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醫師的崗位職責
1、在科室主任及上級醫師領導下開展日常臨床工作。
2、積極參加醫院及科室組織的各項活動,遵守活動規則和要求。服從工作分配按要求完成各級領導交辦的工作任務。
3、嚴格遵守醫院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學習醫院和各級主管部門頒發的文件和政策法規。
4、積極參加繼續教育活動,努力提高業務水平。
5、正確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按照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逐級上報的原則反映情況。
6、熱愛本職工作遵守職業道德,嚴格執行醫院的各種診療常規和技術操作常規及病歷書寫規范。積極進行醫患溝通,主動避免醫療糾紛,杜絕差錯事故。
7、愛護醫療儀器設備,熟練掌握各種醫療儀器的使用,在治療過程中嚴格遵守用葯原則,認真選擇葯物,保證病人得到有效的救治。
8、認真做好對所管病人巡診活動,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診一次。嚴格遵守醫院的十三項核心制度。
9、積極參加科室內的搶救工作要求,在搶救病人過程中做到處理得當,搶救及時、及時完成病程記錄。對疑難危重病情,及時向上級醫師報告病情,提出搶救或轉運意見並採取相應的搶救措施以保證病人安全。
『貳』 執業醫師有哪些權利與義務
1、 醫師執業享列權利: ()注冊執業范圍內進行醫診查、疾病調查、醫處置、具相應醫證明文件選擇合理醫療、預防、保健案; (二)按照務院衛行政部門規定標准獲與本執業相醫療設備基本條件; (三)事醫研究、術交流參加專業術團體; (四)參加專業培訓接受繼續醫教育; (五)執業格尊嚴、身安全受侵犯; (六)獲取工資報酬津貼享受家規定福利待遇; (七)所機構醫療、預防、保健工作衛行政部門工作提意見建議依參與所機構民主管理 2、 醫師執業履行列義務: ()遵守律、規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二)樹立敬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履行醫師職責盡職盡責患者服務; (三)關、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隱私; (四)努力鑽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五)宣傳衛保健知識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3、 醫師實施醫療、預防、保健措施簽署關醫證明文件必須親自診查、調查並按照規定及填寫醫文書隱匿、偽造或者銷毀醫文書及關資料 醫師具與自執業范圍關或者與執業類別相符醫證明文件 4、 中國危患者醫師應採取緊中國措施進行診治;拒絕中國救處置 5、 醫師應使用經家關部門批准使用葯品、消毒葯劑醫療器械 除診斷治療外使用麻醉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精神葯品放射性葯品 6、 醫師應實向患者或者其家屬介紹病情應注意避免患者產利 醫師進行實驗性臨床醫療應經醫院批准並征患者本或者其家屬同意 7、 醫師利用職務便索取、非收受患者財物或者牟取其利益 8、遇自災害、傳染病流行、突發重傷亡事故及其嚴重威脅民命健康緊中國情況醫師應服縣級民政府衛行政部門調遣 9、 醫師發醫療事故或者發現傳染病疫情應按照關規定及向所機構或者衛行政部門報告 醫師發現患者涉嫌傷害事件或者非死亡應按照關規定向關部門報告 10、 執業助理醫師應執業醫師指導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按照其執業類別執業 鄉、民族鄉、鎮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工作執業助理醫師根據醫療診治情況需要獨立事般執業
『叄』 醫生的權利有哪些
法律分析:醫務人員的權利:是指在醫療衛生服務的過程中,醫務人員得以行使的權利和應享有的利益。
(1)醫療診治權: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進行醫學檢查、疾病調查、醫學處置、出具相應醫學證明文件,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等的權利。(不得出具與自己執業無關或者執業類別不相符的醫學證明文件);
(2)設備使用權:有獲得本人執業活動相當的醫療設備基本條件;
(3)科學研究權:醫師有從事醫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學術團體的權利;
(4)繼續教育權:有參加專業培訓,接受醫學繼續教育的權利;
(5)人身安全權:在執業活動中,醫師的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的權利;
(6)經濟待遇權:有獲得工資報酬和津貼,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的權利;
(7)民主管理權:對所在的醫療、預防、保健工作和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依法參與所在機構的民主管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第二十一條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進行醫學診查、疾病調查、醫學處置、出具相應的醫學證明文件,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
(二)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標准,獲得與本人執業活動相當的醫療設備基本條件;
(三)從事醫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學術團體;
(四)參加專業培訓,接受繼續醫學教育;
(五)在執業活動中,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六)獲取工資報酬和津貼,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
(七)對所在機構的醫療、預防、保健工作和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依法參與所在機構的民主管理。
