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價外費用的增值稅會計分錄如何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規定「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所稱價外費用是指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代收款項、代墊款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凡價外費用,無論其會計制度如何核算,均應並入銷售額計算應納稅額。
企業向購貨方收取的價外費用,應根據《企業財務通則》、《企業會計准則》和行業財務會計制度進行會計核算,但依據增值稅稅法有關規定,價外費用則應並入銷售額計算應納稅額。因此,企業價外費用的會計處理,必須把會計核算和應繳增值稅結合起來。現將各項價外費用的增值稅會計處理詳述如下。
1.收取手續費、包裝物租金:
借:有關科目
貸:其他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收取補貼:
借:有關科目
貸:營業外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收取違約金:
借:有關科目
貸:營業外支出(因為支出作營業外支出、故收入沖減營業外支出)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4.收取基金、集資費(具有專款專用性質):
借:有關科目
貸:其他應付款——××基金、集資費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收取獎勵費、優質費、返還利潤(具有價格上加價的性質):
借:有關科目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6.收取購貨方延期付款利息(沖減財務費用):
借:有關科目
貸:財務費用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7.收取包裝費、運輸裝卸費、儲備費:
借:有關科目
貸:主營業務成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8.代墊款項(不包括符合下列條件的代墊運費:①承運部門的運費發票開具給購貨方的;②納稅人將該項發票轉交給購貨方的)。
借:有關科目
貸:應收賬款或其他應收款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9.代收款項(如廣告宣傳費等):
借:有關科目
貸:其他應付款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例如:某工業企業向購貨方收取價外費用延期付款利息2340元,存入銀行:
借:銀行存款2340
貸:財務費用 2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0
『貳』 價外費用怎麼算消費稅呢
首先:
假設一項應稅行為既要繳納增值稅也要繳納消費稅。
其次:
要解決您的疑問,就要先理解2個概念:價款、價外費用。
1、價款:包括成本、利潤、消費稅。
2、價外費用:除去以上部分另外收取的費用。(註:並不是額外收取就是價外費用,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最後:
價外費用與增值稅、消費稅不是親戚,但是如果發生就必須要納稅了,要並入銷售額納稅,不過一般其充當含稅銷售額角色(既含消費稅又含增值稅),首先轉換其角色=含增值稅稅銷售額/(1+增值稅稅率或徵收率)。
故:
增值稅和消費稅的計稅依據是一致的,均為不含稅銷售額,您的問題迎刃而解了吧。
『叄』 收到的違約金,如何進行賬務和稅務處理
將違約金一並計算繳納增值稅,對收取的違約金一般視為含稅收入將其換算為不含稅收入後並入銷售額徵收增值稅。因受讓方違約而從受讓方取得的賠償金收入應並入營業額徵收營業稅,
違約金是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預先約定的當一方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時,由違約的一方支付給對方的一定金額的貨幣。在經濟活動中,違約金的收付,對當事人來說是雙向的,此收彼付或彼收此付,在財務和稅收上處理不一。
增值稅暫行條例明確將違約金作為一種價外收費,一並計算繳納增值稅。對收取的違約金一般視為含稅收入,應將其換算為不含稅收入後並入銷售額徵收增值稅。營業稅暫行條例同樣規定,單位和個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時,因受讓方違約而從受讓方取得的賠償金收入,應並入營業額徵收營業稅。
當然,並非所有的違約金都要繳納增值稅、營業稅。違約方沒能按期付貨,對乙方來說從甲方取得違約金收入,但不符合作為價外費用計征增值稅的條件,不作為價外收費徵收增值稅;同樣也不屬於營業稅的征稅范圍,不應徵收營業稅。對上述業務,甲方可以將違約金和貨款一並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給乙方,乙方可以按照規定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但對因甲方違約、乙方收取的違約金,乙方不能開具國稅機關監制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同樣因不屬於營業稅征稅范圍,也不得開具地稅機關監制的普通發票。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經濟合同規定支付的違約金,屬於稅法規定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合理的其他支出,允許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對於支付違約金一方來說,依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因此,企業因不能履行合同而支付給對方的違約金,不屬於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不得扣除范圍的內容,可以在當期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對於收取違約金一方來說,屬於稅法所稱其他收入,應並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按企業適用稅率計征企業所得稅。
『肆』 收到合同中的違約金的涉稅問題怎樣解決,又牽涉到哪些稅呀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16號)第三條第(三)款的規定:「單位和個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時,因受讓方違約而從受讓方取得的賠償金收入,應並入營業額中徵收營業稅。」但如果違約方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一方,由受讓方收取其違約金,對於受讓方來說應不涉及營業稅的繳納。企業收取的違約金屬於營業外收入,故要繳納企業所得稅。支付違約金時,根據《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法》(國稅發[2000]084號)第五十六條規定:「納稅人按照經濟合同規定支付的違約金(包括銀行罰息),罰款和訴訟費可以扣除。」因此,企業支付違約金取得對方開具的適當憑據可在稅前扣除。我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12條作這樣的界定:價外費用是指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這說明,違約金是一種價外費用,屬於銷售額的范疇,應當繳納增值稅。##違約金在法律上兼具有補償性和懲罰性的兩大特點,違約金的稅務處理主要涉及增值稅、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問題。
