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是不是只有南非的鑽最好
沒研究,以下是網路出來的:
提到鑽石人們往住就會想到南非。南非產出的鑽石素以顆粒大,質量佳而著名。從礦山開采出來的鑽石英鍾毛胚中有50%可以達到寶石級。五十幾年前,南非的鑽石產量居世界首位,所以常有顧客會問「這顆是南非鑽石嗎?」隨著時間的推移,南非的鑽石產量逐年減少。1987年南非鑽石產量為1000萬克拉是世界總產量的10%左右。
對於鑽石的毛坯和寶石級鑽石所佔比例來說,最好的鑽石來自於納米比亞沖積礦床中開采出來的鑽石。這些鑽石經歷的自然風化搬運到海邊,路程長達1000英里。經過這段旅程鑽石中脆弱部分都分離。在特定沉積環境中鑽石按不同粒級不同形狀一定規律分布於岩層中。該礦區寶石級鑽石英鍾最高達到97%。對切磨好的鑽石戒面,很難分辯出產自哪個國家和礦區。 任何礦區產出的鑽石都有好、中、差。拿礦區中最好的鑽石與納米比亞產出最差的鑽石比,納米比亞沖積礦床的鑽石也不一定就好。
鑽石由國際認可的寶石學家進行鑒定並簽發第三方獨立的意見書,基於4C標准,繼而決定鑽石價格。 目前國際最權威的寶石鑒定鑒定實驗室為IGI,GIA 鑽石的簡易鑒別方法:需要藉助一個10-20倍放大鏡作輔助並作數個簡單的觀測。 方法一: 觀察鑽石的腰部,若是磨沙狀腰圍就最適合用此方法,鑽石因為比任何冒仿品堅硬,因此不會像冒仿品般出現細條狀的紋路,鑽石的腰圍乃呈顆粒狀外觀。 方法二:鑽石比冒仿品堅硬,冒仿品的刻面稜線往往會比鑽石的感覺圓鈍,而鑽石的刻面稜線必是銳利的。 方法三: 基於鑽石比冒仿品堅硬,冒仿品的刻面稜線常常出現磨損的情況。 方法四: 若鑽石留有天然面,天然面上有機會發現到鑽石獨有的『三角形生長紋』。 方法五: 若鑽石出現崩斷口,外觀通常皆為階梯狀,而冒仿品則會截然不同地呈彎弧或貝殼狀。
⑵ 鑽石的產地分布
世界各地均有鑽石產出,已有30多個國家擁有鑽石資源,年產量一億克拉左右。產量前五位的國家是澳大利亞、扎伊爾、波札那、俄羅斯、南非。
其它產鑽石的國家有剛果(金)、 巴西、蓋亞那、委內瑞拉、安哥拉、中非、迦納、幾內亞、象牙海岸、利比利亞、納米比亞、獅子山、坦尚尼亞、辛巴威、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國、加拿大等。
1、印度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鑽石的國家,3000年前,印度是鑽石的唯一產地。自2500年前至18世紀初印度克里希納河、彭納河及其支流是世界唯一產出鑽石的地方。
歷史上許多著名鑽石如光明之山(kohi-noor)、奧爾洛夫(orloff)和大莫卧兒(great mogul)都來自印度,但印度的鑽石產量很小。
2、巴西
至1725年巴西鑽石的發現及開采,使巴西取代印度,成為當時全球鑽石的最重要產地。
全世界鑽石的儲量和生產概況:
已探明天然鑽石儲量大約有25億克拉,其中澳大利亞6.5億克拉,扎伊爾5.5億克拉。按開采水平現有鑽石儲量只能開采25年,但隨找礦科技水平的提高,每年都發現有新的礦區,近幾年加拿大鑽石儲量明顯增加。
自從鑽石開采以來,共采出鑽石350噸左右,即17.5億克拉,全世界每年開采鑽石在9000萬-1億克拉,其中寶石級佔17%-20%。20%寶石級鑽石價值相當於80%工業級金剛石價值的5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鑽石