『肆』 醫師的職責是什麼
臨床主任(副主任)醫師職責
1、 在科主任領導下,負責分管病區醫療、教學、科研等業務工作。具有良好的醫德醫風和服務態度,為下級醫師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2、 定期組織查房,每周至少二次(醫療查房、教學查房各一次);認真執行「合理診斷、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葯」的原則;主持疑難病例和死亡病例討論,親自參加重、危、疑、難病例的診治,認真把握重、危、疑、難病人及其他特殊情況病人的診斷質量和治療質量,按需要撰寫有關記錄,遇到重大搶救應隨叫隨到,並決定院外會診。
3、 負責病區病案質量,注重病史繕寫的及時性、真實性、完整性和規范性。並據情給予具體指導和督促。檢查每份出院病案,並在病案首頁上簽署全名,以示承擔最後責任。
4、 運用國內外先進經驗,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和醫療技術水平。
5、 指導下級醫師做好各項醫療工作,主動關心主治醫師、住院醫師、進修醫師及實習醫師的業務學習和技能提高。有計劃地開展基本功訓練,召開業務講座,參加授課(至少每半年一次),介紹有關專業進展情況,督促和檢查下級醫師的帶教工作和臨床科研工作。
6、 督促下級醫師認真貫徹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醫療操作規程,並負責對主治醫師、住院醫師的工作業績的量化與考核。
7、 主任醫師在醫院內參加醫療、教學、科研等業務工作的時間,每周至少4天(包括有關職能處室批準的外出會診、會議等),根據手術審批制度作好審批工作,每周至少參加手術(包括指導手術)二次,定期參加門診工作,擔任科行政領導者,可酌情減輕業務工作量,但每周仍應參加查房、手術及門診等業務工作。
8、重視醫德醫風建設,對本組病人滿意度負責,及時處理所分管病人的投訴。
9、對未按職責要求執行,將接受主管部門的處理。
臨床主治醫師職責
1、 在科主任和主任(副主任)醫師的指導下,負責完成本專業規定范圍內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工作,有良好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態度,能正確對待病人的合理要求。
2、 主持病房的日常臨床工作,全面負責病區病人的診斷和治療,參加交接班晨會,及時檢查新病人,在24小時內作出診斷及處理意見;每天按時帶領下級醫師查房,對於危重病人至少上、下午各查一次,隨時掌握病人的病情變化,病人發生病危、死亡或其他重要問題時,應能及時處理,並主動向上級匯報;具體參加和指導住院醫師進行特殊診療操作;根據手術審批規定做好審批工作申請;參加計劃手術並參加手術每周不少於三次;組織好科主任查房和病例討論的准備工作。
3、 及時檢查、修改下級醫師書寫的醫療文書以達到病案的質量標准;決定病人出院,審簽出(轉)院病歷;決定院內會診和陪同院外醫師的會診。
4、 在主任醫師的指導下開展新技術、新項目,不斷提高本科室的醫療技術水平。
5、 認真執行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帶領住院醫師、進修醫師、實習醫師完成各項醫療任務並定期考核(含輪轉考核),做好記錄。協助護士長抓好病區、門(急)診室的管理及病人的思想工作,保證醫療工作的正常運轉,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醫療質量,嚴防差錯事故。
6、 參加值班、會診、出診工作,嚴格執行《值班、交接班制度》;定期參加門(急)診工作。
7、對未按職責要求執行,將接受主管部門的處理。
臨床住院醫師職責
1、 在科主任及上級醫師指導下,認真做好各項醫療工作,具有良好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態度。
2、 對所管病員全面負責,參加交接班晨會;做好主治醫師查房前的准備,查房時詳細匯報病員的病情,提出診治意見;嚴格執行上級醫師的診治決定;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每日至少上、下午各查房一次並作好病程記錄;請其他科室會診時,應陪同診視;下班時應遵守交班制度,作好書面交班,危重病人應當面交班或床邊交班;嚴格執行值班制度。
3、 認真寫好書面文書,在24小時內完成新病人的入院錄;寫好病程錄,一般病人二——三天一次,危重病人隨時記錄;認真記錄主任查房內容及家屬談話記錄;每月撰寫依次階段小結,對手術病人要作好術前談話記錄、術前小結和手術記錄,手術記錄必須在術後及時完成;及時完成出院病人的出院小結,填好病史首頁;檢查和修改實習醫師的病史記錄及有關記錄,第一年的醫師要撰寫大病史,不少於10例。
4、 向上級醫師及時報告所分管的病人診斷、治療情況及病情變化,提出需要轉科或出院的意見,遇有疑難病例及時請示上級醫師,不得推諉病人甚至貽誤病情。
5、 認真執行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操作或指導護士進行各種重要的檢查和治療,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醫療質量,嚴防醫療差錯事故的發生。
6、 在上級醫師指導下,認真學習,刻苦鑽研業務技術,學會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積極參加院內、科內舉辦的各種學術活動及讀書會,做好讀書筆記,負責實習醫師的帶教工作。
7、 遵守院紀院規,堅守工作崗位,上班時不隨便離開工作崗位,及時查閱檢查報告,及時處理病人的病情變化。
8、住院總的醫師,除完成住院醫師崗位職責外,科間會診及時,尚要協助科主任做好各項行政管理工作。
9、對未按職責要求執行,將接受主管部門的處理。
『伍』 醫師在執業過程中享有哪些權利
醫師權利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進行醫學診查、疾病調查、醫學處置、出具相應的醫學證明文件,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
(二)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標准,獲得與本人執業活動相當的醫療設備基本條件;
(三)從事醫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學術團體;
(四)參加專業培訓,接受繼續醫學教育;
(五)在執業活動中,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六)獲取工資報酬和津貼,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
