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住院醫療和住院費用有什麼區別
你好,商業住院費用主要是指因為住院治療所產生的醫療費用,醫療機構在收取住院費用的時候應該出具相應的醫葯費、住院費的相關單據,然後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就可以證明患者接受治療所支付的醫療費用。先說一下商業住院費用醫療保險有什麼好處能讓人們這么重視。投保商業住院費用醫療保險後,一但患病住院治療,期間產生的醫療費用就會由保險公司按照合同約定的責任進行賠付,有效減輕患者的家庭壓力。
要說清商業住院費用醫療保險什麼好處,就要從商業住院費用醫療保險的保額支付形式來簡單介紹一下。目前國內保險公司推出的商業醫療保險主要分兩類,一類是費用型,一類是津貼型。費用型醫療保險是根據客戶實際發生的醫療費用支出按保單約定的保險金額給付保險金。目的是補償客戶的醫療費,理賠時需要客戶出具門診或住院發票,理賠范圍與「社保」基本一致。津貼型醫療保險是對因住院所產生的醫療費用之外其他損失的補償,比如說因病假所產生的收入損失。津貼型醫療保險最大的特點是只與住院的天數相關,不跟醫療費用產生任何關系。
㈡ 住院賠償費用包括哪些費用
法律分析:住院賠償費用包括誤工費、住院費、葯品費、護工費、生活費等。
法律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五十條 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准計算:
(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後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於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三)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計算。
(四)陪護費: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55年。
(六)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七)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准計算。
(八)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九)交通費: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
(十)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准計算,憑據支付。
(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㈢ 住院費用醫療保險范圍有哪些
商業醫療險有很多種類,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保險產品。
1.一般住院醫療
這類保險產品保額一般會在1萬到5萬,免賠額也很低,有的保險產品甚至沒有免賠額,只要因疾病或者意外產生了住院醫療費用,就可報銷,報銷范圍一般當地社保目錄為准。
2.百萬醫療保險
這類保險產品由於保額較高,一般高達百萬的保障,而且不限社保目錄,進口葯、自費葯都可報銷。保障非常全面,包括住院醫療費用、特殊門診醫療費用、住院前後門診急診費用、門診手術費等。
3.高端醫療保險、海外醫療險
如果想要尋求更高的就醫體驗,想到公立醫院特需部、私立醫院甚至海外醫院就醫,在預算充分的情況下則可選擇高端醫療保險和海外醫療險。
㈣ 住院費用哪些是可以報銷的
法律分析: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所以投保醫療保險後,符合規定的葯品、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都可以報銷,如住院床位費和門(急)診留觀床位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條 下列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一)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二)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三)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四)在境外就醫的。
醫療費用依法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第三人不支付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㈤ 什麼是門診費、住院費 主要包括哪些費用請詳細介紹
什麼是門診費、住院費 主要包括哪些費用?請詳細介紹?門診費包括門診掛號費,門診葯費,門診手術費,門診診療費等, 住院費應該包括治療費、葯費、檢驗費、手術費、住院普通床位費等
(5)住院費用包括什麼擴展閱讀
住院報銷,門診費用不能報銷住院費用要先付自付段,即自付段以內的錢全部要自費。自付段標准:按醫療機構的不同等級分別確定:
①第一次住院、一級醫療機構500元,二級醫療機構600元,三級醫療機構700元,
②第二次住院、一級醫療機構400元,二級醫療機構500元,三級醫療機構600元。
③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第三次(含第三次)及以後每次住院不再設定起付標准。超過自付段的錢再開始核算報銷。
住院基本費用指的是普通床位費,檢查費,醫保葯品費,醫療費用在統籌基金起付標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部分,由統籌基金按以下比例支付,職工、退休人員個人也要負擔一定比例的費用:
一級醫療機構統籌基金支付88%(退休人員90.4%),個人自付12%(退休人員9.6%);
二級醫療機構統籌基金支付85%(退休人員88%),個人自付15%(退休人員12%);
三級醫療機構統籌基金支付82%(退休人員85.6%),個人自付18%(退休人員14.4%)。
㈥ 住院費用醫保報銷哪些項目
醫保報銷項目
1、普通醫療保險
包括門診費用、醫葯費用、檢查費用等
2、住院保險
每天住院費、利用醫院設備的費用、手術費用、醫葯費等
3、手術保險
提供因病人需做必要的手術而發生的全部費用
4、綜合醫療保險
費用范圍包括醫療和住院和手術等的一切費用
(6)住院費用包括什麼擴展閱讀:
一、醫保報銷條件
