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能告訴我鑽石原石的外部特徵
金剛石就是我們常說的鑽石(鑽石是它的俗稱),它是一種由純碳組成的礦物。金剛石是自然界中最堅硬的物質,除了切割成鑽石作為首飾用外還有了許多重要的工業用途,如精細研磨材料、高硬切割工具、各類鑽頭、拉絲模。還被作為很多精密儀器的部件。
金剛石有各種顏色,從無色到黑色都有,以無色的為特佳。它們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半透明或不透明。多數金剛石大多帶些黃色。金剛石的折射率非常高,色散性能也很強,這就是金剛石為什麼會反射出五彩繽紛閃光的原因。金剛石在X射線照射下會發出藍綠色熒光。金剛石僅產出於金伯利岩筒中。金伯利岩是它們的原生地岩石,其他地方的金剛石都是被河流、冰川等搬運過去的。金剛石一般為粒狀。如果將金剛石加熱到1000℃時,它會緩慢地變成石墨。
金剛石礦物晶體構造屬等軸晶系。常見晶形有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立方體、四面體和六八面體等。
㈡ 鑽石種類都有哪些
1.藍白鑽
一種純凈得像水一樣的無色透明鑽石,其中尤其帶淡藍色為最佳。如"世紀之星(Centenary)"等。
2.紅鑽
一種粉紅色到鮮紅色的透明鑽石,其中尤以鮮艷且深紅者為稀世珍品。澳大利亞是其主要來源。 ( 在紅色彩鑽分級上只有一級就是Fancy Red,沒有Fancy Intense、Vivid、Light Red)
3.藍鑽
一種天藍色,藍色到深藍色的透明鑽石,其中以深藍色者為最佳。這種鑽石與所有其他顏色的鑽石不同,它含有硼的元素且具導電性能。因其特別罕見,故為稀世珍品。如世界名鑽"希望(The Hope)"等,南非普里米爾礦山是其主要來源。
4.綠鑽
一種淡綠色到綠色的透明鑽石,大多因為晶體結構變形而產生,顏色通常只在鑽石表面,綠色鑽石不容易有草原綠茵般的明亮色彩,其中以鮮綠色者的價值最為不斐。如名鑽"卓士登(The Dresden)"是世界最大的綠色鑽石。
5.紫鑽
一種淡紫色到紫色的透明鑽石,比無色鑽石貴三倍,其中尤以紫紅色者為稀世珍品,前蘇聯是其主要來源。
6.彩黃鑽
一種金色的透明鑽石,是有色鑽石中的常見品種,若顏色呈現金黃亮彩「金絲雀黃」,如第凡尼名鑽(The Tiffany)其價值驚人,1983年當時估計已有1200萬美元。
7. 橘色鑽
橘色乃黃和紅色的混和體,通常色調較深呈棕色的感覺,而純橘色於天然彩鑽中至為稀少罕見。1977年10月紐約蘇富比拍賣上,5.54ct的Fancy Vivid Orange(Pumpkin Diamond)以一百三十多萬美元的高價售出。
8.黑鑽
黑色金剛石通常不能作為寶石級鑽石,但世界名鑽"黑色奧洛芙(The Black Orloff)"據傳是印度聖廟中鑲於聖象上的鑽石,又稱梵天之眼。鑽石的4C標准指的是:鑽石重量(Caratage),鑽石切工(Cut),鑽石顏色(Color),鑽石凈度(Clarity)應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慮(4C):
(1)顏色(Colour):以無色為最好,色調越深,質量越差。在無色鑽石的顏色分級里,頂級顏色是D色,依次往下排列到Z,我們在這里只說從D到J的顏色級別,D-G是無色級別,G-J是近無色級別,從K往下就基本沒有收藏和佩戴意義了。因為從K往下鑽石就會逐漸偏黃,我們選鑽的時候,盡量選H 以上的顏色,I-J的級別雖然也在近無色的范疇,但多少也能察覺到一絲微黃.具有彩色的鑽石,如:紅、粉紅、綠、藍色等,又屬於鑽石中的珍品,價格昂貴。其中又以紅鑽最為名貴.