(七)對所在機構的醫療、預防、保健工作和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依法參與所在機構的民主管理。
醫師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二)樹立敬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履行醫師職責,盡職盡責為患者服務;
(三)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
(四)努力鑽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五)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陸』 執業醫師的執業規則包括哪些內容
執業醫師的執業規則包括十個方面,另外在鄉、民族鄉、鎮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的執業助理醫師,可以根據醫療診治的情況和需要,獨立從事一般的執業活動。
執業醫師的執業規則包括:
一、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進行醫學診查、疾病調查、醫學處置、出具相應的醫學證明文件,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
(二)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標准,獲得與本人執業活動相當的醫療設備基本條件;
(三)從事醫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學術團體;
(四)參加專業培訓,接受繼續醫學教育;
(五)在執業活動中,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六)獲取工資報酬和津貼,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
(七)對所在機構的醫療、預防、保健工作和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依法參與所在機構的民主管理。
二、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二)樹立敬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履行醫師職責,盡職盡責為患者服務;
(三)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
(四)努力鑽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五)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三、 醫師實施醫療、預防、保健措施,簽署有關醫學證明文件,必須親自診查、調查,並按照規定及時填寫醫學文書,不得隱匿、偽造或者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
醫師不得出具與自己執業范圍無關或者與執業類別不相符的醫學證明文件。
四 、 對急危患者,醫師應當採取緊急措施進行診治;不得拒絕急救處置。
五、 醫師應當使用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使用的葯品、消毒葯劑和醫療器械。除正當診斷治療外,不得使用麻醉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精神葯品和放射性葯品。
六、 醫師應當如實向患者或者其家屬介紹病情,但應注意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後果。
醫師進行實驗性臨床醫療,應當經醫院批准並徵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屬同意。
七、 醫師不得利用職務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
八、遇有自然災害、傳染病流行、突發重大傷亡事故及其他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緊急情況時,醫師應當服從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調遣。
九、 醫師發生醫療事故或者發現傳染病疫情時,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所在機構或者衛生行政部門報告。醫師發現患者涉嫌傷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時,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向有關部門報告。
十、執業助理醫師應當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其執業類別執業。
『柒』 執業醫師法中規定的醫師的權力和義務是什麼
執業醫師法中規定的醫師的權力為:
(一)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進行醫學診查、疾病調查、醫學處置、出具相應的醫學證明文件,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
(二)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標准,獲得與本人執業活動相當的醫療設備基本條件;
(三)從事醫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學術團體;
(四)參加專業培訓,接受繼續醫學教育;
(五)在執業活動中,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六)獲取工資報酬和津貼,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
(七)對所在機構的醫療、預防、保健工作和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依法參與所在機構的民主管理。
醫師的義務為:
(一)遵守法律、法規,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二)樹立敬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履行醫師職責,盡職盡責為患者服務;
(三)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
(四)努力鑽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五)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關於執業醫師的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二十五條 醫師應當使用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使用的葯品、消毒葯劑和醫療器械。除正當診斷治療外,不得使用麻醉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精神葯品和放射性葯品。
第二十六條 醫師應當如實向患者或者其家屬介紹病情,但應注意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後果。醫師進行實驗性臨床醫療,應當經醫院批准並徵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屬同意。
第二十七條 醫師不得利用職務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捌』 臨床醫學的崗位職責是什麼
臨床醫學各個職位職責:
一、臨床科主任崗位職責
(一)在院長領導下,負責本科室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及行政管理工作。科主任是本科室診療質量與病人安全管理和持續改進第一責任人,應對院長負責。
(二)定期(每季度)討論本科室在貫徹醫院(醫療方面)的質量方針和落實質量目標、執行質量指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與措施,並有反饋記錄文件。
(三)根據醫院的功能任務,制定本科室工作計劃,組織實施,經常督促檢查,按期總結匯報。
(四)領導科室人員,完成門診、急診、住院患者的診治工作和院內外會診工作。應用「臨床診療規范(常規)」指導診療活動,有條件的可用「臨床路徑」來規范診療行為。
(五)定時查房,共同研究解決重危疑難病例診斷治療上的問題。參加門診、會診、出診,決定科內患者的轉科轉院和組織臨床病例討論。
(六)組織全科人員學習、運用國內外醫學先進經驗,開展新技術、新療法,進行科研工作,及時總結經驗。
(七)保證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在本科室貫徹、執行。可制定具有本科室特點、符合本學科發展規律的規章制度,經院長批准後執行。嚴防並及時處理醫療差錯。
(八)按手術(有創操作)分級管理原則,協助評估各級醫師手術許可權,並督促實施。
(九)確定醫師輪換、值班、會診、出診。組織領導有關本科室對掛鉤醫療機構的技術指導工作、幫助基層醫務人員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十)領導組織本科室人員的「三基訓練」和定期開展人員技術能力評價,提出升、調、獎、懲意見。妥善安排進修、實習人員的培訓工作。組織並擔任臨床教學。
(十一)參加或組織院內外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治工作,並接受和完成院長指令性任務。
(十二)心繫病人,文明執業,廉潔奉公,團結協作,遵守職業道德和醫德醫風規范。
二、臨床科副主任崗位職責
臨床科副主任崗位職責參照主任職責執行。
三、臨床主治醫師崗位職責
(一)在科主任領導和主任醫師指導下,負責本科室一定范圍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工作。
(二)按時查房,具體參加和指導住院醫師進行診斷、治療及特殊診療操作。 (三)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患者發生病危、死亡、醫療事故或其他重要問題時,應及時處理,並向科主任匯報。
(四)參加值班、門診、會診、出診工作。
(五)主持病房的臨床病例討論及會診,檢查、修改下級醫師書寫的醫療文件,決定患者出院,審簽出(轉)院病歷。
(六)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經常檢查本病房的醫療護理質量,嚴防差錯事故。協助護士長搞好病房管理。
(七)組織本組醫師學習與運用國內外先進醫學科學技術,開展新技術、新療法,進行科研工作,做好資料積累,及時總結經驗。
(八)擔任臨床教學,指導進修、實習醫師工作。
(九)心繫病人,文明執業,廉潔奉公,團結協作,遵守職業道德和醫德醫風規范。
四、臨床住院醫師(士)崗位職責
(一)在科主任領導和主治醫師指導下,根據工作能力、年限,負責一定數量患者的醫療工作。
(二)對患者進行檢查、診斷、治療,開寫醫囑並檢查其執行情況,同時還要做一些必要的檢驗和放射線檢查工作。
(三)書寫病歷。新入院患者的病歷,一般應在患者入院後24小時內完成。檢查和改正實習醫師的病歷記錄。並負責患者住院期間的病程記錄,及時完成出院患者病案小結。
(四)向主治醫師及時報告診斷、治療上的困難以及患者病情的變化,提出需要轉科或出院的意見。
(五)住院醫師對所管患者應全面負責,在下班以前,作好交班工作。對需要特殊觀察的重症患者,用口頭方式向值班醫師交班。
(六)參加科內查房。對所管患者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診一次。科主任,主治醫師查房(巡診)時,應詳細匯報患者的病情和診療意見。請他科會診時,應陪同診視。
(七)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親自操作或指導護士進行各種重要的檢查和治療,嚴防差錯事故。
(八)認真學習、運用國內外的先進醫學科學技術,積極開展新技術、新療法,參加科研工作,及時總結經驗。
(九)隨時了解患者的思想、生活情況,徵求患者對醫療護理工作的意見,做好
患者的思想工作。
(十)在門診或急診室工作時,應按門診、急診室工作制度進行工作。 (十一)按照衛生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要求,完成到相關臨床及醫技科室輪轉工作。
(十二)心繫病人,文明執業,廉潔奉公,團結協作,遵守職業道德和醫德醫風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