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手錶的多少鑽啥意思
鑽數,是關於機芯的一項參數。鍾表寶石是精密機械鍾表和電子鍾表中,用以製作軸承和其他耐磨損構件的寶石材料的統稱。鑽數是手錶中裝用的寶石的粒數。
早在18世紀,製表師們就發現如果以硬度較高且打磨光滑的寶石來製作機芯中摩擦頻繁的零部件,便會大大延長鍾表的使用壽命。於是,齒輪軸眼、擒縱叉瓦及擺輪圓盤釘等易損件最先用上了寶石材質。
在當時,寶石可是稀罕物,硬度高無瑕疵的天然寶石更是不可多得。大多數工匠會選用相對易於取得和加工的紅寶石,而一些高端品牌在製作這些零件時,確實會採用寶石之王——鑽石來彰顯奢華。這應該就是所謂「鑽數」這一說法的由來。鍾表裡有多少個這樣的寶石軸承,就標明是多少鑽。
(1)機械表多少鑽石合適擴展閱讀:
一般的17鑽表中,17粒寶石都是功能鑽,均安放在該用表鑽的部位上。其合理的分布是:
振動系統中,擺輪上、下球面弧孔鑽2粒,擺輪上、下托鑽2粒,圓釘鑽1粒,共5粒。擒縱機構中,擒縱輪上、下鑽2粒,叉軸上、下鑽2粒,叉瓦鑽2粒,共6粒。傳動輪系中,中心輪上、下鑽2粒,三輪上、下鑽2粒,秒輪上、下鑽2粒,共6粒。
② 機械表的鑽數是什麼意思怎麼算的比如一鑽、二鑽手錶
只有機械表有,其合理的分布是:
①振動系統中,擺輪上、下球面弧孔鑽2粒,擺輪上、下敏衫托鑽2粒,圓釘鑽1粒,共5粒。
②擒縱機構中,擒縱輪上、下鑽2粒,叉軸上、下鑽2粒,叉瓦鑽2粒,共6粒。
③傳動輪系中,中心輪上、下鑽2粒,三輪上、下鑽2粒,秒輪上、下鑽2粒,共6粒。
鑽數手錶中裝用的寶石的粒數。是手錶規格特徵和質量等級的一個標志。通常有17鑽、19鑽甚至24鑽、50鑽等。但並不是鑽數越多,表的質量越高。
有的手錶在非工作部位也裝有大量的表鑽,那些是非功能鑽,對表的性能沒有什麼影響,只是起頃拿毀裝飾作用。一般的17鑽表中,17粒寶石都是功能鑽,均安放在該用表鑽的部位上。
(2)機械表多少鑽石合適擴展閱讀:
1700年發現鑽孔的紅寶石作為表的軸承可以大大降低摩擦力和損傷,也顯著提高了機芯壽命。整個18世紀中大部分機芯都以紅寶石代替原來的材料,那時候確實是天然寶石,不過成本太高,只有高檔表用。
再到1902年,人造寶石可以大規模生產被廣泛使用,直到現今。所以其實所謂的「鑽」並不是珠寶上的天然鑽石,而是人工鑽石,對手錶的價值可以忽略不計。
很多人以為鑽石數越多越好,其實不然。不能單憑寶石數量就去判斷一個機芯的高低,非工作部位表鑽對表的性能和質量影響不大,只是起到裝飾作用。一般單機表具備17-19鑽已能滿足需要,自動表則可增加到30鑽,再多就不起作用了,屬於裝飾鑽。
通常是擺輪處5個(包括上下鑽2個,上下托鑽2個,圓盤釘1個),二輪、三輪、四輪、五輪各兩個,擒縱叉4個加起來共17個,買表記得手錶鑽數不低於17個。還可以在頭雀備輪的上下軸孔+2鑽,為19鑽。超過19鑽的一般是在擒縱輪、擒縱叉、過輪的軸頸處邊加托鑽,共21-30鑽。
③ 手錶最多多少鑽
一般來說,手錶中真正起到軸承作用的鑽最多是25顆,如另有裝飾性的,鑽數可能會更多,沒有具體標准,但更多的鑽對提高手錶性能沒有意義。
鍾表內支架齒輪的軸承一般是由人造紅寶石做成的(即通常所說的鑽),具有堅硬、耐磨、不變形的特點,可以保證鍾表准確報時。
寶石軸承越多就代表機芯越復雜,手錶機心鑽石分布如下:
1,二輪、三輪、秒輪、擒縱輪為2 × 4 = 8 鑽;
2,擺輪上下防震器為2 ×2 = 4 鑽;
3,擒縱叉、叉瓦為2 × 2 = 4 鑽;
4,圓盤頂為1 鑽;
以上是標准基礎機心的17 鑽,在此標准配置下:
5,給條盒輪加二鑽就是19 鑽;
6,自動系統再加四或六鑽,就是21 鑽、23 鑽;
7,自動加日歷系統再加2 鑽,就是25 鑽。
以上都是功能鑽,其作用就是耐磨,降低摩擦系數,兼有蓄油等作用。
④ 浪琴手錶多少鑽
一般都是25鑽。浪琴的手錶比較名貴,上面的鑽石是真的,同時它是採用南非的一種鑽石品種,也是經過精心挑選的vvs級別,同時在購買帶鑽的浪琴錶期間,商家都會出具一些相關的證書,這也是仿品所不具備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