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鑽石礦藏 » 工業時代鑽石多少錢
擴展閱讀
分料器價格怎麼樣 2025-08-02 03:57:06
康卡斯為什麼價格這么高 2025-08-02 03:52:48
石油隊爆炸組是干什麼的 2025-08-02 03:48:26

工業時代鑽石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2-06-18 02:09:29

❶ 世界最大的鑽石坑可以滿足未來3000年需求,為何鑽石價格如此高昂

鑽石這么高昂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鑽石本就是自然界最堅硬的物質,所以開采起來極為麻煩。而且它開采出來之後形狀並不是好看,所以它還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加工,這個加工的過程又更加的繁瑣。以至於現在展現在人們眼前的鑽石成品是經過開采和加工很多工序才完成的。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等等都十分的巨大,所以這應該就是它昂貴的原因了。

還有從它本質的角度來講,鑽石這種物質的觀賞能力和儲存能力非常的好。鑽石本就是世界上是最堅硬的物質之一,所以它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腐蝕。所以也能隨著時代的變化,他也不會有任何的影響。自古以來鑽石也都被人們視為權力和地位的象徵,因為它堅不可摧攻無不克的品質是我們人類一直都在追求的目標。

❷ 金剛石多少一斤

鑽石,就是經過打磨的金剛石,又稱金剛鑽,礦物名稱為金剛石。英文為Diamond,源於古希臘語Adamant,意思是堅硬不可侵犯的物質。

①通常指寶石級金剛石,尤指琢型寶石級金剛石,其實,鑽石和金剛石在國外並無這種用詞的區分,英文中均使用同一個詞彙「diamond」,但國內則常把「金剛石」一詞用於礦物學領域,鑽石一詞用於寶石學領域。但也不盡然,如「工業鑽石」雖然不屬於寶石學領域,只是人們已習慣於這樣稱呼,故在本詞條中也採用之。
②寶石級鑽石以無色透明為上品,但常見的多為略帶微黃色調者。黃色調或褐色調愈深,品級也愈低。有一種無色透明中帶一點藍色的被稱作「水火色」,卻是佳品。而帶深藍、深黑、深金黃和紅色、綠色者,更是少見的珍品,被稱為「艷鑽」或「奇珍鑽石」,同一礦區的鑽石帶有相似的「色素」特徵,以致有經驗的人常可憑此認出鑽石的產地。最早發明標准圓形明亮式切割的是在1914年,比利時安特衛普的鑽石切割師托考夫斯基發明。判別鑽石的標准被稱為4C,分別是凈度、顏色、切工、克拉重量。其中凈度是指鑽石的內含物,而不應稱為瑕疵。內含物的存在正說明了鑽石的天然性。當然,我們還是希望這種包裹體狀的內含物越少越好,所以就有了凈度的分級。即:LC、VVS、VS、SI、P級。過去人們不會琢磨鑽石,只能用鑽石原石作為飾品,金剛石晶體真正成為鑽石,變為首飾的時代,大約在1450年。當時琢磨鑽石只有17個面,1558年--1603年當政的英國女王佩戴的鑽石戒,只是一個八面體鑽石晶體,磨掉了一個頂尖作為戒面的。直到1919年一位住在美國的波蘭人名叫塔克瓦斯墓(Tolkowsky),設計出58個翻面的鑽石切割工藝,至今仍在採用,這個切工是根據鑽石的折光率系數等因素而精確計算出來的,不能任意改變,否則磨出的鑽石將無光彩或漏光。

❸ 為什麼說鑽石是21世紀最大騙局,多少

在德國有一個用含有鑽石的礦石建成的小鎮,名叫諾德林根。專家測算,小鎮的城牆和建築中總共鑲嵌著約7.2萬噸的鑽石。而這些鑽石,不是來自地球內部的高溫高壓,而是1500萬年前的隕石撞擊,產生的化學反應留下的產物。

就這樣,戴比爾斯公司利用愛情這種美好的感情,把壟斷和營銷做到獨一無二,把戀愛中男人和女人的心理運用到了極致。通常,我們都會看到,很多人賣車賣房,卻很少有人賣掉鑽戒。從此,鑽石供不應求,價格扶搖直上。但無論如何,組成它的元素還是碳!

