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費用明細 » 殘保金的費用放在哪個部門合適
擴展閱讀
扶貧產品哪個最貴 2025-07-05 14:57:14
項目需要哪些人力資源 2025-07-05 14:55:07

殘保金的費用放在哪個部門合適

發布時間: 2022-05-18 11:55:58

『壹』 殘保金是干什麼用的要到哪裡去交納

殘疾人保障金,是政府行為的收費項目,到當地主管地稅局繳納

『貳』 殘保金計入什麼科目

『叄』 我公司殘保金以前一直有人力資源辦理財務部交稅,現在要求交給財務辦理,請問殘保金到底是由哪個部門負責

一般都是人力資源或者辦公室之類主管後勤的部門負責辦理, 財務一般只管交錢和入賬。

『肆』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應該進財務什麼科目

單位繳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應該計入管理費用科目。
管理費用是指 企業行政管理部門 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 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管理費用屬於期間費用,在發生的當期就計入當期的損失或是利益。‍管理費用核算工資及附加費、工會經費 、職工教育經費、師資費、外委培訓費、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折舊費、待業保障金、辦公費、醫療保險費等。

『伍』 殘保金應該放在人力資源哪個模塊

殘保金只是企業內部需要交納的一項費用而已,不知道您提到的放到哪個模塊是基於什麼考慮?
如果是說殘保金的繳納、減免辦理這項工作由哪個模塊來完成的話,基本上應該算是員工關系比較合適一些,畢竟殘疾人員工的入職、檔案管理、資料收集,減免申報、殘疾證管理等工作員工關系來處理比較合適一些。

『陸』 企業殘疾人保障金交給誰,哪個單位殘聯嗎還是國稅局

企業殘疾人保障金交給地稅局代收。
(6)殘保金的費用放在哪個部門合適擴展閱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管理辦法
一、為了推動殘疾人事業的發展,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保障殘疾人享受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優惠政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及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管理辦法》。
二、殘疾人證是認定殘疾人及殘疾類別、等級的合法憑證。凡符合《中國殘疾人實用評定標准》的視力、聽力、言語、智力、肢體、精神等殘疾人均可發給殘疾人證。
三、殘疾人證由中國殘聯統一制發,套印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章。地方殘聯負責具體發放和管理(以殘疾人戶口所在地為准)。省級殘聯統一編號,定期監督、檢查發證工作。編號格式一律以地、市行政區域為編號單位,共編6位數,號前冠以省地(市)簡稱。例如:北京市東城區,編號為「京東字第××××××號」。地、市殘聯審核批准,在批准機關欄內簽字蓋章,在持證人相片上加蓋鋼印。縣級殘聯認定殘疾類別和分級,填發殘疾人證,在填發機關欄內簽字蓋章,確定專人做好補發、收回、造冊登記等日常管理工作。殘疾人證一律用毛筆或鋼筆填寫,字跡工整、清晰。數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數碼。未成年殘疾人和智力、精神殘疾人要填寫法定監護人姓名和聯系電話。北京、天津、上海市殘聯負責本市殘疾人證統一編號、監督、檢查工作,承擔審核、批准責任。
四、認定發證的標準是《中國殘疾人實用評定標准》。對於明顯殘聯,依照《中國殘疾人實用評定標准》易於認定殘聯類別、等級者,殘聯可直接發證;縣殘聯難以直接認定殘聯類別、等級者,請縣以上醫院或專門醫院檢查,由縣殘聯認定發證。
五、殘疾人證的工本費,原則上由殘疾人個人承擔。收費標准,由中國殘聯統一確定。對特殊困難者予以減免。
六、各級殘聯要指定專人負責殘疾人證的發放和日常管理工作,嚴格登記、統計建檔制度。加強監督,嚴防假冒偽造殘疾人證。
七、持證人對殘疾人證要妥善保管,只限本人使用,不得塗改、轉借。如證件遺失,應及時申請補發。

