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搞養殖是養雞好還是憨包鴨子好
搞養殖是養雞好。
養雞上市快,一個多月就能賣。
雞的養殖技巧
1、生物特性:
雞的體溫一般在41度到42度之間,它們的平均體溫在41.5度左右。一隻母雞平均一年的產蛋量在300枚左右。雞在飼養環境下最長存活的時間為三年左右。
2、養殖技術:
首先要精選良種。優質的品種是飼養肉食雞的關鍵也是基礎,應當選擇皮包骨細、肉質鮮美、抵抗力強,體型中小型的。如果是選擇蛋雞的話,那當然是海蘭褐和京紅一號了,這兩種雞,產蛋量高而且抵抗力也強。在選擇養雞的場地是非常重要的。養雞場要選擇在地勢高,避風,朝陽的地方。環境不僅要安靜,飲水也要方便。在果園、茶園、竹林等場地也是比較理想。還要搭建避雨、防寒、遮蔽陽光的塑料大棚或是草棚。肉雞比較適合早出晚歸,放養的密度約為五十到七十隻在一畝。為防止雞走失或危害附近農作物,要防止好欄桿圍欄。雞舍的搭建不需要太過於復雜,簡單即可。
養雞的新場地需要消毒,育雛室用5%到6%的石灰水進行消毒。如果是老場地的話需要地面進行清掃,保持衛生是最重要的。在冬天的時候特別要做好的是保暖工作,在雞場可以安置煤爐、鍋爐等,安裝時必須要加煙囪。雞舍的通風也是非常重要的,要保持雞舍的清爽。
雞是沒有汗腺的,主要靠呼吸散熱來調節自身的體溫,所以抗熱的能力比較差。夏季時,尤其中午就不要把雞散養在外面了,應清早或傍晚放一放雞。如果養雞時溫度長期在35攝氏度以上,雞會有熱死的風險。當然,如果溫度過低的話,會影響雞的生長。所以雞喜歡乾燥的環境。
放養是提高雞肉肉質的最佳選擇。如果附近是有牧場,可以將雞散養在那邊,可以採食青草、草籽、小蟲等。不僅節約了飼料成本,同時還提高了肉質的鮮美。雞是比較敏感的。任何聲響,動作等都會引起雞的應激反應。如果飼養密度過大,就會出現扎堆,會導致蛋雞的停產或是下異常蛋。
喂養雞的飼料也是影響肉質的關鍵所在。飼料中要含有粗蛋白質,並做到少量多餐,以促進雞的生長。在放養期間應多喂些青飼料,雜糧等,以改變肉質,降低飼料成本。可適量的在飼料中增加橘皮粉、松針粉等自然香料以改變雞的肉色,改善肉質從而更提升鮮味。飼養期太短雞肉中的水分含量較多,鮮味不夠,肉質也不是很好。小型公雞是100天,母雞為120天就可上市。中型肉雞公雞110天,母雞為130天就可上市了。在這個時候上市的雞,不論是營養成分,鮮味等都會達到成雞的標准。
② 小雞和小鴨,養小雞更好還是養小鴨更好。為什麼寫具體來,寫的好的絕對採納!
養鴨子成本更高,風險也高,雞比鴨子好養的,雞的市場比鴨子更大,從經濟上來說養鴨子,從短期來看,雞出欄時間比鴨子短,小雞到出欄6個月就夠了,而鴨子至少需要12個月或者更長,鴨子更容易生病
③ 在老家,為什麼「養雞」的人比「養鴨」的多
雞鴨育種可以說是一項非常普遍的育種工程。農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有。當他們吃的時候,多餘的雞和鴨可以被賣掉以獲得額外的收入。然而,如果你到農村去,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雞總是比鴨多。那么,在農村,為什麼養雞的人比養鴨的人多呢?讓我們看看這些農民的觀點吧!