(2)凈度(Clarity):凈度分級的依據是內含物的位置,大小和數量的不同來劃分的.凈度級別由高到低詳細可分為FL,IF,VVS1,VVS2,VS 1,VS2,SI1,SI2,SI3,P1,P2,P3.應在十倍顯微鏡下仔細觀察鑽石潔凈程度,瑕疵越多,所在位置越明顯,則質量越差,價格也相應地要降低。
(3 克拉重量(Carat):在其他三C相同的情況下,鑽石的價格與重量的平方成正比,重量越大,價值越高。鑽石的重量是以克拉為單位的。1克拉(ct)=0.2克(g)。把一克拉平均分成一百份,每一份是一分,商場價簽上標的0.3ct,0.4ct就是我們說的30分40分.
(4) 切工(Cut):一顆鑽石的原石,即使扔到大馬路上也不會有人去注意,是切工賦予了它第二生命,讓它有著絢麗的火彩.切工是指成品裸鑽各種瓣面的幾何形狀及其排列的方式.切工分為切割比例,拋光,修飾度三項。每一項都有五個級別,由高到低依次是EXCELLENT,VERY GOOD,GOOD,FAIR,POOR.一般我們所見的都是標准圓鑽型切工。頂級切工的石頭,它對於光線的反射可以達到一個最接近完美的比
㈢ 鑽石都有什麼特徵
六大特徵:
鑽石由碳組成,天然形狀的鑽石多呈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或近球形(碎塊可呈其他不規則形態),顏色多呈無色-微黃色,除極高檔者外,在十倍放大鏡下往往可見到瑕疵(包裹體),鑽石表面往往有三角形的生長紋。
鑽石是天然物質中最堅硬的物質,除用鑽石外,用其他任何寶石都刻劃不動鑽石;相反,鑽石可刻劃任何其他寶石。
鑽石是天然寶石中色散最強、折光率很高(2.42)的無色-淡黃色的高檔寶石,加工好的鑽石,從檯面上看會出現紅、藍、橙等色的火光。同時,由於鑽石的折光率大,當光線進入加工好的鑽石後,一般會發生全內反射,呈現光芒四射的外貌。
相對於一般的寶石而言,鑽石的導熱率是最大的,如果以尖晶石的導熱率為1計算,則鑽石的相對導熱率則在70以上。根據鑽石的這一特徵製成的熱導儀是簡單鑒定鑽石的一種簡便有效的儀器。
由於鑽石折光率大、切工比例規范,因而一般不會發生漏光現象。也就是說,從鑽石的檯面向下看,一般看不到鑽石底部的物品。
鑽石具有親油性,鑽石分選就是利用這一性質進行的。如果在鑽石的檯面用鋼筆劃一條線,則成一條不間斷直線,而其他寶石則是呈斷續的點線。
㈣ 羽裂屬於鑽石外部特徵嗎
不屬於外部特徵。
羽裂紋就屬於內部的瑕疵的內含物。羽裂紋Feather是指鑽石內的任何破裂紋,屬於鑽石凈度的一個評級標准,影響其等級的瑕疵分為二者,內部的瑕疵稱為內含物(英語:inclusion ),表面的缺陷稱為表面瑕疵(英語:blemish )。
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簡單地講,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鑽石美麗、稀有,是愛情和忠貞的象徵,代表永恆不破的愛情。
㈤ 影響鑽石凈度中的棱線磨損屬於鑽石的()特徵
外部特徵
鑽石凈度外部特徵
外部特徵是指暴露在鑽石外表的天然生長痕跡和人為造成的缺陷。外部特徵沒有內部特徵對鑽石的凈度影響重要, 因為它們絕大部分可以通過重新拋光來改善, 並且沒有大的質量損失。
( 1) 原始晶面( Natural ) 為保持最大質量而在腰部或近腰部保留的原始結晶面。原始晶面上多留有生長「印記」, 小面邊緣多呈曲線不規則狀。原晶面若不影響腰圍的圓度, 不超過腰圍的厚度是精湛切磨技術的象徵。