❹ 鑽石的級別是怎麼劃分的什麼樣的工藝最好鑽石的鑒定權威性怎麼判斷

鑒定部門一般都要有CMA國家認證,國際上比較認可的有GIA,HRD,GIE,IGC等
衡量鑽石價值的四個因素
衡量一顆鑽石價值有4個因素,因為這四個因素的英文字母都是C開頭的,因而俗稱4C !

鑽石的克拉

克拉作為重量單位,起源於歐洲地中海邊的一種角豆樹的種子(稻子豆),盛開淡紅色的花朵,豆莢結褐色的果仁,長約15厘米,可用來制膠。角豆樹有一個奇特的現象,無論長在何處,它所結的果仁,每一顆重量均一致。在歷史上這種果實就被用來作為測定重量的砝碼,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種重量單位,用它來稱貴重和細微的物質。直到1907年國際上商定為寶石的計量單位,沿用至今。

鑽石的重量單位克拉的次一級單位是分,100分為1克拉;0.1克拉的鑽石也就是10分鑽。

鑽石的凈度

鑽石的潔凈度是依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的結果為依據。它包括兩個方面,即寶石內部原有的缺陷及加工過程中對鑽石表面造成的破壞。凈度可分為如下六級:

完全潔凈級(Flawless),簡稱FL

鑽石內外無任何缺陷。有些小毛病也可列入FL級。

內部潔凈級(Internally Flawless),簡稱IF

內部無任何瑕疵,表面有一點瑕疵。

非常非常細微的內部瑕疵級(Very very slight included)

有極微小的瑕疵,只有從亭部可以觀察到或表面有很小的瑕疵,VVS1或VVS2的區別在於VVS2有極小的綿裝點及小毛茬等(基本上內部沒有什麼缺)。

很輕微的瑕疵級(Very slightly included),簡稱VS1或VS2

可以看到非常微小的瑕疵,能看清大小及位置。VS1及VS2的區別在於VS2可能有微小的綿狀物及毛茬

輕微瑕疵級(Slightly included),簡稱SI1及SI2

可明顯地看到瑕疵。

不潔凈級(Inperfect),簡稱I1、I2、I3

可以明顯地看到瑕疵,有時也能清楚地看到明顯的解理。

國際上對鑽石潔凈度有統一的符號,一般都標在鑒定證書鑽石形態圖的相應位置上。
鑽石的切工

鑽石的4c中,最重要的是切工,因為,無論一顆鑽石的凈度或色度甚至克拉數是多大,都是鑽石天然生成的,也正因為這樣,每一顆鑽石才更加獨一無二, 根據比率級別,修飾度級別再統一進行切工等級評估,分為很好,好,一般三類。 切工比較:

切工太深:當鑽石被切的太深時,光線就會從它的底部逸出,因此鑽石的亮度就會受損,而它的中心也因此變暗。

切工太淺:當鑽石被切的太淺時,光線也會從它的亭部逸出,鑽石的亮度因此受損,失去光澤而變得黯淡。

鑽石的顏色

鑽石的顏色,主要為無色、白色、淡黃色、黃色

香港對鑽石顏色的評價,是用色度計把無色到黃色分為100色,故稱為"百色級",我國就採用這種色級分類法。美國寶石學院則把無色到黃色,分為D、E、F、…、U、V、W等色級,南非戴比爾斯(De Beers)公司採用該色級分類法。

目前對鑽石顏色分級的評價,大多採用對比法,即在標准白色鑽石燈下,把所需要分級的鑽石,與"標准鑽石樣"進行對比劃分。

對於分級標准外的其他顏色,如紅色、藍色、紫色等,因極為罕見,故這顏色的鑽石均為鑽石中的珍品,其價格遠遠高於一般鑽石的計價標准。如1987年4月28日倫敦克里斯蒂拍賣行一次寶石拍賣會上,一顆重量僅為0。95克拉的紫紅色鑽石,其成交價竟高達88萬美元。

❺ 我的世界工業時代問題

你的電箱電壓太大不能直接連錫線,要連錫線得用中亞變壓器和低壓變壓器,然後才能連錫線。
想直接連線最好用鑽石導線,鑽石導線直接連沒有變壓器升級晶元(兩個)的機器,機器會爆炸。
串聯電箱就像串葡萄一樣連就可以了。具體怎麼操作你可以問我。