其次,養殖成本不一樣。雞肉和鴨肉吃的一樣,但有點不同,鴨肉可以比雞肉吃得多。俗話說:「家裡有一萬斤糧食,不養扁口王。」。也就是說,不管家裡有多少食物,都吃不下鴨子。鴨子吃得多,拉得多,但鴨蛋的價格不高。即使做成咸鴨蛋,也只有一塊左右。但當地雞蛋可以賣一個以上,而且供應不足。再說一次,鴨子不如雞肉!這不是我的看法。大多數人喜歡吃鴨子,但他們不太喜歡鴨子。而土雞的價格可以賣到幾百元,土鴨的價格是幾十元。養鴨不值錢,鴨肉不好吃,這也是很多養殖戶不養鴨的原因。
最後,雞比鴨更有用。在農村,家裡有喜慶的日子,就需要養雞,宴會上很少用鴨肉。而在農村,像清明掃墓,或一些傳統節日,他們也殺雞祭拜,但他們沒有聽說過殺鴨祭拜。所以基於這種需要,這也是很多農民養雞的一個原因。看這里,你已經明白了嗎?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這也是許多農村地區養雞養鴨的情況。在農村地區,當地的雞和鴨主要用於自己的食物,但較少出售。營養價值更高,所以養雞的人也更多。在我國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雞,但養鴨的人很少。首先,雞的營養價值很高。很多孕婦會去農村買當地雞吃,而不是當地鴨。農村土雞多以糧食、雜糧飼養,營養價值高,是孕婦補充營養的最佳原料。鴨肉是一種很涼的肉。它的營養價值遠低於雞肉。孕婦一般不吃鴨肉,這對她們的健康和孩子不好
另外,農村土雞40元一斤,土鴨10元一斤。如果是你,你會養什麼?因為農村土雞深受很多孕婦的喜愛,是孕婦補充營養的最佳食品,所以農村土雞賣到40元一斤。土雞在農村的市場佔有率很大,銷量也很好,而且往往供過於求。雖然農村土雞的價格與市場上的價格相差很大,但更多的農村人選擇土雞,尤其是坐月子的首選是不買飼料雞。農村的土鴨每斤才10元,銷量也很低。如果是你,你會養土雞還是土鴨?
那麼養鴨的成本要比養雞的成本高。鴨子應該養在靠近水源的地方。農村有句俗語叫「像鴨子」。鴨比雞吃得好,養鴨的成本也高。兩只鴨子能吃三隻雞的穀粒。此外,靠近水源地的養鴨不易致病,產蛋率較高,土雞養殖更方便;同時,雞鴨的食用比鴨肉更美味,雞肉更受歡迎。鴨肉的腥味處理不好,需要一定的烹調技巧才能使其更加鮮美。雞肉因其營養價值高、製作方法多樣、口感較好、烹調相對簡單而深受歡迎。我家每個人都喜歡吃土雞,但是土鴨的味道很差。如果再煮一次有魚腥味,可以吃幾次,不多。因此,農村地區雞比鴨多,主要是由於營養價值不同、價格差距大、受歡迎程度不同等原因。
④ 在養殖雞鴨鵝時,分別都有哪些優缺點呢
鴨子大家都很熟悉,它是常見的飼養家禽,在農村地區養鴨的非常多。鴨子養殖方式很多,可以籠養也可以散養,還可以半散養,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籠養鴨技術。
1、優點
首先籠養完全在人工控制下,受外界應激小,可有效預防一些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另外籠養飼糧營養完善,採食均勻,出欄時間縮短到60天左右,節省10%左右的飼料成本。最後籠養可採用機械化設備,減輕勞動強度。
2、缺點
籠養肉鴨由於活動范圍小,肉鴨的活動受到限制,不能自由覓食,另外還容易出現一些疾病,如缺鈣磷,造成站立不穩,甚至癱瘓死亡。
⑤ 養豬,養牛,養雞,養鴨,這4個項目。哪個成本最低,利潤最高。
這四個項目比較還是養牛投資少效益高,風險也小。牛本身是吃草的動物,利用當地的農作物秸稈粉碎後就可以喂養的。我常年養牛,可以交流一下。
⑥ 養雞好還是養鴨好,哪個成本高
