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要降低股票的成本,該怎麼做
想要降低股票的成本,就需要在這只股票的階段性低點去購買。購買股票的成本由股價決定,然而股價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正常交易日中股價是會有變化的,或許往上漲,或許往下跌,這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看。而想要降低股票的成本,就只能在股票的階段性低點去購買。舉個例子來說,寧德時代的股票在50元一股的時候,購買100股的價格是5000元。現在寧德時代的股價逼近600元一股,買一百股的價格在五六萬元左右。這兩者都是一樣份額的股票,前者顯然是要便宜很多。在股市中,很少有一直上漲的股票,這個時候想要把握住階段性低點是有一定難度的。
2. 散戶在一隻股上長期做T可以將成本做到0以下嗎
我認為是可以的;但必須有二個前提條件才可以,一是你要熟悉這只股票的特性;二是你握住的這只股票一定要不會有退市風險的股票才可以。你覺得呢?
很容易啊,不用長期,短線就能做到,也用不上什麼高深的技術。
跟魔術一樣聽起來不可思議,揭開了謎底一點意思都沒有
答案就是倉位。比如,買10萬塊的股票,賺了2000塊,也就是2%的收益。這時賣出10萬資金的股票。那剩下的2000市值,成本就是0。
只要多賣100股,成本就變負的了。不過,成本並不是越低越好,因成本低,意味著股數少,賺得也少。合適的成本,是個數學題,只
賺錢就是個毫無感情的機械操作
是不是很簡單?是不是很無聊?
如果你覺得激情澎湃了,那就掉進散戶隊伍了,重倉、滿倉,買了睡不好覺,漲一點激動、跌一點也激動。那就跟大部分虧錢的股民一樣了。倉位合適了,心態自然好,哪裡需要虧錢之後再安慰自己,這安慰一百年也安慰不出好心態,頂多是麻木。
賺錢就是個無聊的事,毫無感情的機器操作。達到這個狀態了,不是說明你心態好,而是說明你倉位合理,說明你已經跨入了穩健獲利的大門。
股市真正的贏家,都是把倉位玩得好的
倉位為主,技術是個輔助的手段。名人的話說得耳朵出繭子了,還是聽不進去。大部分股民只看技術不看倉位,總嫌賺得少。賺得再少也比賠了強啊!再說了,賺得少,只要夠穩,復利滾起來一年好幾倍沒什麼難度。
不接受反駁,股市專治不服。我教育不了的,市場會教育你。
散戶在一隻股上長期做T,完全可以將成本做到0以下。分享一下我做股票將成本做到0以下的體會。 選擇一隻可以長期持有做T的成長股。散戶要在一隻股票上長期做T,最關鍵是要選擇一隻好股票,價格波動大,在價值低估時分次買入。我一直專心做互聯網券商股冬菜,選擇冬菜主要是基於公司業務發展的穩定性,互聯網券商的業績彈性大,長期關注公司網站信息。2014年10元左右買入,收購同興證券連續漲停,2015年見證了十倍多的上漲,長期關注冬菜,值得擁有。 抓住機會做T實現穩定贏利。中途離開一段時間後,2019年3月20元左右的價格,半倉再次進了互聯網券商股冬菜當底倉,一年的時間里,股價上竄下跳,最高漲到22元,最低跌到了12.5元,採取月均分攤買入做T的方法,在進倉成本以下加至滿倉。2020年春節前後,特別是疫情影響,最低跌到了13元,繼續在成本以下買入做T降成本。中途參與了二次分紅,倉位是建底倉的三倍,成本控制在轉股價13元以下。隨著2020年7月券商股價大漲,盈利一倍多止盈三分之二,持倉成本負十多元。 珍惜每一次下跌機會做T操作。目前大盤從3458點下跌接近3200點,冬菜股價己遠離我的止盈價格,籌錢遇到了大跌分次補倉日內做T,在零成本以下進行短線操作,加倉的籌碼獲利就當天做T減倉降成本,下跌套住了就中長線持有。
3. 如何有效控製成本
企業有效控製成本方法如下:
一、完善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
企業在成本管理時,首先應該抓成本的基礎管理工作。基礎工作是基石,是實施成本控制的「標准」,是過程式控制制、差異分析、糾正差異、業績考核的基礎。但實際中大部分國有企業成本控制沒有落到實處,只是在喊口號、流於表面形式,成本並未真正得到有效控制。如材料消耗過大,工時定額不準,費用開支詳細程度不夠。企業做好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完善定額標准:(1)人力資源部門組織修訂和完善工時定額標准;(2)技術部門要組織修訂和完善材料消耗定額;(3)經濟運行部門要組織修訂和完善工具、能源消耗定額,要組織檢查、補充、安裝計量標准。其次,企業綜合管理部門要組織修訂和完善管理流程和制度。此外,財務部門要組織成本習性的劃分標准和確定成本費用的開支范圍和標准。
