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費用明細 » 醫療支付功能到底支付哪些費用
擴展閱讀
車床用工具有哪些 2025-07-30 07:44:22
數學成本怎麼畫 2025-07-30 07:30:48

醫療支付功能到底支付哪些費用

發布時間: 2022-06-27 19:08:02

1. 醫療保險費用的支付方式有哪些

社會醫療保險提供方的費用支付方式主要有:

起付線法或扣除法
起付線法是指參保人發生醫療費用後,首先自付一定額度的醫療費用,超過此額度標準的醫療費用才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支付,這個自付額度標准稱為「起付線」。

起付線法又可分為三種類型:
年度費用起付線法:採取醫療費用年度累計計算,在一個年度內累計醫療費用在一定額度內由參保人自付,年度累計費用超過此額度後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支付。
單次就診費用起付線法:參保人每次就診均需自付一定額度的費用,每次就診費用超過此額度的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支付。
單項目費用起付線法:即對某些特殊的診療項目,參保人每使用一次,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均自付一定部分,其餘部分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支付。

按比例分擔法或共付法
指無論發生多少醫療費用,參保人和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各自按一定比例共同負擔費用,分擔比例可以恆定,也可以隨醫療費用遞減或遞增。由於每次就診均需自付一定比例的醫療費用,自付費用的絕對值將隨醫療費用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只要比例適當,此方法能夠有效地增強被保險人的費用意識,起到良好的費用控製作用。

採用此辦法的技術關鍵是如何制定適當的分擔比例。

最高保險限額法
最高保險限額指的是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為參保人支付醫療費用達到一個規定額度不再支付了。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可以控制醫療費用。
主要缺點是對發生大額醫療費用的人群不能發揮減輕醫療負擔的作用。

最高自付限額法
指被保險人在一定時間內自付的醫療費用達到一定額度後,就不再自付應該自付的醫療費用。這種辦法主要是為了使被保險人的經濟負擔限定在一定的范圍內,避免少數發生重大疾病的被保險人產生經濟困難。此方法一般與單次就診費用起付線法、單項目費用起付線法和比例分擔法聯合使用。

混合式
混合式指的是將上述多種費用分擔方式綜合在一起應用的支付方法。實際上,現今多數支付方式都是混合運用不同費用分擔方式的。

2. 一般而言,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帳戶主要支付哪一類醫療費用

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1、基本醫療保險葯品報銷
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給付范圍內的葯品,分為甲類和乙類兩種。甲類葯物是指全國基本統一的、能保證臨床治療基本需要的葯物。這類葯物的費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給付范圍,並按基本醫療保險的給付標准支付費用。
乙類葯物目錄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自身情況調整,這類葯物先由職工支付一定比例的費用後,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給付范圍,並按基本醫療保險給付標准支付費用。
以下葯品不在基本醫保報銷范圍:(1)主要起營養滋補作用的葯品;(2)部分可以入葯的動物及動物臟器,干(水)果類;(3)用中葯材和中葯飲片泡製的各類酒制劑;(4)各類葯品中的果味制劑、口服泡騰劑;(5)血液製品、蛋白類製品(特殊適應症與急救、搶救除外);(6)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的其他葯品。
2、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報銷
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應符合以下條件:(1)臨床診療必須、安全有效、費用適宜;(2)由物價部門制定了收費標准;(3)由定點醫療機構為參保人員提供的定點醫療服務范圍內。
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部分費用的診療項目范圍按照國家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范圍》確定。屬於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部分費用診療項目目錄以內的,先由參保人員按規定比例自付後,再按基本醫療保險的規定支付。屬於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不予支付費用診療項目目錄以內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
3、基本醫療服務設施報銷
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服務設施費用的報銷涵蓋由定點醫療機構提供的,參保人員在接受診斷、治療和護理過程中所必須的生活服務設施,主要包括住院床位費或門(急)診留觀床位費。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的生活服務項目和服務設施費用,主要包括:(1)就(轉)診交通費、急救車費;(2)空調費、電視費、電話費、嬰兒保溫箱費、食品保溫箱費;(3)陪護費、護工費、洗理費、門診煎葯費;(4)膳食費;(5)文娛活動費以及其他特需生活服務費用。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3. "醫療費用支付方式有哪些"

總額預付制(globalbudget)是由政府部門或保險機構在考慮醫療服務機構的服務情況基礎上,按某種標准,如機構規模、技術、服務人群數及醫院的服務量(包括門診人次、住院人次與費用等),確定某一醫療機構一定時期(一般為1年)的預算總額。醫保機構在支付時以此為最高限額。

