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稅前列支和稅後列支,分別包括哪些費用
1、稅前列支與稅後列支的區別
稅前列支指的是可以在所得稅之前列支,即利潤總額中是扣除了該費用以後再計算繳納所得稅;稅後列支是指在所得稅之後列支,即利潤總額中不得扣除該費用計算應交所得稅。後者計算的所得稅高於前者。
2、稅前扣除項目范圍
(1)借款利息支出。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實際發生數扣除;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不高於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
納稅人從關聯方取得的借款金額超過注冊資本50%的,超過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稅前扣除。
(2)工資、薪金支出。
(3)職工工會經費2%,職工福利費14%,職工教育經費2.5%。
(4)公益、救濟性的捐贈。納稅人用於公益、救濟性的捐贈,在年度會計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5)業務招待費。
將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且扣除總額全年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0.5%。
(6)各類保險基金和統籌基金。按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比例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上繳的各類保險基金和統籌基金,包括基本或補充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等保險,可在規定比例內據實扣除。
(7)固定資產租賃費。以經營租賃方式從出租方取得固定資產,其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的租金可根據受益時間,均勻扣除;納稅人以融資租賃方式取得固定資產,其租金支出不得扣除,但可按規定提取折舊費用。
(8)壞賬損失及壞賬准備金。
企業壞賬準的提取比例為年末應收賬款余額的千分之五。
(9)財產保險和運輸保險費用。
(10)資產損失。
(11)匯兌損益。
(12)支付給總機構的管理費。
(13)住房公積金。
(14)廣告和業務宣傳費。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實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15)研究開發費用。納稅人發生的研究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費用可以據實扣除,不論可否形成無形資產,不需要資本化。盈利企業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比上一年度增長超過10%的,可加計扣除實際發生額的50%。
(16)其他扣除項目。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稅收的規定扣除。
3、稅前不得扣除項目(只允許稅後列支)
(1)資本性支出;納稅人購置、建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的支出。
(2)無形資產受讓、開發支出;
(3)違法經營的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4)各項稅收的滯納金、罰金和罰款;
(5)自然災害或者意外事故損失有賠償的部分;
(6)超過國家規定允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的捐贈,以及非公益、救濟性的捐贈;
(7)各種贊助支出;
(8)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各項支出。
(9)銷售貨物給購貨方的回扣,其支出不得在稅前扣除
(10)納稅人的存貨跌價准備金、短期投資跌價准備、長期投資減值准備金、風險准備基金,以及國家稅收法規規定可進取的准備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備金,不得扣除。
(11)納稅人為其他獨立納稅人提供與本身應納稅收入無關的貸款擔保等
以上情況,在會計計算利潤時可以扣除,但是在稅法中的所得稅稅額的計算是不得扣除的。
4、〈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補充
(1)賄賂等非法支出;
(2)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而交付的罰款、罰金、滯納金;
(3)存貨跌價准備金、短期投資跌價准備金、長期投資減值准備金、風險准備基金(包括投資風險准備基金),以及國家稅收法規規定可提取的准備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備金;
(4)稅收法規有具體扣除范圍和標准(比例或金額),實際發生的費用超過或高於法定范圍和標準的部分。
㈡ 可作為費用列支的是()A利息 B股息 C工資 D捐贈
列支 的意思是指把「支出」項目計入(列入)成本費用 。 你去理解吧
就是說可作為費用支出項目計入成本費的是什麼,上面的C、D肯定是不要的 主要是A、B
但是A的的前提是存入某個機構或在某個機構貸出 才能產生利息 這個就不能算是成本費因為你是想要賺錢才去貸或存,屬於額外的經濟出入。 再說B 股息是是股東定期按一定的比率從上市公司分取的盈利,就是說你既然是在利益的基礎上分給別人 當然是成本費了。 所以選B
㈢ 稅前費用列支和稅後列支有什麼區別
稅前列支指的是可以在所得稅之前列支,即利潤總額中是扣除了該費用以後再計算繳納所得稅;稅後列支是指在所得稅之後列支,即利潤總額中不得扣除該費用計算應交所得稅。後者計算的所得稅高於前者。
㈣ 列支是什麼意思
列支指的是稅前列支。
稅前列支中的「稅」指的是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就是稅前利潤中可以抵扣的費用。由於會計法和稅法存在了某些方面的差異,會計賬務處理和稅務處理對企業的收入與費用的認定口徑不相同。
稅前列支
辦公費,購置辦公用品的發票及審計費、律師費
業務招待費,營業收入總額的0.5%可列支
交通費,購置了汽車的企業,所有路、橋費、油費可列支,其他為收總額的0.3%
差旅費,到外地出差的所有費用
廣告費,收入總額的8%可列支
折舊費,購置2000元以上的物品入固定資產,95%分五年折舊可列支
福利費,以實際支付不超工資總額14%可列支
工資,人均工資1600元
電話費,在職人員5%每人每月400元,即如10名員工,月可列支電話費為200元
社保費,單位支付部分可列支
水電費,用單位名義繳納的水電費
咨詢費,收入總額的5%可列支
運費,取得運費發票均可列支
租賃費, 取得租賃發票均可列支
保險費 ,指企業的財產保險和運輸保險
捐贈,稅前利潤的3%可列支
財務費用,指銀行貸款的利息支出可列支
稅金及附加,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房產稅、防洪費可列支
裝修費,裝修總額分五年攤銷
(4)什麼是費用列支擴展閱讀:
相關概念
營業外支出
比如:企業違反行政規定而受到的行政罰款,會計賬務處理上做了「營業外支出」,稅前利潤中已扣除了這部分罰款,但稅法規定,企業的受政府行政部分的行政罰款在計算所得稅時不可以抵扣,所以這部分的罰款要調增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
舉例:企業的受行政處罰3萬元,會計稅前利潤是80萬,但稅法上認定的應交所得稅的利潤(稅收上稱應納稅所得額)不是80萬元,而是80+3=83萬元,這3萬元就是不能在稅前列支的,所以要加上去一起計算所得稅。
其它投資
另如:依上例子,企業購買國庫債券,取得收入10萬元,會計上做了收益處理,會計稅前利潤80萬元,稅法規定購買國庫債券取得的收入不要交納所得稅。所以在計算應納所得稅的利潤時,應扣除這部分收益。按80+3-10=73萬元計征所得稅。10萬元就是應該是稅前列支的。
參考資料:列支-網路
㈤ 事由費用列支什麼意思
根據實際發生的安全生產費用列入對應支出項目。 企業應當為從事高空、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高速運輸、野外、礦井等高危作業的人員辦理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或個人意外傷害保險。所需保險費用直接列入成本(費用),不在安全費用中列支。
㈥ 「工資3500,列支」這是什麼意思
就是將某項費用(或支付)計入到某個項目(一般指費用科目),
列支,就是列入成本費用的支出的意思。
㈦ 列支是什麼意思"其當年可在所得稅中列支的業務招待費余額為15萬"
列支就是可進入費用,列支的業務招待費余額為15萬該金額不用交所得稅,超過的要納稅調整交所得稅
㈧ 會計記賬中,列支是什麼意思
1.會計專業術語,是指把「支出」項目計入(列入)成本費用,簡稱列支. 。
2.例如:不可稅前列支的項目是企業交納所得稅,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的項目。 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有關規定,主要包括:
1)、資本性支出。納稅人購置、建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的支出。
2)、無形資產受讓,開發支出。
3)、違法經營的罰款等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