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鑽石礦藏 » 哪個國家培育鑽石
擴展閱讀
數學成本怎麼畫 2025-07-30 07:30:48
自己腌制雞排成本多少 2025-07-30 07:22:39

哪個國家培育鑽石

發布時間: 2022-09-09 05:42:12

① 鑽石的來源及產地有哪些

1、出產鑽石的國家
世界各地均有鑽石產出,已有三十多個國家擁有鑽石資源,年產量一億克拉左右。產量前五位的國家是澳大利亞、扎伊爾、波札那、俄羅斯、南非。這五個國家的鑽石產量佔全世界鑽石產量的90%左右。其它產鑽石的國家有剛果(金)、 巴西、蓋亞那、委內瑞拉、安哥拉、中非、迦納、幾內亞、象牙海岸、利比利亞、納米比亞、獅子山、坦尚尼亞、辛巴威、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國、加拿大等。
中國的金剛石探明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第10名左右,年產量在20萬克拉,鑽石主要在遼寧瓦房店、山東蒙陰和湖南沅江流域,其中遼寧瓦房店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金剛石礦山。
2、 出產最好鑽石的國家
對於鑽石的毛坯和寶石級鑽石所佔比例來說,最好的鑽石來自於納米比亞沖積礦床中開采出來的鑽石。這些鑽石經歷的自然風化搬運到海邊,路程長達1000英里。經過這段旅程鑽石中脆弱部分都分離。在特定沉積環境中鑽石按不同粒級不同形狀一定規律分布於岩層中。該礦區寶石級鑽石英鍾最高達到97%。對切磨好的鑽石戒面,很難分辯出產自哪個國家和礦區。
任何礦區產出的鑽石都有好、中、差。拿礦區中最好的鑽石與納米比亞產出最差的鑽石比,納米比亞沖積礦床的鑽石也不一定就好。

3、 鑽石產地的變遷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鑽石的國家,3000年前,印度是鑽石的唯一產地。自2500年前至18世紀初印度克里希納河、彭納河及其支流是世界唯一產出鑽石的地方,歷史上許多著名鑽石如光明之山(kohi-noor)、奧爾洛夫(orloff)和大莫卧兒(great mogul)都來自印度,但目前印度的鑽石產量很小。
至1725年巴西鑽石的發現及開采,使巴西取代印度,成為當時全球鑽石的最重要產地。
1867年以後,南非發現了沖積砂礦床和大量原生金伯利岩筒使得南非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鑽石生產國,其產量長期處於世界前列,並由此開創了鑽石業的新紀元。1905年,在南非阿扎氏亞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金伯利岩岩筒—普列米爾岩筒,並在此發現最大的鑽石(庫利南鑽石)。目前,南非擁有世界上產量最大、且最現代化的維尼蒂亞鑽石礦。南非鑽石顆粒大,品質優,50%的金剛石均是可切割的,其產量雖不及澳大利亞等國,但產值一直居世界前列。
自1979年澳大利亞西部發現鉀鎂斑岩中含有金剛石起,至1986年,澳大利亞的金剛石產量已居霸主地位,但寶石級僅占其產量的5%。澳大利亞鑽石主要分布西澳新南威爾斯的bingara和copeton,尤其是阿蓋爾(argle)礦床儲量為5.5億克拉。
波札那盛產優質金剛石,寶石級佔50%,其產值居世界首位。波札那的鑽石來自露天開採的金伯利岩,巨大的礦山有orapa岩筒(1967年)、letihakena岩筒(1977年)和jwaneng鑽礦(1982年),三個礦的總產量在1989年超過1500萬克拉。
俄羅斯的鑽石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中部雅庫特地區,該區找到有一百多個含金剛石金伯利岩筒,1988年,俄羅斯在靠近歐洲附近又找到新的鑽石礦。目前,俄羅斯鑽石產量在1200萬克拉左右,一半為寶石級。多年來俄羅斯形成了獨立的鑽石開采加工銷售體系,其鑽石數量大、質量優、均勻性好,在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前幾年報道加拿大北部地區發現大量金伯利岩,幾年後鑽石產量可佔全世界產量的10%。

