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費用明細 » 沒錢看病需要付什麼費用
擴展閱讀
相框跟擺台哪個價格高 2025-07-29 20:17:27
物業費計入費用什麼明細 2025-07-29 19:53:03

沒錢看病需要付什麼費用

發布時間: 2022-06-27 03:36:22

A. 醫保先再看病醫保卡里沒錢後個人要付多少錢再給報費

用醫保卡看病,若是門診,那麼可以用醫保卡里的余額也就是個人交的費用,直接抵扣。卡里錢全用完了,就需自費。
如果是住院,需自己先交納一定的起付線,超過起付線的部分才能根據當地醫保的規定報銷,報銷比例各地是不一樣的,並且不同的醫院和不同的項目也是不一樣的。
起付標准一般為上年度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的10%

B. 醫保卡里沒錢了,再看病是付全額嗎

屬於醫保報銷范圍的,還是可以報銷。
不屬於醫保報銷范圍,需要自付的,本來可以通過醫保卡劃款,但是醫保卡沒錢了,就付現金。

C. 如果醫保卡內沒有錢去住院看病,這樣要不要付門檻費啊如果不交看病的費用能報銷嗎,按什麼比例報銷

要付,能報銷,根據你去看病的醫院等級按比例報銷。

D. 深圳醫保卡里的錢用完了之後 看門診都要自付費嗎

其實,大家所說的「醫保卡里沒錢了」指的是醫保個人賬戶的錢沒有了。那個人賬戶是什麼,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麼享受醫保待遇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個人賬戶是什麼呢?
醫療保險分為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普通職工每個月繳納的醫療保險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其中個人賬戶中的錢以及利息歸參保人所有,統籌賬戶中的錢歸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所有。也就是說,個人賬戶中的錢可以用,如果放在賬戶中不取出來而產生的利息也歸參保人所有。一般來說個人繳納的全部金額以及單位繳納的少部分金額可以劃入個人賬戶。統籌賬戶中的錢均為單位繳納,我們去門診看病或是住院的時候,需要報銷的部分都是來自統籌賬戶。

二、醫保卡里沒錢後,待遇享受情況是怎樣的?
醫保卡里沒錢了並不意味著看病時就享受不到醫保待遇,全部金額必須自掏腰包。參保人員個人賬戶用完後,每一結算年度(每年4月至次年3月)內,在職職工(含靈活就業參保人員、「協保」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個人自負600元、退休人員個人自負400元後,在規定限額內(在職職工4000元、退休人員4800元)由地方補充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按比例結付。其中:在市區B級定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門診部(所)、單位衛生所發生的門診費用,按在職職工80%、退休人員90%的標准結付;在市區定點醫院、B級定點零售葯店發生的門診費用,按在職職工60%、退休人員70%的標准結付。
也就是說,對於門診而言即便醫保卡「個人賬戶」沒錢了,門診依舊享受醫保待遇,只需要自付個人賬戶那部分資金就好了!

E. 醫保卡里沒錢了看病就的自費嗎

不是的,可以後續報銷的。

以廣州市為例,依據《廣州市社會醫療保險就醫及個人賬戶管理辦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參保人員應在結算醫療費用後及時到本市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零星醫療費報銷手續,超過1年未辦理零星醫療費報銷手續的,社會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因不可抗力或存在法律糾紛等特殊情況的除外。

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對參保人員申報符合規定的基本醫療費用,按規定審核後,應當由社會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的醫療費用,在30個工作日內撥付給參保人員,原則上通過社保卡服務銀行撥付到參保人員社會醫療保險憑證中的個人銀行結算賬戶。

(5)沒錢看病需要付什麼費用擴展閱讀:

社會醫療保險就醫的相關要求規定:

1、參保人員在非定點醫葯機構發生的醫療、購買葯品等規定用品的費用,社會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但在非定點醫療機構因急診、搶救發生的符合規定的急診留觀、住院醫療費用由社會醫療保險基金支付。

