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計劃成本降低額怎麼算
擴展閱讀
今天收豬什麼價格 2025-05-25 09:51:47
投標報價成本分析怎麼做 2025-05-25 09:27:34

計劃成本降低額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2-04-28 08:21:09

『壹』 施工成本計劃的編制方法是什麼

一、施工項目成本計劃的編製程序
施工項目的成本計劃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不應僅僅把它看作是幾張計劃表的編制,更重要的是項目成本管理的決策過程,即選定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最優降低成本方案。同時,通過成本計劃把目標成本層層分解,落實到施工過程的每個環節,以調動控制。編製成本計劃的程序,因項目的規模大小、管理要求不同而不同,大中型項目一般採用分級編制的方式,即先由各部門提出部門成本計劃,再由項目經理部匯總編制全項目工程的成本計劃;小型項目一般採用集中編制方式,即由項目經理部先編制各部門成本計劃,再匯總編制全項目的成本計劃。無論採用哪種方式,其編制的基本程序如下:
(一)搜集和整理資料
廣泛搜集資料並進行歸納整理是編製成本計劃的必要步驟。所需搜集的資料也即是編製成本計劃的依據。這些資料主要包括:
(1)國家和上級部門有關編製成本計劃的規定;
(2)幾項目經理部與企業簽訂的承包合同及企業下達的成本降低額、降低率和其他有關技術經濟指標;
(3)有關成本預測、決策的資料;
(4)施工項目的施工圖預算、施工預算;
(5)施工組織設計;
(6)施工項目使用的機械設備生產能力及其利用情況;
(7)施工項目的材料消耗、物資供應、勞動工資及勞動效率等計劃資料;
(8)計劃期內的物資消耗定額、勞動工時定額、費用定額等資料;
(9)以往同類項目成本計劃的實際執行情況及有關技術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的分析資料;
(10)同行業同類項目的成本、定額、技術經濟指標資料及增產節約的經驗和有效措施;
(11)本企業的歷史先進水平和當時的先進經驗及採取的措施;
(12)國外同類項目的先進成本水平情況等資料。
此外,還應深入分析當前情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了解影響成本升降的各種有利和不利因素,研究如何克服不利因素和降低成本的具體措施,為編製成本計劃提供豐富具體和可靠的成本資料。
(二)估算計劃成本,即確定目標成本
財務部門在掌握了豐富的資料,並加以整理分析,特別是在對基期成本計劃完成情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根據有關的設計、施工等計劃,按照工程項目應投入的物資、材料、勞動力、機械、能源及各種設施等等,結合計劃期內各種因素的變化和准備採取的各種增產節約措施,進行反復測算、修訂、平衡後,估算生產費用支出的總水平,進而提出全項目的成本計劃控制指標,最終確定目標成本。確定目標成本以及把總的目標分解落實到各相關部門、班組大多採用工作分解法。
工作分解法又稱工程分解結構,在國外被簡稱為WBS(WorkBreakdownStructure),它的特點是以施工圖設計為基礎,以本企業做出的項目施工組織設計及技術方案為依據,以實際價格和計劃的物資、材料、人工、機械等消耗量為基準,估算工程項目的實際成本費用,據以確定成本目標。具體步驟是:首先把整個工程項目逐級分解為內容單一一,便於進行單位工料成本估算的小項或工序,然後按小項自下而上估算、匯總,從而得到整個工程項目的估算。估算匯總後還要考慮風險系數與物價指數,對估算結果加以修正。結構形式為:
1.0總工作
1.1分工作A
1.1.1主任務I
1.1.1.1子任務a
1.1.1.2子任務b
1.1.1.3子任務c
1.1.2主任務2
1.1.2.1子任務a
1.1.2.2子任務b
.......
1.2分工作B
1.2.1主任務I
1.2.1.1子任務a
1.2.1.2子任務b
.......
1.2.2主任務2
1.2.2.1子任務a
1.2.2.2子任務b
........
演繹成目標成本分解圖
