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分辨手錶是不是硅游絲(手錶的硅游絲是什麼意思)
手錶的硅游絲是一種高科技的游絲,主要材料是硅,它穩定、防磁、成本較高,因此價格也相對昂貴。硅游絲不易斷裂,但也不完全堅不可摧,因此在性價比方面,普通游絲可能更為合適。
硅游絲具有抗震性能,例如歐米茄的硅游絲官方廣告就是強調其防磁抗震性能。盡管如此,曾經有一例在沒有明顯磕碰的情況下硅游絲斷裂的情況,但最終處理結果是由廠家免費更換。
手錶中的游絲用於調節手錶的走時速度,細的是游絲,粗的是擺輪,發條通過齒輪給擺輪加力,利用游絲的彈性使擺輪能自動回擺,通過調整游絲的長度來控制擺輪的擺幅大小而達到調整快慢的目的。
機械表中,浪琴名匠使用的是硅游絲。雖然有人認為硅游絲比金屬游絲更容易在磕碰中出現問題,但具體機芯的選擇還需根據個人需求和機芯的優缺點來決定。
帝舵的MT56系列機芯使用硅游絲,無卡度砝碼微調擺輪,動力70小時,有天文台認證,每天誤差+6/-4秒,耐用性很好。
硅游絲手錶具有防磁性能,浪琴名匠手錶的機芯各有優缺點,例如浪琴L619機芯穩定性強,易於維修,而浪琴L888機芯則優化了上鏈效率低導致動力儲備時長短的問題。
浪琴康卡斯系列手錶採用的是基於2824的L633機芯,包括41mm與39mm兩種尺寸,不論是手腕粗細,都可以選到合適的款式。康卡斯潛水表都是採用硅游絲,具有密度輕、抗腐蝕、抗磁等特點。
美度硅游絲具有密度輕、抗腐蝕、抗磁等特點,且可以通過集成電路生產的刻蝕方式批量高精度製造,因此越來越多的普及到高端製表當中。美度硅游絲具有很好的抗磁性能。
『貳』 腕錶的動力來源,機芯的心臟,揭露游絲的進化史
腕錶的動力源泉,機芯的核心,游絲的進化歷程
游絲,腕錶機芯的心臟,細小彈簧,重量僅2毫克,厚度約0.03毫米。它通過收縮擴張與擺輪相互作用,不斷為腕錶提供動力。游絲的材質、厚度、長度、圈數直接影響腕錶的精準度。
游絲的誕生始於1675年,荷蘭物理學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首次提出理論。爭議在於,五年前胡克也向皇家學會提交了相同理論,但由於證據丟失,未能證明。
早期游絲使用低碳鋼,對磁力和溫度敏感,一天誤差可達幾分鍾,且易生銹。後來,江詩丹頓發明了銅質游絲,鈀金屬游絲,E. J. Dent發明了玻璃游絲,但均因價格昂貴和易碎而未能廣泛應用。
17世紀末,寶璣創始人阿伯拉罕–路易·寶璣發明了一種向上彎曲並內彎的游絲,第二層游絲平衡重心,解決了重心偏移和體積過大問題,被稱為「Breguet Hairspring」寶璣游絲。
Nivarox游絲,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Charles Edouard Guillaume發明,使用鎳鐵合金,其性能不受溫度變化影響。1904年,Guillaume在鐵鎳合金中加入鉻金屬,大幅增強游絲性能,獲得19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目前,市場上約90%的手錶使用Nivarox游絲,彈性幾乎不受溫度影響,由斯沃琪集團生產。但Nivarox游絲含鐵,易受磁影響。
勞力士推出的Parachrom游絲,解決了很多技術難題,對溫度變化不敏感,抗震能力是常規游絲的10倍,最大特點:防磁。Parachrom游絲由鈮鋯合金製成,無鐵金屬,防磁,藍色,也稱為藍鈮游絲。
朗格的硅游絲,使用耐用、輕便、抗磁、熱穩定性和優異彈性材料,帶來游絲「材料」的變革。目前,歐米茄Si14硅游絲、百達翡麗硅Spiromax游絲擺輪、美度、寶璣、雅典也推出了硅游絲腕錶。
硅游絲製作存在易碎問題,後期保養維修麻煩,只有官方售後能提供匹配零件。立體硅游絲製作難題在中國解決,世界首創,已獲得歐洲、美國、中國專利認證。
新型Nivachron游絲以「鈦」為基底,提供更強防磁效果、更小對溫度變化敏感性、抗沖擊性能,由斯沃琪集團開發,有可能在未來取代硅游絲。
製作游絲工藝復雜,涉及多個步驟,拉絲、輥壓扁平、切削、卷繞/熱處理、分類/配對、焊接、補足配平、塑造末端曲等,極其講究。
手錶如何防磁?腕錶有「三防」,防水、防震、防磁,主要針對游絲防磁化。避免與磁鐵、音箱、公交卡等帶磁物品接近,以防游絲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