2、定點醫療機構應根據診療規范和診治指南及參保人員病情,為參保人員辦理出、入院手續,參保人員應予配合並遵守住院規定。住院治療符合出院標准不按規定出院的,自定點醫療機構醫囑出院日期之次日起發生的費用,社會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不予支付。

F. 社保卡沒錢了看病要自費嗎

社保卡沒錢了看病不需要自費。
醫保卡上的余額與醫保報銷無關,但醫保卡余額可以用來支付醫療費用。醫保卡沒錢不會對報銷費用有影響。即使醫保卡內一分錢也沒有,只要連續繳納社保,那麼醫保就會處於正常狀態,是可以繼續享受醫療報銷的。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討論社會保險的歷史時就不能把社會保險從社會保障中抽出來。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建立社會保險基金,對參加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在喪失勞動能力或失業時給予必要的物質幫助的制度。社會保險不以盈利為目的。
社會保險主要是通過籌集社會保險基金,並在一定范圍內對社會保險基金實行統籌調劑至勞動者遭遇勞動風險時給予必要的幫助,社會保險對勞動者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只要勞動者符合享受社會保險的條件,即或者與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或者已按規定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即可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中的核心內容。養老保險是勞動者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退休後,從政府和社會得到一定的經濟補償物質幫助和服務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必須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
第八十三條 國家建立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商業健康保險、醫療救助、職工互助醫療和醫療慈善服務等為補充的、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國家鼓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健康保障需求。國家完善醫療救助制度,保障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獲得基本醫療服務。

G. 社保卡里沒錢了,再看病是自費嗎

社保卡里沒錢了,看病自費有的報銷嗎?

醫保卡上的余額與醫保報銷無關,但醫保卡余額可以用來支付醫療費用。醫保卡沒錢不會對報銷費用有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城鄉居民醫保、新農合雖然有個人繳費,但這些錢進的是統籌賬戶。

H. 社保卡沒錢了門診怎麼報銷

社保卡沒錢了是能繼續享受醫療報銷,具體分為一下兩種方式:
(一)門診報銷的比例相比起其他兩項用要少一些。一般情況下,門診的報銷比例在50%以下,統籌基金支付的部分較少,大部分是由參保人的個人賬戶資金或者是現金支付;
(二)住院和大病部分的報銷比例大約在70%-80%左右浮動,根據參保人的連續繳費年限長短略有浮動,繳費年限越長,報銷比例和支付限額越高。
門診報銷需要滿足要求,當在一個結算年度內,患者自付一定費用後,在規定限額內,按門診級別分比例進行門診報銷。同時參保人沒有到指定醫療機構就醫,那麼不管是門診費用還是其他費用,都必須自行承擔,無法報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施細則》第八條 參保人員在協議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的,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參保人員確需急診、搶救的,可以在非協議醫療機構就醫。因搶救必須使用的葯品可以適當放寬范圍。參保人員急診、搶救的醫療服務具體管理辦法由統籌地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條 下列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1、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
2、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
3、應當由公共衛生負的;
4、在境外就醫的;
5、醫療費用依法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第三人不支付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 第八十三條 國家建立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商業健康保險、醫療救助、職工互助醫療和醫療慈善服務等為補充的、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國家鼓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健康保障需求。國家完善醫療救助制度,保障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獲得基本醫療服務。

I. 醫保卡里沒有錢了去醫院看病怎樣付費

正常醫保卡支付走的是醫保卡的個人賬戶,而報銷走的是醫保卡的統籌賬戶,因此,醫保卡余額為0時,只是代表個人賬戶裡面的錢用完了,並不影響醫療報銷,報銷涉及的是統籌賬戶里的錢。所以,醫保卡里沒有錢了,是可以繼續享受醫療報銷的,只不過自付部分需要通過現金、刷卡或在線支付等方式支付了 。醫保卡里有兩個賬戶: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醫保卡里沒錢了實際上是個人賬戶沒錢了,那麼看病可以用現金或微信、支付寶等支付途徑付費。統籌賬戶管的是報銷問題,如果支付的醫療費達到一定數額,就會從統籌賬戶把錢劃給醫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