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鑽石礦藏 » 怎麼檢查鑽石還是塑料
擴展閱讀
石油采排監控崗怎麼樣 2025-05-14 19:08:36

怎麼檢查鑽石還是塑料

發布時間: 2022-08-30 17:58:20

❶ 如何分辨玉石還是塑料

玉石的品質一般是從質地、硬度、透明度、比重和顏色五個方面來判斷的。玉石的質地是指玉石的細密溫澤程度。王與石的區別之一就是玉入手細膩,溫潤堅結,半透明狀,光澤如脂肪;而石則粗糙干澀,缺乏光澤,也多不透明。硬度是指玉石抗外來作用力(如壓、刻、磨)的能力。硬度越高,加工難度越大,玉石的品質也越好。玉石硬度指標雖可通過儀器檢測其內部晶體結構得知,但操作上一般多採用刻劃硬度法。我國常見玉石的硬度介於4——6度之間,高於銅的硬度而低於玻璃的硬度。也就是說,玉石均能在銅上刻劃出痕跡,也能被玻璃刻劃出痕跡。

人們常通過寶玉石的硬度來區別寶石、玉石、彩石。一般而言,寶石的摩氏硬度在7以上,如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翡翠寶石,但歐珀寶石比較例外,其摩氏硬度為5.5;高硬度玉石的摩氏硬度為6-7.5之間,如和田玉、南陽玉、翡翠;低硬度玉石的硬度在4-6之間,如綠松石、岫玉(部分蛇紋理石玉的硬度更低,能低到2.5)。低於4的礦物質,一般不再稱為玉石,而叫彩石了。

除了刻劃硬度之外,還有一種硬度標准叫抗壓硬度,或者壓入硬度,即絕對硬度,它指的是抗外界打擊力的能力,在玉石行業中也叫韌性。自然界中抗壓硬度最高的乃黑金剛,標記為10度,其次就是和田玉,抗壓硬度為9度,翡翠、紅寶、藍寶為8度,鑽石、水晶、海藍寶石為7-7.5等等。用另一種方法表示,和田玉的抗壓硬度為1000,翡翠則為500,岫玉為250,而瑪瑙僅為5。和田玉具有如些高的韌性,是由於其晶體分布有如毛毯一樣編織而成,分子間的作用力十分巨大。

在實踐中,玉匠通常通過觀察碴口來查看玉石,一般切下一小片,用小錘擊斷,觀察斷口,與韌性強的相對而言為玻璃性。韌性強的玉石,不易打出斷口,即使有斷口,斷口也參差不齊;而玻璃性的玉石斷口處,通過斷面光亮,叫「亮碴」,類似貝殼形狀。介於韌性與玻璃性之間的玉石,通常叫「糟性」、「肉性」,其碴口為粒狀、平行束狀、針狀等等。通過這種觀察,還可以觀察到玉石有無解理特徵,如有解理或裂紋,在敲打時,玉石會沿解理或裂紋的方向斷開。

因此可以看出,韌性極好的玉石——和田玉,在加工過程中可塑性非常強,在相同摩氏硬度或高於其摩氏硬度的寶玉石當中,和田玉在雕刻過程中,陰刻線絕不會起碴起崩口,故它的質地細密,溫潤而澤。當然,韌性硬度同樣受到玉石雜質的影響,通過測定韌性硬度也可以了解其雜質情況。——這是對決定一塊玉石的用途的比較大的因素,例如製作玉山子、器皿對玉石的雜志要求就不十分嚴格,但做首飾配件,則要求玉石純凈、均勻。

玉的硬度是鑒定玉石的重要依據之一,而寶玉石的光澤同樣是鑒定寶玉石真偽、檔次高低的基本標准。

一般來說,寶玉石的光澤在光亮度上可簡單分類為「燦光」、「灼光」、「閃光」和「弱光」幾種。燦光是最強的光亮度,人必須把眼睛眯起來,例如磨好的鑽石全反射面就具有這樣的光亮度;灼光的光亮度也很高,耀眼的光輝,硬度高的寶石拋光之後一般具有灼光亮度;閃光是一般玻璃光亮程度,分為強閃光與弱閃光,硬度高的玉石一般是強閃光,硬度低的玉石為弱閃光;而硬度低的石料面拋光之後,則具有弱光的光亮強度。

