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fid電子標簽和條形碼的區別是什麼
1、標簽展示
條形碼的標示是通過印刷的條形粗細,並通過光學手段獲知編號的。
RFID標簽可以認為是條形碼的電子版本,其工作原理為無線電原理,通過電磁波的載波、調制等過程來獲取RFID標簽晶元里的編號信息
2、標簽閱讀
閱讀條形碼耗時多,需要進行近距離對准讀取。如果物體沒有正確的朝向閱讀器是無法閱讀的。條形碼閱讀器通常需要半秒甚至更多的時間來成功讀取一個標簽。
RFID閱讀器能更快地閱讀寶蘭德斯RFID標簽;閱讀速率可以實現每秒高達幾百個標簽。
3、標簽使用環境
條碼對准讀取的需求限制了條碼的耐用性,也限制了它的可重復使用性。紙質印刷條碼,在條件惡劣的環境下,受損的條碼,霜雪覆蓋的,水毀的條形碼都不能被閱讀。
RFID標簽通常更堅固耐用,不會受環境影響,可以耐高溫和水,耐酸鹼等惡劣環境。
4、標簽存儲容量
條碼數據容量 儲存數據的容量小,只有幾百個位元組。
RFID數據存儲:與傳統形式的標簽相比,容量大(1―1024bit),數據可隨時更新。
5、標簽防偽能力
條形碼的內容不能更改,但是可以被復印復制,重復使用。
RFID標簽不像條形碼,它特有的辨識器不能被復制,是唯一的編號。標簽的內容可以被重復讀寫。
B. rfid在識別多標簽上,高頻的好還是超高頻的好
超高頻的好。對比原因如下:
1.低頻段射頻標簽
低頻段射頻標簽,簡稱為低頻標簽,其工作頻率范圍為30kHz ~ 300kHz。典型工作頻率有:125KHz,133KHz。低頻標簽一般為無源標簽,其工作能量通過電感耦合方式從閱讀器耦合線圈的輻射近場中獲得。低頻標簽與閱讀器之間傳送數據時,低頻標簽需位於閱讀器天線輻射的近場區內。低頻標簽的閱讀距離一般情況下小於1米。
低頻標簽的典型應用有:動物識別、容器識別、工具識別、電子閉鎖防盜(帶有內置應答器的汽車鑰匙)等。與低頻標簽相關的國際標准有:ISO11784/11785(用於動物識別)、ISO18000-2(125-135 kHz)。低頻標簽有多種外觀形式,應用於動物識別的低頻標簽外觀有:項圈式、耳牌式、注射式、葯丸式等。典型應用的動物有牛、信鴿等。
低頻標簽的主要優勢體現在:標簽晶元一般採用普通的CMOS工藝,具有省電、廉價的特點;工作頻率不受無線電頻率管制約束;可以穿透水、有機組織、木材等;非常適合近距離的、低速度的、數據量要求較少的識別應用(例如:動物識別)等。
低頻標簽的劣勢主要體現在:標簽存貯數據量較少;只能適合低速、近距離識別應用;與高頻標簽相比:標簽天線匝數更多,成本更高一些;
2. 中高頻段射頻標簽
中高頻段射頻標簽的工作頻率一般為3MHz ~ 30MHz。典型工作頻率為:13.56MHz。該頻段的射頻標簽,從射頻識別應用角度來說,因其工作原理與低頻標簽完全相同,即採用電感耦合方式工作,所以宜將其歸為低頻標簽類中。另一方面,根據無線電頻率的一般劃分,其工作頻段又稱為高頻,如表2.2所示,所以也常將其稱為高頻標簽。鑒於該頻段的射頻標簽可能是實際應用中最大量的一種射頻標簽,因而我們只要將高、低理解成為一個相對的概念,即不會在此造成理解上的混亂。為了便於敘述,我們將其稱為中頻射頻標簽。
中頻標簽一般也採用無源設主,其工作能量同低頻標簽一樣,也是通過電感(磁)耦合方式從閱讀器耦合線圈的輻射近場中獲得。標簽與閱讀器進行數據交換時,標簽必須位於閱讀器天線輻射的近場區內。中頻標簽的閱讀距離一般情況下也小於1米。
中頻標簽由於可方便地做成卡狀,典型應用包括:電子車票、電子身份證、電子閉鎖防盜(電子遙控門鎖控制器)等。相關的國際標准有:ISO14443、ISO15693、ISO18000-3(13.56MHz)等。
中頻標準的基本特點與低頻標准相似,由於其工作頻率的提高,可以選用較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射頻標簽天線設計相對簡單,標簽一般製成標准卡片形狀。
3.超高頻與微波標簽