按人頭付費(capitation)按照約定醫院或醫生服務對象的人數和每人規定的收費定額,預先償付醫療服務費用,從而促使供方自覺採取費用控制措施,如開展疾病預防、健康教育、定期體檢等活動,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發病率,減少費用開支。

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支付也稱按疾病診斷分類定額預付制(DRGs-PPS)。從20世紀70年代起,美國率先對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進行研究,並建立起了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即根據國際疾病分類方法,將住院患者按診斷分成若干個DRGs,對每個DRGs分別指定價格,患者在診療全過程中一次性向醫院支付該指定價格的費用。其原理是使非常復雜和隨機的醫療支付過程標准化,把患者的診療過程作為一個整體,醫院的收入與實際成本無關,而與每個病例及其診斷有關。DRGs是目前國際上較理想的病例組合模式,其綜合反映了病種的嚴重程度、預後、治療難度、醫療服務強度及資源消耗程度。這是一種相對合理的醫療費用管理方法和相對客觀的醫療質量評價方法。除了美國以外,澳大利亞、德國和阿根廷等國家,也將此作為醫療費用支付的主要方式。

後付制一般指醫療保險方在費用發生後,按投保人以實際發生的醫療費用為基礎向醫療機構進行支付。我國長期以來採用的就是這種支付制度。後付制主要有按服務項目支付和按服務單元支付等。

按服務項目支付(feeforservice)是指對醫療服務過程中所設計的每一服務項目制定價格,按醫療機構提供服務的項目和數量支付醫療服務費用的形式。這是我國一直沿用的、也是運用最廣泛的一種醫療費用結算方式,屬於「後付制」。服務項目費用是確定付費的最原始的費用依據,也是進行項目成本核算、收費標准制定及調整的根據。雖然對每一個項目都有明確的收費標准,但是對每一個病種來說,醫院到底該用什麼項目,整個診療過程中該使用哪些項目,目前為止尚缺乏統一的規范。

按服務單元付費(serviceunit)又稱平均費用標准付費,是介於按項目支付與按病種支付之間的一種費用支付形式。平均支付標準是通過抽查一定比例的門診處方和住院病歷,並扣除不合理醫療費用支出後統計出來的。它把患者每次住院分解成每天或其他單元來付費。

4.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醫療費用有哪些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不支付的醫療費用有:
1、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
2、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
3、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
4、在境外就醫的。
醫療費用依法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第三人不支付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第三十條
下列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一)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
(二)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
(三)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
(四)在境外就醫的。
醫療費用依法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第三人不支付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5. 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主要用於支付哪些醫療費用

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1、基本醫療保險葯品報銷

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給付范圍內的葯品,分為甲類和乙類兩種。甲類葯物是指全國基本統一的、能保證臨床治療基本需要的葯物。這類葯物的費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給付范圍,並按基本醫療保險的給付標准支付費用。

乙類葯物目錄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自身情況調整,這類葯物先由職工支付一定比例的費用後,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給付范圍,並按基本醫療保險給付標准支付費用。

以下葯品不在基本醫保報銷范圍:(1)主要起營養滋補作用的葯品;(2)部分可以入葯的動物及動物臟器,干(水)果類;(3)用中葯材和中葯飲片泡製的各類酒制劑;(4)各類葯品中的果味制劑、口服泡騰劑;(5)血液製品、蛋白類製品(特殊適應症與急救、搶救除外);(6)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的其他葯品。

2、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報銷

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應符合以下條件:(1)臨床診療必須、安全有效、費用適宜;(2)由物價部門制定了收費標准;(3)由定點醫療機構為參保人員提供的定點醫療服務范圍內。

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部分費用的診療項目范圍按照國家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范圍》確定。屬於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部分費用診療項目目錄以內的,先由參保人員按規定比例自付後,再按基本醫療保險的規定支付。屬於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不予支付費用診療項目目錄以內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

3、基本醫療服務設施報銷

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服務設施費用的報銷涵蓋由定點醫療機構提供的,參保人員在接受診斷、治療和護理過程中所必須的生活服務設施,主要包括住院床位費或門(急)診留觀床位費。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的生活服務項目和服務設施費用,主要包括:(1)就(轉)診交通費、急救車費;(2)空調費、電視費、電話費、嬰兒保溫箱費、食品保溫箱費;(3)陪護費、護工費、洗理費、門診煎葯費;(4)膳食費;(5)文娛活動費以及其他特需生活服務費用。

6. 小科普醫療保險費用的支付方式有哪些

醫療保險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必需品,不管是大人孩子,男性女性,國家規定的還是自行購買的,基本上人人都有醫療保險。那麼你知道醫療保險費用的支付方式有哪些嗎?一般大病重疾險,女性的價格都比男性更實惠,有哪些好的女性保險推薦?2020年女性十大值得買的大病重疾險盤點!