除了光亮程度,光澤也是寶玉石的鑒定特徵之一。它也分為四類:半金屬光澤,折射率在2.6-3之間,如針鐵礦;金剛光澤,折射率在1.9-2.6之間,如金剛石;玻璃光澤折射率在1.3-1.9之間,如翡翠;油脂光澤,似動物油脂,最有名的即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每一種特定的寶玉石,具有特定的折射率,代替物質是很難在硬度、密度、折射率、光亮度這些各種條件下均做到與其一致,因此,通過這些標準的鑒定,便能確認一塊寶玉石的身份與初步價值。

❷ 現在的玻璃製品、塑料製品都能綻放出五顏六色的光彩,這種情況下該如何鑒別鑽石製品

1.市場上,商家為了以保鑽石無誤,以及客戶放心,很多都會為鑽石出證書的,哪怕是成品。所以可以看有沒有證書,證書上可以看真假。
2.有一種儀器叫測鑽筆,根據鑽石重量,當時氣溫,調整測鑽筆,然後用筆尖觸碰鑽石檢測的。不懂可以買的時候先叫店員教或者看說明書。
3.最直接的方法,可以送檢,省檢或者國檢。如果不要證書的話,可以跟工作人員說只要知道結果,不用證書。
4.所謂的經驗不是隨便幾家店看看就有的,所以靠多看,積累經驗是很長時間的事情,沒那麼簡單。而且多看也是有講究的,隨便瞄瞄是沒用的。

❸ 用肉眼怎麼分辨鑽石的真假

1、霧氣測試

可以將手裡的鑽石放在嘴前,然後哈一口氣,如果鑽石上的霧氣停留時間較長,有好幾秒鍾,那大概是假的鑽石,因為真的鑽石散熱很快,不會輕易結霧,就算先哈氣,等一下再查看的話,真鑽石仍然比假鑽石要清晰得多。

建議拿一枚真鑽石放在旁邊對比下,會看到真鑽石不受霧氣的影響,而假鑽石會蒙上一層水霧,如果一直對著假鑽石哈氣的話,假鑽石上面的霧氣會越來越厚。

2、珠寶放大鏡檢查

真鑽石會有瑕疵,可以通過放大鏡看出來,通過放大鏡看到鑽石內部的瑕疵或者是非常微妙的顏色,這都是真鑽石才有的,雖然鑽石可能不完美,但至少是真的。

假鑽石就不會有瑕疵,因為假鑽石是在無菌的環境中合成的,而不是在大自然中自然形成的,因此,如果鑽石過於完美的話,那麼很可能是假的鑽石。

(3)怎麼檢查鑽石還是塑料擴展閱讀:

鑽石的保養方法:

1、存放

鑽石的硬度是非常的大,因此平常之物是很難將鑽石刮壞的,但是鑽石如果放在一起卻是會互相刮碰,然後將鑽石的表面刮壞。所以在保存鑽石的時候,一定不要將鑽石放在一起,而是要相互存放,每一個鑽石都存放在一個小盒子裡面,避免相互刮損,造成損失。

2、定期保養

鑽石一定要定期的進行保養,因為這樣才能夠讓鑽石的表面不至於被空氣中的物質所隱藏光芒。很多珠寶品牌店都提供終身免費保養得售後服務,讓每一枚鑽戒上永遠璀璨如初。

3、避免油污

鑽石雖然堅硬不催,璀璨無比,但是它也是有弱點的,鑽石的弱點便是親油,放在油性比較大的地方,鑽石的表面容易沾滿油污,從而失去它原有的光澤,因此在佩戴鑽石或者是存放鑽石的時候,一定不要放在油污比較大的地方,這樣容易損壞鑽石,讓鑽石失去原有的光澤。

❹ 怎樣簡單鑒定鑽石

鑽石的鑒定

鑽石是天然物質中最堅硬的物質,鑽石可刻劃任何其他寶石,但其他任何寶石卻都刻劃不動鑽石。也可以用「標准硬度計」刻劃,凡硬度小於9度,均是假鑽石。鑽石還具有親油性,如以鋼筆在鑽石表面劃一條線,則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直線,而其他寶石則呈斷斷續續的間斷線。上述方法在鑒定鑽石中都有一定參考價值。還可以通過10倍放大鏡觀察,在10倍放大鏡下,多數鑽石可見霞疵,有三角形的生長紋,鑽石的表面有「紅、橙、藍」等色的「火」光。光芒四射。最准確可靠的方法是用「熱導儀」,測出導熱數據來區分真假鑽石,但「熱導儀」價格比較昂貴。……>>>世界最著名八大鑽石