『柒』 想了解殘保金的一些事情

殘疾人保障基金,是國家殘聯實行的管理辦法,目的是促進殘疾人就業,和社會保險沒有關系。

但是對於公司來說,多一個人繳納社保,計算殘保金的時候,殘保金金額會有影響。所以,要看你掛靠的公司。
(7)殘保金的費用放在哪個部門合適擴展閱讀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提案第2497號
關於切實做好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徵收使用工作的提案
2015年,財政部、稅務總局、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聯合出台《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
然而,各地在保障金徵收、使用上依然存在不少問題,致使保障金沒有充分發揮應有作用,影響殘疾人脫貧致富的實現。
一、支持殘疾人直接就業力度較弱。各地殘聯財政經費預算中,用於殘疾人就業和扶貧支出比例過低。
如,江西省、安徽省、山東省殘聯2016年收支預算中,殘疾人社會保障和就業經費分別為9288.97萬元、
24309.5萬元、15412.08萬元,其中用於殘疾人就業和扶貧分別為179.98萬元、9896.7萬元、400萬元,僅佔1.94%、40.71%、2.59%。
同時,雖然《管理辦法》規定,保障金納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統籌安排,用於支持殘疾人就業和保障殘疾人生活,但部分條款執行不到位。
如,《管理辦法》規定保障金支持方向包括獎勵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用人單位,但實際上除少數福利企業外,極少有行政或企事業單位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
二、有償創業扶持門檻設置偏高。保障金可用於有償扶持殘疾人集體從業、個體經營等項目,但在具體落實時門檻較高。
調研時,一些縣級殘聯負責人表示,因為保障金是有償扶持,擔心借出去收不回而承擔責任,所以不敢輕易把錢借給殘疾人創業。
如,江西省規定,殘疾人個人創業想獲得保障金支持,需達到以下要求之一:耕種土地80畝以上、水面養殖100畝以上、養豬600頭以上、養雞鴨60000羽以上。
這些要求對健全人而言尚且不易,何況殘疾人。
三、基層未做到應征盡征。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距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年度保障金與對應人口數量之比可以作為保障金徵收力度的一個參考指標。
如,江西贛州市下轄18個縣,人口最多的縣達105萬人,人口最少的縣也有20萬人。
2015年,徵收最多的縣只有200萬元,最少的縣僅20萬元。按人口折算,年度保障金與對應人口數量比從1元/人到12元/人不等,嚴重偏離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縣級政府不是徵收不到,而是不願徵收。
主要原因是有錢不好用、不能用。一些縣未足額徵收的保障金都無法按規定使用完,資金結余還給財務審計帶來麻煩。
四、保障金支出情況透明度較低。《管理辦法》二十四條明確規定,各地應當向社會公布殘保金用於支持殘疾人就業和保障殘疾人生活支出情況,接受社會監督。但各地往往沒有遵照執行。
為此,建議:
一、加強督促檢查,推動政策落實。
保障金徵收使用工作涉及人社、民政、財政、稅務、扶貧辦和殘聯等多個部門和單位,應進一步強化聯絡機制,建立完善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各方的具體任務和職責范圍。
同時,根據保障金支出范圍,督促地方盡快制訂保障金使用實施細則和配套政策,突出支持殘疾人就業和保障殘疾人生活這兩方面重點。
二、突出就業創業,用活用好資金。在保障金使用上,各級政府和殘聯組織應重點加強對殘疾人就業創業的扶持項目。
包括在殘疾人創業啟動資金、設施設備購置補貼和小額貸款貼息上,切實降低門檻,探索符合殘疾人就業創業實際需求特點的服務方式;
降低貸款門檻,優化貸款審批流程,提升貸款審批效率;
重點解決殘疾人抵押、質押和信用貸款等多種方式,多途徑為殘疾人創業解決擔保難問題;
增加具有安置就業、扶貧開發、福射帶動作用的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的資金扶持力度。
三、建立公開制度,增強社會監督。各地應盡快建立保障金收支公示制度,及時公布當年保障金徵收總額、按時足額繳納的單位、未繳納或未按要求繳納的單位以及保障金使用情況等重要信息。同時,強化社會監督,推動職能部門和各繳納單位共同做好保障金徵收和使用工作。
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2497號(社會管理230號)提案答復的函
全國政協九三學社界別:
貴界別提出的關於切實做好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徵收使用工作的提案收悉,經商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現答復如下:
一、關於《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對殘疾人就業的促進作用
2015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中國殘聯修訂了《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晰了部門責任,嚴格了管理,提出了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監督的要求,