超高頻與微波頻段的射頻標簽,簡稱為微波射頻標簽,其典型工作頻率為:433.92MHz,862(902)~928MHz,2.45GHz,5.8GHz。微波射頻標簽可分為有源標簽與無源標簽兩類。工作時,射頻標簽位於閱讀器天線輻射場的遠區場內,標簽與閱讀器之間的耦合方式為電磁耦合方式。閱讀器天線輻射場為無源標簽提供射頻能量,將有源標簽喚醒。相應的射頻識別系統閱讀距離一般大於1m,典型情況為4~6m,最大可達10m以上。閱讀器天線一般均為定向天線,只有在閱讀器天線定向波束范圍內的射頻標簽可被讀/寫。
由於閱讀距離的增加,應用中有可能在閱讀區域中同時出現多個射頻標簽的情況,從而提出了多標簽同時讀取的需求,進而這種需求發展成為一種潮流。目前,先進的射頻識別系統均將多標簽識讀問題作為系統的一個重要特徵。
以目前技術水平來說,無源微波射頻標簽比較成功產品相對集中在902~928MHz工作頻段上。2.45GHz和5.8GHz射頻識別系統多以半無源微波射頻標簽產品面世。半無源標簽一般採用鈕扣電池供電,具有較遠的閱讀距離。
微波射頻標簽的典型特點主要集中在是否無源、無線讀寫距離、是否支持多標簽讀寫、是否適合高速識別應用,讀寫器的發射功率容限,射頻標簽及讀寫器的價格等方面。典型的微波射頻標簽的識讀距離為3~5m,個別有達10m或10m以上的產品。對於可無線寫的射頻標簽而言,通常情況下,寫入距離要小於識讀距離,其原因在於寫入要求更大的能量。
微波射頻標簽的數據存貯容量一般限定在2Kbits以內,再大的存貯容量是乎沒有太大的意義,從技術及應用的角度來說,微波射頻標簽並不適合作為大量數據的載體,其主要功能在於標識物品並完成無接觸的識別過程。典型的數據容量指標有:1Kbits,128Bits,64Bits等。由Auto-ID Center制定的產品電子代碼EPC的容量為:90Bits。
微波射頻標簽的典型應用包括:移動車輛識別、電子身份證、倉儲物流應用、電子閉鎖防盜(電子遙控門鎖控制器)等。相關的國際標准有:ISO10374,ISO18000-4(2.45GHz)、-5(5.8GHz)、-6(860-930 MHz)、-7(433.92 MHz),ANSI NCITS256-1999等。
C. 對於電子標簽寫入數據和讀取數據哪一個更耗時,為什麼
一、寫入數據更加耗時,寫入數據時是人手一個一個用讀寫器輸入的,而且寫入數據的時候還需要配合使用環境,收集所需要寫入的數據。
一般的射頻識別系統來說,使用電可擦可編程只讀存貯器(EEPROM)是主要方法。然而,使用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寫入過程中的功率消耗很大,使用壽命一般為寫入100,000次。最近,也有個別廠家使用所謂的鐵電隨機存取存貯器(FRAM)。與電可擦可編程只讀存貯器相比,鐵電隨機存取存貯器的寫入功率消耗減少100倍,寫入時間甚至減少1000倍。然而,鐵電隨機存取存貯器由於生產中的問題至今未獲得廣泛應用。FRAM屬於非易失類存貯器。
對微波系統來說,還使用靜態隨機存取存貯器(SRAM),存貯器能很快寫入數據。為了永久保存數據,需要用輔助電池作不中斷的供電。
二、至於讀取速度也是要分頻段的,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無論是哪一個頻段的電子標簽讀的速度都比寫的要快,下面我作一個簡單分類:
超高頻的射頻標簽簡稱為微波射頻標簽
UHF及微波頻段的RFID一般採用電磁發射原理
工作頻率:超高頻(902MHz~928MHz)
符合標准:EPC C1G2(ISO 18000-6C)
可用數據區:240位EPC碼
標簽識別符:(TID) 64位
工作模式:可讀寫
天線極化:線極化
超高頻標簽的閱讀距離大,可達10米以上。
超高頻作用范圍廣,現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都是採用超高頻電子標簽技術。
傳送數據速度快,每秒可達單標簽讀取速率170張/秒(EPC C1G2標簽)
標簽存貯數據量大。
超高頻電子標簽靈活性強,輕易就可以識別得到。
有很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讀取大量的電子標簽。
防沖突機制,適合於多標簽讀取,單次可批量讀取多個電子標簽。
電子標簽的天線一般是長條和標簽狀。天線有線性和圓極化兩種設計,滿足不同應用的需求。
數據保存時間 >10年。
手持讀寫器可對超高頻電子標簽進行讀寫操作。
手持讀寫器可對超高頻電子標簽進行批量操作。