由於鑽石是高貴豪華的首飾品,目前市場上以廉價寶石、人造寶石甚至玻璃來代替或冒稱鑽石屢見不鮮,常見的形形色色的假鑽石有以下幾種:

①鋯石:與鑽石極為相似,是鑽石最佳代用品。鑒定方法是,鋯石由於具有偏光性和很大雙折射率,當用10倍放大鏡觀察加工後的鋯石棱面時,由其頂面向下看,可以看出底部的棱線有明顯的雙影,而鑽石絕無雙影現象。

②玻璃:玻璃的折光率很低,沒有鑽石那種閃爍的彩色光芒;尤其是沉入水中,玻璃製品光彩全無,立即露出馬腳。

③蘇聯鑽:即立方氧化鋯,最早由蘇聯人研製成功,故名。蘇聯鑽是人造化合物,但在色散、折光率等方面與天然鑽石很接近,也具有「火」光閃閃的誘人外貌。但它的硬度較低(8.5),可與鑽石互相劃刻區分。且導熱性遠低於鑽石,可以「熱導儀」鑒定,准確將其區分開來。

④水晶:水晶雖然是天然礦物透明晶體,經加工後似鑽石,但缺少鑽石的彩色光芒。……>>>玩家故事:水晶女人驚艷情緣

紅寶石的鑒定

天然寶石「十紅九裂」,沒有一點瑕疵及裂紋的天然紅寶石極為罕見。而人造紅寶石顏色一致,內部缺陷或結晶質包裹體少、潔凈,塊體較大。作為珍貴寶石,市場上超過3克拉以上的天然紅寶石十分少見,如碰到較大塊體的紅寶石,就要引起注意,因為天然紅寶石比人造紅寶石價值高出千百倍,稍一疏忽,就會「吃葯」。

天然紅寶石有較強的「二色性」,所謂二色性,即從不同方向看有紅色和橙紅色二種色調,如只有一種顏色,則可能是紅色尖晶石、石榴石或紅色玻璃等。

紅色尖晶石與天然紅寶石十分相似,兩者最易混淆,所以必須特別慎重。

藍寶石的鑒定

延伸:辨識鉑金
天然藍寶石的顏色往往不均勻,大多數具有平直的生長紋。人造藍寶石顏色一致,其生長紋為弧形帶,往往可見體內有麵包屑狀或珠狀的氣泡。

天然藍寶石也具有明顯的二色性,從一個方向看為藍色,從另一個方向看則為藍綠色。其他寶石的呈色性與天然藍寶石不同,據此可以區分。

另外,最簡便的方法可用硬度測定法,天然藍寶石可在黃玉上刻劃出痕跡,而其他藍色寶石難以在黃玉上刻劃出痕跡,所以購買珠寶時,如身邊沒儀器,只要有一塊黃玉,有時也能解決一些問題。

祖母綠的鑒定

延伸:琥珀首飾
在自然界,和祖母綠相似的綠色透明寶石種類不少,較常見的有翡翠、碧璽、螢石、橄欖石、石榴石和鋯石等,其中外觀酷似祖母綠而容易混淆的是碧璽、螢石和翡翠。以肉眼觀察,綠色翡翠一般都呈半透明狀,往往有交織纖維斑狀結構,而優質祖母綠透明晶瑩。祖母綠的硬度7.5-8,而螢石硬度低,僅為4。祖母綠比重較小,而螢石、碧璽、翡翠的比重都較大。鋯石則色散強並具有明顯的雙影。

此外,還有與天然祖母綠相似的人工祖母綠、綠色玻璃等,它們之間最大的區別之處是天然祖母綠絕大多數有瑕疵或包體,並可見二色性。當然,要嚴格正確的區分最好運用折光儀、偏光鏡等鑒定儀器。

貓眼的鑒定

近年來,市場上有一種玻璃纖維貓眼戒面銷售,鑲在黃金或白銀戒指上,使人真假莫辨。其鑒別方法是,當轉動戒面時,假貓眼的弧形頂端可同時出現數條光帶,而真貓眼只有一條。假貓眼眼線呆板,而真貓眼眼線張合靈活。真貓眼的顏色大多為褐黃或淡綠色,假貓眼則顏色多樣,有紅、藍、綠等色。