現在是10月,養鴨過年唄。看你的技術和市場的需求,比如現在是10月中了,你可以買點脫溫鴨苗來養,趕過年這一波
⑦ 在農村養殖什麼動物,成本低又能賺錢
其實鄉村是個很寬廣的天地,干哪個行業只需用心努力,都會有報答。不過要說鄉村養殖什麼最穩,本錢低又能賺錢的,我以為是養羊,當然了,養羊需求一定的特定性,比喻說養殖場地,運動場地,還要養殖戶有一定的時間,更重要的是草場要充足!同樣是鄉村,一個中央有一個中央自然優勢,也就是說,每一個中央有它合適養殖的東西,有草場的合適養殖牛羊騾馬,有水的中央合適養殖鴨子和魚類,要說養殖什麼最穩,本錢低又能賺錢,依我之見,最好不過養羊了。
不過,要養羊必需要有一套養羊的技術和管理辦法,這樣才幹得到更好的經濟效益!總之,鄉村各種養殖都有賠賺的時分,無所謂什麼最穩。假如當地有山場的話引薦養山羊,相比之下本錢低效益高。
⑧ 鴨子和雞那個要好養利潤高
鴨子,因為鴨子和雞吃的飯量差不多,鴨子賣的貴,所以賣鴨子掙錢多!
⑨ 飼養鴨子利潤怎麼樣
飼養鴨子利潤挺不錯的,按照每隻4斤重的鴨子的成本價為40元,出欄價為60元計算,每隻鴨子的利潤還有20元。養得越多,利潤就越高,但是由於受天氣和市場因素影響同樣的存在風險。
相對於雞來說,鴨子發病率比較小。鴨子只需要小的時候給它打育苗,防疫針,過後就不需要打投放其他什麼的葯物了。因此,在養殖過程中的成本就更小了。
在農村的經濟化和產業化發展的有聲有色,不管是種植業還是養殖業都開始朝向規模化的建設大潮中發展。而對於很多農戶來說,養鴨的風險似乎更小。不像經濟作物的種植,時常要受天氣和市場的影響。但是由於市場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但是這種風險比較小。
⑩ 養鴨子利潤怎麼樣
按照2019年行情,一隻鴨子出欄大概重4.5斤左右,每斤按10元計算,一隻鴨子能賣45元,3000隻鴨子共計135000元,3000隻鴨子的利潤為135000-70800元=64200元,家庭養殖一批鴨子以45天為一個周期,可以賺6萬多元,一年養殖6批的話可以賺三十多萬。
養鴨子的投資可大可小,以一次性養殖3000隻鴨子為例,鴨苗市場價格一隻大概是1.5元左右,3000隻的成本是4500元。
鴨料1.7元一斤,一隻鴨子從進棚養45天,大概吃13斤料,一個鴨子飼料成本為22.1元,3000隻鴨子的飼料成本為66300元,成本共計4500元+66300元=70800元。
(10)養殖雞和鴨子哪個成本高擴展閱讀:
現在,養殖鴨子的總量每年遞增10%-15%,國內市場每公斤鴨肉的價格比雞肉高出1.5倍,消費者對畜禽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鴨子肉質鮮美,脂肪含量低,所以鴨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也在逐漸增長。
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鴨產品的消費市場將從城市拓展到農村,特別是我國作為世界水禽第一生產大國,在養鴨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品種資源優勢。
蛋鴨品種也是很多的,比如莆田鴨、紹興鴨、金定鴨,五百日齡的產蛋量為250-280枚,每枚蛋重62-70克,雛鴨100日齡的成活率在93%以上,在世界同類鴨中,其生產潛能均處於領先水平,可以說養鴨業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