『伍』 價外費用增值稅進項稅額會計怎麼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規定「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所稱價外費用是指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代收款項、代墊款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凡價外費用,無論其會計制度如何核算,均應並入銷售額計算應納稅額。
企業向購貨方收取的價外費用,應根據《企業財務通則》、《企業會計准則》和行業財務會計制度進行會計核算,但依據增值稅稅法有關規定,價外費用則應並入銷售額計算應納稅額。因此,企業價外費用的會計處理,必須把會計核算和應繳增值稅結合起來。現將各項價外費用的增值稅會計處理詳述如下。
1.收取手續費、包裝物租金:
借:有關科目
貸:其他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收取補貼:
借:有關科目
貸:營業外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收取違約金:
借:有關科目
貸:營業外支出(因為支出作營業外支出、故收入沖減營業外支出)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4.收取基金、集資費(具有專款專用性質):
借:有關科目
貸:其他應付款——××基金、集資費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收取獎勵費、優質費、返還利潤(具有價格上加價的性質):
借:有關科目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6.收取購貨方延期付款利息(沖減財務費用):
借:有關科目
貸:財務費用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7.收取包裝費、運輸裝卸費、儲備費:
借:有關科目
貸:主營業務成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8.代墊款項(不包括符合下列條件的代墊運費:①承運部門的運費發票開具給購貨方的;②納稅人將該項發票轉交給購貨方的)。
借:有關科目
貸:應收賬款或其他應收款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9.代收款項(如廣告宣傳費等):
借:有關科目
貸:其他應付款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例如:某工業企業向購貨方收取價外費用延期付款利息2340元,存入銀行:
借:銀行存款2340
貸:財務費用 2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0
『陸』 價外費如何計稅
《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六條規定,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
價外費用
費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銷項稅額。而《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中詳細地規定了價外費用的內容:是指銷售價格以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運輸裝卸費、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費用。凡是價外費用,無論納稅人的會計制度如何計算,均應並入銷售額計算應納稅額。
同時,《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也規定了不包括在價外費用在內的三種情況:
其一,向購買方收取的銷項稅額。
其二,受託加工應征消費稅的消費品所代繳的消費稅。
其三,同時符合以下條例的代墊運費:一是承運部門的運費發票開具給購貨方的;二是納稅人將該項發票轉交給購貨方的。
價外費用銷項稅額=價外費用÷(1+增值稅稅率)×增值稅稅率
『柒』 增值稅價外費用如何開票
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收取價外費用(指增值稅額以外的價外收費)者,如果價格與價外費用需要分別填寫,可以在專用發票的"單價"欄填寫價、費合計數,另附價外費用項目表交與購貨方。
如果價外費用屬於按規定不徵收增值稅的代收代繳的消費稅,則該項合計數中不應包括此項價外費用,此項價外費用應另行開具普通發票。
《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六條規定,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銷項稅額。
而《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中詳細地規定了價外費用的內容:是指銷售價格以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運輸裝卸費、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費用。
凡是價外費用,無論納稅人的會計制度如何計算,均應並入銷售額計算應納稅額。
(7)價外費用怎麼進行稅務處理擴展閱讀:
價外費用檢查方法
1.了解掌握企業基本情況
稅務檢查人員要向企業銷售部門了解企業的銷售情況的結算方式,摸清有無價外補貼。對與企業有長期業務往來的客戶,要求其提供合同、協議並審閱其業務相關內容,通過產品銷售市場分析有無加收價外補貼的可能及了解行業管理部門是否要求收取價外費用等。
2.檢查往來賬戶
重點檢查「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賬戶,尤其是「其他應付款」的借方發生額或「其他應收款」的貨方發生額,看企業對應賬戶是否和貨幣資金流入或債權「應帳賬款」的借方增加額發生關系。
如果存在和貨幣資金流入或債權「應收賬款」的借方增加額發生關系。如果存在對方關系,則通過發票、收據等原始交易所進一步證明是否是價外費用,有無計稅。
3.核算來核實價外費用
注意成本、費用類賬戶的紅字記錄。審核「管理費用」、「製造費用」、「生產成本」、「其他業務支出」、「營業外支出」、「經營費用」等賬戶的借方發生額紅字沖銷記錄。
注意對成本、費用類賬戶貸方發生額異常金額的檢查。正常的會計核算成本、費用的類賬戶都在月末將發生的成本、費用一次性結轉到相關賬戶,
如果檢查發現成本、費用賬戶的貸方出現非正常性結轉成本、費用金額,就應調閱原始憑證,從發票填開的內容、貨幣結逄的方式、貨幣流向、會計處理的對應賬戶,來判斷是否是價外費用,有無計稅。
4.檢查收入類賬戶的內容
通過檢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明細分類賬貸方發生額核算的內容,看其是否有價外費用。這類問題一般都是經營自行加從或從銷售額中人為分離銷售價款,具有較大隱蔽性。有的納稅人往往通過多環節的核算才轉移到「其他業務收入」或「營業外收入」賬戶。
因此,檢查時要仔細分析,追索原始經濟業務的本來面目,作出正確的稅收處理。對於外貿企業而言,有關費用的處理是增值稅核算檢查的一個重點問題,稅務檢查人員應注意加強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