歐泊的鑒定

歐泊根據它的顏色可分為黑歐泊、白歐泊、黃歐泊等,其中以黑歐泊價格最高。為了使價格較低的白或黃歐泊提高檔次,有人就採用人工方法使其變色,成為「黑歐泊」,以牟取高利。其主要方法是用糖煮或注入塑料,使白歐泊變黑。識別的方法是,經過糖煮或注塑的歐泊比重明顯不同,在水中測試,其比重值變輕。亦可用加熱後的針測試注塑歐泊,天然歐泊熱針扎不進,注塑歐泊能夠扎進,並會產生塑料烊化後的氣味。

碧璽的鑒定

碧璽是一種中檔寶石,但因桃紅色和鮮藍色碧璽較貴重,故也有冒仿品出現。常見的冒仿品有兩類,一為以無色碧璽人工加色;一為以紅色玻璃加工而成。識別的方法是,真碧璽往往具有明顯的二色性,可見雙影;體內可見管狀包裹物或棉絮狀物,晶體的橫斷面呈弧面三角形。這些特點是冒仿品所不具有的,工人染色的碧璽,由於顏色吊滯,缺乏天然碧璽的「寶光」,故不難識別。

水晶的鑒定

來自水晶的誘惑
天然水晶清澈透明,常含有雲霧狀、星點狀或絮狀氣液包體,並往往有微裂紋。此外,天然水晶有偏光性,可見雙晶現象,例如水晶球體,從上向下看,會見有雙影現象。人工合成水晶或玻璃製品,體內均一純凈,毫無裂紋,內部往往有小氣泡。球體由上往下看,見不到下面線條的雙影。用手感識別,可感到合成水晶的比重大於天然水晶;天然水晶有冰涼之感,而玻璃有溫感。

橄欖石的鑒定

橄欖石是一種綠中帶黃,類似橄欖色的中低檔寶石,市場上最常見的是用有色玻璃製成的橄欖石仿冒品。兩者主要的區別是,橄欖石具有明顯的「雙影」,而玻璃沒有;橄欖石內往往可見結晶質包體,玻璃內只含氣泡;橄欖石的比重3.5,硬度為7,比玻璃的比重(2.6)和硬度(6)都要大。

珍珠的鑒定

彩色海水珍珠問世
珍珠有天然珍珠和養殖珍珠之分,養殖珍珠又有海水珠和淡水珠之分。天然珍珠產量少,價格貴;而養殖珍珠可大批量產出,故價格要低得多。兩者的主要區別是,天然珍珠與養殖珍珠的內沒有核。天然珍珠的內核往往只是一些砂粒或寄生蟲等物,甚至沒有核。而養殖珍珠的內核是人工製作的較大的圓珠,故外面的包裹層較薄。表現在體表上,天然珍珠因其生長環境是隨機的,核中異物很少滾動,其外形圓度差。養殖珍珠內核滾圓,因此成珠後圓度較好。天然珍珠由於生長時間長,因此成珠後質地細膩,珠層厚實,表皮光滑,很少有「凸泡」,且較透明。養殖珍珠則因成珠時音短,因而珠層薄,質地較粗糙,光澤帶「蠟」狀,且表面往往有一些凹凸的「小泡」,透明度亦較差。如果是已穿孔的珍珠,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孔內,如是養殖珍珠,一般能看到珠內有一條褐色界線,這是放入的內核和後來生長出來的珍珠層之間的分界線。

目前,市場上還經常出現仿製珍珠,一般是以玻璃小珠塗帶魚鱗粉或銀粉製成,其光澤與真珍珠明顯不同,重量也不一樣,稍有經驗者即可識別。如有指甲或小刀刮後,立即露出廬山真面目。

鑒別珍珠,珠寶界有一些經驗之談,茲介紹如上:

