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死人骨灰從中提取"碳」作成鑽石是怎樣提取的
近幾年,骨灰鑽石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它的另一種稱呼叫做「鑽石葬」。
骨灰鑽石,也就是「鑽石葬」,顧名思義,就是用骨灰製成的鑽石。這聽上去似乎不可思議,但事實上,在2001年,美國的一家公司就已經成功製成了骨灰鑽石。我們都知道,天然鑽石的化學成分是碳,而骨灰中也是含有碳元素的,骨灰鑽石的形成原理就是將骨灰中的碳元素提取出來,然後放入模擬天然鑽石形成的環境中,與天然鑽石的形成需要上億年相比,骨灰鑽石的形成則只需要2個月左右的時間。骨灰鑽石具有和天然鑽石相同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而經過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骨灰鑽石的光學效果也不輸天然鑽石絲毫。
在國外,「鑽石葬」早已成為人們普遍選擇的新型殯葬方式。而在中國,骨灰鑽石則是近幾年才開始為人所熟知。從在重慶的念世情生命紀念鑽了解到,人們對骨灰鑽石從一開始的排斥不解到觀望,現在已經逐漸開始接受。
生命有時候很脆弱,但有了感情的生命則很堅強。將逝去的親人變成璀璨的鑽石,就如同為生命上了一個永久的發條,能夠一直得以延續。
2. 骨灰可製作鑽石骨灰鑽是什麼原理國內價格多少
骨灰是可以製作鑽石的。將骨灰製作成鑽石的原理就是利用骨灰中的碳元素將其改變分子結構放到特定的機器中製作成鑽石。價位大約在10萬~80萬之間不等。
1,骨灰製作鑽石的由來
隨著墓地資源的匱乏,墓地也越來越貴。所以就出現了很多新的安葬方法。比如說,鑽石葬,氣球葬,太空葬等。而鑽石葬就是把親人的骨灰製成鑽石帶在身邊或者是供奉起來。雖然說鑽石恆永久一顆永流傳。但是將親人的骨灰改變結構形態,製成鑽石多多少少有些違背逝者為大這種中國傳統思想。
3. 碳元素是怎麼從結晶體變成閃閃發光的鑽石的
有人說鑽石代表永恆,可你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嗎?實際上,無論是通過何種方式,毫無疑問都需要很長的時間周期,才得以讓一大塊碳結晶變成閃閃發光的鑽石。科學家們在高溫高壓的實驗環境中,重建了咸金剛石礦床,確認地球正在將海洋壓成鹹的鑽石,當地幔破壞古老的海底礦物之時,許多鑽石也正在地球上形成。
大陸板塊下研磨時形成的鑽石
長時間以來,科學家們一直難以揭開鑽石的天然製造過程之謎,其中深受大部分人認同的理論是:在構造俯沖帶的條件下,海洋板塊的一部分因為受到了大陸板塊下的研磨,而後導致了許多鑽石的形成。海底的所有礦物質和海洋板塊,在這個過程中都潛入了數百英里的地幔中,在這里,有高壓和高溫的特殊環境,它們就是這樣緩慢地結晶。最終,被稱為金伯利岩的火山岩漿和這些晶體混合在一起,然後,形成的鑽石形態沖擊了地球表面。
數千萬億鑽石藏在地球深處
被人們用來表達愛意的特殊礦物質- 鑽石,或許並不像大家以為的那麼特別。早前就有研究表明,在地球的內部深處,充滿了數千萬億的鑽石,數量達到了之前預計的1000倍。只是,因為它們位於地表下方約145到240公里的克拉通“根部”,並且呈現為大塊的岩石,我們並不能達到此處。這些閃閃發光的藏匿物,正是科學家們通過觀察地下的地震波所發現,根據這些振動的規律會因為所撞擊岩石的成分、溫度和密度而發生改變,才得以記錄下這些構建地球的、卻無法到達的內部圖像。通過地震活動的記錄,創建了一個三維模型,將穿過地球主要克拉通的地震波速度都記錄下來,然後從各種組合中創建“虛擬岩石”。
通過計算地震波穿過它們的速度發現,有1%至2%的克拉通根由鑽石組成,而其餘部分,則主要由橄欖岩組成地球上地幔中的岩石,和來自海洋地殼的一點榴輝岩。當波浪穿過地球,鑽石將比其他不那麼僵硬的岩石或礦物更快地傳播它們。科學家們發現大部分數據最好用鑽石解釋,但是,由於很難直接對這些區域進行采樣,所以尚不能肯定地說。