二、努力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成本控制的重點在運營過程中,企業應從降低設計成本、采購成本、質量成本、銷售成本、工作流程、資金佔用、減少庫存七個方面,來努力降低總的運營成本。
1、控制設計成本
一個產品成本的80%左右決定於設計階段,因此要重視設計成本的控制工作。首先開發部門的每個工程技術人員都要樹立成本控制的思想,從設計階段開始就要考慮工藝、製造、采購等方面的成本控制,加強與銷售部門、財務部門的協調合作,全面熟悉客戶需求、了解市場價格,利用價值工程的原理,從功能——成本分析入手,考慮功能的合理性、必需性,堅持「合適就好」的原則;第二,技術開發部門、銷售部門、財務部門要認真總結以前一些的成功經驗,運用價值工程的原理,重新審視企業的功能——成本配置問題,為進一步參與市場競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第三,技術開發部門要牽頭做好下一代新產品的功能——成本分析工作;第四,各部門要利用價值工程原理,重新審視工藝、工序的增值性。
2、控制采購成本
通常情況下,采購成本占總成本的50%~80%,是傳統成本管理的重點。控制采購成本企業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第一,利用科學的決策分析方法,合理決定經濟訂貨量或經濟批量、決定采購項目、選擇供應單位、決定采購時間;第二,進一步推進集中采購制,建立原材料、輔料、低值易耗品、辦公用品、對外服務的統一采購平台,實現價格、供應商等資源共享;第三,推進直供製,逐步取消中間供應商;第四,建立采購責任制,強化采購人員、審價人員的責任意識;第五,整頓輔料、零星物資采購價格,采購價格要在前一次采購銷售價格的基礎上逐步下降;第六,探索建立采購獎罰制度,獎罰要與領導、個人掛鉤;第七,加強技術攻關力量,降低采購成本。
3、控制質量成本
改善質量和降低成本是相容的。質量是成本的基礎。要打破提高質量增加成本、降低成本損害質量的舊觀念,改進質量,事實上會帶動成本的降低。提高產品質量必須貫徹「以預防為主」的精神,適當增加檢驗費用和預防費,可以大幅度減少因質量不好而造成的損失。改進質量成本,要加強工作過程中的質量,才能減少廢品損失、減少工作、減少重工時間、減少資源耗用,因而才能降低營運總成本;企業各部門進一步加強製造質量成本的控制,把質量成本的控制范圍擴大到服務、設計、管理、研究領域;健全各職能部門的質量成本管理體系,設置職能部門工作質量目標。
4、控制銷售成本
銷售部門在擴大銷售成果,提高市場佔有率的同時,要強化銷售費用的使用效率,相對降低成本。首先,銷售部門要研究、推進大銷售、大服務的營銷體系,以規模經營降低成本;其次,銷售部門要認真研究國家、各地方的稅收政策,合理進行分公司的稅收策劃;第三,銷售部門要利用布點論的相關知識,探討銷售分公司布點的合理性;第四,銷售部門要利用經濟決策方法,降低運輸成本。第五,銷售部門要利用成本最優決策,提高廣告費的使用效率。
5、優化工作流程
工作是由一系列的工作流程或步驟所構成,從原材料采購開始,到最終產品或服務為止,每一個流程中應增值後再送到下一個流程,每一個流程都包含著人力資源或機器磨損,若不從事有價值增加的運作就是一種浪費。因此,各單位要按照價值鏈的管理方式重新審視工作流程的增值活動,減少工作中無價值的行為,杜絕「六種浪費」:製造過多的浪費、運作的浪費、加工的浪費、搬運的浪費、等待的浪費、時間的浪費。
6、減少庫存
庫存不會產生任何附加價值,它不僅佔用空間、佔用資金,而且產生搬運和儲存需求,吞食了財務資產。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方面庫存的腐蝕、變質,會產生浪費;另一方面,技術進步,競爭對手產品的改進,產品將產生經濟磨損,會使產品一夜之間變成廢品。降低庫存需要從降低庫存數量,降低庫存單位價格方面著手。因此,應加大對庫存的管理力度,縮短生產線、減少在產品,科學預算銷售數量,決定庫存數量和結構,正確計算取得成本、儲存成本、缺貨成本,把存貨量和庫存金額控制在最佳的范圍之內。
7、減少資金佔用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源泉,是企業最根本的資源。任何資金都是有成本的,無論是長短期借款、債券,還是股票、資本。任何資金都是有機會成本的,一筆資金投到股市就不能投到其它地方。減少資金佔用,可以減少資金成本或增加收益。因此,企業首先要推進資金集中管理,避免過於分散,規避風險;其次,職能部門要合理選擇營運資金政策、合理制定商業信用政策、清楚短期借款條件,合理預算現金流量,把各個環節的資金佔用降低最合理的水平。