⑶ 南非的黃金和鑽石的生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幾分之幾
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儲量並開採的礦產有70餘種。黃金、鉑族金屬、錳、釩、鉻、鈦、硅鋁酸鹽的儲量居世界第一位,蛭石、鋯居第二位,氟石、磷酸鹽居第三位,銻、鈾居第四位,煤、鑽石、鉛居第五位,鋅居第六位,鐵礦石居第九位,銅居第十三位。根據南非礦務局提供的數據,1998年已探明的礦藏儲量:黃金35877噸(佔世界總儲量的35%,下同),鉑族金屬62816噸(55.7%),錳40億噸(80%),釩1200萬噸(44.5%),蛭石8000萬噸(40%),鉻31億噸(68.3%)、硅鋁酸鹽5080萬噸(37.4%),鈾28.44萬噸(9.3%),煤553.33億噸(10.6%),鐵礦石15億噸(0.9%),鈦1.46億噸(21%),鋯1430萬噸(22.1%),氟石3600萬噸(9.6%),磷酸鹽25億噸(7.2%),銻2.5億噸(5.3%),鉛300萬噸(2.1%),鋅1500萬噸(3.4%)銅1300萬噸(2.1%)。
據最新資料世界上產量最高的排名依次為:
鑽石產量:澳大利亞(4000萬克拉)、扎伊爾(2000萬克拉)、 波札那(1600萬克拉)、俄羅斯(1200萬克拉)、南非(900萬克拉),這五個國家佔世界總產量的95%。另外,納米比亞、安哥拉也是重要鑽石產出國。
⑷ 鑽石每年的產量有多少
「鑽石恆久遠」這句廣告詞的內在含義是什麼?是讓你把鑽石存著,別賣,否則全球鑽石市場價格穩不住。
直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前,鑽石僅能在少數幾條印度河流和巴西叢林中找到,每年寶石級的鑽石產量也就幾公斤。那時候鑽石也就是寶石的一種而已。
然而,1870年南非eriver發現了巨大的鑽石礦。產量可以用噸計。
南非礦背後的英國投資人害怕了,鑽石沒有使用價值,高價完全因為其稀有,隨著南非新礦的開發,鑽石早晚會掉價為一般的寶石。
為了應對這場危機,這些鑽石礦的主要投資人合並了他們的資產建立了一個單獨的實體,控制產量,維持公眾對鑽石稀缺的印象。這個實體就是debeers,成立於1888年的南非。debeers通過在各國設立貿易公司,控制了全球的鑽石交易。
debeers對鑽石的控制算得上非常成功。其他商品價格。無論黃金、白銀、銅、橡膠、穀物。還是石油,都會隨著經濟狀況大幅波動,而只有鑽石,從30年代以來基本都能夠穩步上行。其對價格的控制力如此之強。70年代美國高通脹時期。甚至有人拿鑽石保值的。
這不但是通過壟斷控制價格。還是一種方法,將碳晶體成為財富、權力和愛情象徵的普世認同。debeers不但控制著供應,也控制著需求。
眾人被灌輸鑽石不是一種可交易的商品寶石。而是求愛和婚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了穩定市場,debeers賦予了石頭神聖的幻覺,是永遠的,永遠意味著不應該被轉售。
傳奇是從30年代大蕭條開始的,當時歐洲鑽石價格已經崩潰,很難讓公眾重拾信心。德國、奧地利、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情侶都不再用鑽石戒指作為訂婚禮物。
在英法,鑽石被看作是貴族的專屬。而且歐洲處於戰爭的邊緣,擴大鑽石的銷售基本沒可能。然後美國就成為debeers唯一的市場。
