70%,無起付線;在縣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患者的醫葯費用補償比例為55%,起付線為100元。

三、參保患者到縣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可在各鄉鎮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或縣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辦理轉診手續,但患者需提供相關診斷證明。出院時該醫院需向患者提供疾病證明書、費用清單、總費用發票等資料,患者出院後,30天內憑該醫院提供的資料、戶口本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到鄉本鄉鎮合管辦辦理補償手續。住院患者醫療費用補償比例為40%,起付線為300元。

四、需到省外及非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的參保患者,必須到縣合管辦辦理相關轉診手續,同時必須提供相關診斷證明。出院時也必須向院方索要疾病證明書、費用清單、總費用發票,出院後30天內,持戶口本、合作醫療證及上述資料回患者所在鄉鎮辦理補償手續。補償比例為40%,起付線為300元。

五、外出打工在打工當地非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及未按要求辦理轉診的參保患者,歸為一類情況處理,補償比例為30%,設起付線為300元,所需資料同前三項,出院後60天內到患者所在鄉鎮辦理補償手續。

六、住院封頂線為每人每年30000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第五條公民依法享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權利。國家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立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保護和實現公民獲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權利。

⑺ 農村合作醫療異地門診可以報銷嗎

法律分析:農村合作醫療在異地門診看病是不可以報銷的,因為農村合作醫療只適用於當地的醫院,如果要到異地醫院就診,必須要提前報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六條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標准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⑻ 農村醫保門診怎麼報銷

1.在門診醫療保險規定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符合條件的治療項目,治療費用需超過報銷的起付線。
2.開具的相關證明材料要符合門診醫療保險報銷條件。
3.醫療機構簽字蓋章等相關材料開具好,需簽字和蓋章。
4.機構審核材料准備齊全後,即可辦理。
拓展資料:
新農村醫保的報銷內容:
1、保障對象。大病保險保障對象為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的參保(合)人。
2、保障范圍。大病保險的保障范圍要與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相銜接。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應按政策規定提供基本醫療保障。在此基礎上,大病保險主要在參保(合)人患大病發生高額醫療費用的情況下,對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補償後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給予保障。
高額醫療費用,可以個人年度累計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超過當地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為判定標准,具體金額由地方政府確定。合規醫療費用,指實際發生的、合理的醫療費用,具體由地方政府確定。各地也可以從個人負擔較重的疾病病種起步開展大病保險。
3、保障水平。以力爭避免城鄉居民發生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為目標,合理確定大病保險補助政策,實際支付比例不低於50%;按醫療費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則上醫療費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隨著籌資、管理和保障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步提高大病報銷比例,最大限度地減輕個人醫療費用負擔。
新農合醫療保險報銷流程:
1,出院時要帶的材料一般在快出院時要告知醫生去復印,等材料送到病案室就要等歸檔後才能復印,這要等一到二個星期。
2,工作人員要把病人住院所發生所有費用時細錄入電腦,才能得出這個患者的補償金額,為了基金的安全,還要進行審核,所以到縣外去要多些時間才能得到補償款。
3,一般情況銀行沒權力不讓拿錢,當然有的縣市的農保中心有專門付錢的出納。

⑼ 農村醫療保險怎麼報銷要去哪裡報

農村社保,就是所說的新農保,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是我國社會保障的一部分。我國農業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63.91%,農村醫療保險,可以使廣大農民享受到農村醫療保險的實惠,同時也是社會保障的一項重要內容,更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環節之一,那農村醫療保險要報銷需要哪些程序和材料呢?接下來就和綠領時代的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在本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門診就診者,可直接在家庭帳戶限額內支付門診費用(家庭帳戶不能跨鄉鎮使用);在其他醫療機構或葯店(經主管部門批准證照齊全)看門診或開葯者,可憑有效票據到本鄉鎮合管辦報銷,報銷最大限額以家庭帳戶金額為准。

2、參保患者到縣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可憑本人身份證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直接到接診機構辦理入院手續,注意必須保證合作醫療證、病歷、費用清單及住院發票上患者資料的一致性。出院時,醫療機構對患者費用如數結算後,提供給患者疾病證明書、費用一日清單及總費用發票等,患者持合作醫療證及醫院提供的資料到該醫院合作醫療補償窗口,經該窗口工作人員審核後予以現場補償。具體補償比例:在鄉鎮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患者的醫葯費用補償比例為70%,無起付線;在縣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患者的醫葯費用補償比例為55%,起付線為100元。
3、參保患者到縣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可在各鄉鎮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或縣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辦理轉診手續,但患者需提供相關診斷證明。出院時該醫院需向患者提供疾病證明書、費用清單、總費用發票等資料,患者出院後,30天內憑該醫院提供的資料、戶口本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到鄉本鄉鎮合管辦辦理補償手續。住院患者醫療費用補償比例為40%,起付線為300元。
4、需到省外及非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的參保患者,必須到縣合管辦辦理相關轉診手續,同時必須提供相關診斷證明。出院時也必須向院方索要疾病證明書、費用清單、總費用發票,出院後30天內,持戶口本、合作醫療證及上述資料回患者所在鄉鎮辦理補償手續。補償比例為40%,起付線為300元。
5、外出打工在打工當地非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及未按要求辦理轉診的參保患者,歸為一類情況處理,補償比例為30%,設起付線為300元,所需資料同前三項,出院後60天內到患者所在鄉鎮辦理補償手續。
6、由於新型農村醫療隨時有調整的可能,屆時以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的解釋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