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怎麼提升成本核算
擴展閱讀
佛山產品展台多少錢 2024-07-27 18:13:53
公牛插座價格怎麼那麼貴 2024-07-27 17:45:28
石油期貨收銀員怎麼樣 2024-07-27 17:41:30

怎麼提升成本核算

發布時間: 2023-09-19 04:30:01

Ⅰ 如何使項目成本核算應更准確精細

ERP的引入帶來了企業管理的深刻變革,特別是對處於企業管理核心地位的財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成本核算應更准確精細 成本核算關乎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敗。在ERP系統的支持下,企業各個部門實現了充分的信息共享。有別於傳統財務管理,財務人員可以了解到采購、生產、庫存、銷售各個階段的詳細數據,因而,對於每一作業的進行,財務管理都應進行相應的反映,進行階段的成本核算,提高成本數據的精細程度和准確性,從而使財務控制與財務監督更加有效。 二、風險防範應更有效 ERP系統使企業管理實現了信息化,使企業信息數據實時更新成為可能。因此,現代化的財務管理應充分利用及時更新的數據信息,對企業各個環節進行實時監控,有效發揮財務預警功能,當出現危機前兆時即向決策者做出反應,及時糾正,使企業風險降至最低。 三、預算管理應更全面 ERP系統為企業的預算管理提供了更加強大的技術支持:企業各業務部門的負責人,可以隨時看到它所應承擔的各項費用情況,在會計期間的任何一天,都可以獲得截至當時的利潤情況表,並且與預算進行比較。ERP的這種技術支持,不但使經營者可以根據預算對經營策略作出及時調整,使預算管理真正落到實處,而且為預算編制積累了更加豐富的歷史數據。 因此,在ERP系統支持下,一方面預算管理應發揮事前、事中和事後全面控製作用;另一方面,預算管理應在豐富歷史數據的基礎上,做好各產品、各業務、各部門、各地區的預算工作,使預算編制更全面,財務管理更科學。 四、資金管理應更嚴格 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是資金管理,是對資金流的集中管理與控制。ERP系統在實施過程中對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行了重組,充分實現了信息共享,減少了采購、銷售與財務之間的穿梭往來。ERP系統下的財務管理,應充分利用財務與其他業務之間數據信息的聯通,提高管理效率。對資金的管理從傳統的事後算賬、做賬、統計、結算向前推進,使之貫穿於企業業務流程的每一個環節。從市場調查、產品開發、洽談合同收取訂單開始,就應充分考慮企業的資金問題,做好資金計劃,全面分析項目的盈利能力,減少漏洞,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另外,企業財務人員應充分利用ERP系統提供的數據資源,盡最大可能實時關注每個客戶的財務狀況,為客戶建立更為詳細的信用檔案,在進行是否發貨的資金審核時,盡最大可能減少人為判斷的隨意性,並根據客戶具體的信譽情況設計出更為適合的收賬政策,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五、財務分析應更及時 作為財務管理重要組成部分的財務分析,是以財務報表為基礎的。財務報表是否及時詳盡,在相當程度上將影響到財務管理的有效性。 在傳統財務報告體系中,財務人員只在年終編制年度財務報表。改進的財務報告雖然增加了中期的財務報表,但依然不能滿足日益激烈的競爭下,企業財務管理的需求。 由於ERP系統的支持,企業的資料庫中存儲了大量數據信息。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不同的報表處理模塊,以不同的核算方式和計算方法,可以隨時獲取基本財務報表、地區銷售狀況報表、特定產品的利潤報表等各種形式的詳盡的財務報表。財務人員應充分利用ERP系統提供的這一便利,隨時更新各類財務報表,進行及時的財務分析,為企業決策提供更具實效性的資料。 ERP系統的引入,給企業的管理方式、管理思想帶來了新的變革。

