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首頁 » 費用明細 » 製造費用的借方余額轉到哪裡

製造費用的借方余額轉到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5-06 09:45:17

1. 製造費用出現借方余額或貸方余額怎麼處理

1.工業企業的製造費用,在每月末要從借方結轉到生產成本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2.製造費用月末歸集時在借方,結轉後沒有餘額。

2. 請問大家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借方余額應該登記在資產負債表哪裡

費用類科目,期末肯定是沒有餘額的
製造費用

期末余額
要轉到生產成本;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期末余額要轉到
本年利潤

貨幣資金項目,期末理論上應該不能為負

3. 會計科目生產成本期末有餘額,余額轉到那個科目

不需要結轉。

生產成本科目期末有餘額,表示在產品的成本,不需要結轉。留在賬戶中作為下一會計期間的期初余額,繼續加工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成本類和損益類在年末結賬後是沒有餘額的。

成本類科目是反映成本費用和支出的,用於核算成本的發生和歸集情況,提供成本相關會計信息的會計科目。對成本費用和支出的不同內容進行分登,可以分為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勞務成本、研發支出和工程施工。

損益類科目,會計科目的一種,這類科目是為核算「本年利潤」服務的,具體包括收入類科目、費用類科目;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這類科目累計余額需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這些賬戶的余額應為零。

(3)製造費用的借方余額轉到哪裡擴展閱讀:

成本類科目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業生產各種產品(包括產成品、自製半成品等)、自製材料、自製工具、自製設備等所發生的生產成本。

二、「生產成本」科目應設置「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兩個明細科目。

(一)基本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科目用以核算生產產品的基本生產車間發生的費用。「基本生產成本」明細科目應按照基本生產車間和成本核算對象(例如:產品的品種、類別、定單、批別、生產階段等)設立為三級明細。

並按規定的成本項目(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在各三級明細中設立專欄核算。

(二)輔助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科目用以核算動力、修理、運輸等為生產服務的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費用。

「輔助生產成本」明細科目應按輔助生產提供的勞務和產品(例如:動力、修理、運輸、自製工具、自製材料等)為成本計算對象,設立為三級明細,並按規定的成本項目(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在各三級明細中設立專欄核算。

4. 製造費用賬戶的借方發生額最終轉入什麼賬戶

書上有說,計入生產成本

5. 製造費用期末時應將借方余額轉入______賬戶。

答案:「生產成本」。
答案解析:
因為製造費用屬於車間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而發生的費用,故應當計入「生產成本」賬戶。

6. 製造費用的余額,借貸方問題

1、如果企業臨時性停產,如大修理或季節性停產,製造費用本期期末會有借方余額,待開工後再結轉生產成本或庫存商品。
例如,企業因維修設備,停產1個月,本期沒有在產品,發生的設備折舊500照提,工資1000照發
本期發生
借:製造費用—折舊費
500
製造費用—工資
1000
貸:累計折舊
500
應付職工薪酬
1000
由於本期沒有在產品,製造費用沒有分攤對象,因此本期製造費用不分攤,在借方掛賬。
2、下月初有借方余額,說明上期沒有分攤製造費用,原因同1、
下月初的製造費用余額即上月末的余額。仍以上例。本期投產了100件A產品,本期又發生製造費用800,期末結轉
借:生產成本—A產品
2300
貸:製造費用
2300
(1500+800)
3、製造費用余額不可能出現在貸方,除非錯賬。錯賬是期末結轉時多結轉了,造成貸方余額的情況。這種情況是記賬錯誤引起的,應當期糾正。
例如,本期製造費用1000,期末分攤時結轉了1200
借:生產成本
1200
貸:製造費用
1200
這時,就會出現貸方余額的現象。需要紅字沖回錯誤
借:生產成本
-200
貸:製造費用
-200
沖紅後,製造費用無余額。

7. 月末,企業將期間費用賬戶的借方發生額合計轉入( )。

月末,企業將期間費用賬戶的借方發生額合計轉入「本年利潤」賬戶借方,將製造費用賬戶的借方發生額合計轉入「生產成本」賬戶借方,將收入類賬戶的貸方發生額合計轉入「本年利潤」賬戶貸方,年末將本年利潤賬戶的借方余額轉入「利潤分配」賬戶借方。
一:這叫期末結轉損益;就是將本月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的借方發生額結轉到本年利潤的借方。
二:期間費用的借方歸集企業發生的費用,其形成相應地會引起資產的減少或負債的增加。同樣的,收益類科目貸方發生額期末也會通過借方結轉至「本年利潤」貸方,所有損益類科目結轉完後,借貸方相減後,余額在貸方表示盈利,余額在借方表示虧損。最終將余額轉「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不難看出,「本年利潤」科目借方歸集的是當期損失(成本費用)貸方歸集的是當期收益。
拓展資料
一:會計主體是指在經營上或經濟上具有獨立性或相對獨立性的單位.如果是盈利性經濟組織,就是一個企業;如果是非盈利性的單位,就是一個事業、機關、團體單位.會計主體假設把會計處理的數據和提供的信息,嚴格地限制在這一特定的空間范圍,而不是漫無邊際的,同時也從根本上確認了會計信息系統立足於微觀,主要為微觀經濟服務的屬性.
二:會計主體假設要求:會計所提供的信息,只能反映該信息系統的某個特定會計主體的經濟狀況和經營成果,既不應同任何其他主體相混淆,也必須同主體的所有者的資產、負債或其他經濟問題劃清界限.企業單位的會計只核算企業單位范圍內的經濟活動.這樣才能正確反映會計主體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情況,才能正確提供反映企業單位經營情況和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才能提供會計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也正是會計確定了它的核算范圍,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才可能從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中得到有用的信息.

8. 期末製造費用結轉到什麼地方

製造費用期末余額要轉入生產成本。生產成本(proction cost)亦稱製造成本,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成本。生產成本是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利用情況的貨幣表示,是衡量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

包括直接材料費、直接工資、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分配轉入的間接費用; 貸方登記轉入「庫存商品」賬戶的完工產品的製造成本。期末借方余額表示生產過程尚未完工產品的成本, 即期末在產品成本。該賬戶的明細分類賬應按產品品種分別設置。

(8)製造費用的借方余額轉到哪裡擴展閱讀: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成本是衡量生產消耗的補償尺度,企業必須以產品銷售收入抵補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支出,才能確定盈利,因此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生產成本的控制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

生產成本法是目前世界各國普遍採用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用生產成本法計算成本時,只將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直接材料費用、直接人工費用和製造費用計入產品成本,而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不計入產品成本,而是作為當期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生產成本是工業企業為生產一定種類、一定數量的產品所發生的直接費用、直接人工和間接製造費用的總和。企業原材料消耗水平,設備利用好壞,勞動生產率的高低,產品技術水平是否先進等,都會通過生產成本反映出來。換言之,生產成本的控制能反映企業生產經營工作的效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生產成本

9. 製造費用賬戶的借方發生額應於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該賬戶一般無余額

製造費用屬於成本類科目。

期末,製造費用需要轉入生產成本的。分錄如下: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只有損益類科目: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 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才能轉入本年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