手持讀寫器帶CE操作系統,讀取超高頻電子標簽數據時,可通過WIFI、GPRS實時上傳至後台資料庫。
手持讀寫器相當一台PDA電腦,通過讀取超高頻電子標簽數據,可在手持讀寫器完成讀及寫動作,且可在手持讀寫器即時查詢標簽數據。(如廠家 信息、生產批號、生產日期等等)
超高頻電子標簽具有全球唯一的ID號,安全保密性強,不易被破解。
智能控制;高可靠性;高保密性;易操作;方便查詢;讀寫性能更加完善。
低頻(LF)和高頻(HF):
低頻(LF)和高頻(HF)頻段RFID電子標簽一般採用電磁耦合原理 高頻典型工作頻率為13.56MHz。該頻段的射頻標簽,因其工作原理與低頻標簽完全相同,即採用電感耦合方式工作,所以宜將其歸為低頻標簽類中。另一方面,根據無線電頻率的一般劃分,其工作頻段又稱為高頻,所以也常將其稱為高頻標簽。
工作頻率: 低頻(125KHz)、高頻(13.54MHz)
低頻標簽的閱讀距離只能在5厘米以內。
低頻作用范圍現在主要是運用於低端技術領域范圍內,如自動停車場收費和車輛管理系統等等。
傳送數據速度較慢。
標簽存貯數據量較少。
低頻電子標簽靈活性差,不易被識別。
數據傳輸速率低,在短時間內只可以一對一的讀取電子標簽。 7. 只能適合低速、近距離識別應用。
與超高頻電子標簽相比,標簽天線匝數更多,成本更高一些。
讀取的距離小,低頻標簽與閱讀器之間傳送數據時,低頻標簽需位於閱讀器天線輻射的近場區內。低頻標簽的閱讀距離一般情況下小於8厘米。
讀取電子標簽數據時只能一對一進行讀取。
手持讀寫器讀取電子標簽時不能實時上傳數據,必須通過USB連接電腦才能把數據上傳至後台。
手持讀寫器不能實時查詢數據。
大部分低頻不可寫。
低頻電子標簽安全保密性差,易被破解。
答案友情提供:http://www.rfid-sh.com/
D. 超高頻與低頻、高頻RFID電子標簽的區別以及優缺點
一.超高頻RFID電子標簽(UHF):
超高頻的射頻標簽簡稱為微波射頻標簽,UHF及微波頻段的RFID一般採用電磁發射原理
工作頻率:超高頻(902MHz~928MHz)
符合標准:EPC C1G2(ISO 18000-6C)
可用數據區:240位EPC碼
標簽識別符:(TID) 64位
工作模式:可讀寫
天線極化:線極化
1. 超高頻標簽的閱讀距離大,可達10米以上。
2. 超高頻作用范圍廣,現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都是採用超高頻電子標簽技術。
3. 傳送數據速度快,每秒可達單標簽讀取速率170張/秒(EPC C1G2標簽)
4. 標簽存貯數據量大。
5. 超高頻電子標簽靈活性強,輕易就可以識別得到。
6. 有很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讀取大量的電子標簽。
7. 防沖突機制,適合於多標簽讀取,單次可批量讀取多個電子標簽。
8. 電子標簽的天線一般是長條和標簽狀。天線有線性和圓極化兩種設計,滿足不同應用的需求。
9. 數據保存時間 >10年。
10. 手持讀寫器可對超高頻電子標簽進行讀寫操作。
11. 手持讀寫器可對超高頻電子標簽進行批量操作。
12. 手持讀寫器帶CE操作系統,讀取超高頻電子標簽數據時,可通過WIFI、GPRS實時上傳至後台資料庫。
13. 手持讀寫器相當一台PDA電腦,通過讀取超高頻電子標簽數據,可在手持讀寫器完成讀及寫動作,且可在手持讀寫器即時查詢標簽數據。(如廠家信息、生產批號、生產日期等等)
14. 超高頻電子標簽具有全球唯一的ID號,安全保密性強,不易被破解。
15. 智能控制;高可靠性;高保密性;易操作;方便查詢;讀寫性能更加完善。
二.低頻(LF)和高頻(HF):
低頻(LF)和高頻(HF)頻段RFID電子標簽一般採用電磁耦合原理
高頻典型工作頻率為13.56MHz。該頻段的射頻標簽,因其工作原理與低頻標簽完全相同,即採用電感耦合方式工作,所以宜將其歸為低頻標簽類中。另一方面,根據無線電頻率的一般劃分,其工作頻段又稱為高頻,所以也常將其稱為高頻標簽。
工作頻率: 低頻(125KHz)、高頻(13.54MHz)
1. 低頻標簽的閱讀距離只能在5厘米以內。
2. 低頻作用范圍現在主要是運用於低端技術領域范圍內,如自動停車場收費和車輛管理系統等等。
3. 傳送數據速度較慢。
