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高幀率電影的成本如何
擴展閱讀
配送成本受哪些因素影響 2025-05-15 04:52:19
企業賠償費用屬於什麼 2025-05-15 04:36:41

高幀率電影的成本如何

發布時間: 2022-05-24 11:31:56

㈠ 好萊塢大片中的特效究竟有多燒錢

喜歡看好萊塢大片的網友都知道,其中的特效環節是十分的震撼,極具觀賞感。但是你們知道一部好萊塢大片的特效有多燒錢嗎?其成本這是我們常人不可想像的。特效燒錢的開支主要有:人工成本、時間成本(或技術成本)、軟體成本、硬體成本、其它投入等方面。當然了,因為我非專業人士,請各位道友寬容不要計較,只要大概了解特效有多燒錢就可以了。

其他方面也花錢。比如,好不容易做好的特效,導演和製片方不滿意,需要反復修改,甚至直接刪除重做,這些都是燒錢浪費的。再比如,漫威電影為了保密劇情,經常做一些虛假特效預告片,正片上映時根本沒有預告片的鏡頭,也是變相浪費燒錢啊。

㈡ 中國電影製作成本詳細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通常市場營銷及宣傳費用等於拍攝費用或1/2的拍攝費用。

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製作電影。小成本電影基本在1000萬人民幣以下,中型製作電影成本基本在1000-8000萬人民幣左右,大製作電影成本在8000萬元以上。

國產小成本電影代表作《失戀33天》(約9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國產中型製作電影代表作《人在囧途之泰囧》(約3000-40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好萊塢大製作電影代表作《阿凡達》(約6億美元,不含宣傳費用)。



(2)高幀率電影的成本如何擴展閱讀:

剪輯技巧

1、切入切出

這是電影中最常用的一種鏡頭轉換方法。即是不加技巧地從上一鏡頭結束直接轉化到下一個鏡頭開始,中間毫無間隙。稱為切。

2、淡出淡入

也稱電影畫面的漸隱、漸顯。畫面逐漸變暗,最後完全隱沒,這種方法叫做淡出或叫漸隱。相反,畫面逐漸由暗變亮,最後完全清晰,這個鏡頭叫做淡入,也叫做漸顯。

3、劃入劃出

也是電影中鏡頭轉換的一種技巧。有時用一條明晰的直線,有時用一條波浪型的線等從畫面邊緣開始直、橫、斜地將畫面抹去,叫劃出。代之以下一個畫面,叫劃入。


㈢ 一部動漫電影真的需要幾億成本嗎為什麼這么貴

近些年來,動漫電影越來越流行。在國內,從2019年開春的《白蛇緣起》到暑假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都收獲了很高的票房。但是據了解,《白蛇緣起》的製作成本一共加起來2億,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本甚至高達3億元。不少網友驚呼:不需要請演員,為什麼成本還這么貴?其實,這是因為每一幀動畫的精細程度,再加上3D的效果,都是需要大量資金來維持的。

在全球預算最高的動畫片排行榜中,居於榜首的動畫每一秒的成本為3萬多美金。這僅僅是一秒的數據,就已經達到了如此高的水平,因此一整部動漫電影下來,幾億的成本並不誇張。中國的3D電影正在逐步提高水平,畫風也做得很完美了,相信動漫電影以後會越來越流行。

㈣ 電影特效為什麼這么貴,感覺硬體成本和人力成本都不會那麼高吧

電影特效那麼貴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硬體成本和人力成本其實很貴的,下面逐個分析:

第一: 硬體成本。

大型影視的特效,沒有好的硬體支持是根本做不出來的,一般機器的配置至少是雙E5,64G內存。一台下來就要好幾萬。設備的損耗是相當大的,基本3-5年就要換一撥,專門的工作站,存儲陣列,巨大的耗電量,都是很大的開銷。

第三:人力成本

《阿凡達》特效參與者1855人、《復仇者聯盟》1453人、《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1180人、《變形金剛3》1178人……這些影片的成功,是諸多特效公司協同合作的結果。據稱,《阿凡達》的後期階段,幾乎動用了整個洛杉磯的渲染機房。

舉個例子:在美國,一個中等水準特效人員的年薪在4萬美元左右,高級人員大約6萬美元,頂級人員則是15萬美元左右。假設一家規模1000人的特效公司,中、高、尖人才比例按6:3:1分配,其一年的工資成本就要有5700萬美元。

在國內,初入行的特效技術人員年薪大概4萬左右,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員工大約年薪20萬。一家100人的特效公司,按人均年薪10萬元計算,一年的工資支出也在千萬以上。而這種規模的團隊,很難接到超大型項目。

㈤ 製作一部動畫電影的成本大概是多少錢

製作一部精良的動畫這個估計最少也得上億,可能得2.3億,這個是至少的。現在動漫也越來越受歡迎了,人們對動漫的各種要求也越來越高了。於是為了能夠吸引更多人去觀看,就得在動漫上下血本。

