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月末產品生產都沒有完工,請問「生產成本」科目、「製造費用」科目,在帳務上該如何處理急!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製造費用」科目應當於月末,將其餘額轉入「生產成本」科目,結轉後,一般無余額。特殊情況下,如季節性生產企業,「製造費用」科目存在月末余額,計入資產負債表中的「存貨」項目。
回答者:acco125125 - 首席運營官 十二級 1-10 12:55
因此,題中企業在正常情況下,即使當月月末產品未完工,也需要將「製造費用」科目余額按規定結轉計入「生產成本」科目,以使「生產成本」科目正確反映月末在產品成本。如果企業未將「製造費用」科目余額轉入「生產成本」科目,則「生產成本」科目反映的月末在產品成本是被低估的。
B. 工程沒有完工,工程結算月底怎麼結轉
工程施工建造合同結算及會計分錄
(一)工程未竣工結算前的工程價款結算的會計核算
《施工企業會計核算辦法》規定:「如果工程施工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地估計,企業應當根據完工百分比法在資產負債表日確認工程合同收入和工程合同費用。如果工程施工合同的結果不能夠可靠地估計,應當區別情況處理:若合同成本能夠收回的,工程合同收入根據能夠收回的實際合同成本加以確認,合同成本在其發生的當期確認為工程合同費用;若合同成本不能夠收回的,不能收回的金額應當在發生時立即作為工程合同費用,不確認收入。」
1、工程施工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地估計時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的確認
(1)判斷工程施工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地估計的條件
固定造價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條件:合同總收入能夠可靠地計量;與合同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合同完成進度和為完成合同尚需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確定;為完成合同已經發生的合同成本能夠清楚地區分和可靠計量,以便實際合同成本能夠與以前的預計成本相比較。
成本加成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條件:合同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人企業;實際發生的合同成本,能夠清楚地區分並且能夠可靠地計量。
(2)按完工百分比法確認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的步驟
按照上述規定,在工程施工合同結果能夠可靠估計的情況下,企業應當採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其步驟為:首先,確定施工合同的完工進度,計算出完工百分比;然後根據完工百分比計算和確認當期的合同收入和費用。其計算公式如下:
當期確認的合同收入=(合同總收入×完工進度)-以前會計年度累計已確認的收入
當期確認的合同毛利=(合同總收入—合同預計總成本)×完工進度—以前會計年度累計已確認的毛利
當期確認的合同費用=當期確認的合同總收入—當期確認的合同毛利—以前會計年度預計損失准備
在運用上述公式計算確認相關的收入、毛利和費用時,應當關註:(1)在當年開工當年未完工的建造合同的情況下,企業在運用上述公式時,以前會計年度累計已確認的合同收入和合同毛利均為零;(2)在以前年度開工本年度完工的建造合同的情況下,當期確認和計量的合同收入,等於合同總收入減去以前會計年度累計已確認的收入後的余額;當期確認和計量的毛利,等於合同總收入減去實際合同總成本和以前會計年度累計已確認的毛利後的余額;(3)在當年開工當年完工的建造合同的情況下,當期確認和計量的合同收入,等於該項合同的總收入,當期確認和計量的合同費用,等於該項合同的實際總成本。
具體的會計核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工程開工後,每月根據實際發生的合同費用,作會計分錄: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工程
貸:應付工資或原材料或周轉材料等
第二步:每月根據合同收取工程款時,作會計分錄:
借:銀行借款
貸:預收賬款或應收賬款--**單位
第三步:每月末,由公司預算部門按施工合同完工進度,開出工程結算價款帳單(見附件),送交財務部門,作會計分錄:
借:應收賬款--**單位
貸:工程結算--**工程
第四步:每月末,財務部門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確認合同收入、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作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工程
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工程
貸:主營業務收入--**工程