鑽石的生長還離不開某些咸液
對於鑽石的生長而言,除了之前提到的自然條件以外,在其周圍還需要存在某種咸液,並且,科學家們已經確認,海洋沉積物是符合該要求的。在火山爆發期間,鑽石通常會在地球表面趕上這趟便車。與此同時,通過相同的實驗,也產生了對金伯利岩形成起到關鍵作用的礦物。所以,你戴在手上的鑽石,可能真的正是古代海洋歷史。被稱為金伯利岩的岩漿,是地球上所有岩漿最深的起源。盡管金伯利岩的晶體密集 ,有時還含有鑽石 ,但它們卻相當迅速地向上升起。產生金伯利岩的礦物質最初含有溶解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然而,這些岩漿後來在地幔中吸收二氧化硅負載的礦物質,這會降低它們與二氧化碳的連接程度,從而迫使它排出。這讓岩漿的密度降低了,導致金伯利岩浮力足以快速上升,含金剛石的岩漿顯然會通過放棄重量,迅速從地球深處升到地球表面。如果,這樣的寶石對你來說太過昂貴,請不要失落。因為,你還可以帶上金戒指,或鉑金的戒指,便可以帶著這個星球的極端過去。有新的研究結果表示,人們日常所佩戴的這些珠寶中有微量的閃亮礦物質,而它們則可能起源於史詩的中子星碰撞事件,而這樣的碰撞,實際上是在46億年之前的太陽繫上肆虐。
4. 培育鑽石是怎麼形成的
鑽石的培育是一個將小鑽石培養長大的過程。
(1)源自鑽石種子:在實驗室中,利用先進的設備和前沿技術還原自然環境,將砂礫大小或是薄片裝的鑽石作為種子,置入培養倉內,為鑽石的生長提供原子結構模板;
(2)高溫高壓環境:在培養倉里,溫度和壓強將迅速升高,大道地底深處過百里公里處的高溫高壓環境,人工創造天然鑽石苛刻的形成條件;
(3)通入含碳養料:石墨(C)或甲烷(CH4)將碳源加入培養倉,在高溫高壓環境和特殊處理下,原料中的碳原子間的化學鍵將斷裂,成為游離的碳原子;
(4)種子培育大小:游離的碳原子會被附近的碳原子結構吸引,所以他們會逐漸附著在鑽石種子上,與鑽石種子的碳原子結合,形成新的化學鍵,從而讓種子逐步長大。
培育鑽石分類
市面上可以批量生產鑽石的方法有兩種: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化學氣象沉積,簡稱CVD, 以及High Pressure High Temperature 高溫高壓,簡稱HPHT。
CVD化學氣象沉澱法
化學氣相蒸鍍乃使用一種或多種氣體,在一加熱的固體基材上發生化學反應,並鍍上一層固態薄膜。所謂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學氣相沈澱)鑽石是以一塊天然鑽裸石為母石,利用高純度甲烷、加上氫、氮等氣體輔助,在微波爐中以高壓方式,讓甲烷中與鑽石一樣的碳分子不斷累積到鑽石原石上,經過一層層增生,可形成大至10克拉之透明鑽石。為使CVD的鑽石生長順利,碳源常用已具鑽石結構的甲烷。甲烷可視為以氫壓出的單原子鑽石。這種「長大」的鑽石,品質與天然鑽石幾無二致,肉眼難辨。
HPHT高溫高壓法
HPHT有幾種不同的機器,原理都是類似的,在機器中心創造出一個高溫高壓的環境,能把碳原料粉末壓成鑽石。中間需要金屬催化劑,因此很多HPHT鑽石都會有金屬雜質包含在內。早期只能製作黃色小顆粒,作為工業磨料使用;隨著技術進步,很多國內廠商可以製造出無色大顆粒,金屬包含物也越來越少,達到了珠寶等級。國內產能主要集中在切割後裸鑽重量1克拉以下。俄羅斯有一家曾經長出一顆切割後10克拉的大鑽石,不過這種大顆粒萬里挑一,目前不能量產
5. 高溫高壓法——合成鑽石
一、概述
