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買贈如何結轉成本
擴展閱讀
方太灶具是哪裡的產品 2025-05-14 23:45:59
化工產品屬於哪個類目 2025-05-14 23:26:59

買贈如何結轉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5-25 02:04:01

① 買一贈一的會計處理及稅法規定

「買一贈一」會計處理,根據增值稅「視同銷售」規定,按稅法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按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因此,會計處理為:

(1)確認收入時:

借: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銷售商品(按公允價分攤)-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按實際銷售金額計算

(2)結轉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3)贈品的賬務處理:

借:銷售費用

貸:庫存商品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買贈如何結轉成本擴展閱讀

「買一贈一」企業所得稅方面,根據國稅函[2008]875號第三條:企業以買一贈一等方式組合銷售本企業商品的,不屬於捐贈,應將總的銷售金額按各項商品的公允價值的比例來分攤確認各項的銷售收入。根據國稅函[2008]875號文件規定實質就是將企業的銷售金額分解成商品銷售的收入和贈送的商品銷售的收入兩部分,各自對應相應的成本來計算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買一贈一」
增值稅方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的規定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作為視同銷售貨物來計算增值稅的。依據國家稅務總局網站「納稅咨詢」《買一贈一的增值稅計算問題》(2009/11/5)答復)但是目前
「買一贈一」是否應視同銷售貨物繳納增值稅還存在較大爭議,建議總局出台正式文件進一步明確。

如《河北省國家稅務局關於企業若干銷售行為徵收增值稅問題的通知》(冀國稅函[2009]247號)則規定「企業在促銷中,以」買一贈一「、購物返券、購物積分等方式組合銷售貨物的,對於主貨物和贈品(返券商品、積分商品,下同)不開發票的,就其實際收到的貨款徵收增值稅。

對於主貨物與贈品開在同一張發票的,或者分別開具發票的,應按發票註明的合計金額徵收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均為收到貨款的當天。企業應將總的銷售金額按各項商品的公允價值的比例來分攤確認各項的銷售收入。

② 關於買一贈一怎麼做分錄稅費處理成本結轉

在實際中,一般就按總的收款確認收入和增值稅,按兩個商品的成本一起確認成本結轉
就當是兩個一起的售價,而不是買一贈一

③ 買贈促銷怎樣做賬

買一贈一,在增值稅上是要做視同銷售處理計提銷項稅的,無論貨物是自產的還是外購的.但如果在出售時將贈品單獨作價,相應減少主產品的售價,並且反映在發票上,贈品就不用造成多納稅了.比如A商品售價100元,贈品B商品5元。開成A產品95元、B商品5元,並按此價做兩種商品的銷售處理,就不會造成多納稅了。

④ 老師好,請問企業搞活動買十贈一結轉贈品成本時做什麼分錄謝謝

你好 結轉成本的時候 要結轉11個數量*單價成本計算的 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

⑤ 買二贈三的賬務處理

贈送視同銷售的。
按照新的《增值稅暫行條例》和《消費稅暫行條例》將貨物無償都應該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和消費稅。有同期價格的按同期價格,無同期價格的按組成計稅價格。買贈活動賬務處理:
第一種方式是單獨贈送.常見的是把貨物作為紀念品、宣傳品、樣品單獨贈送給客戶,帶有一定促銷和增進聯系之功利目的.與捐贈的無功利性又有所區別.會計實務中貨物無論是購入取得還是自製取得,領用時均按成本價和應交稅費計入"銷售費用"或"管理費用".增值稅法和所得稅法則按視同銷售處理.
第二種方式是捆綁銷售,贈品與賣品屬同類商品.這種贈送以銷售為前提和條件,屬有償贈送,實質上是銷售折扣.如買五贈二可視為銷售七件產品,雖然單價降低了,但銷售收入中已經涵蓋了贈品的銷售收入.會計實務中按實收金額記收入和銷項稅金,按七件結轉銷售成本;稅法上對贈品也不視同銷售處理,但要求發票按七件開具,並註明2件為折扣,贈品未在發票上註明或另開紅字發票的則不得沖減收入,即贈品要視同銷售征增值稅和所得稅.
第三種方式是捆綁銷售,贈品與賣品不屬同類.如買西服贈襯衣;買空調贈電磁爐等,這是商家除打折銷售外最常用的銷售方式.由於屬有償贈送,會計和稅法對贈品也不做銷售處理,會計上作為銷售費用-促銷費處理,所得稅前據實扣除,增值稅不加征.這與第二種方式的廣告宣傳費略有不同.但同樣要求賣品和贈品同開在一張發票上才行,否則要視同銷售征稅.

⑥ 買一贈一怎麼做賬

企業以買一贈一等方式組合銷售本企業商品的,不屬於捐贈,應視同銷售並將總的銷售金額按各項商品的公允價值的比例來分攤確認各項的銷售收入,具體賬務處理如下:
1、企業確認銷售收入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結轉商品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3、進行贈品的賬務處理:
借:銷售費用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買一贈一以折扣銷售的形式開具發票的,若是商品與贈品都開具在同一張發票上,並且商品與贈品的銷售額與折扣額都在同一張發票的金額欄里分別註明的,則可以按照折扣後的銷售額徵收增值稅。沒有以上述形式開具發票的或者僅在發票備注欄註明贈品的,贈品應按無償贈送視同銷售處理,按贈品的銷售額計征增值稅。

⑦ 關於贈品,怎樣結轉成本請賜教

外購商品作為贈品的
借:銷售費用
貸:庫存商品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自產商品作為贈品的,應當視同銷售貨物
借:銷售費用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⑧ 贈品怎麼做帳務處理