4. 標簽存貯數據量較少。
5. 低頻電子標簽靈活性差,不易被識別。
6. 數據傳輸速率低,在短時間內只可以一對一的讀取電子標簽。
7. 只能適合低速、近距離識別應用。
8. 與超高頻電子標簽相比,標簽天線匝數更多,成本更高一些。
9. 讀取的距離小,低頻標簽與閱讀器之間傳送數據時,低頻標簽需位於閱讀器天線輻射的近場區內。低頻標簽的閱讀距離一般情況下小於8厘米。
10. 讀取電子標簽數據時只能一對一進行讀取。
11. 手持讀寫器讀取電子標簽時不能實時上傳數據,必須通過USB連接電腦才能把數據上傳至後台。
12. 手持讀寫器不能實時查詢數據。
13. 大部分低頻不可寫。
14. 低頻電子標簽安全保密性差,易被破解。
E. 無源電子標簽與有源電子標簽的價格哪個高
無源電子標簽是晶元+印刷或繞制天線 成本低廉
有源標簽有電路板 天線 電池等 當然成本要高很多 一般都相差60倍以上
F. Excel中選擇數據與數據標簽有何區別
數據來自於數據源,而數據標簽是根據數據源顯示在圖表位置的「標簽」。
G. 跟無源的對比了一下,有源的標簽為什麼價格這么高
無源的成本很低,因為無源的標簽只需要有一根很細小的天線就好了;但是有源的標簽裡面需要很多模塊去完成接收和發送信息,還需要電池來提供所需能耗,所以有源標簽價格比無源標簽價格高很多。
杭州中芯微電子有限公司的卡片標簽是專門為RFID監管場所人員動態管理系統設計的新型標簽,主要應用於民警的管理。
產品功能
1、信息單向定時上傳
2、 異常信息主動報警
3、關鍵區域准確定位
4、集成13.56M頻段,可與現有的門禁、消費系統無縫結合
產品參數
1、工作頻段:433MHz/125KHz/13.56MHz
2、調制方式:GFSK
3、通訊距離:半徑40米(空曠)
4、使用壽命:1-3年
5、射頻功率:< 1mw
6、電池容量:210mAh*3
7、 功 耗:靜態電流<3uA
8、尺 寸:89mmx56mmx8mm(不考慮卡片外側部分)
9、 工作溫度:-25℃~65℃
10、濕 度:5%RH-95%RH(無凝露)
產品特性
1、具有機械防拆和電子防拆雙重防拆特性
2、 特殊1/4波長天線設計,通訊距離穩定可靠
3、 電池可自行更換或返廠更換
4、 兩級定位識別,大范圍模糊位置識別,小范圍關鍵區域識別
產品原理
與閱讀器工作在433M頻段,通過電磁場進行數據交換,系統設計模式為卡片單向傳輸,閱讀器負責接收,使信號傳輸最簡單、最高效。
H. RFID和ETC有什麼區別
一、性質不同
1、RFID: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無線射頻識別即射頻識別技術。
2、ETC: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ETC專用車道是給那些裝了ETC車載器的車輛使用的,採用電子收費方式。
二、原理不同
1、RFID:通過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利用無線射頻方式對記錄媒體(電子標簽或射頻卡)進行讀寫,從而達到識別目標和數據交換的目的,其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信息技術之一。
2、ETC:通過安裝在車輛擋風玻璃上的車載電子標簽與在收費站 ETC 車道上的微波天線之間進行的專用短程通訊,利用計算機聯網技術與銀行進行後台結算處理,從而達到車輛通過高速公路或橋梁收費站無需停車而能交納高速公路或橋梁費用的目的。
三、特點不同
1、RFID:RFID技術依靠電磁波,並不需要連接雙方的物理接觸;FID系統的讀寫速度極快;每個RFID標簽都是獨一無二的,通過RFID標簽與產品的一一對應關系,可以清楚的跟蹤每一件產品的後續流通情況;RFID標簽結構簡單,識別速率高、所需讀取設備簡單。
2、ETC:實施不停車收費,可以允許車輛高速通過(幾十公里以至 100 多公里),故可大大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公路收費走向電子化,可降低收費管理的成本,有利於提高車輛的營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