❻ 十年時間鑽石價格翻了幾倍

事實上,去除通貨膨脹,鑽石並沒有漲多少。

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簡單地講,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

❼ 鑽石重1.02克拉。凈度VS2.顏色H.切工EX.對稱度EX.拋光度EX.GIA證書。請問價格大概多少

現在凡是買大鑽石,基本都會配上一份國際證書,要麼是GIA的,要麼是IGI的,很多人會糾結,到底哪個證書好,比較他們之間區別的觀點也有不少。其實造成這些表象區別的真正原因是在於兩個機構的發展淵源,不同的淵源,造成了它們客戶定位和理解的不同。

IGI全稱是國際寶石學院。成立於比利時安特衛普,剛開始的時候只為比利時的少數鑽石世家做私人鑽石鑒定。後來一些高品質的大鑽被銷往了歐洲的各個的王室,IGI的名字漸漸在王室之間傳開來,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歐洲、中東和亞洲的王室就把一些普通鑒定師難以鑒定的精細珠寶首飾送到比利時讓IGI作分析。因為很多這類珠寶都已經鑲嵌為非常復雜的頭冠、項鏈、戒指等,必須具有比較豐富的Fine Jewelry鑒定的經驗。IGI也漸漸從只做鑽石鑒定發展為專門為鑽石和高端首飾提供鑒定的全球寶石學機構。由於服務人群的特殊性,IGI在提供寶石學信息的同時,每張證書沿用了奢侈品的手工製作程序,為的是保證各方面品質都與珠寶相匹配。基於在鑽石切工領域的權威研究,IGI制定了世界第一張完整全面的鑽石切工評級表(Cut Grade Chart),成為了現代鑽石切工體系評定標準的雛形。2007年,IGI首席鑒定師被比利時王室任命為比利時外交部鑽石顧問。

現代商業時代的到來也讓IGI的服務擴展開來,IGI證書也從原先的高端珠寶圈傳播被珠寶商介紹給越來越多的消費人群。但是,IGI證書至今仍然保留了歐洲的bespoke定製,手工製作,並提供激光刻字照片、精美的首飾照片。如今,在很多Dior, Montblanc等著名品牌的高端珠寶系列都可以看到IGI定製證書,一些明星像Paris Hilton也請IGI為她的粉鑽表做證書。這一切都和IGI一直流傳下來的歷史淵源有關。IGI就像歐洲的定製服裝師,為高級客戶提供能體現產品特色的定製證書。

GIA是美國寶石學院,從全球的規模上和IGI不相伯仲,最早成立於30年代的美國。但真正大規模發展是在50年代,這一段正好是美國工業、消費大發展的時期。於是亟需一個統一的、可以大規模復制的標准來滿足人們對鑽石的大量需求。因此,GIA前瞻性地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將之前行業裡面商人們用來選石頭的「凈度」「顏色」的概念系統的提了出來,並於50年代正式提出了4C的說法,為今後珠寶行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並且在之後的時間里,也推出了很多分析寶石的儀器,方便了業內人士更高效率的進行寶石的鑒定。可以說,美國寶石學院是珠寶行業標准化,並向大眾普及較早的推動者。其的定位也一直忠於服務最有消費信心和人數最為龐大的中產階級上的,因此GIA在美國的粉絲眾多,相對而言歐洲的高級珠寶使用的少。大家所不知道的是,GIA雖然是非贏利機構,其經費大部分卻由美國各大珠寶公司贊助,其證書的出現也符合了美國珠寶商的發展利益,同時它也為很多面向大眾人群的消費品牌提供鑒定證書。如主打主流中產階級男性的著名美國網店「藍色尼羅河」,基本上都用的GIA和AGS的證書。Tiffany原來在走中產階級路線的時期也用大量美國寶石學院的證書,現在隨著自身定位和品牌營銷走高端路線和GIA的大眾人群定位發生了偏移,也開始使用自己的證書了。

GIA證書強調統一。有一種流水線般的標准化之感。從證書的頁面來看,明星的珠寶和街邊小店的貨品都統一使用同樣的製版和設計。GIA印度和GIA美國、GIA香港的證書是無法分辨各自不同的出具地點的。就像美國的麥當勞、GAP,是給全世界的每一個警察、老師、漁夫、工人的證書。因此可以說,美國寶石學院滿足了現代工業化大部分民眾的消費需求。同時在中國,隨著改革開放,90年代,GIA證書也隨大量湧入的美國鑽石進入了中國市場,成為了國內認知度最高的國際證書之一。