中國鑽石資源與產地
中國的金剛石探明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第10名左右,年產量在20萬克拉,鑽石主要在遼寧瓦房店、山東蒙陰和湖南沅江流域,其中遼寧瓦房店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金剛石礦山。
中國於1965年先後在貴州和山東找到了金伯利岩和鑽石原生礦床。1971年遼寧瓦房店找到鑽石原生礦床。目前仍在開採的兩個鑽石原生礦床分布於遼寧瓦房店和山東蒙陰地區。鑽石砂礦則見於湖南沅江流域、西藏、廣西以及跨蘇皖兩省的郯廬斷裂等地。
目前我國鑽石主要產地有三個:遼寧瓦房店,山東蒙陰—臨沭,湖南沅江流域.都是金伯利岩型,但湖南尚未找到原生礦.其中遼寧的質量好,山東的個頭較大.
目前我國現存發現的最大鑽石為常林鑽石,於1977年12月21日發現於山東,由常林大隊魏振芳發現,故而得名「常林鑽石」,現藏銀行國庫中。常林鑽石重158.786克拉,呈八面體,質地潔凈、透明,淡黃色。
另據傳,中國最大的鑽石曾是金雞鑽石,也發現於該地區,重281.25克拉,但在二戰期間被日軍掠走,至今下落不明。

② 世界知名的培育鑽石廠商有哪些

我知道世界上大部分的培育鑽石來自於Diamond Foundry,可以說是培育鑽石行業的戴比爾斯了吧。作為一家頂級培育鑽石公司,Diamond Foundry取得的成就很大,所培育出的鑽石暢銷全球,也同時供貨很多珠寶品牌,比如說美國的Barney』s New York、施華洛世奇等等,也有和老牌的巴黎高定品牌BALMAIN出過聯名款。

③ 鑽石的產地分布

世界各地均有鑽石產出,已有30多個國家擁有鑽石資源,年產量一億克拉左右。產量前五位的國家是澳大利亞、扎伊爾、波札那、俄羅斯、南非

其它產鑽石的國家有剛果(金)、 巴西、蓋亞那、委內瑞拉、安哥拉、中非、迦納、幾內亞、象牙海岸、利比利亞、納米比亞、獅子山、坦尚尼亞、辛巴威、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國、加拿大等。

1、印度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鑽石的國家,3000年前,印度是鑽石的唯一產地。自2500年前至18世紀初印度克里希納河、彭納河及其支流是世界唯一產出鑽石的地方。

歷史上許多著名鑽石如光明之山(kohi-noor)、奧爾洛夫(orloff)和大莫卧兒(great mogul)都來自印度,但印度的鑽石產量很小。

2、巴西

至1725年巴西鑽石的發現及開采,使巴西取代印度,成為當時全球鑽石的最重要產地。

全世界鑽石的儲量和生產概況:

已探明天然鑽石儲量大約有25億克拉,其中澳大利亞6.5億克拉,扎伊爾5.5億克拉。按開采水平現有鑽石儲量只能開采25年,但隨找礦科技水平的提高,每年都發現有新的礦區,近幾年加拿大鑽石儲量明顯增加。

自從鑽石開采以來,共采出鑽石350噸左右,即17.5億克拉,全世界每年開采鑽石在9000萬-1億克拉,其中寶石級佔17%-20%。20%寶石級鑽石價值相當於80%工業級金剛石價值的5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鑽石

