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折舊為什麼在現金流量表中體現為資金的流入
企業的現金流量=凈利潤+折舊+攤銷,折舊和攤銷既然是非付現的成本費用,但是它是一種特殊的影響現金流量的因素。
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部分要用本年利潤經過調整後計算出現金流量,折舊費是沒有減少現金的支出。
調整時要在本年利潤的基礎上,首先加上折舊,還要加上其他不減少現金的費用如無形資攤銷售,長期待攤費用攤銷等。
企業的現金流量=凈利潤+折舊+攤銷,折舊和攤銷既然是非付現的成本費用,但是它是一種特殊的影響現金流量的因素。
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部分要用本年利潤經過調整後計算出現金流量,折舊費是沒有減少現金的支出。
調整時要在本年利潤的基礎上,首先加上折舊,還要加上其他不減少現金的費用如無形資攤銷售,長期待攤費用攤銷等。
折舊攤銷因素考慮進去只會出現在間接法編現金流量表的情況下,間接法以凈利潤為起點,倒推現金流,凈利潤是扣除了折舊攤銷的結果,而折舊攤銷並不產生現金流出,所以要加回去,相當於有現金流入。
舉個例:收入100、成本20、折舊20、凈利60(假定無所得稅,費用等等什麼的,收入成本都是現過現,折舊不產生現金流,因此,現金流凈額: 100-20=80,而凈利60+折l日20=80。
拓展資料:
折舊的方法:
1、平均年限法,又稱為直線法。
計算公式為年折舊率=(1-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年折舊額=資產原價*年折舊率。
2、工作量法。
計算公式為單位工作量折舊額=資產原價*(1-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總的折舊額=單位工作量折舊額*該項資產當期工作量。
3、加速折舊法。
又被稱為快速折舊法和遞減折舊法,常用的是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4、雙倍余額遞減法。
計算公式為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年折舊額=資產賬面凈值*年折舊率。
5、年數總和法。
計算公式為年折舊率=還可以使用年數/預計使用年數總和*100%年折舊額=資產原價*年折舊率
2. 為什麼說折舊費與攤銷費既不屬於現金流入也不屬於現金流出
固定資產折舊費與無形資產、遞延資產攤銷費在技術經濟分析中具有相同的性質。
雖然在會計中折舊費與攤銷費被計入費用和成本,但在做現金流量分析時,折舊費與攤銷費既不屬於現金流出也不屬於現金流入。因為沒有涉及到現金流量的變化。
修理費和折舊費,攤銷費同屬於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中,在現金流量表中,既不屬於現金流入,也不屬於現金流出。
為什麼在經營成本中不包括折舊費,攤銷費,利息支出經營成本是企業財務管理范疇的一個概念,這個概念的本質就是生產經營的「付現」的成本,非付現成本費用不包括在這一概念裡面的。所以折舊與攤銷並不是「付現」的成本與費用,那就肯定不能包括在其中的。
在企業項目評價體系中,有一個前提假定,那就是企業所投資的各個項目所需要的資金,全部為企業的自有資金,這樣才能公平、公正的對各個項目做出客觀的評價的,即自有資金,那是不會存在有利息費用的,所以這個利息費用也就不會包括在內。
攤銷是什麼意思
攤銷,就是分攤支出和收益,與權責發生制和會計分期有密切的關系,抽象一點來說,就是把本來在資產負債表中的數分次計入了利潤表
舉個例子,在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用總額法計算
取得時:
借:銀行存款(或××資產)
貸:遞延收益
攤銷時:
借:遞延收益
貸:其他收益
遞延收益原本是在非流動負債中,屬於資產負債表,在進行攤銷時,計入其他收益,其他收益是屬於利潤表的,如果不進行攤銷,一次計入,就會使其他收益在某一年極高,使企業的利潤在本年高出很多,不符合會計謹慎性的要求。
更通俗一點來說,你買了一頭羊,但是如果你不說別人會猜測你是不是一次吃完,食量極大,如果你說其實我是分次才吃完的,那麼別人就會覺得很合理,你自身的形象也能夠保證,這就是攤銷。
3. 固定資產折舊部分在現金流量表中如何體現
現金流量表分主表和補充資料,主表是反應所有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關的收、支活動,主表說白了就認錢,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因跟錢沒關系故在主表中不予體現。
補充資料是從凈利潤扣除與經營性無關的項目、與損益有關但與現金無關的項目等後倒軋到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金額,因此,當年計提的計入損益的固定資產折舊在現流表補充資料「固定資產折舊、油氣資產折耗、生產性生物資產折舊」。
在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折舊是累計。在利潤表中,固定資產折舊是當年數。
拓展資料:
現金流量表是財務報表的三個基本報告之一,所表達的是在一固定期間(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內,一家機構的現金(包含銀行存款)的增減變動情形。
現金流量表的出現,主要是要反映出資產負債表中各個項目對現金流量的影響,並根據其用途劃分為經營、投資及融資三個活動分類。現金流量表可用於分析一家機構在短期內有沒有足夠現金去應付開銷。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第7號公報規范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金流量表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如月度、季度或年度)企業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對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所產生影響的財務報表。現金流量表是原先財務狀況變動表或者資金流動狀況表的替代物。它詳細描述了由公司的經營、投資與籌資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
這張表由財務會計標准委員會於1987年批准生效,因而有時被稱為FASB95號表。這份報告顯示資產負債表(BalanceSheet)及損益表(IncomeStatement/ProfitandLossAccount)如何影響現金和等同現金,以及根據公司的經營,投資和融資角度作出分析。
作為一個分析的工具,現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決定公司短期生存能力,特別是繳付帳單的能力。它是反映一家公司在一定時期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動態狀況的報表。其組成內容與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相一致。通過現金流量表,可以概括反映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對企業現金流入流出的影響,對於評價企業的實現利潤、財務狀況及財務管理,要比傳統的損益表提供更好的基礎。
現金流量表提供了一家公司經營是否健康的證據。如果一家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無法支付股利與保持股本的生產能力,從而它得用借款的方式滿足這些需要,那麼這就給出了一個警告,這家公司從長期來看無法維持正常情況下的支出。現金流量表通過顯示經營中產生的現金流量的不足和不得不用借款來支付無法永久支撐的股利水平,從而揭示了公司內在的發展問題。
一個正常經營的企業,在創造利潤的同時,還應創造現金收益,通過對現金流入來源分析,就可以對創造現金能力作出評價,並可對企業未來獲取現金能力作出預測。現金流量表所揭示的現金流量信息可以從現金角度對企業償債能力和支付能力作出更可靠、更穩健的評價。
企業的凈利潤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計算出來的,而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流量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通過對現金流量和凈利潤的比較分析,可以對收益的質量作出評價。投資活動是企業將一部分財力投入某一對象,以謀取更多收益的一種行為,籌資活動是企業根據財力的需求,進行直接或間接融資的一種行為,企業的投資和籌資活動和企業的經營活動密切相關。
因此,對現金流量中所揭示的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信息,可以結合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信息和企業凈收益進行具體分析,從而對企業的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作出評價。
4. 固定資產折舊的錢去了哪
首先你得分清楚是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的區別,假如5000元的收入全部為現金收入,那麼權責發生制下的損益表收入為5000,費用為2000,利潤就是3000。要是編制現金流量表經營性活動現金流入為5000,現金流出為0因為折舊並沒有導致現金流出,所以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為5000。這個例子雖然理論上說可供分配的利潤為3000,但分得的錢不一定就是3000,有可能也是5000,有可能沒有錢分,有可能有錢分。分清楚是怎麼回事就行了
5. 折舊費用產生的現金流哪裡去了
那是因為你們所說的凈利潤已經把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減出去了,但是你要考慮一個問題就是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所形成的現金量並沒有真正的流出去,只是在內部消耗了,所以不能把它當做流出企業的一部分資金,所以最後要把它加回來。希望能幫助你!