① 如是成串珍珠,其顏色、大小、形狀、光澤等完全一致,即為人造珍珠。因為真珍珠無論如何也不可能一致。

② 真珍珠的光澤似彩虹,五光十色,十分美麗。假珍珠因其表面是塗料,故光澤單調,沒有五光十色的彩虹色調。

③迎光透視,真珍珠透明度好,假珍珠透明度差。

④通過手感,真珍珠有滑爽涼感,而假珍珠則往往溫膩。

⑤用10倍放大鏡觀察,真珍珠表面能見到其生長紋理,假珍珠沒有生長紋理,僅見塗層。

❺ 塑料鑽石和真鑽石用眼睛看有什麼不同

看折射度啊,真的一般能折射七彩光,塑料的明顯不能啊。而且重量二者都不一樣。真鑽是可以化玻璃,而本身不會損傷的,假鑽就不行了。

❻ 怎樣區分鑽石和玻璃還有塑料

練就火眼金睛,多看真的,

❼ ############我想問一下怎樣區別是鑽石還是塑料

如果你敢,就用火燒,塑料可是非常容易燃燒的,前提是你敢。
不敢,考慮到鑽石時,簡單的方法是去劃玻璃,合成塑料也能劃玻璃,但劃不了兩下就不行了。鑽石則沒問題。

❽ 怎麼辨別真假鑽石(簡單實用的方法)

1、鑽石是由單一元素——碳元素結晶而成。它是熱的良導體。人體是恆溫的,用舌頭、面頰、手背貼觸鑽石,如測試物溫暖起來,則是仿製品,真鑽貼觸很久也是冰涼的。 2、向測試物呵氣,真鑽所凝結的水霧比在仿製品上揮發得快。 3、親油性試驗。鑽石對脂肪油親和力強的特點,只要用手觸摸,真鑽立即會沾上一層油脂,光亮程度減弱;如觸摸後仍閃閃發光,那一定是假鑽,因為它對脂肪的親和力差。 4、托水性試驗。將水滴點在樣品上,如在表面保持很長時間,則為真鑽。如水滴很快散升,則為仿製品。 5、鉛筆鑒別。這個簡易的方法深受一般鑽石愛好者的歡迎。鑒定時,先把鑽石用水濕潤,然後用鉛筆輕輕的刻劃,真鑽的晶面上,鉛筆劃過的地方,是不留痕跡的,而如果不是真鑽,就會在表面上留下痕跡。

❾ 請問如何檢驗鑽石的真偽,以及他的純度

鑽石鑒定與分級學

=================================
第4章 鑽石加工
=================================
(一)引言

(二)鑽石原石加工

(三)鑽石首飾加工

第5章 鑽石鑒定與分級

(一) 鑽石鑒定

(二) 鑽石分級

=================================
鑽石的鑒定
=================================

5.1.1 放大鏡檢查

1、色散0.044,有些仿製品如鈦酸鍶和合成金紅石等的"火彩"遠比鑽石足,有些如YAG則遠不如鑽石.

2、鑽石為單折射,許多仿製品(如無色石英、黃玉、藍寶石、鋯石、合成金紅石)呈雙折射。可用放大鏡來觀察鑽石腰棱是否有重影來判別是否呈雙折射.

3、可看透性(Read-through effect):將裸鑽檯面朝下,尖底朝上放置在有字的紙上,如是仿製品,一般明顯可見紙上的字(低折射率),如是鑽石,由於其高的折射率,一般從底部看不透紙上的字.此法主要適用於按標准比例切磨的圓鑽上,如鑽石沾到液體,如水、酒精等,則鑽石將具可看透性。

5.1.1 硬度檢測

由於鑽石具有最大的硬度,一般成品鑽經多年佩帶後仍有輪廓明顯的小面棱,而大多數仿製品由於硬度比鑽石低,易被磨損、磨圓、並留有劃痕.硬度檢測通常不能解決問題,因為鑽石不但有可能是存在天然的裂隙、解理,而且鑽石尖部易刻劃,甚至損傷另一顆鑽石.實屬必須,則一般將鑽石的腰棱在拋光的剛玉板上小心刻劃,倘若它能劃動剛玉板,則表明所檢測的寶石即是鑽石。

5.1.2 熱導儀

這是目前鑒別鑽石最有效、最普遍的工具,不論被檢測對象大小或者是否切磨均可進行.鑽石熱學性質在其鑒別中的另一個應用就是對一批相同大小的被測對象呵口氣,鑽石由於其極高的導熱性,表面霧氣消失極快.

5.1.3 熒光檢測

在長波紫外線輻照下,大多數鑽石發出的是強弱不等的藍-白色熒光.鑽石的這種效應崐在檢測鑽石群鑲首飾時是非常有用的標志,因為不能指望許多鑽石發出強度相同的熒光,若熒光強度不一,表明被測的寶石是鑽石.