五種醫療保險費用支付方式:

大家可能會迷惑,醫療保險費用的支付方式不就是那些嗎?這有什麼好科普的,這里我要說的是醫療保險機構採用不同的醫療保險費用支付方式來控制和保障各方面經濟利益的關系的那些費用支付方式。

醫療保險費用的支付方式可以統分為兩大方式,一為預付制,包括了總額預算制和按病種付費、按人頭付費、按服務單元付費;二是後付制,主要指按服務項目付費制度。

這里詳細說一下這兩大方式包含的五種制度。

1.總額預算。由保險機構和醫院協商的總預算額進行支付。在這個制度下,若是醫院的使用額度超過規定額度則虧損部分醫院自負。這種方式的優點是結算簡單,促使醫院採用最低成本提供一定量的醫療服務,但缺點是這個預算制定困難,難以做到精準預算。

2.按病種付費。通過統一的疾病診斷分類,科學地制定出每一種疾病的定額償付標准。社保機構按照該標准與住院人次向醫院支付費用,促使醫療資源利用標准化。對於醫保報銷的攻略,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社保醫保怎麼用?一文教你申辦報銷流程!

3.按人頭付費。根據醫院提供的被保險人的總人數定期向醫院支付一筆費用。這種方式對醫院的服務和收入有控製作用,但也有可能因此導致醫院拒收疑難雜病病患者或服務質量降低的風險。大病重疾險怎麼買劃算?關於選定期還是終身,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大病重疾險定期VS終身,怎麼選?

4.按服務單元付費。根據醫院提供的住院病人每日費用制定費用標准,再按照這個標准支付醫療保險費用。這種標准化費用保證了每一個住院病人的標准費用,但也會影響到醫療機構的服務質量或者拖延出院時間。

5.按服務項目付費。根據醫院每項服務的價格計算費用,所償付的費用取決於項目的費用和服務量。這個醫療保險費用支付方式簡單方便,患者也可以自行選擇,但容易出現誘導性和創造性需求。

以上就是我整理總結的關於醫療保險費用支付方式方面的知識,看完以後各位對這方面的知識有沒有更加擴廣了一些呢。

 

相關推薦:

如何給家庭選購合適的商業健康醫療保險?

在現代都市生活中,人們的健康狀態備受考驗,健康是幸福理財的基石所在,所以,為了能夠好好的享受幸福人生,安然應對可能發生的醫療費用壓力,我們是需要為自己和家庭精心挑選一份合適的健康醫療保險,足夠可以給家庭撐起一把遮風擋雨的健康保護傘。

招商銀行專家告訴您,補充醫療保險的點點滴滴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有關醫療保險的內容。其中,對於補充醫療保險的關注尤為多。很多人都不知道補充醫療保險具體有什麼作用,它的報銷范圍是什麼?什麼需要注意的?現在就由我來為您介紹。

7. 醫療保險費用的支付范圍是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范圍: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八條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第二十九條參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8. 基本醫療保險可以支付哪些費用

基本醫療保險可以支付的費用包括: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的就診醫療費用、購葯費用等。且涉及到的前述費用中,對於必須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由第三人負擔的、由公共衛生負擔的費用范圍,則不屬於醫療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三十條
下列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一)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
(二)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
(三)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
(四)在境外就醫的。
醫療費用依法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第三人不支付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9. 醫療賠償費用包括哪些費用

法律分析:醫療事故賠償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後經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構成醫療事故由醫療機構對患者進行的賠償。醫療事故賠償標准,醫療事故賠償程序等。

法律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條 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准計算:

(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後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於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三)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計算。

(四)陪護費: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六)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七)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准計算。

(八)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九)交通費: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

(十)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准計算,憑據支付。

(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10.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要支付哪些內容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要支付下列費用:職工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而產生的醫療費用;以及符合上述標準的康復費用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六條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標准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九條
參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