( 2) 刮傷(Scratch ) 表面很細的劃傷痕跡。看起來像細的白線, 多出現於檯面上。
( 3) 磨損( Abrasion ) 棱線或底尖細小的磨擦受損, 而不是原來很銳利的棱和角, 外觀呈白色或模糊狀。
( 4) 點( pit ) 鑽石表面極細小的缺口, 在十倍放大鏡下看起來像一極小的白點。
( 5) 拋光紋( Polis h Lines) 拋光不當所致的細密線狀痕跡, 其方向受控於一定的刻面。有時受光的干涉作用, 呈現彩色的細紋。拋光紋多發育於亭部刻面近底尖附近。
( 6) 燒痕(Bur ning) 拋光不當所致的糊狀燒傷疤痕, 且清洗不掉。燒痕的種類有: ①隨機定向的小燒灼痕; ②圓形或幾何形的燒灼痕; ③大面積出現的燒灼痕。
㈥ 鑽石中的VVS,VS,SI級別是怎麼回事另外鑽石分數是指
1、鑽石中的VVS,VS,SI級別是指鑽石的凈度分級標准;
鑽石有4C分級,分別為:顏色、凈度、切工、質量(即重量)。
根據國標GB/T16554—2010中將凈度級別分為LC, VVS, VS, SI, P五個大級別。又細分為十一個小級別LC(FL, IF) 、VVS(VVS₁,VVS₂) 、VS(VS₁,VS₂) 、SI(SI₁,SI₂) 、 P(P₁,P₂,P₃)。
極別特點: LC 級為內外部無瑕級
VVS 級為極微瑕級
VS 級為微瑕級
SI 級為微瑕疵級
P 級為重瑕疵級
一般,對於質量低於0.0940g的鑽石和已鑲嵌的鑽石,凈度級別劃分到五個大級別。
2、鑽石分數是指:鑽石質量的計量單位.簡寫符號為pt,
「分」是國際通用的寶石質量單位,多用於小於1克拉鑽石的質量的計量,分於克拉的換算關系為:1ct=100pt (1克拉=100分)
㈦ 鑽石共分為幾個等級
顏色(Colour)分級
GIA的色級是用英文字母表示,最高色級由D開始,最低色級為Z,共有23級。
顏色分級的條件
①、黃色系列或略帶有其它色調的鑽石,按其所帶色調的深淺進行分級。
②、顏色分級的依據是比色石,樣品和比色石的比較、確定所屬的色級。
③、分級必須在合適的光源下進行。
④、分級必須在中性的顏色環境中進行。
凈度(Clarity)分級
①、內部特徵又稱內含物或包裹體:指包含在鑽石內部的各種缺陷。外部特徵又稱為外部缺陷:指位於成品鑽石表面的缺陷。
②、凈度級別的定義:無瑕(FL)、內部無瑕(IF)、極微瑕(VVS)VVS1、VVS2、微瑕(VS)VS1、VS2、小瑕(SI)SI1、SI2、重瑕(P)P1、P2、P3。
㈧ 鑽石分類常識
鑽石基本常識
1、鑽石的性質
鑽石是具有等軸對稱的結晶質的碳。它的礦物學名稱為金剛石。鑽石是寶石級金剛石的稱謂。
化學成分:碳
硬度:10(最大)
光澤:金剛光澤(最好)
顏色:據含微量元素不同呈各種顏色。如無色、淺黃至黃色、褐色、淺綠至綠色、藍色、粉紅至紅色等。常用於首飾鑽石為無色至淺黃色屬含"N"系列。
2、鑽石的特性
①鑽石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寶石材料之一。
②鑽石是地球是最硬的材料。
③鑽石是最受歡迎的寶石--寶石的定義:美麗、稀少、耐久、無害。在鑽石中充分體現出來
④鑽石是所有種類的寶石中,質量評價最為嚴格,評價標准最國際化的寶石。
3、鑽石的礦物學分
I型:鑽石含雜質"N"(氮),不能透過波長為250nm的短波紫外光,I型鑽石占所有鑽石的98%強,又分成兩個亞型,Ia和Ib。