眾所周知,鑽石是由單元素碳組成的寶石。在自然界,鑽石的生成是在高溫高壓下地質作用的結果。合成鑽石就是人工模擬天然鑽石形成的條件,讓非鑽石結構的碳轉化為鑽石結構的碳。早在1953年,瑞士工程公司(ASEL)就利用一種稱為「壓力球」的裝置成功地合成出了40顆小的鑽石晶體,但直到1955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宣布利用稱為「壓帶」的裝置首次成功生產出鑽石時,他們才將其研究成果公布於眾。戴比爾斯公司(de Beers)也不甘落後,於1959年掌握了合成鑽石的復雜技術。他們所採用的方法與美國政府下令嚴格保密的通用電氣公司所使用的方法非常相似。60年代初期,戴比爾斯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就開始了生產工業用合成鑽石粉。我國在60年代也已成功的合成了磨料級鑽石,並投入生產。1971年,通用電氣公司宣布他們已合成出了平均直徑為6mm的鑽石晶體。這些鑽石晶體不僅有黃色、褐色的,也有含氮低的近無色的,還有含硼的藍色鑽石。1985年日本住友電氣公司(Sumitorno Electric Instries)開始加入合成鑽石行列,1993年生產出高凈度的工業用鑽石。1990年俄羅斯的新西伯利亞(Novosibirsk )宣布他們利用「分裂球」(Spl(it-sphere)或稱BARS裝置已成功地合成出了鑽石。
由於受超高壓設備和高溫條件的限制,生產成本較高,故寶石級合成鑽石仍是昂貴和稀少的,但我們相信總有一天會有價格合理的寶石級合成鑽石面世。
二、合成鑽石的原理
1.碳元素的化合物
鑽石、石墨和無定性碳都是由碳原子組成的,它們不同的外觀和截然不同的物理性質,取決於它們完全不同的原子結構(圖9-7-1)。
圖9-7-1 碳原子的等間距緊密堆積結構(左)鑽石;層狀結構(右)石墨
2.石墨—鑽石的轉換
合成鑽石的溫壓條件要求高,即使有催化劑存在下,仍需要壓力(50~80)×108Pa,溫度為1350~1800℃。用高壓設備合成鑽石最常用的金屬熔劑(催化劑)是鐵、鎳、鈷及鈀。圖9-7-2是在碳穩定相圖中,合成鑽石區晶形與溫壓關系。在合成鑽石區,溫度壓力不同,鑽石的晶形也各不相同。所以,合成鑽石受溫壓影響較大。溫度較低時,以立方體的生長為主;溫度較高時,以八面體的生長為主。所以人工生長的鑽石多為立方-八面體聚形。
合成鑽石的碳源一般用石墨,所以,合成鑽石的生產就是石墨轉換成鑽石的過程,不過,寶石級鑽石的合成分兩步走,先用石墨合成鑽石粉(工業磨料),再用鑽石粉作原料,合成寶石級鑽石,鑽石粉可以保持壓力穩定,生長出大顆粒的晶體。若採用石墨,其斷裂的碳鍵改組成鑽石時,會有體積損失,而使體系的壓力降低,影響較大晶體的生成。
三、合成鑽石的技術與設備
1.六面頂壓機
合成鑽石的設備目前多採用高溫高壓的壓機,國內的合成鑽石主要是工業鑽(即工業金剛石),設備是一種稱為「立方體超高溫高壓裝置」的壓機,壓機採用油壓和垂直固體傳壓裝置,根據頂錘數量的不同,分為兩面頂、四面頂、六面頂幾種。現國內用得最多的是六面頂壓機(即上下、前後、左右三對頂錘),其工作壓力有1000~5000噸的多種,工作空間640mm×600mm×500mm,一般是上下頂錘通電加熱,溫度可達1900℃左右。
2.「壓帶」法
壓帶裝置如圖9-7-3所示,本方法與頂錘壓機大同小異,將鑽石粉末作為碳源放在生長艙內,生長艙放在特種材料做成的墊圈中,並放在兩個鐵砧之間,然後使生長艙內的原料經受極高的溫度和壓力,在生長艙內底部比頂部的溫度低,以便形成一個溫度梯度,使頂部的鑽石粉充分熔化並通過熔劑向生長艙底部遷移。在溫度較低的生長艙底部,鑽石圍繞籽晶生長成鑽石晶體。
圖9-7-2 碳穩定相圖中,合成鑽石區晶形與溫壓關系
圖9-7-4 BARS裝置的生長艙及其截面圖
以上不同設備和方法,應屬於不同的靜壓觸媒法。除此之外,合成工業級鑽石還有許多種方法,只是有的方法還不成熟,有的方法已被淘汰。如:爆炸法、液中放電法、氣相沉積法、地下核爆炸法等等。氣相沉積法近年來有很大的發展。
四、合成鑽石的鑒別特徵