④ 河南成全球最大培育鑽石生產地,鑽石的價值是被人為賦予的嗎

荒南成為全球最大培育鑽石的生產地,可以發現鑽石的價值並不是被人為賦予的,但是鑽石也是受到很多人歡迎的。

其中就可以發現荷蘭的人造金剛石產量非常的高,能夠佔到80%,在珠寶行業內鑽石領域能夠獨占鰲頭,也是佔全球培育鑽石總量的一大半,其中有80%都是位於河南的。通過目前的一些信息可以了解,雖然天然的鑽石數量是有限的,但是人工鑽石被人們接受的領域也在逐步提高,對於鑽石企業來說也是非常好的一次機會,在很多人看來缺點也會比較明顯,但是是因為人們的觀念有所改變,人造鑽石有一個弱點就是競爭力比較弱。

⑤ 人工人造合成培育鑽石的前世今生

1953 年

瑞典電氣公司最先用高溫高壓技術成功合成出40顆小粒鑽石,但因其沒有達到寶石級鑽石的本意並未對外公開宣布。

1955 年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公司)宣布採用靜壓熔煤法成功合成了小顆粒鑽石。

1959 年

戴比爾斯公司採用外延生長技術成功合成了鑽石。在這以後,工業級鑽石的合成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並於1961年開始商業化生產。

1963 年

中國的第一顆人造細粒鑽石誕生。此後四十餘年間,技術雖不斷進步,但合成的鑽石含雜質較多,呈黃色、棕色或不透明,所合成的鑽石屬於中低檔產品。

1970 年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通過改良技術,成功合成出大顆粒寶石級鑽石,但並沒有進行大批量生產。此後三十多年間,日本、俄羅斯等國也相續合成寶石級鑽石,但都略呈黃色,加上寶石級合成鑽石的成本較高,仍不能進行大批量生產。

2005 年

吉林大學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合成出4毫米IIa型鑽石,雖鑽石顆粒較大,但純度不是極高。

2014 年

成功培育出純凈度高的無色合成鑽石。實驗室檢測到的世界最大無色培育鑽石,可以做到10.02ct、E色VS1。

2016 年

國際合成鑽石協會(IGDA)成立,是世界上第一個實驗室合成鑽石(lab grown diamonds)行業的國際性非盈利組織。

2018 年5月

全球鑽石行業巨頭戴比爾斯發表聲明,宣布將在當年9月份推出合成鑽石品牌Lightbox Jewelry。

2018 年7月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對使用了62年的鑽石的定義進行了修改,刪除了「天然」二字,即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均可稱為「鑽石」。

2019 年2月

安特衛普的HRD實驗室對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由實驗室生產的鑽石指環進行了鑒定分級。

2019 年3月

美國寶石學院(GIA)更新了實驗室生成的鑽石證書中的語言,將用「實驗室培育鑽石」替代「合成鑽石」。

2019 年7月

JEWELLWANG鑽璽正式將培育鑽石裸鑽及成品引入中國天貓平台,該品牌嚴選世界40多家培育鑽石實驗室的3EX切工高品質培育鑽,都帶有與天然鑽石相同4C標准分級的國際和國內證書,明確標明各項品質指標,使顧客只為品質買單,不為品牌,產地溢價。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未來已經來臨,只是尚未流行。」美國作家威吉·布森的這句話,正成為當前培育鑽石市場發展階段的真實寫照。培育鑽石已經進入消費者市場,未來可期。

⑥ 鑽石的主要產地是那個國家

鑽石產量前五位的國家是澳大利亞、扎伊爾、波札那、俄羅斯、南非。

目前產量最大的澳大利亞,自1979年澳大利亞西部發現鉀鎂斑岩中含有金剛石起,至1986年,澳大利亞的金剛石產量已居霸主地位,但寶石級僅占其產量的5%。澳大利亞鑽石主要分布西澳新南威爾斯的bingara和copeton,尤其是阿蓋爾(argle)礦床儲量為5.5億克拉。

(6)哪個國家培育鑽石擴展閱讀:

鑽石的鑒定標准

衡量一顆鑽石稀有性品質的標准主要有四個維度,即重量(CARAT)、凈度(CLARITY)、色澤(COLOUR)和切工(CUT),也就是通常所說的「4C標准」。這個標准由GIA(美國寶石學院)創立,是目前在世界上包括中國最為主流的鑽石評價標准。