既然工作量大了,那麼這個價錢肯定也不會低到哪裡去。我說的這個還僅僅只是2D動漫,現在流行的可是3D動漫。現在的3D動漫製作要求真的很高,像是中國的《白蛇緣起》這一部動漫就做到了那個白娘子的頭發每一根都可以看到。所以,製作一部動漫的成本在2.3億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㈥ 看電影說幀速率越高越好,為什麼我下的1080P 10多G也才達到23.98

幀速確實是越高越好,人眼識別動態圖像連貫性幀數閾值是24幀,低於這個數值會有卡頓的感覺,你的幀數低跟你下載的內容大小無關,跟你機器的性能有關
1、機器配置問題,顯卡唄~~
2、當前環境同時需要處理的元素過多,比如人多,特效多,華麗鏡頭多,動態場景快速切換等等,也會導致幀數低。
3、電腦垃圾過多導致內存不足處理能力下降。
4、同時開著太多的東西、機器老化、筆記本灰塵啊等等都是幀數低的一些原因

㈦ 48 幀版的《霍比特人》「不像電影」

作為中土傳奇的完結篇,電影《霍比特人3:五軍之戰》目前全球票房已經高達7.8億美元,這部電影已於2015年1月23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48幀版的《霍比特人》能帶給觀眾更加流暢和清晰的畫面。尤其在看3D和IMAX版的時候,高幀率能帶給觀眾更好的視覺效果。但由於我們長久以來看的都是24FPS放映的電影,固有的觀影經驗和美學判斷讓部分觀眾還適應不了48幀版電影帶來的視覺效果。

詹姆斯·卡梅隆正在計劃用48FPS甚至更快的幀率去拍攝和放映《阿凡達》系列的第2部,但並不是每個導演都像彼得·傑克遜和詹姆斯·卡梅隆一樣是個技術狂,加之成本上的考慮,暫時還沒有看到太多的電影有用48FPS的技術來拍攝和放映的計劃。

最後,由於各種原因,大陸主流院線一直沒有引進48幀版的《霍比特人》系列,所以想要體驗一下的同學唯有另想辦法了。

㈧ 一般電影投資的成本是多少呢

拍攝一部小成本電影能花多少錢?答案一定不是絕對的,因為這涉及到各種開銷的大小問題,但是也可以估算大概的成本,上下相差也不會特別懸殊。設備器材方面,小成本電影的拍攝器材基本可以縮減到以下類別:攝像,能拍4K的且可以升格高清攝像機(攝影機),鏡頭可以使用三陽的,四個定焦頭也夠用了,存儲卡盤要多備份幾個,常規三腳架和一個矮腳三腳架,軌道車一個,直軌三節,彎軌兩節。燈光,一個5600K的燈光,至少三個補光用的燈,反光板,色溫紙。錄音,如果同期錄音的話,建議單獨配置一個高敏收音話筒和錄音機。設備器材如果是租賃的話,差不多在每天1500-2000元左右,一般小成本電影的拍攝時間大概在兩個月,60天的租賃總計費用大概在15萬元;工作人員最好以月工資為標准,以每月3000元計算,兩個月大概10萬元足夠;演員方面的成本控制在30萬元以內。

這樣整體費用合計就需要50萬元左右,當然這是指前期拍攝製作,不算後期,後期製作一般小電影不加特效的話,3萬元以內足夠。那些動輒百萬千萬的電影,更多的是被各部門領導直接裝入私囊,還有就是演員的費用極高,而小成本電影一般可以忽略不計演員的費用,因為用不著請大明星,或者說那些大明星也看不上小成本電影。需要指出的是,在大陸,製片方宣稱的「成本」「投資」一般水分很大,面對片方宣傳時拋出的數字,正確的理解方法是像去服裝市場買衣服還價一樣,先砍掉至少三分之一。

㈨ 製作電影特效的成本都花在了什麼環節

製作成本一般指前後期設備成本,人員成本,交通成本,美術成本,特效成本什麼的。宣發成本:宣發包括宣傳和發行,宣傳成本一般包括海報和預告片及花絮製作,硬廣告、影院終端物料、媒體推廣、地面活動、首映式、僱傭水軍和收買影評人等。發行成本主要包括拷貝製作費用,影院公關與談判費用等。嚴格來說,影院的票房分成也是發行成本的一部分。

㈩ 《比利·林恩》之後,你還會為李安120幀的新片買單嗎

很多影迷還記得三年前《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上映前,大家一塊抱著手機瘋狂搶票的情景。200多到300多塊錢一張電影票,只為體驗一把120幀/秒畫面的「絲滑感受」,看完朋友圈發一句:「果然不一樣,值!」或者是,「好暈啊!」

當然,不是每部電影都適合用高幀率來呈現,小成本劇情片顯然就沒有必要,體育、槍戰、動作商業片則是最完美的選擇。負責人還透露,陳可辛執導、鞏俐主演的新片《中國女排》也加入了合作,目前正以高幀率拍攝和製作標准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