1938年3/4的鑽石用於美國的訂婚戒指,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比在歐洲賣的要小且品質差。因此debeers相信通過廣告策劃能夠讓美國人買更多的高級鑽石。
1938年8月,debeers創始人的兒子harryoppenheimer(猶太人的姓)去紐約見了ayer廣告公司,是摩根安排的,摩根一直給oppenheimer提供融資,現在看到全世界鑽石價格都在跌,也急啊。大家談的不錯,ayer將在美國人中為鑽石塑造一個全新的形象,而debeers指定ayer為獨家廣告代理,並支付相關市場調研策劃費用。
先是市場調研,從1919年一戰結束到1938年,在美國銷售的鑽石無論按克拉算還是按金額算,都下降50%以上,原因是經濟環境、社會態度的轉變以及其他奢侈品的競爭。
雖然經濟環境無法改變,但可以通過廣告和公關活動改變社會態度,與其他奢侈品爭奪用戶和市場。
ayer的方案是強化公眾將鑽石和浪漫愛情的聯系,讓男人相信,更大更好的鑽石可以表達更強烈的愛意;鼓勵女人,將鑽石視作任何浪漫求愛的必要部分。
具體的廣告攻勢先從電影和電影明星開始,給大眾以鑽石是不渝愛情的象徵。然後在報紙雜志上登新聞故事和照片,強化鑽石和浪漫愛情的聯系。
英國皇室也被考慮在內,既然英國在鑽石業中擁有那麼多利益,皇室成員應多戴鑽石超過其他珠寶,來支持鑽石業。
效果立竿見影,3年後,美國的鑽石銷量上升了55%。ayer提出了新的計劃,要做一種廣告,不產生直接銷售,不需要觀眾記住品牌,僅僅是一個概念——圍繞著鑽石的永恆的情感價值。
1947年,廣告的重點轉向公眾心理需求,強化鑽石戒指作為訂婚戒指的傳統,是不可或缺的。
安排講師去全國的高中,通過學生團體集會、班級和非正式會議上演講,內容都是圍繞著鑽石訂婚戒指,接觸到成千上萬的女孩。
在1946年,在125份全國性報紙上做了整整一周的好萊塢私人物品專欄,描述電影明星佩戴的鑽石物品(百年來一直如此)。同時持續不斷地鼓勵媒體在名人報道中展示鑽石作為浪漫愛情的象徵。
同樣在這個時期,廣告口號,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被提了出來。
到了1951年,ayer認為這時美國中產階級消費驅動已經從實用慢慢轉向炫耀及顯示身份和地位。鑽石禮物會被認為是個人和家庭成功的象徵。
鑽戒訂婚成為理所當然的,甚至在結婚時買不起鑽戒的,一等有錢也要去買,而不是用其他的東西代替。
騙局在日本一開始建議把鑽石作為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在西方價值的象徵。要表達的意思很明白:
鑽石代表與過去的東方決裂,象徵進入現代生活,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訂婚鑽戒銷售市場。
幾十年後,歐美、日銷售都困難了,奢侈品公司把中國當作救命稻草,中國開始擔任接盤俠的重任。
⑸ 鑽石是比利時的好還是南非的好還是國產的好
鑽石好壞不是看產地而是看加工工藝,南非產的鑽石相對量大、便宜,但是加工一般都不會在南非本地。
比利時是世界鑽石加工工廠,那裡的鑽石加工工藝是世界頂級的,而且由於鑽石貿易發達,價錢也比國內便宜很多。
國產的加工工藝很爛,而且我非常不相信國產證書的信譽度,不推薦。
⑹ 非洲哪個國家鑽石最多