Ⅱ 如何進行成本的核算

完整地歸集與核算成本計算對象所發生的各種耗費,正確計算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和應計入本期成本的費用額,科學地確定成本計算的對象、項目、期間以及成本計算方法和費用分配方法,保證各種產品成本的准確、及時。

1、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認真執行成本開支的有關法規規定,按成本開支范圍處理費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制度。

4、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成本計算對象、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還有分類法、定額法等多種。



注意事項

1、最基本的成本計算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成本計算方法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生產的特點和成本管理的要求。例如,在大量大批單步驟生產的情況下,只要求按產品的品種計算成本,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就穩定之為品種法。

又如,在單件小批多步驟的生產情況下,由於生產是按照客戶的訂單以及企業組織的生產批別組織生產,因此,產品成本就應該按照訂單或生產批別進行計算,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就為分批法。而在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的情況下,往往不僅要求按產品品種計算方法為分步法。

2、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可與基本方法結合使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例如,採用品種法計算成本,在產品品種規格繁多的情況下,為了簡化成本計算工作,可以先將產品劃分為若干類別,分別計算各類別產品成本,然後在各個類別內部採用一定的分配標准,計算出各個規模產品的成本,這種方法稱之為分類法。

在定額管理制度比較健全的企業中,為了加強成本的定額控制,還可以以定額成本為基礎,計算產品的實際成本,這種方法為定額法。

Ⅲ 淺析如何加強工業企業成本會計核算與管理

一、引言 隨著全球化經濟進程的加快,對企業的成本會計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標准。成本會計的核算與管理與利潤由息息相關,同時而利潤是每個企業關注與立足的核心,因此怎樣才能花費最少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益是每個企業不斷追求的核心。這就使得工業企業成本會計的核算與管理的效率及標準的進一步改善和提高變得至關重要。如何實現工業企業成本會計核算與管理效率的提高,是很多人研究的課題,本文對此也進行研究。 二、核算與管理的對象及關系 (一)核算與管理的對象 工業企業成本會計的核算對象大致可以分為五類: 1、行政部門,行政部門需要掌握企業各類產品的成本金額以及構成結構來作為分析企業經營狀況的主要參考,另外還需要了解期間費用、管理費用等信息來做出管理決策等。 2、生產管理部門,具體又分為工程、車間等。生產管理部門處於企業經營管理過程的最基層,構成了工業企業成本的核心,是生產管理部門的主要任務對象,因此也是管理人員關注的核心之一。3、工段、班組等生產單位,這些單位是發生材料費、人工費的中心,也是企業的責任成本核心。 4、員工,現今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是責任制制度,員工為保障自己的利益也會關注生產成本情況。 5、其他,對於企業的半成品、在產品,企業的成本決策、控制等都需要成本會計提供相應的會計數據。因此,成本會計需要為這些部門、單位、員工等以上對象提供相應的會計數據。 (二)核算與管理的關系 核算與管理之間構成了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這是因為只有成本會計核算工作完成的好,才能夠實現成本會計管理的高效實施,而成本會計管理的高效有直接促進力核算的進行。工業成本會計核算為管理提供了一系列的准確數據參考,輔助了管理決策的制定,是管理可以更加切合實際。而對成本會計的管理能夠及時規范核算行為,發現不足不斷改善,使核算得以順利實行。核算與管理之間的這種相互作用關系,使得工業企業會計的核算工作做得更加的起到好處。 三、針對工業企業成本核算及管理中相關問題的改善方案 (一)通過內部模擬進一步減少生產成本 通過對成本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創新,例如通過內部市場模擬的方式來降低生產成本。該方法是指在具體的生產部門,把市場作為主導,利用行業內先進單位的最優業績水平作為參考,以原材料以及產成品的價格為相應的核算依據,得到當前產品在企業內部的價格以及成本。將內部各具體生產部門模擬成相應的買賣關系,並根據內部價格和成本推算出利潤然後做出相應的決策來降低工業企業的生產成本。 (二)改善收款速度的成功比率及速率減少資金成本 開展新型的成本管理方案,將工業企業內部的訂單數據進行市場鏈分解的方式,可以形成多個專人專職的子訂單。這就是說,對於應收賬款的相應子訂單也會被分配給會計部門所屬的專人負責。這種責任制制度能夠促使員工有效地實施,如果加以適當的機理及時,便可以極大地提高員工的積極性,任務的實現也就得到了保障,進一步使得收款的成功比率和速度得到提高。其次,一些有實力的工業企業完全有能力削弱甚至消除應收賬款。一些工業企業可以通過完善企業形象,成立一個標志性的、獨立的品牌,提升企業的信譽,可以在銷售產品的同時就完成款項的收回。此外,對於那些實力雄厚的工業企業還可以通過負營運的方式,即在得到訂單而未銷售產品前便取得賬款(預售賬款),這可以幫助企業進一步壓縮資金成本。 (三)通過逆向拉動式生產減少庫存成本 逆向拉動式又成為適時制,企業所運用這種形式的生產系統的核心是通過將客戶訂單的相關參數(例如對產品的規格、型號、質量等)要求作為主要參考依據來組織生產活動的進行。這種以顧客需求為中心,由後向前組織生產,可以保證與各項工序相鄰的上一工序嚴格依照標准實施。這種逆向拉動式的生產系統,可以有效保證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采購、生產、銷售的環節的緊密結合,減少甚至消除企業的存貨和缺陷。因為各個控制環節都有明確的訂單數據作為參看,無積壓的原材料、產成品等庫存,進一步減少了企業的庫存成本。 另外我們還可以在傳統的工業企業成本會計核算以及管理的基礎上進行理念創新,來實現降低成本的目標,例如技術改進、員工綜合素質提高、生產環節流暢化等。 四、總結 成本會計與核算所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相關核算方法、管理策略也豐富多樣。只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掌握成本會計與核算的要領,才能對會計核算工作做到最佳。總而言之,這是是一個需要長期努力的、動態改善的過程。只有良好地協調好核算與管理之間的相互作用及關系,保證二者共同促進、共同提高,才能實現工業企業成本會計的核算與管理的提升。

