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什麼叫可列支成本
擴展閱讀
鑽石畫那個怎麼弄 2025-05-11 10:09:58

什麼叫可列支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5-30 08:30:30

1. 列支是什麼意思列支和支出的區別是什麼

列支就是列入在哪裡可以開支。就是會計中常用的一個詞彙。通俗講就是允許的支出在那個會計科目的支出。列支和支出代表的是一個意思,二者沒有區別,都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獲得另一項資產、為清償債務所發生的資產的流出。
1.列支是指把「支出」項目計入(列入)成本費用的會計專用詞,做某項合計時,某些費用不包括在內。如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某些費用能稅前列支。列支和支出代表的是一個意思,二者沒有區別。都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獲得另一項資產、為清償債務所發生的資產的流出。如企業為購買材料、辦公用品等支付或預付的款項;為償還銀行借款、應付賬款及支付賬款或支付股利所發生的資產的流出;為購置固定資產、支付長期工程費用所發生的支出和生活中的消費支出。
拓展資料:
會計要素:
1.資產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資產可以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其中,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過1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耗用的資產,
2.負債
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負債可以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
3.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權益。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通常由股本(或實收資本)、資本公積(含股本溢價或資本溢價、其他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構成。
4.收入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因此,收入是會計活動帶來的結果。按照企業從事日常活動的性質,可以將收入分為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建造合同收入等;按照企業從事日常活動在企業的重要性,可將收入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
5.費用
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費用是企業為獲得收入而付出的相應「代價」。
6.利潤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余額、直接記錄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如果企業實現了利潤,表明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將增加,業績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業發生了虧損(即利潤為負數),表明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將減少,業績下滑了。

2. 一般納稅人可以計入成本的費用具體有哪些

如果取得合法的發票
1、業務招待費是銷售收入的千分之5的60%可以在稅前列支(是用你自已的銷售收入計算),超過部分不能在稅前列支。所有企業都這樣
2、像差旅費支出,只要是合理的,就可以列支
3、材料如果是生產用的可以列生產成本,管理部門用的可列管理費用

3. 已列支成本是什麼意思

列支成本指的是稅前列支成本。
稅前列支中的「稅」指的是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就是稅前利潤中可以抵扣的費用。由於會計法和稅法存在了某些方面的差異,會計賬務處理和稅務處理對企業的收入與費用的認定口徑不相同。
拓展資料:業務招待費,營業收入總額的0.5%可列支、交通費,購置了汽車的企業,所有路、橋費、油費可列支,其他為收總額的0.3%、差旅費,到外地出差的所有費用、廣告費,收入總額的8%可列支、折舊費,購置2000元以上的物品入固定資產,95%分五年折舊可列支、福利費,以實際支付不超工資總額14%可列支、工資,人均工資1600元、電話費,在職人員5%每人每月400元,即如10名員工,月可列支電話費為200元、社保費,單位支付部分可列支、水電費,用單位名義繳納的水電費、咨詢費,收入總額的5%可列支、運費,取得運費發票均可列支、租賃費,取得租賃發票均可列支、保險費,指企業的財產保險和運輸保險、捐贈,稅前利潤的3%可列支。

4. 會計記賬中,列支是什麼意思

列支是在做某項合計時,某些費用不包括在內,如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某些費用能稅前列支。

支出類科目包括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以及營業費用。

其中主營業務成本主要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實際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核算企業日常活動應負擔的稅金及附加,包括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和教育費附加等。

(4)什麼叫可列支成本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企業會計在登記賬簿的時候,需要注意要按照記賬憑證的日期,編號,內容摘要、金額等這些項逐一記入賬本里。同時還應該要做到賬本登記准確,及時,書寫清楚等這些其他要求。

