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潤表裡所得稅要填嗎
當然要填
在「減:所得稅費用」項目中的「本年金額」欄編輯公式:
在
「減:所得稅費用」項目中的「本年金額」欄輸入=號,然後點「三、利潤總額(虧損總額以"-"號填列)項目中的「本年金額」欄出現數字右邊輸出入*號在輸入25%,這樣就現出當期所得稅額。
2. 利潤表(所得稅應該如何填寫),
每月或每季度的都是預繳所得稅,年底匯算清繳。計算,用利潤表中的利潤總額乘以25%,在填在該表「所得稅」一欄。
3. 所得稅費用在企業所得稅報表怎麼填
企業所得稅報表如何填?
具體項目填報說明:
1、第2行"營業收入":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收入,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按其會計制度核算的收入填報.
2、第3行"營業成本":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成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按其會計制度核算的成本(費用)填報.
3、第4行"利潤總額":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利潤總額,其中包括從事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在本行填寫按本期取得預售收入計算出的預計利潤等.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比照填報.
4、第5行"稅率(25%)":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的25%稅率計算應納所得稅額.
5、第6行"應納所得稅額":填報計算出的當期應納所得稅額.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減免所得稅額":填報當期實際享受的減免所得稅額,包括享受減免稅優惠過渡期的稅收優惠、小型微利企業優惠、高新技術企業優惠及經稅務機關審批或備案的其他減免稅優惠. 第7行≤第6行.
7、第8行"實際已預繳的所得稅額":填報累計已預繳的企業所得稅稅額,"本期金額"列不填.
8、第9行"應補(退)所得稅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的本次應補(退)預繳所得稅額.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時,填0, "本期金額"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填報上一納稅年度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本行不包括納稅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應納所得稅所得額":填報納稅人依據上一納稅年度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的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按季預繳企業:第12行=第11行×1/4
按月預繳企業:第12行=第11行×1/12
11、第13行"稅率(25%)":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的25%稅率計算應納所得稅額.
12、第14行"本月(季)應納所得稅額":填報計算的本月(季)應納所得稅額.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13、第16行"本月(季)確定預繳的所得稅額":填報依據稅務機關認定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出的本月(季)應繳納所得稅額.
4. 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填什麼
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就是當期計算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如果有需要彌補的虧損,所得稅費用會減少或者為零,增加了凈利潤,這樣在年末填寫「利潤分配表時填在」彌補以前年度虧損「中。
5. 所得稅在利潤表中怎麽填
所得稅」項目,反映企業按規定從本期損益中減去的所得稅。根據「所得稅」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當年累計行次填寫所得稅科目累計的借方數就可以,當月數字填當月所得稅借方發生數。
6. 利潤表裡所得稅費用怎麼填
所得稅費用是指你以前預繳的企業所得稅,沒有的話不用填寫。
7月份第一個月才有收入,還沒交過企業所得稅,因此不用填寫,交了以後再按照實際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填寫。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7. 補繳上年的所得稅在本月利潤表裡如何填制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8. 企業所得稅怎樣體現在利潤表中
企業所得稅在利潤表中的體現就是所得稅費用。
我國企業利潤表的主要編制步驟和內容如下:第一步,以營業收入為基礎,減去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加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減去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和投資收益(減去投資損失),計算出營業利潤;第二步,以營業利潤為基礎,加上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計算出利潤總額;第三步,以利潤總額為基礎,減去所得稅費用,計算出凈利潤(或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