利用上述wBs系統在進行成本估算時,工作劃分的越細、越具體,價格的確定和工程量估計越容易,工作分解自上而下逐級展開,成本估算自下而上,將各級成本估算逐級累加,便得到整個工程項目的成本估算。在此基礎上分級分類計算的工程項目的成本,既是投標報價的基礎,又是成本控制的依據,也是和甲方工程項目預算作比較和進行盈利水平估計的基礎。成本估算的公式如下:
估算 可確認單x 歷史基x 現在市場x 將來物價
成本 = 位的數量 礎成本 因素系數 上漲系數
式中"可確認單位的數量"是指鋼材噸數,木材的立方米數,人工的工時數等等;"歷史基礎成本"是指基準年的單位成本;"現在市場因素系數"是指從基準年到現在的物價上漲指數。
(三)編製成本計劃草案
對大中型項目,經項目經理部批准下達成本計劃指標後,各職能部門應充分發動群眾進行認真的討論,在總結上期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基礎上,結合本期計劃指標,找出完成本期計劃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挖掘潛力、克服不利因素的具體措施,以保證計劃任務的完成。為了使指標真正落實,各部門應盡可能將指標分解落實下達到各班組及個人,使"得目標成本的降低額和降低率得到充分討論、反饋、再修訂,使成本計劃既能夠切合實際,又成為群眾共同奮斗的目標。
備職能部門亦應認真討論項目經理部下達的費用控制指標,擬定具體實施的技術經濟措施方案,編制各部門的費用預算。
(四)綜合平衡,編制正式的成本計劃
在各職能部門上報了部門成本計劃和費用預算後,項目經理部首先應結合各項技術經濟措施,檢查各計劃和費用預算是否合理可行,並進行綜合平衡,使各部門計劃和費用預;算之間相互協調、銜接;其次,要從全局出發,在保證企業下達的成本降低任務或本項目"目標成本實現的情況下,以生產計劃為中心,分析研究成本計劃與生產計劃、勞動工時計劃、材料成本與物資供應計劃、工資成本與工資基金計劃、資金計劃等的相互協調平衡。經反復討論多次綜合平衡,最後確定的成本計劃指標,即可作為編製成本計劃的依據,項目經理部正式編制的成本計劃,上報企業有關部一後即可正式下達至各職能部門執行。
二、施工項目成本計劃的編制方法
施工項目成本計劃工作主要是在項目經理負責下,在成本預、決策基礎上進行的。編制中的關鍵前提---確定目標成本,這是成本計劃的核心,是成本管理所要達到的目的。成本目標通常以項目成本總降低額和降低率來定量地表示。項目成本目標的方向性、綜合性和預測性,決定了必須選擇科學的確定目標的方法。
(一)常用的施工項目成本計
在概、預算編制力量較強、定額比較完備的情況下,特別是施工圖預算與施工預算編制經驗比較豐富的施工企業,工程項目的成本目標可由定額估演算法產生。所謂施工圖預算,它是以施工圖為依據,按照預算定額和規定的取費標准以及圖紙工程量計算出項目成本,反映為完成施工項目建築安裝任務所需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它是招標投標中計算標底的依據,評標的尺度,是控制項目成本支出、衡量成本節約或超支的標准,也是施工項目考核經營成果的基礎。施工預算是施工單位 (各項目經理部)根據施工定額編制的,作為施工單位內部經濟核算的依據。
過去,通常以兩算對比差額與技術組織措施帶來的節約來估算計劃成本的降低額,公式為:
計劃成本降低額=兩算對比定額差 十 技術組織措施計劃節約額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一些施工單位對這種定額估演算法又作了其步驟及公式如下:
(1)根據已有的投標、預算資料,確定中標合同價與施工圖預算的總價格施工圖預算與施工預算的總價格差。
(2)根據技術組織措施計劃確定技術組織措施帶來的項目節約數。
(3)對施工預算未能包容的項目,包括施工有關項目和管理費用項目,參照估算。
(4)對實際成本可能明顯超出或低於定額的主要子項,按實際支出水平估算出其實際與定額水平之差。
(5)充分考慮不可預見因素、工期制約因素以及風險因素、市場價格波動因素,加以試算調整,得出一綜合影響系施工項日降低成本計劃
(6)綜合計算整個項目的目標成本降低額及降低率。
目標成本=[(1)+(2)一 (3)士 (4)]X[l十(5)]
降低額
目標成本降低率=目標成本降低額/項目的預算成本
(二)計劃成本法
施工項目成本計劃中的計劃成本的編制方法,通常有以下幾種:
1.施工預演算法
施工預演算法,是指主要以施工圖中的工程實物量,套以施工工料消耗定額,計算工料消耗量,並進行工料匯總,然後統一以貨幣形式反映其施工生產耗費水平。以施工工料消耗定額所汁算施工生產耗費水平,基本是一個不變的常數。一個施工項目要實現較高的經濟效益 (即提高降低成本水平),就必須在這個常數基礎上採取技術節約措施,以降低消耗定額的單位消耗量和降低價格等措施,來達到成本計劃的目標成本水平。因此,採用施工預演算法編製成本計劃時,必須考慮結合技術節約措施計劃,以進一步降低施工生產耗費水平。用公式來表示:
施工預演算法的計劃 施工預算施工生產耗費 技術節約措施= -成本 (目標成本) 水平 (工料消耗費用) 計劃節約額
2.技術節約措施法
技術節約措施法是指以該施工項目計劃採取的技術組織措施和節約措施所能取得的經濟效果為施工項目成本降低額,然後求施工項目的計劃成本的方法。用公式表示:
施工項目計劃成本=施工項目預算成本-技術節約措施計劃節約額 (降低成本額)
3.成本習性法
成本習,性法,是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在編製成本計劃申的應用,主要按照成本習性,將成本分成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類,以此作為計劃成本。具體劃分可採用費用分解法。
(1)材料費。與產量有直接聯系,屬於變動成本。
(2)人工費。在計時工資形式下,生產工人工資屬於固定成本。因為不管生產任務完成與否,工資
照發,與產量增減無直接聯系。如果採用計件超額工資形式,其計件工資部分屬工變動成本,獎金、效益工資和浮動工資部分,亦應計入變動成本。
(3)機械使用費。其中有些費用隨產量增減而變動,如燃料、動力費,屬變動成本。有些費用不隨產量變動,如機械折舊費、大修理費、機修工、操作工的工資等,屬於固定成本。此外還有機械的場外運輸費和機械組裝拆卸、替換配件、潤滑擦試等經常修理費,由於不直接用於生產,也不隨產量攆減戍正比例變動,而是在生產能力得到充分利用,產量增長時,所分攤的費用就少些,在產量下降時,所分攤的費用就要大一些,所以這部分費用為介於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之間的半變動成本;可按一定比例劃歸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
(4)其他直接費。水、電、風、汽等費用以及現場發生的材料二次搬運費,多數與產量發生聯系,屬於變動成本。
(5)施工管理費。其中大部分在一定產量范圍內與產量的增減沒有直接聯系,如工作人民工盜,生產工人輔助工擯,工資附加鼓、辦公費、差旅交通費、固定資產使用費、職工教育經費、上級管理費等,基本上屬於固定成本。檢驗試驗費、外單位管理費等與產量增減有直接聯系,則屬於變動成本范圍,此外,勞動保護費中的勞保服裝費、防暑降溫費、防寒用品費,勞動部門都有規定的領用標准和使用年限」基本上屬於固定成本范圍,技術安全措施,保健費,大部分與產量有關,屬無變動性質,工具用具使用費中,行政使用的傢具費屬固定成本,工人領用工具,隨管理制度不同而不同,有些企業對機修工、電工、鋼筋、車、鉗、刨工的工具按定額配備,規定使用年限,定期以舊換新,屬於固定成本,而對民工、木工、抹灰工、油漆工的工具採取定額人工數、定價包干,則又屬於變動成本。
在成本按習性劃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後,可用下列公式計算:
施工項目 施工項目變動 施工項目固定
計劃成本=成本總額 (C2Q)十成本總額 (C1)
4.按實計演算法
按實計演算法,就是施工項目經理部有關職能部門(人員)以該項目施工圖預算的工料分析資料作與控制計劃成本的依據。根據施工項目經理部執行施工定額的實際水平和要求,由各職能部門歸口計算各項計劃成本。
(1)人工費的計劃成本,由項目管理班子的勞資部門 (人員)計算。
人工費的計劃成本=計劃用工量X實際水平的工資率
式中,計劃用工量=2(某項工程量X工日定額),工日定額可根據實際水平,考慮先進性,適當提高定額。
(2)材料費的計劃成本,由項目管理班子的材料部門(人員)計算。
材料費的計劃成本了2(主要材料的計劃用量X實際價格)十乏(裝飾材料的計劃用量X實際價恪)十2(周轉材料的使用量X日期X租賃)十乏(構配) 。
(來自中華林園)

