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鉑金,鑽石能吃么
理論上來說都是不能的。
鉑金是白金制的,人的胃中主要是胃酸,其主要成分是hcl溶液,即鹽酸。是無法與白金,即鉑反應的。
至於像鑽石則是C的一種單質,在人體無法消化。還有鑽石是金剛石打磨而來的,金剛石作為世界上天然的最硬的物質搞不好還會把一些膜或壁劃破。所以從理論上來說,是不能吃的。
❷ 鑽石是什麼東西
您好,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簡單地講,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
❸ 天天飛車擎空變成機器人後賽道車上出現的像鑽石樣的是什麼能不能吃
你說的是前面車上的吧!那個是!抓車用的!點怒哪裡!
❹ 鑽石的成分主要是什麼
天然鑽石生成於地表下120-200公里,其形成年代通常為24至32億年前之間,但也有短至6千萬年者。
在過去的傳說中,認為當天上打雷時,地下就會長出鑽石,但神話雖美,其實卻不然;鑽石原來產自一種角礫雲母橄欖岩中,是一種超美鐵的火成岩,主要的礦物是橄欖石和金雲母,因其晶體之完整與均質之形貌還有內部的構成,一般皆認為是由液態形成。
因鑽石本身是一種純凈或近乎純凈的碳化物,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才能形成。故一般認為其生成於地表下120-200公里,大陸地殼下的軟流圈;而後隨著地殼變動,隨著火山爆發活動送至地表。抵達地表之後,部份鑽石又落回火山熔岩脈中,稱為Pipes管狀礦;其它鑽石則受風化侵蝕流入河中,於壺洞和漩渦處形成Alluvial deposits沖積層礦。
天然鑽石的形成年代通常為24至32億年前之間,但也有短至6千萬年者。這些地底深處的鑽石有時會隨深處熔岩的上升而帶至地表。這種深層熔岩凝固時形成上大下小喇叭狀的岩柱。這種含鑽石的岩柱的礦物成分很特別,只有高壓下才生成的石榴子石,稱為"Kimberlite"。
Kimberlite只生成於古老穩定的地殼中,全世界只有在特定的區域內才能看到這種深層岩柱的露頭。(如印度、巴西、南非、薩伊、俄羅斯、中國及澳洲)。Kimberlite的露頭風化後,鑽石會被雨水沖刷而沈積在河床內。山洪爆發後這些鑽石也會被河水沖到河口而混在岸邊沙灘內,最早被發現的鑽石就是這類漂積的鑽石。
Kimberlite ( 譯名為金伯利岩 ), 為過去高溫高壓下所形成之礦物聚合體 。
鑽石大部份無色,有色鑽石則包括有綠、藍、大紅、粉紅、橙、黃、啡、黑色等;其中以紅色及粉紅色價格較貴,綠色及藍色則十分罕見! 鑽石的摩氏硬度:10,在天然礦物為最高硬度,化學成份:9.98%碳;也就是說,鑽石其實是一種密度相當高的碳。
鑽石的母床Kimberlite,學名為"角礫雲母橄欖岩",為過去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形成礦物的聚合體,常被發現在河床沉積。現在鑽石的來源差不多都是從Kimberlite中采出,它的成份為石榴子石及橄欖岩,呈火山筒產狀,可能代表地函上部的物質。
然而,Kimberlite內所含的鑽石量也很稀少,通常要壓碎五公噸以上的原石,才能找到一克拉(1/5克)的鑽石。而且大部分鑽石的品質不佳,只能成為工業用磨料。能用做寶石的鑽石不及鑽石原石的1/7。
❺ 什麼是鑽石
鑽石:
是以礦物金剛石為材料的寶石,即是在大小、顏色、凈度等方面達到寶石學要求金剛石。
鑽石的英文名稱為Diamond,起源於希臘語adams,有「堅硬無比」之意。
鑽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質,它能刻劃所有物質,可謂無堅不摧,因此,鑽石堅硬耐久。
鑽石是世界上透明物質中折射率最高的少數幾種材料之一,因此,鑽石反射光的能力很強,具有典型的金剛光澤。而且,鑽石按科學設計的款式切磨,能把表面以及入射到內部的光全部反射出來,使整個鑽石閃爍著耀眼的光芒;鑽石的色散很大,即對不同波長的單色光,折射率的差別也很大。當白光射入切磨好的鑽石中時,因白光中不同波長的單色光折射率不同,將使不同顏色的單色光分開,經多次內部反射透出鑽石時,其分開的程度會更大。由於這種色散現象,使鑽石呈現五顏六色的閃光,即火彩,顯得異常美麗迷人;鑽石十分稀少,即便是南非產鑽石的富礦,平均也要大約開采20噸礦石,才能獲得1克拉寶石級鑽石。鑽石之所以如此珍貴、如此具有魅力,由此可見一斑。鑽石有著「寶石之王」的美譽。圍繞鑽石的陰謀、戰爭、冒險故事和傳說流傳不斷,是其它任何寶石都無法比擬的。
❻ 什麼是鑽石
鑽石又稱金剛石,英文為Diamond,源於古希臘語Adamant,意思是堅硬不可侵犯的物質,是公認的寶石之王。鑽石的化學成份有99.98%的碳。也就是說,鑽石其實是一種密度相當高的碳結晶體。 鑽石的摩氏硬度:10,是天然礦物中的最高硬度。但千萬別認為鑽石硬度高,就永不破晶體。
❼ 鑽石能吃嗎
不能吃,不過沒錢的時候可以買了當飯吃
❽ 鑽石是什麼
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簡單地講,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鑽石美麗、稀有,是愛情和忠貞的象徵,代表永恆不破的愛情。
鑽石的化學成分是碳,這在寶石中是唯一由單一元素組成的,屬等軸晶系。常含有0.05%-0.2%的雜質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N和B,他們的存在關繫到鑽石的類型和性質。晶體形態多呈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四面體及它們的聚形。純凈的鑽石無色透明,由於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現不同顏色。強金剛光澤。折光率2.417,色散中等,為0.044。均質體。熱導率為0.35卡/厘米/秒/度。用熱導儀測試,反應最為靈敏。硬度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礦物,絕對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剛玉的150倍,怕重擊,重擊後會順其解理破碎。一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鑽石具有發光性,日光照射後 ,夜晚能發出淡青色磷光。X射線照射,發出天藍色熒光。鑽石的化學性質很穩定,在常溫下不容易溶於酸和鹼,酸鹼不會對其產生作用。
2017年5月16日,蘇富比拍賣行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春季珠寶拍賣會,一對彩色梨形鑽石耳墜以大約5740萬美元、約合3.95億元人民幣的總價,創下拍賣史上的新紀錄。這對梨形耳墜產自南非,除顏色不同,外形幾乎一模一樣,分別重約16克拉。其中,深粉色鑽石名為「阿泰米斯」,拍出1550萬美元(1.067億元人民幣),另一顆鑽石為深湖藍色,名叫「阿波羅」,由於顏色比粉鑽更罕見,價格是粉鑽的兩倍多。
2018年1月,在非洲國家賴索托的礦區中,挖掘出一顆重達910克拉D色澤IIa型的鑽石,相當於2顆高爾夫球大小,名列鑽石史上第5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