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科學家為什麼不看好天王星上的鑽石海洋
在太陽系中有著八大行星,每一顆行星都有自己獨立的運行軌道,而且人們還把每一個行星都設有自己獨立的名字,其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以及天王星、海王星這八大行星。但由於冥王星距離太陽太過於遙遠,被貶為矮行星。那麼在人類較為遙遠的一顆星球上,天王星人們在上面發現了鑽石海洋。可為何科學家們不看好天王星的鑽石海洋,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最後一點,考慮到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如果真的有一天人們去往天王星上開采鑽石海洋,這無疑會給地球內部的鑽石價格造成嚴重的貶低。很明顯供過於求,東西就會越來越不值錢,鑽石也就會變成爛大街的東西。
㈡ 土星木星上真的會下「鑽石雨」嗎
土星和木星會下「鑽石雨」,土星上每年通過這樣的過程,產生大約一千噸「鑽石」,部分「鑽石」直徑或可以達一厘米。然而,土星和木星的核心溫度太高,「鑽石」落下之後,會被熔化成液體。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成員、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凱文•貝恩斯(Kevin Baines)和來自加州特種工程研究所(California Specialty Engineering,為工程和科學項目提供支持的專門機構)的蒙娜•戴麗特斯基(Mona Delitsky),在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就這一新研究做了報告。
【為什麼會下鑽石雨】
土星和木星大氣中,都含有甲烷。強閃電可把甲烷變成煤灰型態的碳,煤灰在沉降的過程中固化成石墨,然後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變成鑽石。
土星和木星都是氣態巨行星,半徑約為地球的10倍。其中,木星直徑約 8.7萬英里(14萬公里),土星直徑約為 7.5萬英里(12萬公里)。目前尚不確定它們是否存在固態核,不過都可能有一個小岩核。就目前所知,兩顆行星的已知主要成分都是氫氣。雖然不知道木星或土星的大氣層具體有多厚,但至少有上萬英里。相比之下,地球的大氣層只有大約 62英里(100公里)。
木星與土星上的鑽石雨始於上層大氣。閃電擊穿甲烷,將其變為炭黑(碳),隨著炭黑下降,氣壓增加,它又變成石墨。再下降約4000英里後,壓力增大到使石墨變成了鑽石。鑽石繼續下降兩萬英里左右之後(沒人知道土星或木星的核有多深)——這幾乎是地球直徑的三倍——直至它們的核。這時,壓力和溫度可能已經高到又把鑽石都變成了一片液態碳組成的汪洋大海。
㈢ 土星有鑽石嗎
這個尺滾我也不太清楚,所以網路了一下。
土星有一個直徑20,000公里的岩石核心。這個核占土星察扒質量的10%到20%,核外包圍著5,000公里厚的冰殼,再外面是8,000公里厚的金屬氫層,金屬氫之外是一個廣延的分子氫層。
再往外的話,應該是各種大氣,如果有鑽石的話只能是敗困昌在岩石核心裡,也許有一定數量的碳元素在核內的高溫高壓條件下結晶吧。
㈣ 有個星球居然下鑽石,這是怎麼一回事
鑽石在地球上,是珍貴的珠寶。而且有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說法。那麼這么珍貴的東西,在別的星球上,不一定珍貴,有的星球,甚至會空中下鑽石,而且真的有這種存在。
下鑽石的星球,甲烷含量比例一般比較大,固體形態的鑽石,早我們人類所喜愛的,但在別的星球,卻是常態。
㈤ 有的星球下鐵雨,有的下鑽石雨,人類能不能去太空挖礦
太空中真的有太多千奇百怪,我們難以想像的故事了。我還記得看紀錄片的時候第一次了解到木星是會下鑽石的,我整個人都懵了。我這去土星一遭,我回來不得就發財了嗎?如果地球也能下鑽石雨的話,那鑽石可就一點都不值錢了。那這些奇怪的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呢?為什麼有的星球能下鐵雨,能下鑽石雨,這些資源最後能被人類開采和利用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顆被命名為WASP-76 b的星球可謂是人類目前在宇宙中發現的最奇葩的系外行星之一了,竟然會下鐵雨。這顆行星的溫度極高,溫差也極大,最高溫度達2500度,溫差甚至可差1000度,這讓這顆星球產生了最為奇特的氣象,星球核心中的鐵被高溫所融化,凝結成了鐵蒸汽,從而下起了鐵雨,這顆星球的白天半球和黑夜半球也有巨大的差別。除了它下鐵雨,另一顆巨型氣態行星木星,每年可下一千噸的鑽石雨,這種現象是由高溫和高壓產生的,然而這些鑽石無法落到地面上,在半空中就會被高溫熔化成液體。
㈥ 土星每年會下鑽石雨,你如何看待這種奇觀
我們大家所有人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即便科學的研究進步很快,但依舊只是針對這個地球來說,面對外面的事情我們依舊很多不知道的,尤其是外太空裡面的星球,比如土星,人們會疑惑土星每年會下鑽石雨,你如何看待這種奇觀?其實很正常,只是外太空裡面的星球,所以很正常的事情,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吧。
所以面度土星每年會下鑽石雨,我覺得這就是宇宙的一個分配規律,很正常的事情,大家如果可以去到土星,真的將這些鑽石帶回來,那就是真正的成功一夜暴富,但是能不能回來就是另一個問題了,所以想這些事情,還不如面對現實,自己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