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非洲之星鑽石是什麼在哪發現的
非洲之星鑽石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鑽石,也被稱作庫里南鑽石,發現於非洲的普利米爾礦山。以下是關於非洲之星鑽石的詳細解答:
- 名稱由來:非洲之星鑽石的原石名為庫里南,是根據其鑽石礦的總經理的名字來命名的。經過切割後,這顆鑽石被分為了多個部分,其中最大的部分被稱為非洲之星1號鑽石。
- 品質與重量:非洲之星鑽石原石重量達3106克拉,顏色無色透明,晶瑩剔透,且內部沒有瑕疵。經過切割後,雖然總重量有所減少,但形成的鑽石品質極佳。
- 發現地點:非洲之星鑽石是在非洲的普利米爾礦山被發現的。1905年1月21日,一位監督員在散步時偶然發現了這顆巨大的鑽石。
- 切割與處理:這顆鑽石由美國的一家公司進行切割和處理。研究如何切割就花費了六個月的時間,確定切割方案後,又經過了長時間的劈開、切割和打磨工作,才最終形成了非洲之星等鑽石。
② 世界上最大的鑽石是幾克拉的價值多少錢啊
1905年1月25日,這是鑽石發現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正是在這一天,世界上最大的鑽石——重達3106克拉的「庫利南」問世了。「庫利南」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也是最尊貴的鑽石,堪稱名鑽中的名鑽。經過切割後,「庫利南」占據了象徵權勢和尊貴的英國權杖和女王王冠。
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坎坷問世
每年的英國議會開幕式,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都會頭戴王冠,盛裝出席,這頂世界上最華麗、歷史瑰寶最多的王冠正前方是名鑽庫利南2號。
更為有名的庫利南1號鑲嵌在英國權杖上,與其他皇冠珠寶同存於英國倫敦塔的珍寶館內,每年都會有無數遊客走進倫敦塔,一睹世界巨鑽的風采。這兩顆鑽石同出於1905年1月發現的「庫利南」鑽石,那枚巨鑽曾轟動世界,它的產地普里米亞礦區也得以聞名於世。
發現「庫利南」
1725年巴西發現鑽石前,印度是世界上唯一的鑽石產地,這種狀況直到19世紀下半期才有所改變。由於印度的鑽石礦源逐漸枯竭,非洲鑽礦代之而起,從而掀開了鑽石史上最具魅力的時期。1902年5月,當時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國取得了對南非布爾人戰爭的勝利。是年,來自英國約翰內斯堡的建築承包商托馬斯•庫利南,夥同探礦工作者珀西瓦爾•特雷西以52000英鎊買斷了位於南非德藍士瓦的一座金伯利岩筒礦。隨後,他倆組建了普里米亞采鑽公司。普里米亞礦後來成為世界上最為有名的鑽石礦區,因為這里先後出產了數枚價值連城的名貴鑽石,包括鑽石「庫利南」。
「庫利南」的發現是相當偶然的。1905年1月25日傍晚,正在進行采礦作業的礦工對地面經理威爾士先生說,在露天礦壁上有一塊閃閃發光的東西。威爾士滑進30英尺深的坑裡,看到了這顆驚人的晶體,大得連手掌都遮不住。他用小刀在這顆寶石四周使勁地摳。寶石終於被摳出來了,那竟是一塊巨大的金剛石,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重量有3106克拉(1克拉合0.2克)。它有一個成年男子的拳頭那麼大,通體純凈透明,帶有淡藍色調,是最佳品級的鑽石了。
威爾士先生將它交給了礦山的經理庫利南,這塊金剛石也因此而得名「庫利南」。威爾士先生的選擇看來無疑是正確的,因為擁有這樣一塊無價寶石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很容易就會招來盜賊甚至引來殺身之禍,在此之前也不知道發生過多少這樣的流血事件。
作為稀世珍寶的發現者——威爾士將金剛石上繳之後領到1萬美元的獎金,這筆錢在當時是極其可觀的,也算是他應得的補償了。
庫里南鑽石被發現時,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剛剛恩准南非政府制訂自己的憲法。根據當時的德蘭士瓦政府總督、後來擔任第一任南非聯邦總理的路易斯•博塔將軍的指示,政府不惜斥資15萬英鎊買下了這枚大坯鑽,並准備在愛德華七世66歲生日時作為禮物進貢王室,以表謝意。
運送「庫利南」
當庫里南鑽石被贈給新主人後,它輕松浪漫的旅行仍在繼續著,而且比它的發現更加有趣。自從南非發現了大鑽石的消息傳開,整個世界都為之轟動了。鑽石要運往倫敦的消息一傳開,不知道有多少海盜准備要在大西洋上動手截下這顆鑽石。德蘭士瓦政府考慮到此鑽石被偷的各種可能之後,採取了一系列縝密的安全措施保護那隻表面看上去是裝有巨鑽運往倫敦的箱子,而這些都是瞞天過海之計。在戒備森嚴、聲勢浩大地押運鑽石的同時,英國國王悄悄派人從南非把「庫利南」當成普通的貨物用輪船郵寄到英國,當時該包裹的保價僅為5英鎊!這一招果然奏效,當裝著「庫利南」的郵包從南非送抵英國皇宮時,海盜們才如夢初醒。
到了倫敦,這出喜劇在繼續上演。經過多次協商,愛德華國王指定由當時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極具盛名的鑽石商艾斯特兄弟公司切割這顆鑽石,加工費8萬英鎊。在把鑽石從倫敦運送到阿姆斯特丹時,又一次採用暗渡陳倉的計謀。在樂隊的伴奏下,皇家海軍把一個空盒子運過了北海,甚至連船長本人也不知道他船上這只嚴加保護的盒子竟是空的。與此同時,亞伯拉罕•艾斯特懷揣這顆庫里南鑽石回到了家!