在促進殘疾人就業、減免小微企業負擔、提高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以下簡稱保障金)征繳率、體現社會公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目前,各地基本出台了《辦法》地方實施辦法,正在逐步落實中,並已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新增按比例就業人數顯著提高。
《辦法》通過調整保障金徵收標准、加大獎勵、公示和監督力度等措施,調動了各類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的積極性。
各地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較《辦法》實施前有較快增長,特別是部分高收入用人單位尤為顯著。
鑒於多數地區《辦法》實施時間較短,政策效應尚待進一步釋放。
二是應繳盡繳率大幅提高,企業社會責任、法律責任意識增強。
地稅部門被明確為保障金徵收責任主體後,徵收力度明顯增強,尤其是未主動申報單位被視為未安置殘疾人就業單位,這一規定對無視規定的用人單位提高法律責任意識作用顯著。
三是繳納標准更加彰顯公平,高收入行業招收殘疾人積極性增加。
用人單位平均工資標准代替社會平均工資標准後,適當減輕了中小型微利企業的責任。
金融、高科技行業也更多地承擔了與自身能力相適應的社會責任,招收殘疾人的積極性顯著增強,殘疾人進入高收入行業的機會有所增加。
二、關於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政策
2018年1月,中國殘聯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15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扶持殘疾人自主就業創業的意見》
(殘聯發〔2018〕6號),要求殘疾人個人申請創業擔保貸款、康復扶貧貼息貸款,貼息部分按照《財政部關於印發〈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金〔2016〕85號)等規定進行貼息。
殘疾人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的經營場所租賃、啟動資金、設施設備購置符合規定條件的,可由各地給予補貼和小額貸款貼息。
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可申請扶貧小額信貸。
政府支持的融資性擔保機構和再擔保機構應加大對殘疾人自主就業創業的融資服務力度。
有條件的地區可多渠道籌資設立殘疾人小額貸款風險補償基金。
對信用良好的殘疾人創業者經綜合評估後可取消反擔保。
殘疾人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且所創辦企業或個體工商戶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正常運營1年以上的,鼓勵地方開展一次性補貼試點。
目前,各地正在進一步細化、落實各項優惠政策,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增強。
三、關於建立公開制度
《辦法》明確要求殘聯公布用人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情況;地稅公布用人單位繳納保障金的情況;殘聯和財政部門公布保障金用於支持殘疾人就業和保障殘疾人生活的支出情況。
2015年,國務院殘工委印發通知要求全國各省份至少選取一個地級市開展按比例就業公示試點,目前全國共有62個市已經按要求全面開展了按比例就業公示試點工作。
「十三五」期間,此項工作將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
同時,按照《財政部關於完善政府預算體系有關問題的通知》(財預〔2014〕368號)規定,保障金項目收支轉列一般公共預算,不再單設相應支出科目,公示保障金支出目前已難以操作,中國殘聯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研究當前制度下的公示辦法。
四、下一步的工作
正如貴界別在提案中所指出的,保障金徵收使用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殘疾人就業面臨著更大挑戰,必須加大保護力度。為進一步完善按比例就業政策和保障金征管制度,切實促進殘疾人就業,中國殘聯將推動配合有關部門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宣傳,引導企業履行按比例就業法律責任。
幫助用人單位充分了解自身責任和殘疾人的就業潛力,積極開發工作崗位。
二是進一步督導地方制定針對用人單位的補貼獎勵標准和辦法。
三是積極研究有效促進殘疾人就業增收的激勵政策措施,確保對殘疾人就業扶持所需資金予以合理保障。
四是加強就業年審數據共享,推動按比例就業公示。
幫助用人單位和殘疾人了解彼此需求,實現人崗對接。
五是啟動《殘疾人就業條例》修訂工作,完善按比例就業和保障金徵收使用管理相關規定。
衷心感謝貴界別對殘疾人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2018年8月29日
資料來源中國殘聯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2497號提案及辦理復文

『捌』 事業單位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放入哪個科目

建議放在「事業支出—其他費用」中。「其他費用」是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明確的明細科目名稱,事業單位會計科目中沒有救濟費的明細,但也可以根據單位需要自行設計明細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