衡量鑽石美麗屬性的標准叫做美麗度。鑽石的美麗度,取決於光效應(Light Performance)。鑽石的光效應從三個指標來識別,Brilliance亮度(白色光),Fire火彩(彩色光)和Sparkle閃光(閃爍度)。鑽石的亮度、火彩和閃光的評級越高,這顆鑽石的美麗度就越高,就越璀璨。

鑽石由國際認可的寶石學家進行鑒定並簽發第三方獨立的意見書,基於4C標准,繼而決定鑽石價格。

⑦ 培育鑽石是和天然鑽石一樣的嗎

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說,它們擁有相同的物理成分、化學性質、光學特徵,就連權威的寶石鑒定機構都認證了,當然是一樣的,如果非要說二者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那就只有誕生的地方不同。好比是不同出生皆是人,憑什麼看不起誰?

還有就是天然鑽石不過是對地球地表壞境嚴重的破壞,非洲落後國家人民殘酷的勞工剝削,武力沖突造成的無盡傷害,最後被鑽石公司壟斷營銷出來的昂貴石頭,而培育鑽是人類智慧的光,用科技創造出來的美麗。

開采鑽石的礦坑,看著不心痛嗎?

天然開採的鑽石含有雜質,其實色澤、純凈度好的佔比並不多,所以高品階能賣到天價,但是培育鑽出來的基本都是2a型,就是鑽石top2%的高級品類,培育鑽的成本卻比天然鑽石低好幾倍。如果是想買個幾克拉來收藏傳承,那我沒話說,肯定是天然鑽石好,畢竟是幾十上百萬的東西,價格擺在那裡,但這並不是普通家庭消費得起的。

感覺絕大多數女性買鑽石,都是被它的顏值吸引,為了它的晶瑩閃亮,那為啥還要花高價賣天然鑽石,而不花同樣的價錢買個克拉高品質的培育鑽啊,更大更漂亮,它不香嘛?

培育鑽是綠色環保的鑽石,在國外已經很普及了,就連鑽石巨頭戴比爾斯都有自己的培育鑽品牌,貌似國內才興起沒多久,很多人都不了解它,購買渠道也少,不過好像有個叫晶鑽匯的APP,是專門做培育鑽石的,上面的鑽石全部是IGI權威認證,是嚴格按照天然鑽石的4C標准來的,個人感覺還是很靠譜的,感興趣的可以去研究下哦。

⑧ 壓機一響,黃金萬兩!全球最大人造鑽石產地是怎樣煉成的

要知道80%的培育鑽石來自河南,而作為這個產業頭部公司的中南鑽也位於河南省,這個最大的人造鑽石產地,它的故事其實發生在1960年。前蘇聯就是在這時對中國停滯了金剛石供應,再加上那個時候新中國剛成立金剛石只能依靠進口,所以面對國內的需求,一項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就在河南開始進行,而這個項目就是研發人造金剛石。1963年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問世了,1965年中國第一台頂壓機也問世,直到這個時候人造金剛石才正式步入產業化

綜上所述,盡管一開始的時候我們沒有相關技術沒有任何經驗,但只要有心就一定能夠成功,並且經過長久的堅持和打磨我們一定會做得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好。這就是全球最大人造鑽石產業的成長過程。

⑨ 哪個國家是鑽石的最大產出國

澳大利亞是鑽石最大的產出國。

⑩ 全國培育鑽石有哪些家

全國培育鑽石有:

1、Brisa&Relucir波琳克琳

DIAMOND ROSE鑽石玫瑰是正元韓尚旗下培育鑽石品牌,依託於正元韓尚珠寶領先的產業生態體系,採用優質的國內外原坯、先進的實驗室培育科技與尖端切磨技術,每一顆鑽石都經過精挑細選,品質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