切割「庫利南」
亞伯拉罕的兄弟——約瑟夫承擔了切割鑽石的任務。分割鑽石顯然需要冒很大的風險,因為稍一出差錯,整塊鑽石就有可能裂成無數小碎片。由於害怕毀壞這顆巨鑽,約瑟夫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來研究庫利南,按它的大小和形狀造了一個玻璃模型,並設計了一套工具。他先用這些工具對玻璃模型試驗,結果模型按照預想的要求被劈開。
1908年2月10日,約瑟夫和助手來到專門的工作室中,將庫利南放在一個大鉗子里緊緊鉗住,然後將一根特製的鋼楔放在它上面預先磨出的槽中。約瑟夫用一根沉重的棍子敲擊鋼楔,「啪」的一聲,庫利南紋絲不動,鋼楔卻斷了。約瑟夫臉上淌著冷汗,在那緊張得像要爆炸的氣氛中,他放上了第二根鋼楔。再使勁地敲擊一下,這一次,「庫利南」應聲裂開,和預定計劃完全一致。不幸的是,約瑟夫因巨大的心理壓力,隨之倒在了地上,昏迷不醒。後來,他在醫院里休養了很久才恢復過來。
庫利南被劈開後,由三個熟練的工匠每天工作14小時,琢磨了8個月,一共磨成了9粒大鑽石和96粒小鑽石,9粒大鑽石全部歸英國王室所有。這105粒鑽石總重量1063.65克拉,其中享有「世紀之最」美譽的是「庫利南1號」,又稱「非洲之星」,重達530.2克拉。這顆有74個折射面的「庫利南1號」鑽石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切割成型的鑽石。英王室為顯示其權勢,將這顆巨鑽鑲嵌在1661年製作的象徵英王權勢的權杖上。「庫利南2號」重達317.4克拉,被鑲嵌在皇家帝國皇冠上。「庫利南」3號和4號的重量分別為94.4克拉和63.6克拉,被鑲嵌在瑪麗女王的皇冠上。
③ 鑽石在哪裡開采(鑽石在哪裡開采最多)
鑽石主要在以下幾個地方開采:
中國的主要鑽石產地:
遼寧瓦房店:被譽為「東方鑽石城」,是中國乃至亞洲目前最大的金剛石礦山。這里的鑽石礦屬於Kimb原生礦,高品質鑽石較多,且開採回收控制嚴密。瓦房店地區的金剛石儲量佔全國已探明儲量的54%。
山東蒙陰:山東省沂蒙地區為我國的大鑽產區,歷史上曾開采出多顆上百克拉的巨型鑽石。
湖南沅江:湖南沅江流域的鑽石品質較高,寶石級鑽石佔比達到80%-90%。
世界主要鑽石產地:
南非:南非是著名的鑽石產地,鑽石開采歷史悠久。
俄羅斯:俄羅斯的鑽石產量佔全球的四分之一,鑽石開采是其重要產業之一。
波札那:位於南非北面,鑽石開采是波札那的主要產業,佔全國GDP的三分之一。
納米比亞:納米比亞是寶石級鑽石產出最高的地方之一,其鑽石品質優良。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也是全球重要的鑽石產地之一,年產量位居世界前列。
其他產地:
除了上述主要產地外,剛果(金)、印度、巴西等國家也有鑽石產出。但這些地區的鑽石開采量相對較少,且可能受到地質、政治和經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開采最多的地區:
- 從全球范圍來看,俄羅斯、南非、波札那和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鑽石開采量相對較大。這些地區擁有豐富的鑽石資源和成熟的開采技術,使得鑽石產量能夠保持穩定。
- 在中國,遼寧瓦房店地區的鑽石開采量也相對較高,是中國主要的鑽石產地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鑽石開采是一項高風險、高投入的行業。在開采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相關法規和安全規定,確保人員和設備的安全。同時,也需要關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等問題,避免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