『貳』 成本降低率的計算,求計算過程。

該企業的成本費用降低率=(100-90)/100*100%=10%。

成本降低率,即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與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本年累計總成本的百分比。

即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同一產品的兩個不同時期成本相比的降低額,與前期成本水平相比的比率。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的計算方法

其計算公式為:

(1)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率=∑(某產品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劃單位成本)*計劃產量/∑(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劃產量)*100%。

(2)可比產品成本實際降低率=∑(某產品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實際單位成本)*實際產量/∑(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實際產量)*100%。

(2)計劃成本降低額怎麼算擴展閱讀:

成本降低率,即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與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本年累計總成本的百分比。即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同一產品的兩個不同時期成本相比的降低額,與前期成本水平相比的比率。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與計劃降低額的差異,主要由以下三個因素的變動形成:

(1)單位成本變動。假定產品品種結構不變,可比產品單位成本越低,成本降低額越大;反之就越小。

(2)產品產量變動。假定產品單位成本不變,可比產品產量越多,成本降低額越大;反之就越小。

(3)產品結構變動。在生產多種可比產品的情況下,成本降低率較大的產品在全部可比產品成本中所佔比重越高,成本降低額越大;反之就越小。

『叄』 某企業產品成本水平計劃規定降低5%,而實際降低6%,那麼實際超額完成計劃任務怎麼算,拜求解答。。

計劃完成率=(1-6%)/(1-5%)=98.95%
實際超額完成計劃任務=1-98.95%=1.05%
計劃完成程度指標(計算公式;利潤計劃完成程度=實際利潤/計劃利潤)
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簡稱「計劃完成程度指標」、「計劃完成百分比」,是社會經濟現象在某時期內實際完成數值與計劃任務數值對比的結果,一般用百分數來表示。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是用來檢查、監督計劃執行情況的相對指標。它以現象在某一段時間內的實際完成數與計劃數對比,來觀察計劃完成程度。
計算方法
由於計劃數在實際計算中可以表現為絕對數、相對數、平均數等多種形式,因此計算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1、計劃數為絕對數和平均數時
使用絕對數和平均數計算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時,可直接用上述計算公式。
採用水平法計算,只要有連續一年時間(可以跨年度)實際完成水平達到最後一年計劃水平,就算完成了五年計劃,餘下的時間就是提前完成計劃時間。在例中,該企業實際從五年計劃的第四年第三季度到第五年第二季度連續一年時間的產量達到了計劃期最後一年計劃產量720萬件水平,完成了五年計劃,那麼第五年下半年這半年時間就是提前完成計劃的時間。
累計法
累計法就是整個計劃期間實際完成的累計數與同期計劃數相比較,來確定計劃完成程度。計算公式如下:
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計劃期間累計實際完成數/計劃規定的累計數
采有累計法計算,只要從中長期計劃開始至某一時期止,所累計完成數達到計劃數,就是完成了計劃。例中,前四年投資額已完成五年計劃,比計劃時間提前一年。
計劃數為相對數時
計劃數為相對數時計劃完成程度計算公式為:
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實際完成百分比數/計劃規定百分比;
其中:實際完成百分比數=本期實際完成數/上期實際完成數;
計劃規定百分比數=本期計劃完成數/上期實際完成數;
計算結果表明,產量計劃完成程度大於100%,說明超額完成計劃。而單位成本計劃完成程度小於100%,說明實際成本比計劃成本有所降低,也超額完成了成本降低計劃。

『肆』 財務管理計算題

1本年度凈利潤 =(息稅前利潤-負債利息)*(1-稅率)
=(800-200*10%)*0.67=522.6

2本年應計提的法定公積金和法定公益金
法定公積金=522.6*10%=52.26
法定公益金=522.6*10%=52.26
3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
=年年初未分配利潤貸方余額+本年度凈利潤-應計提的法定公積金和法定公益金=181.92+522.6-52.26-52.26=600
4每股支付的現金股利
=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16%/60=1.6
5光華公司現有資本結構下的財務杠桿系數和利息保障倍數
財務杠桿=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負債利息)=800/(800-20)=1.02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負債利息=800/20=40
6股票的風險收益率和投資者要求的必要投資收益率
風險收益率=1.5*(14%-8%)=9%
必要投資收益率=風險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
=9%+8%=17%
7利用股票估價模型計算光華公司股票價格為多少時投資者才願意購買
=下一年股利*(1+增長率)/(必要投資收益率-增長率)
=(1.6*1.06)/(17%-6%)
=15.42元
可累死我了!得分不容易啊!!