非洲產鑽石最多的國家是南非。南非的鑽石產量約佔世界的8. 7%。南非德比爾斯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生產和銷售公司,總資產200億美元,其營業額一度佔世界鑽石供應市場90%的份額,目前仍控制著世界毛坯鑽石貿易的60%。
南非產出的鑽石素以顆粒大,質量佳而著名。從礦山開采出來的鑽石英鍾毛胚中有50%可以達到寶石級。五十幾年前,南非的鑽石產量居世界首位。隨著時間的推移,南非的鑽石產量逐年減少。1987年南非鑽石產量為1000萬克拉是世界總產量的10%左右。
(6)南非鑽石年產量多少擴展閱讀:
一、鑽石產地分布
已有30多個國家擁有鑽石資源,年產量一億克拉左右。產量前五位的國家是澳大利亞、扎伊爾、波札那、俄羅斯、南非。這五個國家的鑽石產量佔全世界鑽石產量的90%左右。
其它產鑽石的國家有剛果(金)、 巴西、蓋亞那、委內瑞拉、安哥拉、中非、迦納、幾內亞、象牙海岸、利比利亞、納米比亞、獅子山、坦尚尼亞、辛巴威、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國、加拿大等。
二、南非鑽石
1870年人們在南非的一個農場的黃土中挖出了鑽石,此後鑽石的開掘由河床轉移到黃土中,黃土下面就是堅硬的深藍色岩石,它就是鑽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
其它產鑽石的國家有剛果(金)、 巴西、蓋亞那、委內瑞拉、安哥拉、中非、迦納、幾內亞、象牙海岸、利比利亞、納米比亞、獅子山、坦尚尼亞、辛巴威、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國、加拿大等。
2014年8月,非洲南部內陸國家賴索托的旗艦礦發現198克拉的白色鑽石。該顆超乎尋常的白鑽石擁有高品質,無瑕疵。該鑽石可以賣「超過1千萬美元,可能達1500萬美元。
三、鑒別方法
1、觀察鑽石的腰部,若是磨沙狀腰圍就最適合用此方法,鑽石因為比任何冒仿品堅硬,因此不會像冒仿品般出現細條狀的紋路,鑽石的腰圍乃呈顆粒狀外觀。
2、鑽石比冒仿品堅硬,冒仿品的刻面稜線往往會比鑽石的感覺圓鈍,而鑽石的刻面稜線必是銳利的。
3、基於鑽石比冒仿品堅硬,冒仿品的刻面稜線常常出現磨損的情況。
4、若鑽石留有天然面,天然面上有機會發現到鑽石獨有的『三角形生長紋』。
5、若鑽石出現崩斷口,外觀通常皆為階梯狀,而冒仿品則會截然不同地呈彎弧或貝殼狀。
⑺ 鑽石礦床的主要產地和產量簡介
目前,世界上共有二十多個國家發現鑽石礦床,其中大部分位於非洲、俄羅斯、澳大利亞和加拿大。
1.非洲
非洲南部是世界主要鑽石產區,南非、安哥拉、扎伊爾、波札那、納米比亞等都是重要的鑽石出產國。迄今南非共發現金伯利岩岩筒350個,鑽石含量估計為2.5億ct。波札那是非洲另一個重要的鑽石產地,迄今已發現200多個金伯利岩岩筒,其中41個估計含量為3.5億ct。
2.俄羅斯
俄羅斯1954年首次在西伯利亞雅庫特發現原生鑽石礦床,迄今已發現金伯利岩體450個,鑽石估計含量為2.5億ct,世界著名的岩管有「和平」、「成功」、「艾哈爾」等。1988年在阿爾汗格爾斯克又發現了新的金剛石礦,估計儲量約2.5億ct,且50%是寶石級的,目前俄羅斯正與英國戴比爾斯公司合作勘探。
3.澳大利亞和加拿大
1972年在南澳地區發現了含鑽石的金伯利岩。1979年又發現了含鑽石的橄欖鉀鎂煌斑岩,從而在鑽石礦床學是個突破性進展,因為這是世界上首次在非金伯利岩中發現了鑽石,意義重大。現今,在西澳北部地區已發現150多個鉀鎂煌斑岩岩體,特別是阿蓋爾鉀鎂煌斑岩的發現,它是現今世界含鑽石最富、儲量最大的。澳大利亞已成為世界鑽石產量最多的國家,其產量已成為世界第一,僅1998年,澳大利亞產鑽石便達到4100萬ct,但達寶石級的很少。