5.1.4 光譜:見前述鑽石的特性部分.

5.1.5 X-射線

鑽石具有低原子量,X-射線能輕易地穿透碳原子,換言之,鑽石對於X-射線是透明的,而鑽石的仿製品多是由大原子量的原子組成,如立方氧化鋯原子量是鑽石的6倍多,能吸收X-射線.鑽石的這一特性可用於它和其它仿製品的鑒別,方法是在一個有X-射線源的實驗室內,將被測寶石放在攝影膠片上.用X-射線照射,鑽石會讓X-射線透過並使膠片曝光,仿製品則吸收X-射線,其下的膠片未曝光.沖洗膠片,檢測未知寶石下面的膠片曝光度,即可知結果。

5.1.6 顯微鏡下觀察

鑽石具有特徵的內部和表面特徵,藉助顯微鏡可將它和其他仿製品進行區分.

(1)鑽石由於極高的硬度,碾磨後刻面極為光滑,棱線銳利,一般仿製品則棱線較為圓鈍, 甚至有不少碰傷缺口,刻面不如鑽石刻面光滑.

(2)真鑽腰部可見毛發狀的毛邊,仿製品腰部范圍內常見斜紋.

(3)鑽石在切磨過程中,為保留重量,常在腰部下方保留一些鑽石原來的結晶面(原晶面),這些原晶面上往往會含有三角凹痕、平行槽痕等.

(4)鑽石內部常含角狀包體(無色或有色的礦物晶體、石墨、深色硫化物包裹體等).仿製品則內部常含有圓形氣泡.

(5)標准切磨的鑽石,小面排列幾乎完全對稱,仿製品由於成本低,常用機器自動切磨,小面排列常出現不對稱的情況.

(6)鑽石的拋光痕跡不明顯,其高硬度使得它只能在一定的晶格上拋光,不同刻面上的拋光痕跡的方向不同.仿製品所有刻面上的拋光痕跡的方向不同.仿製品所有刻面(至少在交棱處)的拋光痕跡通常是一個方向.

(7)鑽石常具內部透明紋,以適當角度照射時,一些細微而直的線或面貫穿鑽石內部.

(8)亭部閃爍檢驗: 用鑷子或寶石夾將寶石亭部朝上放在顯微鏡光井上緣,在黑場照明下,前後輕輕搖動寶石觀察來自亭部刻面的色散"閃爍"色.鑽石及主要仿製品的"閃爍"色分別是:

鑽石: 大約相等的橙色、藍色;

立方氧化鋯: 主要是橙色閃爍;

鈦酸鍶: 呈多種光譜色;

YAG: 主要是藍色和紫色;

GGG: 同鑽石"閃爍"色.

鑽石與其仿製品的區別見(表1-1).

=======================================
5.2 鑽石分級
=======================================

5.2.1 概述

任何一顆成品鑽石的質量均可用以下四個標准來評價:

克拉重(Caratweight):鑽石重量越大就越稀有.因此,隨著單顆鑽石尺寸的增大,其價值也顯著提高.

成色(Colour):指鑽石體色飽和度與理想無色狀態的差異程度,越是無色的鑽石越稀有

(花色鑽石除外).

凈度(Clarity):指鑽石中的包裹體對其透明度的影響程度.鑽石凈度越高越稀有.

切工 (Cut): 切磨工藝使鑽石顯示瑰麗的程度.

只有以上四個方面都得到評價,一顆鑽石的質量和價格才能得到確定.由於上述四個指標均以英文字母C開頭,故鑽石的評價又稱4C評價.評價的結果將詳細記載在鑽石鑒定書中.

5.2.2 重量克拉

1、裸鑽的克拉重量

如果成品鑽石的所有其他因素(成色、凈度、切工)均相同,則重量越大,價格也就越高.在鑽石業中,鑽石的價格通常用"每克拉多少價"(P.C)來表示.鑽石價格與克拉重的關系並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而是一條在克拉溢價重量處出現台階的線,如(圖1-3)所示.

圖1-3 鑽石價格與重量關系示意圖.溢價"台階"還可出現在

0.25ct,0.5ct,0.75ct處.

鑽石的重量,既可用精密的電子或機械天平來測定(對未鑲鑽而言),也可用各種量規、鑽石篩以及尺寸—重量計演算法求得(主要用於已鑲鑽石的重量估算).