三、根據經營目標,倒推分解,將成本目標落實到各層根據企業確定的目標體系和經營目標,並結合各業務板塊的實際情況,倒推分解、下達成本控制的具體目標。首先,各部門不能只有一個總的奮斗目標,要按責任會計的要求把目標成本層層分解為各個責任中心的責任成本,落實到各有關成本中心,將壓力傳遞到車間、班組、個人,真正做到「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其次,各級部門指標要形成一個多層次的成本控制網路,確保逐級目標的實現;第三,各部門在目標成本的制訂中,即要考慮自身的內部情況,又考慮企業的外部環境,合理選擇正確的標桿,制訂出最佳的目標成本;第四,凡是成本降低方案,無論大小,均要求量化成本降低目標。
四、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確保成本控制有效進行要使成本控制真正發揮效益,還必須貫徹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為此,企業應建立「人人節約、人人有獎」,「人人貢獻、人人獲益」的激勵機制。人力資源部門和財務部門首先要根據成本控制目標的量化目標和要求,完善績效評估制度;其次要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加強組織激勵,確保成本控制有效開展;第三,建立「成本控制」個人獎勵基金,加強個人激勵,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
企業降低成本提高利潤,關鍵是要將成本控制落到實處,成本控制與企業的基礎管理工作緊緊相聯。企業只有提高管理水平,開源節流,降低成本,提高市場佔有率才成為可能。
4. 請問玩股票怎麼降低成本價
一、滿倉做T
滿倉做T不用說,就是高價賣掉,低價再買入,降低成本。但是這個需要很好的盤感和操盤能力,需要有相當好的實盤操作經驗才行。即:某日在較高的價位賣掉全部股票,當日或後面的時間在比賣掉價格更低的價位再全部買回(含交易手續等成本),實現做T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留底艙做T
留底艙做T,這是重點。採用此方法,需要兩點:一是有較好的操盤能力和執行紀律的能力;二是需要有較多的時間看盤和操作。下面具體介紹一下:
首先,不滿倉,留底艙10-20%,這里舉例留底艙10%。如:手中有籌碼9000股,剩餘資金能買入至少1000(含手續費),等於將資金分成10份,9份是股票,一份是資金,可以買入九分之一的籌碼;
第二,盤中伺機低點買入股票1000,尋找高點,賣出1000股;再有低點,買入1000股,尋高點又賣出1000......如此即可一天操作9次,直到手中籌碼全部換完,實現降低成本的目標。
當然,這是理想化的操作,一天之中,有一次到兩次這樣的機會,就不錯了。而且一天真要做9次,那也非常勞神費力。切記,收盤之前,務必留下10%的資金,待以後的交易日繼續做T。一般來講,嚴格執行紀律,做T出現高點必須賣掉,實現減低成本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堅持下來,會發現,成本價可以做到前期相對低點以下甚至更低。
5. 想要把股票解套並且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手法是什麼
想要把股票解套並且降低成本,可以通過以下幾種辦法:
1.高拋低吸做差價,降低股票成本。
2.持續在低位購買股票,平攤股票成本。
3.長期下跌趨勢的股票要盡快割肉,盡量保住本金。
很多人炒股都會面臨被套牢的情況,想要股票解套需要分析具體情況,如果股票長期趨勢沒有發生改變,只需要想辦法降低持倉成本,如果股票長期趨勢已經形成下跌,最好能夠快速割肉,舍棄一部分本金保住賬戶裡面大部分錢 。
三、長期下跌趨勢的股票要盡快割肉,保住大部分本金。
對於長期趨勢已經形成,並且持續下跌的股票,盡量不要著急補倉平攤股票成本,很可能會造成進一步的虧損。這種股票解套的最好辦法就是割肉出局,犧牲一部分的本金,保住賬戶內大部分資金,選擇其他股票獲得收益,減少本金的虧損。
股票解套只能是等待股票價格上漲,或者不斷降低手中股票的成本。大家對此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