1990年首次在加拿大西北部耶魯奈夫市北北東360km,靠近北極圈北緯65度的湖泊地帶發現了金伯利岩型的鑽石原生礦,現已發現51個金伯利岩岩管,其中大多數均含鑽石。有5個岩管具有重要經濟價值,其鑽石以無色透明為主,質量好,寶石級鑽石佔30%~40%,平均品位是25ct~100ct/100t,年產量預計可能會達到400萬ct。加拿大西北部鑽石原生礦床的發現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鑽石史上一次重大突破。
4.亞洲及中國
在亞洲,印度是世界最早發現鑽石的地方。而且古老而有名的大鑽石如「莫卧兒皇朝」(787ct),「光明之山」(108.8ct)「攝政王」(140ct),「奧爾洛夫」(189.6ct)等世界名鑽均產於此地,但印度鑽石的原生礦床至今未發現,砂礦的產量也有限。我國是世界鑽石資源較少的國家。1950年,在湖南沅江流域,首次發現具經濟價值的鑽石砂礦。品位低,分布較零散,但質量好,寶石級鑽石佔40%左右。60年代,先後在貴州及山東蒙陰找到了鑽石原生礦。70年代初,在遼寧南部找到我國最大的原生鑽石礦,該礦儲量大,質量好,寶石級鑽石產量高,約佔50%以上,山東鑽石原生礦品位高、儲量較大,但質量較差,寶石級鑽石約佔12%,且一般偏黃,以工業用鑽石為主。
思考題
一、是非判斷題
1.確定鑽石色級時必須應用色溫在4700~6500K的光源。
2.長波紫外光燈下鑽石都有熒光。
3.鑽石顏色定級時,如果所測鑽石顏色介於兩個樣石H和I之間,則該樣品色級應定為H。
4.鑽石顏色定級時,如果所測鑽石在顏色介於兩個樣品之間,則應定為色級較低的一檔。
5.鑽石在不同方向上的壓入硬度是相同的。
6.一顆鑽石其檯面寬度為腰平均直徑的66%,按「國標」應稱此切工為很好。
7.鑽石的導熱率是物質中最高的。
8.金剛石是等軸晶系礦物,所以其不同晶面硬度相同。
9.鑽石透過的光為偏振光。
10.利用CZ作半球的折射儀可以測定鑽石的折射率。
11.熱導儀可以區分鑽石和合成α—碳硅石。
12.在熱導儀上顯示鑽石反應的樣品未必就是鑽石。
13.X光熒光光譜儀可以查明某鑽石樣品是否含氮。
14.鑽石是色散值(dis.)最高的天然寶石。
二、選擇題(每題1分,共25分。把你所選擇的答案:A或B或C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
1.我國目前鑽石的主要產地有:( )
a.山東、湖南、遼寧
b.遼寧、山東、江蘇
c.湖南、湖北、山東
2.用鑽石筆鑒別鑽石時是利用鑽石的:( )
a.導熱率高
b.硬度高
c.親和性好
3.為判別鑽石與合成鑽石應使用以下哪種儀器:( )
a.熱導儀
b.分光鏡
c.紅外光譜儀
4.鑽石的天然藍色是由於鑽石中含有微量的元素:( )
a.硼
b.氮
c.鈷
5.與1.76ct鑽石等體積的立方氧化鋯的重量是:( )
a.1.76ct
b.2.60ct
c.2.90ct
6.某鑽石稱得質量為1.538ct,應表示為:( )
a.1.54ct與1.53ct均可以
b.1.54ct
c.1.53ct
7.鑽石的天然黃色是由於鑽石中含有微量的元素:( )
a.硼
b.氮
c.鈷
8.鑽石在紫外燈下:( )
a.都有熒光
b.可以有熒光
c.都沒有熒光
9.現在金剛石產量最多的國家:( )
a.南非
b.俄羅斯
c.澳大利亞
10.鑽石在365nm波長下:( )
a.都有藍色熒光