2、已鑲嵌鑽石

由於鑽石一般的切割比率較有色寶石標准,故可用公式來計算其重量.人造模仿品因比重較大,計算出的重量和實際的重量會相差較大,如差值大於20%則可懷疑是仿製品.

計算公式:

圓鑽: 重量=平均直徑2×高度×0.0061

橢圓鑽: 重量=平均直徑2×高度×0.0062

心形鑽: 重量=長×寬×高×0.0059 (長:寬)

祖母綠形: 重量=長×寬×高×0.0080 (1.00:1.00)

×0.0092 (1.50:1.00)

×0.0100 (2.00:1.00)

×0.0106 (2.50:1.00)

馬眼形: 重量=長×寬×高×0.00565 (1.50:1.00)

×0.00580 (2.00:1.00)

×0.0585 (2.50:1.00)

×0.00595 (3.00:1.00)

梨形: 重量=長×寬×高×0.00615 (1.25:1.00)

×0.00600 (1.50:1.00)

×0.00590 (1.66:1.00)

×0.00575 (2.00:1.00)

5.2.3 成色

鑽石有許多種顏色,最稀有的顏色是紅色,然後依次為綠、藍、紫和棕等顏色,這些有色的鑽石往往被統稱為異彩鑽( Fancy Colour Diamonds ),因為它們在自然界非常稀少,故在價值上也較高.氮的原子序數為7,與碳原子的大小很相近、故容易取代碳原子而存在於鑽石中,大多數鑽石的也因含有氮而多少帶些黃色色調,這些微黃色的鑽石就構成了所謂的黃色系列(Cape Series)鑽石.

最早的鑽石成色分級是用南非鑽石礦的名字來命名的,如Jager,River等,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鑽石分級體系是美國GIA和歐洲的CIBJO分級體系.

表1-1 各種鑽石成色等級比較對照表

━━━━━━┯━━━━━━━━━━━━┯━━━━━━┮━━━━━━━━━━━

美國寶石學院│ 國際珠寶聯合會 │ 中國 │ 肉眼觀察特徵

(GIA) │ (CIBJO) │ │

——————┼————————————┼——————┼————————————

D │極白色(finest white) │ 100 │

——————┼————————————┼——————┤

E │極白(Finest white) │ 99 │

——————┼————————————┼——————┤一般肉眼觀察無色

F │優白(Fine white) │ 98 │

——————┼————————————┼——————┤

G │ │ 97 │

——————┼————————————┼——————┤

H │白(White) │ 96 │

——————┼————————————┼——————┼————————————

I │淡白(Slightly white) │ 95 │小於0.2CT的鑽石感覺不到

——————┤ ├——————┤顏色.大顆粒鑽石可感覺到

J │ │ 94 │有顏色存在

——————┼————————————┼——————┤

K │微白(Tinted white) │ 93 │

——————┤ ├——————┤

L │ │ 92 │

——————┼————————————┼——————┼————————————

M │一級黃(Tinted) │ 91 │

——————┤ ├——————┤

N │ │ 90 │ 一般肉眼感覺到具有

——————┽————————————┼——————┤顏色.

O │二級黃(Tinted 2) │ 89 │

——————┤ ├——————┤

P │ │ 88 │

——————┤ ├——————┼————————————

Q │ │ 87 │ 一般人均感到黃色

——————┤ ├——————┼的存在,而且感到色調

R │ │ 86 │越來越明顯.

——————┼————————————┼——————┤

S-X │黃(Yellow) │ 85以下 │

━━━━━━┷━━━━━━━━━━━━┷━━━━━━┷━━━━━━━━━━━━

鑽石的成色分級一般要求有以下四個基本條件,標準的燈源,標准比色石,良好的環境,以及受過訓練的分級師.成色分級一般採用比色法,即將待評價鑽石與標準的比色樣石進行比較,以決定待比未知樣品的成色級別.在與比色石比較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保持要評價鑽石的清潔;

(2)檢查要評價鑽石的特徵,避免與比色石混淆;

(3)用冷光燈,背景要白色,不能有熒光;

(4)對比時,要注意對比兩個相同的部位;

(5)對比時,要先後放在比色石的左、右二側比較;

(6)比色時間勿太久,若一顆鑽石的成色一時難以判定,應休息一會兒再比色.

(7)比色只是一種相對的判斷,故與比色者的心裡狀態有較大關系.

(8)比色時還應注意鑽石的成色與其大小、切割形狀有關.

