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古代鑽石值錢嗎
古代的時候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中國雖然有鑽石礦,但是古代從來沒有被發現。古人不知道有鑽石這種東西。
Ⅱ 揭秘鑽石這個東西為什麼在咱中國古代一點都不金貴
在人類的各大古代文明中,各自都有自己的寶石之王。古代中華文明認為,白玉是寶石之王,詩經時代即有君子跟玉比德的傳統,到了漢代,玉已是帝王家族專供,平民百姓不得擁有玉。而西歐文明則認為琥珀是寶石之王,到了與漢同期的羅馬,琥珀也成為帝王專供,一塊極品琥珀,可以換數十個壯奴。此外,兩河流域還有把貓眼石、祖母綠作為寶石之王的,但我們就是找不到任何關於鑽石的描述。顯然,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鑽石在古代並不像今天這樣金貴。在中國,它長期以來不過是瓷器匠人的工具——金剛鑽而已,充其量算是個手工業原料。而古代歐洲直到14世紀,甚至沒人知道還有鑽石這回事。
那麼,是什麼文明發現了鑽石呢?答案是古代印度。
在距今2500年前,也就是相當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印度開始有組織地大規模開采和打磨鑽石,並以加工後的寶石的形式在達官顯貴中流傳。但古代印度比較低調,所以,2000多年過去了,鑽石也沒有國際化。
鑽石的命運,在一個叫讓·巴蒂斯特·塔凡尼爾的法國人於17世紀60年代到達印度後,開始變化。他一下子買了44顆大的鑽石和1122顆稍微小一點的鑽石,帶回了歐洲。塔凡尼爾的買主是當年的歐洲萬王之王、法蘭西史上最牛的皇帝路易十四。路易十四還有個身份,是東方的粉絲,只要上跟東方沾邊的,他都喜歡。他太喜歡這些來自東方的閃閃發亮的石頭了,立馬就給這些石頭起了名字,其中一顆112克拉的他叫它「希望之鑽」。1668年,這顆「希望之鑽」還被路易十四重新切割了一下,改名「法蘭西之蘭」。但法國大革命後這顆鑽石被世紀大盜偷走,輾轉法國、英國、美國,給其主人帶來了一連串的厄運,它的傳奇經歷甚至被好萊塢拍成了電影《神秘的希望之鑽》。
此後,歐洲各國王室紛紛跟風,掀起了一股鑽石熱,鑽石從此被西方世界接受了~
Ⅲ 鑽石為什麼回收不值錢
鑽石回收不值錢原因如下:1.鑽石遠不及黃金有保值性,黃金的流通性比較大,鑽石除了堅硬的特點之外別無用處,應用途徑和范圍有限。
2.鑽石被一兩家公司壟斷,產生暴利,近些年人工鑽石的推出,市場鑽石的存有量巨大,擁有的人多了,商家回收利潤低自然鑽石回收價格就不高,並且人工鑽石的老本比天然鑽石低。
3.各大珠寶品牌賣的的鑽石中,包含了廣告成本,店租老本,加工認證老本等等營銷,可以說鑽石即是炒作起來的,但回收時商家不承擔這些費用,所以一旦刨除了這些鑽石也就不值錢了。
4.鑽石的回收比較麻煩,單用肉眼不能評判,必須具備專業的儀器才能夠鑒定,商家也會把這個費用老本加進去。
Ⅳ 戰時鑽石為什麼不能像黃金一樣,作為貨幣替代品進行流通
俗話說亂世買黃金,盛世買珠寶,因為黃金天然具有貨幣的屬性。
而想要成為世界公認的貨幣,你必須有幾個特點:
1、稀有
作為貨幣你必須稀有,因為稀有不容易生產,所以才能具備衡量價值的功能,如果一種貨幣可以隨便生產,想要多少就生產多少,容易造成通貨膨脹,物價極不穩定,因此不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可。
這一點屬性黃金和天然鑽石都具備,但是目前技術手段是可以製作出人工鑽石。只要有足夠純的炭,在高壓高溫環境就能製造炭結晶也就是合成鑽石,要是這種合成鑽石大規模生產鑽石就不再稀有了。
黃金之所以成為通用天然貨幣是人類歷史選擇的結果。
人類在最初階段用於交易的並不是黃金,而是養這樣動物,或者貝殼,後來慢慢發展到青銅,黃金,白銀,黃金等等。
但為什麼到現在只有黃金是大家公認單位貨幣呢?