b.可有黃色熒光
c.可有綠色熒光
d.可無熒光
11.Diamond是:( )
a.自然元素礦物
b.可以是水熱法合成的
c.與石墨是類質同象
d.有六方晶系2 H型的多型變體稱為六方金剛石
12.對鑽石的切磨角度要求十分嚴格,目的是使鑽石反映出最好的( )
a.暈彩
b.色彩
c.火彩
d.變彩
13.鑽石首飾鑒定中,在鑽石檯面內肉眼見到一個黑色包裹體,該鑽石凈度應為( )
a.VS
b.SI
c.P
14.不宜用為鋸鑽方向的鑽石紋理是指平行於:( )
a.{100}方向
b.{110}方向
c.{111}方向
三、多項選擇題
1.鑽石與莫桑石(合成α-SiC)可以用以下儀器區分:( )
a.熱導儀
b.紅外反射儀
c.電導儀
d.紫外熒光燈
e.放大鏡
2.合成Moissanite(SiC)與鑽石相比( )
a.折射率不同
b.導電率不同
c.都可以沒有雙折射
d.紫外吸收不同
e.熱導儀不可以區分
四、填空題(每空1分,共60分)
1.鑽石定級標准簡稱 4C,其中文意思分別是:CARATWEIGHT( ),COLOUR( ),CUT( ),CLARITY( )。
2.無色鑽石中出現的彩色光是光( )引起的;而歐泊中出現的彩色是光( )引起的。
3.鑽石的折射率在不同波長的光波下具有( )折射率。
4.鑽石凈度分級可分為LC稱( ),VVS稱( ),VS稱( ),SI稱( ),P稱( )。
5.鑒定鑽石用的標准放大鏡應該是( )、( )、( )。
6.寫出3個最能以假亂真的鑽石人工仿製品有①( )、②( )、③( )。
7.鑽石的「4C」分級標准適用於( )色系的拋光鑽石,不適用於( )色系和( )鑽石及( )鑽石的鑽石分級。
8.鑽石顏色分級環境的色調應為( ),分級時要採用( )燈,並以( )為背景。
9.鑽石顏色按成因機理可概括為A、黃色或藍色是因為( )。
B.褐色、粉紅—紅色是因為( )。C.綠色是與( )有關。
10.按國標規定,鑽石凈度分級時,不影響歸入LC級的外部瑕疵有:( )、( )。
11.確定鑽石凈度級別時,必須考慮瑕疵的( )、( )、( )、( )、( )等。
12.目前市場最常用的鑽石代用品是( ),最新的仿製品是( )、後者與鑽石最大的區別是( )及放大觀察時的重影現象。
13.鑽石的保養方法有:( )、( )等。
14.鑽石的顏色分級是在鑽石燈下、白色背景、以( )為基礎,通過比較樣品與( )的顏色來確定鑽石的顏色級別。
15.IIb型鑽石常呈藍色,是由( )的選擇吸收引起的。
16.一顆裸鑽亭深太淺,從檯面上可見一白色圓環,這種鑽石叫( )。
17.莫桑石的化學成分是SiC(碳硅石),六方晶系,常為( )色或( )色,鑒定時利用其雙折率高可見( )和非均質性。
18.鑽石呈色的4個主要原因是( )、( )、( )和( )。
19.藍色鑽石的顏色是由( )引起的,大多數天然藍色鑽石是( )型的。
20.有兩顆裸鑽石,一顆在10倍放大鏡下比較容易觀察到具細小的瑕疵,按國標應定為( );另一顆在10倍放大鏡下很容易觀察到具明顯的瑕疵,按國標應定為( )。
21.鑽石常見的聚形有( )、( )和( )。
22.有兩顆裸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鑽石的內部和外部無瑕疵,一顆鑽石在亭部有額外刻面,冠部看不見,按國標應定為( );另一顆鑽石在腰圍內有原始晶面,但不影響腰部的對稱,冠部看不見,按國標應定為( )。
23.合成鑽石常呈黃色,為( )致色,屬( )型合成鑽石。