由於合成鑽石的技術條件要求高,成本昂貴,目前尚無法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市場上銷售的鑽石一般不需要聲明它的天然屬性。但是,區別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仍有一些方法可遵循。
1.合成鑽石的顏色
由於很難排除掉生長艙中的氮,大部分合成鑽石多為含孤氮雜質的Ib型鑽石,常呈黃色至褐黃色。有時也在生長艙中引入硼原子,隨機取代鑽石結構中的碳原子,產生具有導電性的藍色IIb型鑽石。為了生長出無色的合成鑽石,常使用一種稱為「氮吸收劑」的金屬,如鋯或鋁。因為氮更易與這些元素結合,而不再取代鑽石中的碳原子,這樣就產生了無色的IIa 型鑽石。所以,合成鑽石很少出現 Ia 型鑽石(該型鑽石約占天然鑽石的98%)。
2.吸收光譜
絕大多數天然鑽石(Ia型)顯示415nm吸收線,而合成鑽石無這種特徵吸收線。
3.紫外熒光
通常合成鑽石在短波紫外線下的熒光比長波下的熒光強,且熒光顏色為黃色或黃綠色,而不是天然鑽石的藍或藍綠色。合成鑽石紫外熒光的顏色分帶式樣所表現的立方-八面體式樣,與天然鑽石的八面體式樣也是完全不同的。
4.包裹體
合成鑽石有時會出現金屬熔劑、塵狀物、麵包渣狀包裹體,及「砂漏狀」色帶。
5.儀器
針對合成鑽石的性質特徵,戴比爾斯公司研製了兩種鑒別合成鑽石的儀器。即鑽石光譜鑒定儀(Diamondsure)和鑽石結構熒光鑒定儀(DiamondView)。利用鑽石光譜鑒定儀可觀察到大部分天然鑽石中的415nm吸收線。如果發現有415nm吸收線,便不需進行進一步的檢測。鑽石結構熒光儀可用來觀察合成鑽石紫外熒光所表現出的立方·八面體式樣,這是由於不同的生長區和生長帶含雜質的濃度不同所致。
思考題
一、是非判斷題
1.珠寶市場上最常見的合成寶石是玻璃。
2.釔鋁榴石的代號是GGG。
3.有無氣液相包裹體是區分水晶與合成水晶的主要證據。
4.用水熱法可生產祖母綠,也可生產紅寶石。
5.弧形生長線是助熔劑法合成寶石的特徵之一。
6.摩爾硬度大於7的人工寶石中有SrTiO3這個品種。
7.目前市場上的合成變石是水熱法產品。
8.見到小片狀鉑或合金包裹體的合成寶石即水熱法的產品。
9.合成祖母綠常見的針柱狀、柱狀包裹體,可以是方解石。
10.合成的紅寶石的色帶總是彎曲的。
11.釔鋁榴石的代號是GGG。
12.有無汽液相包裹體是區分水晶與合成水晶的主要依據。
二、選擇題
1.區分綠碧璽與合成綠色水晶時應使用:( )
a.濾色鏡
b.偏光鏡
c.折光儀
2.一般講,助熔劑法合成寶石中的液滴狀的包體是( )
a.助熔劑的殘余
b.捕虜來的液體
c.填隙的後生氣液包體
3.區分水熱法合成紅寶石與紅寶石時,要觀測:( )
a.折射率
b.有無同生氣液包體
c.有無金紅石或鋯石等同生包裹體
4.「YAG」中文名稱是:( )
a.釔鋁榴石
b.鎵榴石
c.鈦酸鍶
5.人工生長的下列寶石,哪種必須在寶石名稱前冠以「合成」二字:( )
a.金綠寶石
b.鈦酸鍶
c.釔鋁榴石
6.合成變色剛玉加入的著色離子是:( )
a.釩
a.鉻
c.鈦
7.任何一種具有與天然無機寶石相同化學成分,原子結構和物理性質的人工生長晶體都應稱為:( )
a.人造寶石
b.人工寶石
c.合成寶石
8.用焰熔法可以合成( )
a.釔鋁榴石
b.祖母綠
c.尖晶石
d.立方氧化鋯
9.冷坩堝(熔殼)法生產立方氧化鋯所需的熱來自( )
a.液化石油氣
b.丙烷和氯
c.高頻電流
d.高溫電阻
10.合成綠色水晶:( )
a.有強二色性
b.無二色性
c.有弱二色性
11.目前合成寶石或人造寶石中色散最強的是:( )
a.α-SiC(α-碳硅石)
b.SrTiO3(鈦酸鍶)
c.TiO2(金紅石)
12.從熔體結晶的人工寶石中不會含( )
a.氣—液兩相包裹體
b.同生的氣-液兩相包裹體
c.後生的氣液兩相包裹體