第五步:每月末,財務部門根據當期確認的分包單位工程結算,計算代扣代交的營業稅金及附加;根據當期確認的主營業務收入與分包單位工程結算的差額,計算自行完成的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並進行財務處理,作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自行完成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代扣代交
貸:應交稅金—應交城建稅—自行完成
貸:應交稅金—應交城建稅—代扣代交
貸:其他應交款—教育費附加—自行完成
貸:其他應交款—教育費附加—代扣代交
第六步:每月末,將當期確認的主營業務收入、成本轉入「本年利潤」科目,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收入--**工程
貸: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工程
2、工程施工合同的結果不能可靠地估計時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的確認
根據規定,在工程施工合同不能可靠地估計的情況下,企業不能採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合同收入和成本,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合同成本能夠收回的,合同收入按照實際收到的工程款確認合同收入,合同成本按照當期實際發生合同費用確認成本,合同毛利可以為零。
具體的會計核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工程開工後,每月根據實際發生的合同費用,作會計分錄: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工程
貸:應付工資或原材料或周轉材料等
第二步:每月根據合同收取工程款時,作會計分錄:
借:銀行借款
貸:預收賬款或應收賬款--**單位
第三步:每月末,由公司預算部門按當期實際收到的工程款,開出工程結算價款帳單(見附件),送交財務部門,作會計分錄:
借:應收賬款--**單位
貸:工程結算--**工程
第四步:每月末,財務部門按照實際收到的工程款確認合同收入,按照當期實際發生的合同費用確認合同成本,按照收入與成本的差額確認合同毛利,合同毛利可以為零,作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工程
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工程(可以為零)
貸:主營業務收入--**工程
第五步:每月末,財務部門根據當期確認的分包單位工程結算,計算代扣代交的營業稅金及附加;根據當期確認的主營業務收入與分包單位工程結算的差額,計算自行完成的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並進行財務處理,作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自行完成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代扣代交
貸:應交稅金—應交城建稅—自行完成
貸:應交稅金—應交城建稅—代扣代交
貸:其他應交款—教育費附加—自行完成
其他應交款—教育費附加—代扣代交
第六步:每月末,將當期確認的主營業務收入、成本轉入「本年利潤」科目,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收入--**工程
貸: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工程
(2)合同成本不可能收回的,應將實際發生的合同費用當即確認為費用,不確認收入。其會計處理為:
借:管理費用
貸:存貨跌價准備—合同預計損失准備--**工程
(二)工程竣工並與業主完成工程結算後的會計核算
第一步:預算部門根據工程結算書中的工程總造價減去截止到本月累計開出的工程價款結算帳單的差額,編制工程價款結算帳單,送財務部一份,做會計分錄:
借:應收帳款—**單位
貸:工程結算—**工程
第二步:財務部根據工程結算書中的工程總造價減去截止到本月確認的工程價款收入,確認當期主營業務收入,並計提相應的稅金;根據經公司預算部門確認的分包結算書,按分包結算總值減去截止到本月累計確認的分包結算值的差額,加上本期發生的間接費用,確認主營業務成本;當期確認的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的差額,作為工程施工—合同毛利處理,同時沖銷計提的預計損失准備。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成本—**工程
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工程
貸:主營業務收入--**工程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自行完成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代扣代交
貸:應交稅金—應交城建稅—自行完成
貸:應交稅金—應交城建稅—代扣代交
貸:其他應交款—教育費附加—自行完成
貸:其他應交款—教育費附加—代扣代交
借:存貨跌價准備—合同預計損失准備
貸:管理費用
第三步:將「工程結算」科目余額與相關的「工程施工」科目余額對沖,結清「工程施工」科目和「工程結算」科目余額,進行財務處理。
借:工程結算—**工程
貸: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工程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工程