所以可以看到,兩家機構的區別主要在於消費人群的定位上。對於主打大眾消費人群的產品,商家通常比較傾向開美國的GIA證書。而對於一些專利切工或高端產品、品牌,商家又會相應的選擇IGI證書匹配。至於鑒定標准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融合、統一,世界主要的鑒定機構(以IGI、GIA為代表,還有一些區域性的鑒定機構,如HRD)對尺度的把握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

從本質來說,不管是哪家證書,它的作用和權威性都是一樣的,就是顧客在購買鑽石珠寶的時候起到權威公正的證明,保護消費者。而至於說選擇哪個證書最好,這就像買車,奧迪和福特,起到的作用都是代步工具,而至於說你喜歡開奧迪的感覺還是開福特的感覺,那就個人根據自己的情況有所選擇吧

❽ 鑽石為什麼這么貴呢

1.鑽石固有的內在魅力品質
作為寶石,必須具備美麗、耐久和稀少這三大要素。鑽石是唯一一種集最高硬度,強折射率和高色散於一體的寶石品種,任何其它寶石品種都是不可比擬的。這樣的寶中之寶,稀中之罕,理所應當地成為貴中之最了。

2.鑽石文化源遠流長
自古以來,鑽石一直被人類視為權力、威嚴、地位和富貴的象徵。其堅不可摧、攻無不克、堅貞永恆和堅毅陽剛的品質,是人類永遠追求的目標。它具有潛在的、巨大的文化價值。

3.鑽石礦床探尋艱難,耗資巨大
鑽石礦床的尋找,並不像傳說中的那樣,不小心摔一交 就能發現一個鑽石礦床。鑽石礦床的探尋往往要花上幾十 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和勞動,耗資巨大。如原蘇聯西伯利亞 原生金剛石礦床的探尋,從1913年開始,歷經了18年的艱辛,才得以發現;波札那的「歐拉」原生礦床,耗資3200萬 美元,歷經12年的奮斗才挖掘出來;近幾年,在加拿大西北部發現的金剛石原生礦床,則是經歷了幾代地質學家的艱苦努力,耗資至少達幾億美元才找到的。

4.金剛石礦床數量少,寶石級金剛石礦床品位低
世界金剛石礦床的數量,如果與鐵、銅和金礦數量相比的話,可以說是少得可憐,屈指可數。在開采出的金剛石中,平均只有20%達到寶石級,而其餘80%只能用於工業。但這 20%寶石級金剛石的價值卻相當於80%工業金剛石的5倍之多。世界金剛石年產量約為10000萬克拉,寶石級約為1500萬克拉,而加工成鑽石的約為400萬克拉(相當於800千克)。
有人粗略統計發現,要得到1克拉(0.2克)已打磨好的鑽石,需要挖掘約250噸礦石。

5.開採的規模浩大、難度極高
鑽石礦床的開采,可以說是一件規模巨大,卻又細心備至的工作。開采過程中,既需充分開采含有鑽石的礦石,又要謹小慎微,以確保礦石中鑽石原石顆粒完好無損。開采不當會導致經濟的巨大損失。不論是露天開采,還是地下挖掘,都是一項聲勢和場面浩大的工程,人力物力的投入是難以想像的。

6.鑽石加工程序復雜,工時量大
對開采出的礦石經精心破碎和分選後,並不像其它金屬礦床一樣,即可投入大批量的冶煉,而是要對每一粒鑽石毛坯進行逐粒精心細致的分析,才能確定下切磨方案,以確保其重量、凈度和款式。這往往需要對鑽石本身物理光學性質有充分了解、經驗相當豐富的人員來進行。一般步驟是:①設計標線;⑧劈鑽;⑧鋸鑽;④車鑽;⑤磨鑽;⑥清洗分級。而這每一步驟中還包括了許許多多的小程序。每一小步都需要精湛的工藝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就拿世界之最的庫利南鑽石來說,原石重3106克拉,三個經驗豐富、技藝超群的工匠,每天工作14小時,共耗時8個月,才將它分割成4顆大鑽和101顆小鑽。有些世界著名鑽石的加工,往往僅設計都要花費幾個月,甚至1—2年的時間。