13.目前人造GGG由以下途徑形成:( )
a.從熔體中結晶
b.從溶液中結晶
c.從氣體中結晶
14.助熔劑法合成祖母綠中的特徵包裹體為:( )
a.同生氣液兩相包裹體 b.固相-氣相兩相包裹體 c.指紋狀氣液兩相包裹體
15.提拉法合成變石的特徵包裹體為:( )
a.癒合裂隙中三相同生包裹體
b.指紋狀氣液兩相包裹體
c.彎麴生長紋
16.腰棱標有「GE POL」的改成白色的鑽石是:( )
a.用褐鑽改的
b.用黃色鑽石改的
c.用劣質綠色鑽石改的
17.下列仿鑽材料中,熱導率最接近鑽石的是:( )
a.合成CZ
b.合成α-SiC
c.合成剛玉
三、多項選擇題
1.合成Moissanite(α-SiC)的物理性質是:( )
a.有一個n值為2.417
b.有雙折射
c.熱導率高於鑽石
d.維氏硬度與鑽石十分相似
e.反射率高於鑽石
2.仿寶石 Imitation stones是指( )
a.人工寶石模仿天然寶石的顏色、外觀者
b.人工寶石模仿天然寶石的特殊光學效應者
c.某天然寶石模仿另一種天然寶石的特徵
3.天然水晶與合成水晶:( )
a.可有菱面體與六方柱等單形組成晶體外形
b.其化學式是SiO2·nH2O
c.可有較強的多色性
d.晶面條紋平行C軸
e.任何切面上都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折射率為1.544
四、填空題
1.焰熔法合成尖晶石的密度和折射率比鎂鋁尖晶石都( )。
2.合成剛玉寶石主要方法有( )、( )、和( )。
3.人造與合成寶石中代號CZ是( ),GGG是( )。
4.合成紫水晶不僅需要在原料中加著色元素( ),還需經( )處理。
5.合成寶石指其製取的全部或部分工藝過程是由人控制進行的。它們的( )、( )與它們所)和(對應的天然寶石基本相同。
6.除拼合石之外,人工寶石的製造方法可分為:從熔體中結晶或冷凝,從( )中結晶及從( )中結晶,和( )等。
7.水熱法合成祖母綠的特徵包裹體形狀常為:( )、( )、( )。
8.與水熱法相比,助熔劑法合成寶石的優點是能在( )情況下加熱熔劑和熔解各種原料,並使晶體在熔體中結晶。
9.水熱法合成的紅寶石內部可見:( )、( )、( )、金屬包裹體和( )。
6. 人死後燒骨灰的那個機器叫什麼
可以做哦,因為鑽石的主要元素是碳,骨灰經過熱處理後可以形成鑽石的狀態 台灣一家寶石公司引進美國高科技技術,從先人的骨灰中萃取碳元素,炭素經過高壓產生結晶,經過切割變成鑽石,目前已經成功的為全世界3000個家庭保存下可以珍貴鑽石,只是高科技臘判盯要價高,價格不但高於天然鑽,比一般的人工鑽要貴,一克拉要80萬元。 一顆顆鑽石,閃爍耀眼,其實這是人工鑽石,而且是由骨灰提煉而成。 鑽石的成分,就是百萬年動物遺骸當中的碳素所形成的,人類有機物質當中,做鑽石主要就是炭素。 300公克骨灰,以攝氏1600度高溫加熱提煉沖模出碳元素,再用高壓結晶,最後切割成鑽石,0.25克拉要價11萬元,1克拉要80萬元,比一般的鑽石還要貴。骨灰提供的人,身上碳素成分多寡,會影響鑽石顏色,會有色差。 骨灰鑽石風靡歐美,全球已製成3000多顆,業者看中中國人孝順,慎終追遠,去台灣拓展業務,預期目標一年100顆,民眾接受度如何? 有民眾說,「可能是習俗關系,第二個價格比一般還高,要紀念放在家裡紀念,怎麼可能要隨身攜帶」;也有民眾說,「它(骨灰)基本上有一定的尊嚴輪和,什麼地方都放,不是很奇怪?」 不只人類骨灰能變鑽石,連寵物的骨灰也行
7. 碳如何變為鑽石
在高溫高壓下結晶(如鑽石) :在高溫高壓反應腔內,碳在高溫區溶解,低溫區結晶生長晶體。
在高溫高壓下合成寶石:主要用來合成金剛石。
基本原理:利用高溫高壓原理,將碳源放在葉蠟石反應腔高溫熔解碳,在反應腔中高溫熔融金屬內輸運金屬,採用Ni-Fe合金或Fe-Al合金,最後碳在低溫區籽晶上結晶。
8. 有哪位知道,在中國大陸有沒有把骨灰製成鑽石的業務.