因為會計賬本需要保存很長的時間,稅務局的要求是最低十五年。因此為了讓賬簿記錄一直保持清晰,耐久,便於會計賬簿的保管,便於長期查考使用,所以要求會計賬本禁止塗改。

會計在做賬的時候,應該要使用鋼筆和碳素墨水、藍黑墨水等不易因為時間原因而淡化的筆進行書寫,切記不能使用鉛筆或圓球筆(但是銀行的復寫賬簿除外)。

5. 什麼叫列支,都什麼需要稅前列支阿,

稅前列支中的「稅」指的是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就是可以是所得稅前利潤中抵扣的費用。由於會計法和稅法存在了某些方面的差異,會計賬務處理和稅務處理對企業的收入與費用的認定口徑不相同。
比如:企業違反行政規定而受到的行政罰款,會計賬務處理上做了「營業外支出」,稅前利潤中已扣除了這部分罰款,但稅法規定,企業的受政府行政部分的行政罰款在計算所得稅時不可以抵扣,所以這部分的罰款要調增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
舉例:企業的受行政處罰3萬元,會計稅前利潤是80萬,但稅法上認定的應交所得稅的利潤(稅收上稱應納稅所得額)不是80萬元,而是80+3=83萬元,這3萬元就是不能在稅前列支的,所以要加上去一起計算所得稅。
另如:依上例子,企業本年購買國庫債券,取得收入10萬元,會計上做了收益處理,會計稅前利潤80萬元,稅法規定購買國庫債券取得的收入不要交納所得稅。所以在計算應納所得稅的利潤時,應扣除這部分收益。按80+3-10=73萬元計征所得稅。10萬元就是可以是稅前列支的。

6. 列支是什麼意思

列支指的是稅前列支。

稅前列支中的「稅」指的是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就是稅前利潤中可以抵扣的費用。由於會計法和稅法存在了某些方面的差異,會計賬務處理和稅務處理對企業的收入與費用的認定口徑不相同。

稅前列支

  1. 辦公費,購置辦公用品的發票及審計費、律師費

  2. 業務招待費,營業收入總額的0.5%可列支

  3. 交通費,購置了汽車的企業,所有路、橋費、油費可列支,其他為收總額的0.3%

  4. 差旅費,到外地出差的所有費用

  5. 廣告費,收入總額的8%可列支

  6. 折舊費,購置2000元以上的物品入固定資產,95%分五年折舊可列支

  7. 福利費,以實際支付不超工資總額14%可列支

  8. 工資,人均工資1600元

  9. 電話費,在職人員5%每人每月400元,即如10名員工,月可列支電話費為200元

  10. 社保費,單位支付部分可列支

  11. 水電費,用單位名義繳納的水電費

  12. 咨詢費,收入總額的5%可列支

  13. 運費,取得運費發票均可列支

  14. 租賃費, 取得租賃發票均可列支

  15. 保險費 ,指企業的財產保險和運輸保險

  16. 捐贈,稅前利潤的3%可列支

  17. 財務費用,指銀行貸款的利息支出可列支

  18. 稅金及附加,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房產稅、防洪費可列支

  19. 裝修費,裝修總額分五年攤銷

(6)什麼叫可列支成本擴展閱讀:

相關概念

營業外支出

比如:企業違反行政規定而受到的行政罰款,會計賬務處理上做了「營業外支出」,稅前利潤中已扣除了這部分罰款,但稅法規定,企業的受政府行政部分的行政罰款在計算所得稅時不可以抵扣,所以這部分的罰款要調增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

舉例:企業的受行政處罰3萬元,會計稅前利潤是80萬,但稅法上認定的應交所得稅的利潤(稅收上稱應納稅所得額)不是80萬元,而是80+3=83萬元,這3萬元就是不能在稅前列支的,所以要加上去一起計算所得稅。

其它投資

另如:依上例子,企業購買國庫債券,取得收入10萬元,會計上做了收益處理,會計稅前利潤80萬元,稅法規定購買國庫債券取得的收入不要交納所得稅。所以在計算應納所得稅的利潤時,應扣除這部分收益。按80+3-10=73萬元計征所得稅。10萬元就是應該是稅前列支的。

參考資料:列支-網路

7. 在成本中列支什麼意思

可以放在成本里,作為收入的抵減,這樣計算企業所得稅時就可以用收入-成本後的金額交稅。對企業來講,是有利的。

8. 請問成本費用列支的范圍和標準是什麼

工資支出按照計稅工資總額扣除,計稅工資的具體標准由各省制定
職工福利費、教育經費、工會經費分別按計稅工資總額的14%、1.5%、2%計算扣除
在我國的企業所得稅法中規定,全年銷售(營業)收入凈額在1500萬元及其以下的,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凈額千分之五;全年銷售(營業)收入凈額超過1500萬元的部分,不超過該部分的千分之三,在此范圍內可以據實扣除。
會議費應提供能夠證明其真實性的合法憑證,否則不得在稅前扣除。
比如:招待費;
某公司本年度銷售收入2000萬元,招待費的扣除標準是1500*0.005+(2000-1500)*0.003=9萬元
如果企業本年實際列支的招待費為12萬元,稅前扣除只能是9萬元,如果企業實際支出招待費8萬元,稅前扣除為8萬元。
會議費可以據實列支,會議費應提供能夠證明其真實性的合法憑證,否則不得在稅前扣除。
利息支出一般可以稅前列支
固定資產折舊按照稅務部門規定的折舊率

