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怎麼低成本造魚缸
擴展閱讀
中石油汽油卡怎麼使用 2025-05-25 00:29:18

怎麼低成本造魚缸

發布時間: 2022-04-29 05:34:29

Ⅰ 怎麼自己做魚缸

需要工具:膠槍、玻璃膠、美紋紙、泡沫板、能倚住玻璃不倒的任何物品、膠帶、美工刀。

一、擦拭玻璃,鋪好泡沫。

做魚缸最關鍵的一步就是玻璃一定要干凈,不能有一點水跡和灰塵,所以找一個可以依靠的直角的地方,比如牆邊,放置好泡沫板,泡沫板的尺寸要略大於魚缸底面玻璃。

Ⅱ 魚缸外置濾桶怎麼製作

我建議你買成品,如果你要自己創新然後做為商品賣的話自己研究開發DIY是可以的。因為開始的投資都會有回報。

如果你不認識賣器材的,你自己DIY一個桶下來的錢要比成品貴N多。

PVC管材光這些加上彎拖 牙齒 密封膠圈等等下來就大約要50元左右 做好以後大約是1米高最粗尺寸的下水管那麼大直徑大約是8寸的。

泵一個根絕缸大小決定,因為是桶,所以買時要注意揚程的問題,揚程太小水打不回缸內。一般都買揚程1.5-3米的。瓦數一般都是25-35W左右主要針對大缸。比如1000、1200、1500、1800的。這個泵大約需要30元

濾材 玻璃環大約可以裝2/3麻袋大約需要300元左右。

器材,電鑽、手距、五齒鋸、玻璃膠搶、打磨機這些下來大約要300元左右。看牌子。

這樣算下來你不如直接買一個成品了。而且手工和外觀都比你自己做的強,姑且不說這些,因為你第一次DIY的話,我100%保證你漏水。所以如果你要是不打算批量生產賣的話建議直接買成品桶。便宜死了。

如果你非要做的話也不是一句兩句就可以教明白你的,可以的話相信你也不需要來這里問了直接在網上查就會了。
下面我教你桶的原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幾個方面
1密封 密封一但出現問題會發大水,每個連接處都要仔細認真的去粘好完成。
2氣壓閥製作,桶口處的氣壓閥很有學問這個原理就是只讓空氣排出桶內而不吸進空氣。你可以參考一下自行車氣米心或者抽魚粑粑的吸管就懂了。這里就不詳細說了很麻煩,
3泵的揚程 這個很重要,比如你的櫃+缸高度是2米 你揚程是1.9米,那麼你泵怎麼也無法將水返回進缸里
4PVC管的轉彎,一定要盡量少的加彎頭,加一個彎頭泵的揚程就降低一定米數。比如你的泵揚程是1米 那麼你加了1個彎頭養成就會變成少於1米也許只有0.8米了。

Ⅲ 自製魚缸需准備的 材料

1、第一階段是弄個底櫃。選擇合適的材料選萬能角鋼,買回來後組裝。

Ⅳ 做魚缸教程

第一:選購的玻璃品種及厚度

做普通魚缸就選汽車級白浮法玻璃,如果想讓魚缸透光度更好些的話就選用超白玻了草缸 龍魚缸海水缸一般選用超白的比較多做多大的缸需要選擇多麼後的玻璃,白浮法 和超白基本分為5mm 6mm 8mm 10mm 12mm 15mm 19mm等。
第二:粘缸所需要的工具:
(1)玻璃膠槍 玻璃膠 直角夾 捲尺 三角板 美紋紙 玻璃刀 拉筋支架 文件夾子等。玻璃的厚度。