『伍』 概統計算題求助 計算產品成本降低程度以及由於成本降低而節約的生產費用

該企業的成本費用降低率=(100-90)/100*100%=10%。

成本降低率,即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與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本年累計總成本的百分比。

即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同一產品的兩個不同時期成本相比的降低額,與前期成本水平相比的比率。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的計算方法

其計算公式為:

(1)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率=∑(某產品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劃單位成本)*計劃產量/∑(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劃產量)*100%。

(2)可比產品成本實際降低率=∑(某產品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實際單位成本)*實際產量/∑(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實際產量)*100%。

(5)計劃成本降低額怎麼算擴展閱讀:

成本降低率,即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與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本年累計總成本的百分比。即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同一產品的兩個不同時期成本相比的降低額,與前期成本水平相比的比率。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與計劃降低額的差異,主要由以下三個因素的變動形成:

(1)單位成本變動。假定產品品種結構不變,可比產品單位成本越低,成本降低額越大;反之就越小。

(2)產品產量變動。假定產品單位成本不變,可比產品產量越多,成本降低額越大;反之就越小。

(3)產品結構變動。在生產多種可比產品的情況下,成本降低率較大的產品在全部可比產品成本中所佔比重越高,成本降低額越大;反之就越小。

『陸』 什麼是設計預算總成本計劃降低額

設定一個比預算的總成本再節省多少額。設計預算總成本計劃降低額=預算的總成本額—實際發生的總成本額
預算的總成本
首先:成本構成有:料、工、費及間接費用

比如你們公司生產鋼門,其成本預算為:(數據不一定正確,僅演示方法)

一個標準的0921防火門,
一、料:
1、門框:1.8MM方鋼4米,單價為100元每米,預算成本4*100=400元
2、門板:0.9MM冷砸鋼板3.5平方米,單價為80元每平方,預算成本3.5*80=280元
3、門鎖:防火鎖一個,單價80元,預算成本80
4、輔料:螺絲、鉚釘、電鋸片、鑽頭燈,共30元
以上用料合計:400+280+80+30=790

二、工
生產一個防火門,需要切割、折彎、焊接、輔助等工序,一個工時45元
1、切割:定額工時為0.8,需0.8*45=36
2、折彎:定額公司為0.6,需0.6*45=27
3、焊接:定額工時為1.2,需54
4、輔助:定額工時為0.3,需13.5
以上人工合計:36+27+54+13.5=130.5

三、直接費用
1、分攤的設備折舊:(方法很多,僅用定額法舉例) 20
2、電費20
3、運費20
4、噴漆30
費用合計20+20+20+30=90

四、間接費用
1、廠部管理費:2(同上用定額法舉例)
2、廠部其他費:1
以上合計3
五、稅收,定額稅收17元

那麼以上成本為???自己算

以上為單個產品的成本預算,
你把所有的產品的成本預算都做完,然後按料、工、費、間接費、稅金等5個大項合計後,就是總體成本預算

『柒』 計劃成本法的公式

1、計劃成本=發出材料的數量×計劃單價

2、實際成本=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發出材料的成本差異額

3、成本差異額=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4、材料成本差異率=差異額/計劃成本

拓展資料

實際應用

計劃成本的制定

計劃成本法

計劃成本制定得恰當,既有利於企業考核采購部門的業績,調動其積極性,促使其降低采購成本、節約開支;也有利於財務部門制定考核標准 >標准,分析采購成本升降的原因,為領導決策提供有用財務信息。計劃成本,一般由企業采購部門會同財務等有關部門制定,包括買價、運雜費及應計入成本的有關稅金等,力求接近實際。每年年初,由采購部門會同財務等有關部門,按材料類別、品種、規格編製成材料計劃成本目錄。對一些品種、規格材料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相懸殊的,應分析產生差異的具體原因,然後對所定不恰當的品種、規格材料計劃成本進行修訂,使之符合實際,以利於計劃成本的執行。

材料成本差異率的確定

1.確定材料成本差異率。材料成本差異率應根據重要性原則及成本效益原則,對企業大宗原材料、價值高的原材料,按類別及用途分別確定。如礦石應按原礦、精礦、粉礦、塊礦等,煤應按煉焦煤、無煙煤、瘦煤等分別確定成本差異率;在材料領用、出售、生產中,分別按各自成本差異率分攤材料成本差異;對低值易耗材料,可按綜合差異率確定成本差異率。這樣,既可簡化

財務核算工作量,也不影響成本計算的准確性。

2.確定成本差異率應注意配比性原則。現行財務會計制度規定,發出材料應負擔成本差異,除委託外部加工發出材料可按上月的差異率計算外,都應使用當月的實際差異率;不管使用當月的實際成本差異率,還是使用上月的成本差異率,在計算時都應注意配比性原則。