骨灰鑽石,指的是將被火化的人骨灰轉變成「晶瑩的鑽石」,從而實現了讓最親愛的人「真正永垂不朽」之目的,骨灰鑽石是一種高科技人工鑽石,它是用逝者身體中的碳(通常以骨灰為樣本)所培養的實驗室鑽石。而將過世的人化成鑽石則被稱為「鑽石葬」。能滿足那些覺得「墓地和骨灰盒過於呆板」的人對思念親人的要求,由於這種「鑽石」可隨身攜帶,因此可用來製成「首飾」。
骨灰鑽石化學原理在於鑽石的基本成分是碳,而人體含有18%的碳,火化後的骨灰含有2%的碳,可被提取制煉鑽石。早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GE就率先利用此技術合成第一顆實驗室培養金鋼石(工業級),而後俄羅斯將其量產並大規模應用於工業。而國外的骨灰鑽石是採用HPHT改良技術合成的寶石級金剛石(鑽石)。HPHT技術用模擬地底超高溫高壓環境的壓機將石墨的碳原子結構結晶並重組成鑽石。
骨灰鑽石的物理性質、化學成分、光學效果都是可以和天然鑽石媲美的,與天然鑽石不同是的,天然鑽石的碳來至於地殼運動,而骨灰鑽石的碳是來至於摯親。
9. 用空氣就能提煉鑽石,這是什麼原理
因為空氣中含有碳元素,只要將空氣壓低到一定的壓力之後,碳元素就會集結形成鑽石
10. 碳能變成鑽石嗎
記得在一本雜志上看過:一位化學老師給學生們講碳的性能,說碳不光用於燒火,給它加溫加壓,到一定程度,它會變成石墨。如果繼續加溫加壓,再到一定程度,它會變成鑽石,但需承受勾踐卧薪嘗膽那樣大的壓力。
現在上班了,從工作中我感受到碳變成鑽石所承受的那份壓力,對一個人的成材是多麼重要!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只要勇於承受壓力,你就會看到光明的未來。
我有一位同學,他87年在某電力部上班,當時才18歲。電氣主任問他:「文化程度?」「高中畢業。」就扔給他一台小電機,甩給他一本電工書,交待自己捉摸去,電機要繞好接好試好。面對這一切,他當時倍感孤獨無助、身壓重擔。他迫使自己鑽入枯燥無味的書海中,看容量、查線徑,找模具、繞線圈、下線接線整形灌漆烘拷,凈等一試就可交工。誰知萬事有踖跎,線接錯了,燒了一相。這對初來乍到的他說,更是壓上加壓,他愧疚地拆線,重繞。那台電機,他一個人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把它圓滿搞定。
在學電機自動控制迴路中,電氣主任又丟給他一塊小黑板,讓他自己摸索畫電氣控制圖:單迴路控制、自動往返控制、星形啟動、三角形啟動等。還讓他根據電機的容量選接觸器、空開、熱繼電器以及線徑。他就是這樣在主任強行壓力的驅使下,一步步走向成熟。終於在電工比武考試中,他喜得榜首,尤其突出的是,他僅用8個小時,就繞好一個18.5
千瓦電機,而且下線用手摸,不用眼觀,被同事們贈名「神眼」。於此同時,他被破格半年轉正,這在電氣車間尚屬首例。89年,他又榮獲「地區勞模」,當時廠里僅有兩人獲此榮譽。
他由儀表班長——車間副主任——科室電氣技術員——車間正主任,短短八年時間內,他一直給自己加壓打氣,不鬆懈,一塊碳就這樣艱難地被擠壓成一枚璀璨耀眼的鑽石!
現在,他又給下屬同事加擔子,他要讓他們像自己一樣,在磨煉中飛速成長,盡快撐起電氣自控之重擔。我敬慕之餘,
也偷偷把自己看作社會中的一小塊「碳」,尤其在我面對壓力的時候,他成材的掠影就會晃在眼前,頓時我又信心百倍。雖然我不一定能成為「鑽石」,但我努力行在成為「鑽石」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