第二:沾魚缸的步驟把玻璃裁好磨邊然後把每塊玻璃的尺寸都用捲尺量一個遍看看玻璃的尺寸誤差多少,然後每塊玻璃都沾美紋紙。打好玻璃膠把缸粘起來··················省略好多話每個人的粘法不一樣我就不多說了 總之把缸沾好不漏水就 OK了。
第三:採取加固的方法:
(1)1.5*0.6*0.75的缸的話就採用雙12mm底了,取代底部拉筋,既牢固又美觀,且能防止魚兒們在底部處擦傷或者掉鱗。
(2)上部缸沿向下10厘米用目字或者口子拉筋加固都行,用12mm玻璃的下角料即可要磨邊的奧。長拉筋在下橫拉筋在上。
(3)魚缸外側的四個缸角用黑色的直角包邊材料粘上就行。
(4)魚缸的上下包邊我一般採用黑色烤漆玻璃做包邊的,魚友們可以自由的選擇包邊材料比如木板 大理石 各種顏色的烤漆玻璃,包好包邊既美觀又不容易傷到大人及小孩。
第四:各種魚缸的過濾方式:
(1)底部過濾:底部過濾槽+三角溢流側濾。
底部過濾槽參照上圖模式製作,實際尺寸為:長1500mm,寬500mm,高400mm。玻璃用厚度8mm的普通玻璃。共分三格或四格,第一格放濾棉,起物理過濾作用;第二格放細菌屋及玻璃環,起生化過濾作用;第三格為凈水水槽,內置大流量潛水泵(3000至8000L/H(升/小時),以便將過濾後的清水抽回魚缸。抽潛水泵的電源接在底櫥,水泵出水管與上水管用軟管連接,以方便水泵壞掉後更換。第一格可略窄些,第三格可略寬些。第一格內濾棉可多層放置,各層濾棉間用生化環或生化球間隔,方便水下滲。上間隔玻璃與底之間的空隙處塞入濾棉。各格上間隔玻璃高度一樣,下間隔玻璃應依次遞減尺寸,高差為3厘米。上間隔玻璃離濾槽底1.5厘米,上、下兩塊間隔玻璃間距2厘米。在魚缸右側的後部用普通0.8厘米的玻璃隔出三角溢流區。溢流區上間隔玻璃使用雙層玻璃,一共三層最外面用亞克力魚梳上開口下開口,上開的魚梳口味油膜口及水面漂浮物,下端加墊1.5厘米的玻璃塊以留出下進水空隙。
在溢流區內缸底上打兩個孔,分別為下水孔和上水孔。下水孔直徑50孔,內穿下水管材加密封墊後打玻璃膠密封好,下水管直接穿過缸底、底櫥面,接到下濾槽的第一格上方,將水排進下濾槽。下水管垂直伸下底櫥面後,根據底櫥面與下濾槽的高度粘接適當長度的直徑的PVC管,然後轉接變徑,最後接合適的PVC管通到下濾槽第一格濾棉的上方。
上水孔直徑25管,內穿25PVC上水管,採用缸底內外分別套管粘合、加密封墊並打玻璃膠的方式加固密封,上水管直接接到上濾槽,經上濾後再將水排進魚缸左側後部的三角溢流區。
在三角溢流反氣舉區內填裝生化環,並加裝一個氧氣泵以大量培氧供硝化細菌用。
(2)上部過濾:主缸內在後缸壁上沾過濾盒。
上部過濾槽參照上圖模式製作,用普通玻璃,厚度為0.5厘米,尺寸為:長為魚缸內徑長,寬為適當寬度看自己怎麼做了,高離缸上沿最好1cm方便加蓋子,過濾槽橫向兩側直接粘於魚缸兩側面玻璃上,後面即為魚缸的後面玻璃,底為魚缸的後部拉筋。共分四格,自右向左依次為:第一格為上水管孔格,第二格放濾棉,起物理過濾作用,第三 格放生化環或生化球,起生化過濾作用,第4格為下水口。第一格及最後一格可略窄,中間三格要寬,以放置更多的生化濾材。第二格濾棉分多層放置,最上層為粗濾棉,向下根據濾槽深度依次放幾層細濾棉,各層濾棉之間可用生化環隔開,以方便水下滲。各格上間隔玻璃高度一樣,下間隔玻璃應依次遞減尺寸,高差為2厘米,下間隔玻璃的底端兩角均磨成三角裝,以躲開魚缸底的玻璃膠,方便粘合密封。上間隔玻璃離濾槽底1厘米,上、下兩塊間隔玻璃間距2厘米。第一格間隔玻璃上端打一直徑3厘米的半圓孔,以放置上水管;第一格底面玻璃打一直徑3厘米的上水管孔,內穿2厘米的PVC上水管,不需粘合密封。下水底孔設在濾槽左側,應留出上側面拉筋的寬度,底孔直徑為2.1厘米,內穿2厘米PVC下水短管,管底要高於水面。 (3) 背部過濾:就是在主缸的背部粘貼過濾槽以達到過濾的效果。