7.到消費者手中,一顆鑽石的經歷繁多
據有人初步統計,一顆鑽石,從它的開采、分選、加工、分級、銷售,到最後賣到購買者手中,約涉及200多萬人,一枚鑽戒是天然造物主和200多萬人心血的結晶,鑽石的無比珍貴也就是在其中。

❾ 揭秘鑽石這個東西為什麼在咱中國古代一點都不金貴

在人類的各大古代文明中,各自都有自己的寶石之王。古代中華文明認為,白玉是寶石之王,詩經時代即有君子跟玉比德的傳統,到了漢代,玉已是帝王家族專供,平民百姓不得擁有玉。而西歐文明則認為琥珀是寶石之王,到了與漢同期的羅馬,琥珀也成為帝王專供,一塊極品琥珀,可以換數十個壯奴。此外,兩河流域還有把貓眼石、祖母綠作為寶石之王的,但我們就是找不到任何關於鑽石的描述。顯然,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鑽石在古代並不像今天這樣金貴。在中國,它長期以來不過是瓷器匠人的工具——金剛鑽而已,充其量算是個手工業原料。而古代歐洲直到14世紀,甚至沒人知道還有鑽石這回事。
那麼,是什麼文明發現了鑽石呢?答案是古代印度。
在距今2500年前,也就是相當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印度開始有組織地大規模開采和打磨鑽石,並以加工後的寶石的形式在達官顯貴中流傳。但古代印度比較低調,所以,2000多年過去了,鑽石也沒有國際化。
鑽石的命運,在一個叫讓·巴蒂斯特·塔凡尼爾的法國人於17世紀60年代到達印度後,開始變化。他一下子買了44顆大的鑽石和1122顆稍微小一點的鑽石,帶回了歐洲。塔凡尼爾的買主是當年的歐洲萬王之王、法蘭西史上最牛的皇帝路易十四。路易十四還有個身份,是東方的粉絲,只要上跟東方沾邊的,他都喜歡。他太喜歡這些來自東方的閃閃發亮的石頭了,立馬就給這些石頭起了名字,其中一顆112克拉的他叫它「希望之鑽」。1668年,這顆「希望之鑽」還被路易十四重新切割了一下,改名「法蘭西之蘭」。但法國大革命後這顆鑽石被世紀大盜偷走,輾轉法國、英國、美國,給其主人帶來了一連串的厄運,它的傳奇經歷甚至被好萊塢拍成了電影《神秘的希望之鑽》。
此後,歐洲各國王室紛紛跟風,掀起了一股鑽石熱,鑽石從此被西方世界接受了~

❿ 石油騙局跟鑽石騙局一樣嗎它是真的騙局嗎

石油枯竭跟鑽石都是天大謊言?石油成因解釋為啥新油田不斷被發現

鑽石被譽為二十世紀最精彩的營銷騙局,它的唯一元素就是碳,是地球上最不缺的元素。卻讓戴比爾斯營銷成鑽石=美好+永恆=愛情,「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成為耳熟能詳的廣告語。那麼石油枯竭是不是跟鑽石一樣是個天大謊言?畢竟從上世紀80年代起,報紙上就不斷報道說地球上的石油僅夠全世界30年使用我們要節省使用,但到了2019年,30多年過去了,石油消耗指數般的增長,但石油資源卻沒有出現枯竭現象,反而出現了持續的價格低迷。

鑽石的營銷謊言

工業時代,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化工產品的原料,被譽為「現代工業的血液」。其實關於人類會遭遇石油枯竭危機,是源於1956年美國地質學家哈伯特的一篇論文,論文的主旨是,石油是化石燃料,是5億年前埋在地下的恐龍及藻類等生物經生化反應而成,並推斷石油資源將在2050年枯竭。其核心理論雖是個假設,卻成了近代「生物沉積變油」理論的主要依據。

世界石油勘探逐步由陸地轉向了海洋

石油不會枯竭但價格會上漲,但對於中國這樣的後發工業化國家而言,當前產業結構還是以消耗能源較多的製造業為主,所以未來油價的變動對我經濟發展的沖擊更加明顯。而且在當今世界石油不僅僅是能源資源,更是大國經濟戰爭的戰略物資,參見恩道爾的《石油大棋局》。當然國際油價上漲也會間接刺激新能源的技術開發和利用,如風能、水能、太陽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