9. 財務用語中出現列支是什麼意思

第一種意思:

就是屬於哪個科目的范圍,比如說,某某來報銷,財務科長會批示:管理費用的辦公費列支、差旅費列支等等。

第二中意思:

就是這個費用按稅法規定是否允許計入成本,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文件里經常用到,哪些費用可以稅前列支,哪些不可以稅前列支。

拓展資料:

財務泛指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前者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涉及資金的活動,表明財務的形式特徵; 後者指財務活動中企業和各方面的經濟關系,揭示財務的內容本質。因此,概括說來,企業財務就是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體現著企業和各方面的經濟關系。

財務不僅是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單位在物質資料再生產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資金運動及資金運動過程中所體現的經濟關系,更主要的是財產和債務,即資產和負債等。

財務的主要內容:

1.憑證管理

憑證錄入,憑證查找,憑證審核。憑證登賬,結轉,期末結賬,逐月列印憑證,各科目列印。

2.賬簿管理

總賬,科目明細賬,數量金額賬,固定資產台賬,固定資產明細賬,多欄賬,增值稅賬。

3.報表管理

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損益表),庫存月報表,自定義報表。

4.企業資料管理

科目設置,企業資料設置,憑證向導設置,憑證摘要設置,用戶許可權設置,行業類別及稅率設置。

5.系統功能維護

操作員授權,用戶密碼修改,備份數據,報表設計等。

6.超級工具(適用於會計站)

企業報表一次性列印,導入模塊設置,清空資料設置,設置列印規格,壓縮數據,清算數據,核對資料。

基本原則:

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包括系統性原則、現金平衡原則、收益風險原則以及利益協調原則。

系統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是指財務管理是集團各成員企業管理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它本身又由籌資管理、投資管理、分配管理等諸多子系統構成。

在財務管理中堅持系統性原則,是財務管理工作的首要出發點,它具體要求做到三點。

第一點是整體優化,只有整體最優的系統才是最優系統。

第二點是結構優化,任何系統都是有一定層次結構的層級系統,在企業資源配置方面,應注意結構比例優化,從而保證整體優化,如進行資金結構、資產結構、分配結構優化。

第三點是環境適應能力強,財務管理系統必須保持適當的彈性,以適應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現金平衡原則:

現金平衡原則是指在財務管理中,貫徹的是收付實現制,而非權責發生制,客觀上要求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做到現金收入(流入)與現金支出(流出)在數量上、時間上達到動態平衡,即現金流轉平衡。

保持現金收支平衡的基本方法是現金預算控制。現金預算可以說是籌資計劃、投資計劃、分配計劃的綜合平衡,因而現金預算是進行現金流轉控制的有效工具。

收益風險原則:

收益風險原則是指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要獲取收益,總得付出成本,而且面臨風險,因此成本、收益、風險之間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財務管理人員必須牢固樹立成本、收益、風險三位一體的觀念,以指導各項具體財務管理活動。

利益協調原則:

利益協調原則是指企業在進行財務活動時,離不開處理與所有者、債權人、經營者、職工、內容各部門、債務人、被投資企業、國家(政府)、社會公眾等利益主體之間的財務關系。

從這個角度來說,財務管理過程,也是一個協調各種利益關系的過程。利益關系協調成功與否,直接關繫到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程度。國家法律法規、企業契約(合同)、企業章程及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均是企業處理財務關系的規范。

10. 會計記賬中,列支是什麼意思

1.會計專業術語,是指把「支出」項目計入(列入)成本費用,簡稱列支. 。
2.例如:不可稅前列支的項目是企業交納所得稅,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的項目。 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有關規定,主要包括:
1)、資本性支出。納稅人購置、建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的支出。
2)、無形資產受讓,開發支出。
3)、違法經營的罰款等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