(4)側過濾:就是在主缸的一端粘貼過濾槽以達到過濾的效果。。

第五:製作魚缸蓋:
我做的魚缸一般都用玻璃的 用黑鏡玻璃或者透明玻璃,我一般選擇做蓋子的玻璃都用5mm的,也可以用鋁塑板 PVC板等以防潮防變形。缸蓋分為單獨的三塊或者兩塊也可以前後上翻也可以左右推拉我做推拉蓋比較多的,前後翻的最後面一塊寬與上濾槽稍微寬些就行,方便掀開清理濾槽;中間一塊為燈槽子,基本不動,左右平行固定兩根燈管。前面一塊寬些經常掀起,以方便餵食、加水及其他日常管理。 第六:魚缸美化:
魚缸美化前看看你是養什麼魚如果養紅龍就黑色或者藍色背景和缸底,以突出紅龍的紅色。玻璃膠選用黑膠,魚缸背面、雙側面及底面均用黑即時貼粘成黑色,底面的黑即時貼可粘於兩層玻璃底之間。魚缸內的兩個三角溢流外擋板採用雙層粘合玻璃和亞克力板魚梳。
第七:魚缸底櫥製作:
可用三種原材料加工:一是用鍍鋅方管做龍骨架子,外包鋁塑板或密度板或直接粘貼裝飾玻璃;二是用硬木作框架,外包鋁塑板或免漆板。櫥頂面用密度板,並在對准魚缸底部上、三是不銹鋼做骨架。下水口處留相應直徑的圓孔。底櫥後部左側留兩個圓孔,方便電源線及充氧氣頭穿入。先放置好底部濾槽再放底櫥,最後再放魚缸。底櫥四扇門對開,底濾槽靠底櫥右側放置,左側留出空間以安裝電源等。

Ⅳ 如何製作魚缸

需要工具:膠槍、玻璃膠、美紋紙、泡沫板、能倚住玻璃不倒的任何物品、膠帶、美工刀。
一、擦拭玻璃,鋪好泡沫。
做魚缸最關鍵的一步就是玻璃要擦乾凈,不能有一點水跡和灰塵。之後要找一個可以依靠的直角位置,放置好泡沫板,泡沫板的尺寸要略大於魚缸底面玻璃。
二、使背面玻璃和底面玻璃連接
把底面玻璃平鋪在泡沫板上,最好是讓底面玻璃能距離牆邊一張玻璃厚的距離,把背面玻璃的一個底邊打上玻璃膠把背面玻璃垂直貼牆放置與底面玻璃粘貼,可以略有一定向後的傾斜度防止翻倒。用手平推底面玻璃與背面玻璃更好的粘粘,用手把玻璃膠抹平,也可以用小水桶,裝水的酒瓶等放在底面上倚住背面玻璃。打膠的時候注意用力均勻盡量不斷膠、不留氣泡就可以了。
三、粘兩個側面
側面的打膠方式是一橫一豎,既要和背面玻璃又要和底面玻璃粘連,在這里千萬不要把玻璃膠打反了。一般是先粘左側面,使其緊靠在背面和底面玻璃上之後,用手抹平玻璃膠,迅速用膠帶固定住背面與側面玻璃,再用同樣的方法來粘另一個側面。
四、上魚缸的正面玻璃
兩個側面粘好並用膠帶固定完之後,可以撤走固定背面玻璃的物品,如果不放心,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在缸外倚住兩個側面玻璃。把正面玻璃的三個邊全部打膠,直接粘在兩個側面的邊緣和底面即可,用手把余膠抹平,並用膠帶固定即可。