5.2.4 凈度

鑽石的凈度分級概念起源於20世紀初的巴黎,當時人們即按質量將鑽石分為兩種:

(1)"潔凈"(Clean)鑽石:無任何明顯的內部瑕疵的鑽石.

(2)"不潔"(Pigue)鑽石:具明顯包裹體的較常見鑽石.

目前世界各地流行的鑽石凈度分級體系比上述兩分法要詳細得多(表1-3),分級時主要

依據鑽石內部及外表的瑕疵,它們在國際上有統一的名稱、標志及顏色.

外部的瑕疵統一用綠色筆劃,主要有:磨蝕(Abrasion)、多餘刻面(Extra Facets)原晶

面(Natural)、傷痕(Nick)、小白點(Pit)、磨痕(Polish lines)、磨痕疤(Polish mark)等等。

內部的瑕疵特徵統一用紅色筆劃表示,主要有: 毛邊(Bearding、Feathering)、碎傷(Bruise)、破洞(Cavity)、缺口(Chip)、雲狀物(Cloud)、羽狀裂紋(Feather)、結晶包體(Inhcluded Crystal)、內部生長線(Internal Graning)等等.

表1-3 各種鑽石凈度等級系統對照表殔

━━━━━━━┯━━━━━━━┯━━━┯━━┯━━━┯━━━━━━━━━━━

美國 │國際鑽石委員會│英 國│德國│中 國 │ 鑒定特徵

———————┼———————┼———┼——┼———┼———————————

完全無瑕(FL) │ │ │ │ │10倍鏡下干凈

———————┤loupe clean │ FL │ IF │無瑕 ├———————————

內部無瑕(IF) │ │ │ │ │10倍鏡下發現少量外部缺陷

———————┼———————┼———┼——┼———┼——————————

非常極微瑕VVS1│ VVS1 │ │ │ │10倍鏡下可發現針狀包裹體

———————┼———————┤ VVS │VVS │VVS │1-2個

非常極微瑕VVS2│ VVS2 │ │ │ │

———————┼———————┼———┼——┼———┼———————————

極微瑕VS1 │ VS1 │ │ │ │10倍鏡下易發現少量細小

———————┼———————┤ VS │ VS │一號花│礦物包體

極微瑕VS2 │ VS2 │ │ │ │

———————┼———————┼———┼——┼———┼———————————

微瑕SL1 │ │ │ │ │10倍鏡下十分容易發現礦物

———————┤ SL │ SL │ SL │二號花│包裹體,肉眼可見礦物包裹

微瑕SL2 │ │ │ │ │體

———————┼———————┼———┼——┼———┼————————————

一級瑕I1 │ P1 │1stPK │PK1 │三號花│

———————┼———————┼———┼——┼———┤肉眼可見礦物包裹體和大的

二級瑕I2 │ P2 │2ndPK │PK2 │四號花│解理及裂隙

———————┼———————┼———┼——┼———┤

三級瑕I3 │ P3 │3ndPK │PK3 │(大花)│

———————┼———————┼———┼——┼———┼————————————

│ │瑕明顯│ │ 多 │

│ │瑕嚴重│ │ 瑕 │

│ │等外品│ │ 鑽 │

━━━━━━━┷━━━━━━━┷━━━┷━━┷━━━┷━━━━━━━━━━━━

5.2.5 切工

鑽石的切工,主要是指鑽石切磨比例如何,拋光和後處理如何.好的切工,是按標准比例切磨出的,在鑽石內部,外部光線會從一瓣面折射至另一瓣面,然後從鑽石的頂部散出,呈現出五顏六色的"光".如果不按標准比例切割,則切磨後的鑽石由於不能將光反射出來,沒有光,鑽石就顯得呆板,甚致出現黑底或魚眼現象(詳見加工部分).

標準的切工,共有57個面.為了鑽石的安全起見,一般50分以上的鑽石,底部都要求有小面,因此共有58個面.各小面的名稱(見加工部分).

評價鑽石切工好壞的方法既可用精密儀器,如檯面量尺(Table Gauge)、鑽石量尺(Micrometer)等,也可用目測法來進行大致的估計,後者往往更為便捷.切工分級的主要評價指標有: 檯面百分比、冠部角度、底部深度百分比、腰部厚度、尖底大小尺寸、修飾 (指拋光程度和對稱程度)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