6. 固定資產的折舊額最後到底去了哪裡
固定資產的這就一般根據,固定資產的用途對應到相應的費用上面,比如說生產廠房折舊,為生產產品所用的
借:製造費用
貸:累計折舊;
為管理人員辦公所用
借:管理費用
貸:累計折舊。
以上所說的製造費用和管理費用最後都要歸結到利潤表的製造費用和管理費用,影響利潤。
累計折舊的錢其實是已經支出了,固定資產,銀行存款都屬於資產類科目,買原材料支付的是銀行存款,生產過程由於固定資產減值,支付的是固定資產減去的價值。
固定資產每月計提折舊,按用途分別計入「管理費用」、「製造費用」等科目,「管理費用」等屬於期間費用,「製造費用」最後分配到「主營業務成本」中,這些項目都是利潤表的扣除項目,所以,利潤表顯示的凈利潤20萬,就是公司當期的實際利潤。
(6)折舊費用現金流到哪裡去了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是用來生產產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價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計入到產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攤銷。這就是固定資產為什麼要計提折舊的原因。
但是,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他的成本攤銷的期限不應該僅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計每個期限要攤銷的成本,這就是每年的折舊額和攤銷額。如果在購買時直接全部攤銷,則當年費用很高,利潤減少,而以後年度利潤高估。這都是會計所不允許的。
固定資產的一個主要特徵是能夠連續在若干個生產周期內發揮作用並保持其原有的實物形態,而其價值則是隨著固定資產的磨損逐漸地轉移到所生產的產品中去,這部分轉移到產品中的固定資產價值,就是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提取的折舊額大小受計提折舊基數、凈殘值、折舊年限、折舊方法等因素的影響,《企業會計准則》(簡稱准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簡稱稅法)分別對固定資產折舊的提取作了相應規定。
只有把握固定資產計提舊的因素,才能保證計提的折舊額正確,納稅不受影響。現就影響固定資產折舊額的各因素分別從准則、稅法作以比較。
全面把握影響固定資產折舊的因素,能保證計提的折舊額正確,但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中,還會遇到一些例外情況,現從以下幾種情況來說明如何計提折舊。
7. 折舊費是否算現金流入
不會計入。固定資產折舊費與無形資產、遞延資產攤銷費在技術經濟分析中具有相同的性質。雖然在會計中折舊費與攤銷費被計入費用和成本,但在作現金流量分析時,折舊費與攤銷費既不屬於現金流出也不屬於現金流入。因為沒有涉及到現金流量的變化。
拓展資料:
一、固定資產折舊理念的來源
對於企業來說,有一個簡單的公式,收入-支出=利潤,固定資產實際上也是企業花錢買來的,所以也是一種支出,但是往往這種支出金額很大,而且受益期很長。
如果將此支出一次性計入某個月,會導致當月明顯虧損,而實際上當月從該固定資產得到的受益不會這么多,同時,其他受益的月份,又沒有體現應有的支出,所以,將固定資產入賬後,在受益期內平均其支出,按月列支。
二、計算實例
如果一企業購置一台機器,價款為120萬元,作帳時,借:固定資產;貸:銀行存款。購買時並沒有記入費用或成本。
假如機器能使用10年,就是120個月(若不考慮報廢時的殘值),投入使用後每個月的磨損價值就是1200000/120=10000元,我們就說機器每月的折舊費就是10000元。帳務處理就是借:製造費用10000元;貸:累計折舊10000元。
固定資產折舊費就是將記入固定資產價值的金額,隨著固定資產的使用、損耗,將購置價款採用折舊的方法逐步轉移到生產成本和相關費用中去。
不得計算折舊扣除的固定資產有:
1、房屋、建築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
2、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3、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4、已足額提取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5、與經營活動無關的固定資產。
6、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7、其他不得計算折舊扣除的固定資產。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我們購置一台機器,價款120萬元,作帳時
借:固定資產
貸:銀行存款
購買時並沒有記入費用或成本假如機器能使用10年,就是120個月(若不考慮報廢時的殘值),投入使用後每個月的磨損價值就是1200000/120=1000元,我們就說機器每月的折舊費就是1000元。帳務處理就是:
借:製造費用1000
貸:累計折舊1000
這樣,每月折舊1000元,使用120個月以後,這台機器的價值就通過折舊費全部進入生產成本-製造費用中去了。
8. 固定資產折舊的費用最終去了哪裡
提的折舊最終進入了成本和費用。
計入成本的部分銷售時增加了收入。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是對固定資產價值的一種收回。企業銷售商品取得貨幣資金,需要彌補各項原材料等付現的成本費用,也需要彌補當期非付現的折舊費用等。彌補了這些成本費用之後的余額,才是企業獲取的利潤。這就是說,利潤總額與銷售收入之間的差額,既包括付現費用,也包括折舊費用非付現費用。
入費用的部分,從現金流量表間接法下可以看出增加了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折舊費用的計提,雖然與資金沒有直接聯系,但是由於銷售收入的實現,企業的收回的貨幣資金或收到的應收帳款債權,已包含了相應的折舊費用的收回。
(8)折舊費用現金流到哪裡去了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折舊理念的來源
折舊也是一種費用,只不過這一費用沒有在計提期間付出實實在在的貨幣資金,但這種費用是先期已經發生的支出,而這種支出的收益在資產投入使用後的有效使用期內體現,無論在權責發生制還是收付實現制,計提折舊都是必需的。
折舊僅僅是成本分析,折舊不是對資產進行計價,其本身既不是資金來源,也不是資金運用,因此,固定資產折舊並不承擔固定資產的更新。但是,由於折舊方法會影響企業的所得稅,從而也會對現金流量產生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