1、參保人員必須到基本醫療保險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購葯,或持定點醫院的大夫開具的醫葯處方到社會保險機構確定的定點零售葯店外購葯品
2、參保人員在看病就醫過程中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必須符合基本醫療保險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的范圍和給付標准,才能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按規定予以支付
3、參保人員符合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醫療費用中,在社會醫療統籌基金起付標准以上與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費用部分,由社會醫療統籌基金統一比例支付
二、不屬於醫療保險報銷范圍
1、參保職工出差、探親在外地發生醫療費用、只報銷符合醫療保險規定的外地急診費用,非急診原因住院,所有費用一概不予報銷
2、參保職工在外地居住時間超過6個月,按長期住外地人員性質報銷醫葯費
3、長期住外地人員應由單位提供證明,確定二所定點醫院(應為當地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及時辦理《鎮江市長住外地職工醫療費報銷卡》
4、長期住外地職工必須堅持節約原則按規定限量開葯(每就診一次,急性葯量在3日以內,慢性病葯量在10日以內,結核病、高血壓病、糖尿病可延長到30日量),超過上述標准,葯費不予報銷
5、長期住外地職工轉診、需由當地定點醫院簽署意見,按屬地原則逐級轉診。轉診醫院屬我市職工醫療保險確定的特約醫院,個人先自付總費用10%,然後按醫療保險規定報銷費用,其它醫院,個人先自付總費用20%,然後按醫療保險規定報銷醫療費用
㈦ 住院常規費用指的是什麼
住院費每天的費用依據患者病情的輕重程度和疾病的類型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病情比較輕的患者,日常的檢查和治療費用相對較少,一般在300元-500元左右。而對於需要做手術的患者,術前需要完善相關的術前檢查,手術後需要進行補液支持治療,不能夠正常的進食。這時患者的平均住院費用一般在每日1000元-1200元。對於急性危重的患者,可能要住進重症監護室,重症監護室費用昂貴,每日費用可能在7000元-10000元左右,而對於部分患者病情極度嚴重,如需要透析搶救,氣管插管的患者,每日的費用可能在20000元-30000元左右。
㈧ 住院基本費包含了什麼
1、首先在住院時本人要辦理住院審批的表格,先去住院相關科室填表蓋章,再去醫院專門審核處帶醫保卡審核,以備報銷時用;
2、然後等出院時本人要辦理出院證明,列印治療費用清單及住院費用發票;
3、最後去醫院報銷審核核算處辦理報銷手續,提前復印好身份證醫保卡及戶口本復印件,報銷住院費用部分,辦完相關手續後自己的報銷就弄完,等3到5天本人的報銷費用會打到您的醫保卡賬號,那時就可以去取現金;
4、在就是住院前的門診票據報銷,拿自己檢查的醫院門診發票去醫院門診醫保報銷相關費用,按照規定核實現金報銷,報銷是按照規定封頂的,以本人的發票就高封頂報銷,也就是本人所花費用比報銷規定的金額高那麼就報銷規定的金額,如果沒有規定的費用多則按照發票報銷。
(8)住院費用包括什麼擴展閱讀
1、如果您經過初步檢查,已經確定要住院的話,盡量不要在門診做過量的檢查和治療,盡快入院,入院後再詳細檢查和治療。只有住院期間的檢查和治療才會報銷。
2、盡管醫保條例對出院的標准和帶葯的標准有規范。但如果可能,應該盡量在院內治療,盡量不要因為其他原因主動提前出院。出院時,如果可能,應該請醫生盡量多開幾天的葯物。出來後的復診就不再享受報銷的待遇了。
㈨ 住院醫療費包括哪些
醫療費是指受害人在遭受人身傷害之後接受醫學上的檢查、治療與康復訓練所必須支出的費用。醫療費不僅包括過去的醫療費用,如治療費、醫葯費,也包括將來的醫療費用如康復費、整容費以及其他後續治療費。
其計算公式為:
醫療費賠償金額=診療金額+葯品金額+住院服務金額
1、掛號費;
註:包括醫院門診掛號費、專家門診掛號費等。
2、醫葯費;
3、檢查費;
4、治療費;
5、住院費;
6、其他費用。
註:如器官移植、專家會診的費用。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9條第一款:「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全部賠償原則,即損失多少就賠償多少,賠償應當與損失相一致。
㈩ 醫療費到底都包括什麼費用
醫療費是指受害人在遭受人身傷害之後接受醫學上的檢查、治療與康復訓練所必須支出的費用。醫療費不僅包括過去的醫療費用,如治療費、醫葯費,也包括將來的醫療費用如康復費、整容費以及其他後續治療費。
醫療費是指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康復性治療、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要進行治療、以及工傷職工工傷復發確認需要而進行治療,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除外)所花費的醫葯、手術以及其他治療費用,由於這些費用是工傷事故引發的直接後果,也是工傷保險制度的主要目的所在,自然應當享受工傷醫療待遇,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賠償金額的計算方式:
《工傷保險條例》第29條第3款規定:「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
第45條規定:「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簽訂服務協議,並公布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的名單。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分別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民政部門等部門制定。」
第46條規定:「經辦機構按照協議和國家有關目錄、標准對工傷職工醫療費用、康復費用、輔助器具費用的使用情況進行核查,並按時足額結算費用。」
根據該規定,受害人獲得工傷事故醫療費賠償有前提條件,即除緊急情況外,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且其各項費用需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在滿足上述條件後,受害人可獲得醫療費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