Ⅵ 如何自製魚缸

  1. 第一階段是想辦法弄個底櫃。這個優先考慮費用的問題,要便宜,就只能自己做,自做,就要選擇合適的材料,最後選擇了萬能角鋼,買回來後自己組裝就行。

Ⅶ 養魚的玻璃魚缸怎麼自己做


注意水質

如果沒有切身地去養過魚,我們可能會認為養魚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只要把魚扔到魚缸,定時喂點東西即可。但是很多初次養魚者會發現,養魚並不容易,而且有著很高的死亡率。所以在用魚缸養魚時要注意一些要點,避免這些因素導致魚死亡。

過濾器的流量要與魚缸大小配合,這樣才能避免把魚累死。為魚提供合適的養殖環境,注意水質的酸鹼度。養魚同樣適用少食多餐的原則,最好不要一下子餵食過多。

養魚先養水,注意先除去水中的氯,打氣要適宜,過少則會缺氧,過多則可能引起氣泡病。氨及亞硝酸鹽的濃度過高是魚生病或死亡的常見原因, 硝酸鹽則可能是魚只成長遲緩與藻類叢生的原因。

養魚切忌太久不換水,不過換水時注意,不要將全部的水換掉. 換水的頻率根據魚種及飼食量來決定。濾材全部換新或清洗太干凈,並不是一件好事。注意過高的溫度不僅浪費電力而且會使魚的新陳代謝速度加快,所以合理使用加熱棒。

放置加溫器, 最好橫擺於較低位置, 以免換水時因離開水中而燒壞。養魚不能看到喜歡的就買, 輕則PH值不適應容易生病,重則弱肉強食或自相殘殺。魚缸的大小與飼養難度也存在一定的關系,一般魚缸越小 難度越高。

買魚是養魚的最後一步,先准備好養魚器材後再買魚。另外不要24小時開燈,魚而也是要睡覺的。個體差異太大的魚不要放一起飼養,否則就真的是大魚吃小魚了。

Ⅷ 自製魚缸怎麼做

准備材料:塑料瓶、熱熔槍、小刀、軟管、水草、燕尾夾。


1、將塑料瓶的底部使用小刀切掉,如下圖所示。


Ⅸ 魚缸要怎麼製作




魚缸

魚缸是一個龐大的生態環境,要維持這個生態環境的穩定,主人就必須把魚缸的保養工作做到位,所謂的保養就是主人要定期的檢查魚缸的水質環境,做好換水以及清理工作,而這些任務,可以按每日和每周來執行。



一、每日保養:



1、水位高度,要及時補充被蒸發掉的水,保持原有水位;



2、檢查配置設備運作是否正常;



3、投餌2次,並且保障有8-10小時的燈光照射。



4、要保持魚所要求的適宜溫度,檢查魚的健康狀況,主要是看魚有沒有患病狀態呈現。

二、每1-2周保養:



1、要換水一次,但不是全換,只需要換20%-25%的水;



2、清理從化氮器收集而來的廢物;



3、更換過濾器生態棉;



4、在換過水後,要及時加入海水素。



三、魚缸保養:換水



當魚缸使用過久,海水是會變質的。為了保證海水的干凈,必須隔段時間給魚缸換水,而換水的時候不是全部的水都換,每次換水的時候只換掉百分之十就可以了。在換水的時候,要用細管慢慢的注入魚缸,以免魚兒適應不了突然的換水狀況而死亡。



五、魚缸保養:循環水流



由於魚缸中的硝化細菌在進行硝化作用的過程中,需要消耗極高的氧氣,因此,如何在水循環的流程內,把充分的氧氣及水中待分解的有機質平均的送進過濾材料中,讓硝化細菌有效地把它分解完畢,是設計循環水流的重要考慮點。因此,大多數魚缸都是採用循環水流的原理來分解有機物質。



此外,若是在魚缸中加入一個過濾器,可以讓主人的保養工作輕松不少,如聚寶源過濾棉,是專為魚缸過濾研發的新一代淡海水通用的過濾棉,密孔間隙小,吸水性佳,高透水率,有效加強過濾循環速度。若你還在為每天的魚缸保養煩惱不已,趕快去波奇商城選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