銷售贈品的會計分錄做法如下:

1、在購進贈品時,

借:庫存商品--XX商品

借:庫存商品--贈品(成本價)

借: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實際付款)

2、銷售商品時,確認銷售收入:

借:現金等貸:主營業務收入--XX商品

貸:應交稅費--增值稅(銷項稅額)同時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XX商品

3、如果銷售贈品時,

借:現金等貸:主營業務收入--贈品

貸:應交稅費--增值稅(銷項稅額)同時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贈品

4、如果送出贈品

借:營業費用

拓展資料:

銷售贈品的會計處理

送贈品是商家常用的促銷手段之一。贈品的形式較為多樣,其會計處理不同於商業折扣,而目前在會計准則和制度中又沒有明確規定,筆者試對此略作探討。

一、對同種商品買一贈一。此類銷售行為目前通常使用的會計處理方法是將其中一件商品按售價作正常商品銷售處理,而另一件則以成本借記「營業外支出」或「營業費用」;貸記「庫存商品」、「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因為按稅法規定,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視同銷售貨物的行為,徵收增值稅。在此種銷售方式中,應當將作為贈品處理的商品與普通銷售的商品區分開來,並予以披露。利用這種方法促銷商品,本來就是企業的一種讓利行為,但用此會計處理方法雖符合稅法的規定,企業卻要對贈出的商品按其正常銷售價格繳納稅金,這無疑加重了企業的負擔。

二、確定贈品全部贈出。此類贈品多屬低值物品,如手帕、玻璃杯等,隨商品的售出而贈送,其贈品數量確定,送完即止。這種銷售方式應將贈品的贈出現為一種「營業費用」,在銷售商品時借記「營業費用」;貸記「庫存商品——贈品」、「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此種銷售方式是一種普通的營銷手段,它通過贈送低值的物品吸引消費群體,對於所有的企業普遍適用。而且它的贈品不會導致企業多交增值稅。在購進該贈品時,借記「庫存商品——贈品」、「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記「銀行存款」。在贈品送出時同樣是以成本價結賬,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相抵,不存在多交稅金問題,所以它是最常見實用的促銷方式。

三、不確定贈品是否贈出。在這種銷售方式中,贈品的取得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如集齊瓶蓋或數字等,它的發出屬於不確定狀態,應在銷售商品的同時對預計將贈出的贈品作出相應的賬務處理。具體處理是:將贈品的成本借記「營業費用」;貸記「預計負債」。當贈品發出時,借記「預計負債」;貸記「庫存商品——贈品」、「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在此種賬務處理中,「預計負債」科目的借方發生額有可能大於貨方發生額,具體情況應視贈出贈品的情況而定,其賬戶余額應在核查時予以調整。當贈品沒有發出時,就將「營業費用」、「預計負債」沖銷。此種贈品方式真正實現的贈品數量並不大,因此應即時核對贈品贈出量與預計負債的比例,調整預計負債的余額,使其與實際的贈品贈出情況相符。

四、贈送購物券。此類促銷方式應在銷貨的同時作一項或有負債處理。具體處理是:將銷貨時發出的購物券確認為「營業費用」,同時,貸記「預計負債」。當購物券使用時,借記「預計負債」;貸記「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同時結轉商品成本。若未發生,就將「營業費用」、「預計負債」沖銷。此銷售方式的「預計負債」的發生與沖銷都較為頻繁,應定期核查該科目。此種促銷方式一般用於商場消費,容易刺激消費者的大額購買,並且這種方法也不會使商家負擔多餘的稅金,是一種常見的商場促銷手段。

對於不同的贈品促銷方式應採用不同的核算方法進行處理,要做到既能夠真實地反映贈品的行為,又要避免漏稅和給企業造成額外的負擔。另外對於贈品較多的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應在會計報表附註中予以披露

⑨ 廠家贈送的商品如何做賬

第一種方式:外購商品免費贈送給客戶的,不確認收入,但是由於稅法規定視同銷售,還是要繳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成本方面還是按成本價結轉成本,按售價計算銷項稅額。
借:營業外支出
貸:庫存商品—樣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第二種:對商品買多少贈多少的,屬於捆綁銷售。這種方式屬有償贈送,實質上是銷售折扣。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產品—贈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時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產品—贈品
第三種:直接贈送低值的物品吸引消費者,如鑰匙扣、玻璃杯等,隨商品的售出而贈送。在購進該贈品時:
借:庫存商品—贈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無償贈送促銷贈品:
借:銷售費用
貸:庫存商品—贈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
如企業收到贈送的商品沒有任何發票,則按公允價值:
借:庫存商品
貸: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在接受捐贈時,捐贈收入先計入「待轉資產價值」科目。在交納所得稅後,再將已交納稅款部分的待轉資產價值轉出。
同時,收到實物銷售返利方沖減有關存貨成本,並要計繳增值稅。需分兩種情況處理:
(1)若供貨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則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主營業務成本
(2)若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本
借:長期待攤費用/合同取得成本(代理期限超過一年的)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說明:(1)如果代理期間在一年及以內,可以直接在支付當期計入損益;(2)收取代理費的供應商屬於「銷售無形資產」,在收取費用時應開具增值稅發票;(3)「合同取得成本」,為執行新收入准則後使用的科目。

⑩ 購入贈品怎麼做會計分錄,購入成本怎麼結轉

購入贈品一般量較大,發放時分散。可以作為原材料來管理,領用發放計入營業費用。
1、購入
借:原材料
貸:銀行存款
2、發放
借:營業費用——其他
貸:原材料
如果購入一次性發放,則不必經過原材料科目,直接計入營業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