Ia型:含"N"雜質,約0.1%,"N"的集合體"N3"形式存在於晶格中,並導致主要是415nm的吸收,從而引起黃色,並稱為Cape系列或黃色系列。大多數的Ia型鑽石在紫外光下,具有強弱不一的熒光,通常為藍白色。
Ib型:含"N"雜質,最多可達0.20%,"N"以孤立原子的方式替代鑽石晶格中的"C"原子。Ib型鑽石的光譜吸收比Ia更強,從500nm開始到紫外都有吸收,可形成黃色的彩色鑽石,並稱為Canary系列。Ib型約占所有I型鑽石的0.1%,但合成鑽石幾乎全是Ib型。
Ⅱ型:鑽石幾乎不含"N",光譜可透過低於220nm的短波紫外光,Ⅱ型也分成兩個亞型,Ⅱa和Ⅱb型。
Ⅱa:幾乎所有的大鑽石都屬於Ⅱa型。顏色為無色或略呈灰色或褐色,約占所有鑽石的2%。
Ⅱb:含微量的硼"B"呈藍色,並且具有半導體特性,十分稀少。"鐵達尼號"影片中的那顆--"海洋之星"又被人稱為"希望之星",當時在印度被發現時,擁有者希望送英國呈獻給英女王以便獲得一官半職,遺憾的是一路上誰擁有它誰就死去。同時它還被稱為"災難之星"(意為誰擁有它誰就有災難)。
4、圓鑽(Brallant)及圓鑽琢型
①、具有圓鑽型式琢型的鑽石簡稱圓鑽,圓鑽是成品鑽石的主流,非圓鑽的成品鑽石通稱為異型鑽。
②、圓鑽琢型:圓鑽琢型是一種標準的形式由冠部、腰棱和亭部三個部分組成。冠部由1個正八邊形的檯面和8個三角形的星小面,8個四邊形的上主面風箏小面及16個弧邊三角形的上腰小面,共33個面組成。亭部由8個四邊形的下組小面和16個弧邊三角形的下腰小面,一個底小面共25個面組成。
③、圓鑽能最佳地表現出鑽石的亮度,亮度是下列光學效應的總和。
a、光澤:鑽石表面的反射光
b、內反射:亭部刻面對入射光的完全反射。
c、火彩:由色散作用使白光分解成的色光。
d、閃光:鑽石晃動時產生的閃耀(對光源的反射作用)。
④、圓鑽是鑽石分級最重要的對象。
5、鑽石的分級(4C)
切工越精良的標准圓鑽越璀璨,價值越高。寶石級的每顆鑽石都非常美麗且獨特。因為它們是天然的,所以不可能找到兩顆完全相同的鑽石。工匠們總是盡可能地利用金鋼石材料,因此一點細微的差別都能決定它們不同的價值,鑽石評價分級是從顏色(Colour),凈度(Clqrity),切工(Cut)和克拉重量(Carat)開始的。由於它們的4個英文單詞開頭一個字母都是"C",因此鑽石分級又稱為鑽石4C分級。
顏色(Colour)分級
GIA的色級是用英文字母表示,最高色級由D開始,最低色級為Z,共有23級。
顏色分級的條件
①、黃色系列或略帶有其它色調的鑽石,按其所帶色調的深淺進行分級。
②、顏色分級的依據是比色石,樣品和比色石的比較、確定所屬的色級。
③、分級必須在合適的光源下進行。
④、分級必須在中性的顏色環境中進行。
凈度(Clarity)分級
①、內部特徵又稱內含物或包裹體:指包含在鑽石內部的各種缺陷。外部特徵又稱為外部缺陷:指位於成品鑽石表面的缺陷。
②、凈度級別的定義:無瑕(FL)、內部無瑕(IF)、極微瑕(VVS)VVS1、VVS2、微瑕(VS)VS1、VS2、小瑕(SI)SI1、SI2、重瑕(P)P1、P2、P3。
激光處理鑽石
①、凈度要與處理前的凈度相當。
②、激光孔洞要作為內含物參加分級。
③、激光處理必須註明。
切工(Cut)分級
圓鑽切工(Cut)分級通常分為:很好、好、較好、一般、差。鑲嵌鑽石通常分為:很好、好、一般。
標准圓鑽:當鑽石切割比例得宜它也更物有所值,當你凝視鑽石看見光線於鑽石中折射出來,散發出猶如彩虹的火彩光芒,那就是切工精良的標准鑽石。
克拉重量(Carat)