第四步:業主已確認了工程結算書後,又收回工程款時,財務部根據收款憑證,進行財務處理。
會計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帳款—**單位
(三)施工企業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後,會計報表及會計報表附註項目的變化
1、「周轉材料」科目余額應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存貨」項目,並在會計報表附註中說明周轉材料的攤銷方法。
2、將「工程施工」科目余額減「工程結算」科目余額後的差額進行分析,將差額為借方的填入「存貨」項目,將差額為貸方的填入「預收賬款」項目。同時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披露下列信息:在建施工合同累計已發生的成本、累計已確認的毛利以及累計已結算的價款。
3、將「臨時設施」和「臨時設施清理」科目余額之和減「臨時設施攤銷」科目余額後的金額填入「其他長期資產」項目,並在會計報表附註中說明臨時設施的攤銷方法、臨時設施的原價、累計攤銷額以及清理情況。
C. 生產成本怎麼結轉
問題一:結轉生產成本是什麼意思? 成本核算的基本賬戶有:「生產成本」、「製造費用」。
發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生產費用,直接借記「生產成本」科目。
發生製造費用,借記「製造費用」科目;分配製造費用時,借記「生產成本」科目,貸記「製造費用」科目,期末無余額。
月末,結轉已完工並驗收入庫的產成品、半成品及已提供的勞務,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生產成本」科目;「生產成本」的余額在借方,反映尚未完工的產品成本。
因此,直接人工直接按照生產產品直接計入「生產成本」科目,不存在是否有餘額的問題。即使有餘額也觸能與其他成本項目一起共同體現在「生產成本」科目借方,反映尚未完工的產品成本。
而發生製造費用,借記「製造費用」科目;分配製造費用時,借記「生產成本」科目,貸記「製造費用」科目,期末無余額。
問題二:結轉生產成本時明細賬怎麼記 生產成本明細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資」「製造費用」都是借方欄,發生時用藍字記,結轉完工時用紅字。
問題三:生產成本怎麼結轉庫存商品,銷售產品又怎麼結轉庫存商品 程序是這的
1、日記按照領用及發生情況,將相關開支分別計入生產成本或者製造費用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
貸: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等
2、月末,按照方法將製造費用分攤結轉到每個產品的生產成本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3、生產成本在產成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對於分配給產成品的轉讓庫存商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對於分配給在產品的繼續留在激產成本科目
4、結轉銷售成本,按照銷售出去的數量和對應數量的生產成本結轉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問題四:製造業生產成本如何結轉銷售成本 第一、把歸屬於當月的費用全部入賬,包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人用等等。
第二、成本的三大板塊:製造費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入賬齊全。
第三、結轉製造費用至生產成本。
第四、把生產成本結轉入發出商品(庫存商品)科目。
第五、按照當月確認的的量,分批次、型號或者等級配成本。
第六、結轉發出商品川庫存商品)至主營業務成本,並計算應繳的增值稅。
問題五:生產成本期末結轉後會有餘額嗎? 你好,
生產成本在期末結轉後,如果有在產品就有餘額,就是未完工產品的在產品成本。
問題六:結轉已銷產品的生產成本 會計分錄怎麼做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問題七:本月沒有完工產品,生產成本如何結轉 不用進行賬務處理,生產成本借方余額,本身就代表的是在產品的成本,既然沒有完工,就不需要結轉,但是製造費用要轉入生產成本,其他的不用動了,等到完工後,再將其轉入庫存商品,
問題八:生產成本可以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嗎? 一般來說,應該從庫存商品轉入主營業務成本,不能直接從生浮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不過,如果是修理加工企業的話,可以
問題九:如何結轉完工入庫產品生產成本? 分計分錄應該是:借:庫存商品-甲 貸:生產成本-甲 才更完整。因為你本月還存在在產品乙產品。生產的費用與製造費用是需要這兩個產品之間分配的。
另:庫存商品的金額應=期實+本月入庫-本月出庫
而存貨才=庫存商品+原材料)+在產品(即是我們的生產成本科目)(這些統統會體現在資產負債表上的存中) 追問請問如果製造費用的分配沒有說明的話,到底是按數量還是按價格分配呢
製造費用分配方法有按生產工人工時比例分配,生產工人工資比例分配和年度計劃分配率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