馬克思曾經表示,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也即是說,黃金在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貨幣,只是作為一種商品。因為黃金具有許多優良的特性,使得黃金作為了交換媒介、價值尺度和保值手段等
根據貨幣的屬性和物資的特性,你會發現黃金天然是最適合做貨幣。
元素周期表最左面的是鋰、鈉、鉀、銣、銫、鈁這些鹼金屬,再往右是鈹、鎂、鈣、鍶、鋇、鐳等鹼土金屬,它們都太活潑了,有些放在水裡都會爆炸。再往右是鈧、釔、鑭等17種稀土元素,雖然叫稀土,它們中的很多並不比黃金稀有,而且關鍵是它們的化學活性很強,很難區分它們都是哪些稀土。還有一些天然的放射性元素釷、鈾、鈈和其它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這些元素致使的輻射性也不合適。
最後黃金當時無愧的成為貨幣了。
Ⅳ 幾萬克拉的清代鑽石值錢嗎
值錢。首先是清宮收藏的鑽石裸石,故宮博物院珍寶館里有兩枚珍貴的鑽石,都是清笑配朝時期的寶物,而且個頭兒還都不悶祥小。大的那個直徑在1.62厘米,高度有0.98厘米,是名副其實的鴿子蛋了,差不多有您大拇指的第一指節那麼大碰罩指。
Ⅵ 中國封建社會為什麼沒流行鑽石
因為中國鑽石礦不多且質地不那麼純,鑽石主產是非洲和大洋洲,亞洲最早發現採集鑽石是印度在公元前400年,中國發現還是19世紀30年代,國人對鑽石的認知遠低於黃金。
Ⅶ 在古代的眼光,一個寶石、一個鑽石、一個石英、一個礦,那個值錢呢還要說出,值多少古代的那種錢
那就穿越一回,回到古代:
按說在古代,不知道有多古哈,寶石是最值錢的。水晶、石英太常見所以排除,物以稀為貴。那個礦不知道啥意思,如果是煤礦,與生活息息相關,那就很貴,比寶石貴大發了。如果是當時沒法提煉的礦,發現了也等於白搭,此處不詳所以排除。對於鑽石,古代中國包括外國對鑽石了解不深,當時應該也沒法加工,所以多數鑽石都是原石---毛玻璃的樣子那種----一點不起眼,一般用來鑽孔、刻劃等用途,這個也排除。寶石,特別是有色寶石,在古代是比較搶手的,作為高檔奢侈品,是達官貴人們身上的專屬裝飾品---普通百姓也買不起呀,飯都吃不飽。
至於其價值,記得唐太宗貞觀年間,斗米值3-4錢(開元通寶,按一斗米摺合12.5斤計算,註:盛唐時期物價比較穩定,後期通脹的厲害,不靠譜了),也就是說古代一斤米約等於0.24-0.32錢(開元通寶)。現在則一斤米約2.5元人民幣。這樣就可以按照今天的寶石價格換算出古代的價格了。具體就不算了。
偶回了!
Ⅷ 請問壽山石、青田石、田黃石、雞血石、和田玉那種最珍貴如果都是上品的話。為什麼中國古代沒有鑽石
田黃石,是壽山石.田黃石價格不菲,古有\"一兩田黃四兩金\"之說.
但是和田玉的極品也很貴.
而雞血石還有人工的,所以,不能絕對劃分.
以上幾種石頭與玉是分檔次的,每種都分上品與下品,絕對的說很難.中國古代並未掌握鑽石的開采方法,而且,有些鑽石的出土面貌,並不惹人注意.
Ⅸ 鑽石在中國古代有什麼作用中國出土的古代珍寶為什麼少有鑽石
鑽石是從國外傳入我國的.
嚴格地說,金剛石和鑽石的含義是不同的。自然界產出的金剛石因 其品質的優劣不同,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作寶石用,其餘大部分只能用於工業上。可作寶石的金剛石是指那些純凈無雜質無裂隙無包裹體無色透明或有特殊顏色且晶體較大的金剛石。這種未經加工琢磨的金剛石原石稱作寶石金剛石。寶石金剛石經過專門的琢磨加工成各種首飾才能稱作鑽石,需要很高的切割技術,古代的切割技術無法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