月末在材料已到發票未到情況下的財務處理:

現行財務會計制度規定,月末在貨物已到而發票未到的情況下,其財務處理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暫估入賬,借記原材料,貸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金額。不管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暫估入賬,都沒有包括不計入成本中稅金。因為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的組成內容是一樣的,均包括材料價款、運雜費及有關稅金等。月末,如果企業有大量暫估入賬的材料,企業就不能真實反映財務狀況。因此,企業應按照重要性、謹慎性及成本效益原則,按月末貨物已到發票未到的情況進行財務處理。

1、月末、季末的財務處理。月末、季末的財務會計報表一般不對外報送,也不需要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根據以上原則可從簡處理,借記原材料,貸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金額。會計報表即資產負債表不列示,會計報表附註不披露。

2、半年末、年末的財務處理。半年末、年末的會計報表既要對外報送,也要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從重要性及謹慎性原則考慮,半年末、年末如存在大量的暫估入賬的材料,其賬務處理應借記原材料(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遞延稅款——暫估進項稅額(價款按17%或13%及運雜費按7%計算部分),貸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金額。這樣處理包含材料中不計入成本中稅金部分,

3、應付賬款中體現謹慎性原則,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列示,在遞延稅款下增加一欄。其中,暫估進項稅額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披露,披露貨已到發票未到的原因、時間及暫估金額;如不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披露,將會影響會計報表使用人對會計報表的誤解。

『捌』 成本計劃降低額和計劃降低率怎麼計算

成本降低率,即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與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本年累計總成本的百分比。即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同一產品的兩個不同時期成本相比的降低額,與前期成本水平相比的比率。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的計算方法
其計算公式為:
(1)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率=∑(某產品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劃單位成本)*計劃產量/∑(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劃產量)*100%
(2)可比產品成本實際降低率=∑(某產品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實際單位成本)*實際產量/∑(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實際產量)*100%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與計劃降低額的差異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與計劃降低額的差異,主要由以下三個因素的變動形成:
(1)單位成本變動。假定產品品種結構不變,可比產品單位成本越低,成本降低額越大;反之就越小。
(2)產品產量變動。假定產品單位成本不變,可比產品產量越多,成本降低額越大;反之就越小。
(3)產品結構變動。在生產多種可比產品的情況下,成本降低率較大的產品在全部可比產品成本中所佔比重越高,成本降低額越大;反之就越小。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的優缺點
優點
一是綜合性,它可以把各種可比產品成本的升降情況綜合地反映出來;
二是可比性,因為它是以可比產品為基礎計算的,不僅可以與計劃相比較, 檢查可比產品成本降低完成情況,而且可以與以前年度相比較,研究成本的降低速度和趨勢。
不足之處:
(1)可比產品與不可比產品界限不易劃清;
(2)它只反映可比產品成本,不能反映成本指標的全貌,無法評價企業全面的成本管理工作;
(3)由於只評價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因此在可比產品與不可比產品之間分攤費用時,往往人為的使可比產品少負擔一些,這種情況嚴重的影響成本降低指標的准確性。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是用以考核分析可比產品成本降低情況及其原因的主要指標。但是,可比產品與不可比產品的界限往往不易劃分。

『玖』 如何用因素分析法測算各因素變動影響成本的降低額

設某項經濟指標N是由A,B,C三個因素組成的。在分析時,若是用實際指標與計劃指標進行對比,則計劃指標與實際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計劃指標N0=A0×B0×C0
實際指標N1=A1×B1×C1
分析對象為N1-N0的差額。
採用因素分析法測定各因素變動對指標N的影響程度時,各項計劃指標,實際指標及替代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計劃指標 N0=A0×B0×C0-----------(1)
第一次替代N2=A1×B0×C0-----------(2)
第二次替代N3=A1×B1×C0-----------(3)
實際指標 N1=A1×B1×C1-----------(4)
各因素變動對指標N的影響數額按下式計算:
由於A因素變動的影響=(2)-(1)=N2-N0
由於B因素變動的影響=(3)-(2)=N3-N2
由於C因素變動的影響=(4)-(3)=N1-N3
將上述三個項目相加,即為各因素變動對指標N的影響程度,它與分析對象應相等。

『拾』 某工程預算成本總額是2065.6萬元,計劃成本降低額是52.4萬元,計劃成本降低率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