克拉重量鑽石的重量級別:鑽石重量以克拉來計算,1克拉等於0.2克,1克拉可分為100分,一顆0.5克拉的鑽石常稱為50分。鑽石克拉重量的評價,一般5分為一個單價級別,如:5分-9分、10分-14分、15分-19。但1ct以上的鑽石就稱為大鑽石了,幾十克拉重的鑽石,就相當的稀有,而價值連城。因而鑽石的單位價格與鑽石重量成正比。
商業活動中稱克拉台階:由於擁有克拉整數例如擁有一顆2.00ct的鑽石要比擁有一顆1.95ct鑽石更為榮幸。因而克拉整數的價格要比不足整數的高得多。又例如1.00ct的價格要比0.99ct的價格高出15%左右。這種價格上的突變被形象地稱為克拉台階。
㈨ 什麼叫鑽石的外部特徵
暴露在外表的天然生長痕跡和認為造成的缺陷。沒有內部特徵重要,因為可以通過再拋光來消除
包括原晶面、刮傷、磨損、拋光紋、燒痕、表面紋理、額外刻面、缺口
㈩ 鑽石級別VVS .VS .SI .P怎麼鑒別
凈度級別的定義:無瑕(FL)、內部無瑕(IF)、極微瑕(VVS)VVS1、VVS2、微瑕(VS)VS1、VS2、小瑕(SI)SI1、SI2、重瑕(P)P1、P2、P3。 鑽石基本常識 1、鑽石的性質 鑽石是具有等軸對稱的結晶質的碳。它的礦物學名稱為金剛石。鑽石是寶石級金剛石的稱謂。 化學成分:碳 硬度:10(最大) 光澤:金剛光澤(最好) 顏色:據含微量元素不同呈各種顏色。如無色、淺黃至黃色、褐色、淺綠至綠色、藍色、粉紅至紅色等。常用於首飾 鑽石為無色至淺黃色屬含「N」系列。 2、鑽石的特性 ①鑽石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寶石材料之一。 ②鑽石是地球是最硬的材料。 ③鑽石是最受歡迎的寶石——寶石的定義:美麗、稀少、耐久、無害。在鑽石中充分體現出來 ④鑽石是所有種類的寶石中,質量評價最為嚴格,評價標准最國際化的寶石。 3、鑽石的礦物學分 I型:鑽石含雜質「N」(氮),不能透過波長為250nm的短波紫外光,I型鑽石占所有鑽石的98%強,又分成兩個亞型,Ia和Ib。 Ia型:含「N」雜質,約0.1%,「N」的集合體「N3」形式存在於晶格中,並導致主要是415nm的吸收,從而引起黃色,並稱為Cape系列或黃色系列。大多數的Ia型鑽石在紫外光下,具有強弱不一的熒光,通常為藍白色。 Ib型:含「N」雜質,最多可達0.20%,「N」以孤立原子的方式替代鑽石晶格中的「C」原子。Ib型鑽石的光譜吸收比Ia更強,從500nm開始到紫外都有吸收,可形成黃色的彩色鑽石,並稱為Canary系列。Ib型約占所有I型鑽石的0.1%,但合成鑽石幾乎全是Ib型。 Ⅱ型:鑽石幾乎不含「N」,光譜可透過低於220nm的短波紫外光,Ⅱ型也分成兩個亞型,Ⅱa和Ⅱb型。 Ⅱa:幾乎所有的大鑽石都屬於Ⅱa型。顏色為無色或略呈灰色或褐色,約占所有鑽石的2%。 Ⅱb:含微量的硼「B」呈藍色,並且具有半導體特性,十分稀少。「鐵達尼號」影片中的那顆——「海洋之星」又被人稱為「希望之星」,當時在印度被發現時,擁有者希望送英國呈獻給英女王以便獲得一官半職,遺憾的是一路上誰擁有它誰就死去。同時它還被稱為「災難之星」(意為誰擁有它誰就有災難)。 4、圓鑽(Brallant)及圓鑽琢型 ①、具有圓鑽型式琢型 的鑽石簡稱圓鑽,圓鑽是成品鑽石的主流,非圓鑽的成品鑽石通稱為異型鑽。 ②、圓鑽琢型:圓鑽琢型是一種標準的形式由冠部、腰棱和亭部三個部分組成。冠部由1個正八邊形的檯面和8個三角形的星小面,8個四邊形的上主面風箏小面及16個弧邊三角形的上腰小面,共33個面組成。亭部由8個四邊形的下組小面和16個弧邊三角形的下腰小面,一個底小面共25個面組成。 ③、圓鑽能最佳地表現出鑽石的亮度,亮度是下列光學效應的總和。 a、光澤:鑽石表面的反射光 b、內反射:亭部刻面對入射光的完全反射。 c、火彩:由色散作用使白光分解成的色光。 d、閃光:鑽石晃動時產生的閃耀(對光源的反射作用)。 ④、圓鑽是鑽石分級最重要的對象。 5、鑽石的分級(4C) 切工越精良的標准圓鑽越璀璨,價值越高。寶石級的每顆鑽石都非常美麗且獨特。因為它們是天然的,所以不可能找到兩顆完全相同的鑽石。工匠們總是盡可能地利用金鋼石材料,因此一點細微的差別都能決定它們不同的價值,鑽石評價分級是從顏色(Colour),凈度(Clqrity),切工(Cut)和克拉重量(Carat)開始的。由於它們的4個英文單詞開頭一個字母都是「C」,因此鑽石分級又稱為鑽石4C分級。 顏色(Colour)分級 GIA的色級是用英文字母表示,最高色級由D開始,最低色級為Z,共有23級。 顏色分級的條件 ①、黃色系列或略帶有其它色調的鑽石,按其所帶色調的深淺進行分級。 ②、顏色分級的依據是比色石,樣品和比色石的比較、確定所屬的色級。 ③、分級必須在合適的光源下進行。 ④、分級必須在中性的顏色環境中進行。 凈度(Clarity)分級 ①、內部特徵又稱內含物或包裹體:指包含在鑽石內部的各種缺陷。外部特徵又稱為外部缺陷:指位於成品鑽石表面的缺陷。 ②、凈度級別的定義:無瑕(FL)、內部無瑕(IF)、極微瑕(VVS)VVS1、VVS2、微瑕(VS)VS1、VS2、小瑕(SI)SI1、SI2、重瑕(P)P1、P2、P3。 激光處理鑽石 ①、凈度要與處理前的凈度相當。 ②、激光孔洞要作為內含物參加分級。 ③、激光處理必須註明。 切工(Cut )分級 圓鑽切工(Cut)分級通常分為:很好、好、較好、一般、差。鑲嵌鑽石通常分為:很好、好、一般。 標准圓鑽:當鑽石切割比例得宜它也更物有所值,當你凝視鑽石看見光線於鑽石中折射出來,散發出猶如彩虹的火彩光芒,那就是切工精良的標准鑽石。 克拉重量(Carat) 克拉重量鑽石的重量級別:鑽石重量以克拉來計算,1克拉等於0.2克,1克拉可分為100分,一顆0.5克拉的鑽石常稱為50分。鑽石克拉重量的評價,一般5分為一個單價級別,如:5分—9分、10分—14分、15分—19。但1ct以上的鑽石就稱為大鑽石了,幾十克拉重的鑽石,就相當的稀有,而價值連城。因而鑽石的單位價格與鑽石重量成正比。 商業活動中稱克拉台階:由於擁有克拉整數例如擁有一顆2.00ct的鑽石要比擁有一顆1.95ct鑽石更為榮幸。因而克拉整數的價格要比不足整數的高得多。又例如1.00ct的價格要比0.99ct的價格高出15%左右。這種價格上的突變被形象地稱為克拉台階。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留傳 鑽石由於它的形成——深藏地下數百年後,一躍而成為女士們心中「最好的朋友」。數百年來,這份源自地球深處,神秘而美麗的天然奇珍,輕易贏取了全球女士的芳心。鑽石總是和愛情緊密相連,傳說中愛神丘比特的神箭箭頭就鑲有鑽石,而正是因為鑲上鑽石的丘比特神箭才能施展愛的魅力,希臘人更認為鑽石的火彩代表著永恆的愛火。鑽石是大自然最堅硬的天然物質,永恆不變,以此象徵不渝的愛及承諾最為貼切。經過雕琢打磨,鑽石的璀璨光芒永不磨滅、世代相傳,至此,鑽石的永恆特質已是毋庸質疑。參考資料: http://www.newsmth.net/pc/pccon.php?id=5378&nid=30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