24.快速區分鑽石與仿鑽(除合成α-SiC外)的方法是( )、( )。
25.鑽石估重公式,包括腰圍直徑、高度和( )三項內容。
⑻ 哪個國家是鑽石的最大產出國
南非長期是鑽石最大的產出國
1867年以後,南非發現了沖積砂礦床和大量原生金伯利岩筒使得南非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鑽石生產國,其產量長期處於世界前列,並由此開創了鑽石業的新紀元。1905年,在南非阿扎氏亞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金伯利岩岩筒—普列米爾岩筒,並在此發現最大的鑽石(庫利南鑽石)。目前,南非擁有世界上產量最大、且最現代化的維尼蒂亞鑽石礦。南非鑽石顆粒大,品質優,50%的金剛石均是可切割的,其產量雖不及澳大利亞等國,但產值一直居世界前列。
澳大利亞是鑽石最大的產出國
目前,已探明天然鑽石儲量大約有25億克拉,其中澳大利亞6.5億克拉,扎伊爾5.5億克拉。按目前開采水平現有鑽石儲量只能開采25年,但隨找礦科技水平的提高,每年都發現有新的礦區,近幾年加拿大鑽石儲量明顯增加。
自從鑽石開采以來,共采出鑽石350噸左右,即17.5億克拉,現在全世界每年開采鑽石在9000萬-1 世界鑽石資源分布中,其中寶石級佔17%-20%。20%寶石級鑽石價值相當於80%工業級金剛石價值的5倍。
鑽石最大的產出國有哪些
世界各地均有鑽石產出,已有三十多個國家擁有鑽石資源,年產量一億克拉左右。產量前五位的國家是澳大利亞、扎伊爾、波札那、俄羅斯、南非。這五個國家的鑽石產量佔全世界鑽石產量的90%左右。其它產鑽石的國家有剛果(金)、巴西、蓋亞那、委內瑞拉、安哥拉、中非、迦納、幾內亞、象牙海岸、利比利亞、納米比亞、獅子山、坦尚尼亞、辛巴威、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國、加拿大等。
中國的金剛石探明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第10名左右,年產量在20萬克拉,鑽石主要在遼寧瓦房店、山東蒙陰和湖南沅江流域,其中遼寧瓦房店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金剛石礦山。
⑼ 哪個國家的鑽石最好
波札那
波札那主要礦藏為鑽石,鑽石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鑽石生產國之一。
鑽石基本出口,是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波札那盛產優質金剛石,寶石級佔50%,其產值居世界首位。波札那的鑽石總產量在1989年超過1500萬克拉。
其次是南非
目前,南非擁有世界上產量最大、且最現代化的維尼蒂亞鑽石礦。
南非鑽石顆粒大,品質優,50%的金剛石均是可切割的,其產量雖不及澳大利亞等國只排世界第五,但鑽石品質非常好,結晶大都為八面體或十二面體,其中大約有25%可以作為寶石進行首飾加工。產值一直居世界前列。
然後是澳大利亞
目前澳大利亞是鑽石年產量最大的國家,同時也是黃色、藍色和紅色鑽石的主要產地,更是唯一出產粉色鑽石的源頭。
20年前阿蓋爾地區的礦山開采讓澳大利亞每年都有粉鑽和玫瑰色鑽石產出,但數量卻稀少有限,令粉鑽長期處於不可多得的彩鑽珍品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