Ⅳ 怎麼才能更加准確地核算產品成本

成本計算軟體+准確的資料庫+成本核算人員的綜合素質(包括工藝知識)
 科理采購降本工作坊採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模式,
含3天工作坊和5天工作坊兩種授課形式,
通過理論學習如何構建成本體系、建立成本模型等知識體系,
並可深入供應商內部開展調研,數據採集、計算目標部件的
應該成本,與供應商協降本。

Ⅳ 如何進一步提高人工成本會計核算的規范性

關於如何提高人工成本財務管理及會計核算的規范性,主要要做到以下這些:

1、建立人工成本統計分析制度

人工成本的統計應以財務核算年度作為人工成本統計年度,以財務及其他專業的統計核算數據為依據,由勞動工資統計部門單獨進行統計,即保持相對的獨立性,但人工成本的統計結果應與財務核算和其他專業統計核算的結果保持一致。

2、確定正確的人工成本控制目標

對人工成本的控制並不意味著降低職工相關福利,而是控制整體成本費用,把企業利潤和職工收入協調起來,達到同步增長的目的。

4、制定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辦法

企業必須對市場環境進行分析 和討論, 找到適合人工管理的方法, 企業應該積極地應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壓力,提升人力資本價值已經成為現代企業需要解決的
問題。

3、單獨設立人工成本的會計核算科目

為了方便准確的統計人工成本,在會計核算中設立「人工成本」一級科目,將人工成本的所有項目進行匯總,使企業人工成本資料檔案化、條理化,便於統計分析。

5、依靠科技進步,強化成本

在企業生產中利用科學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引導企業資金的技術改造,開發新產品和技術,強化成本管理,提高市場競爭力。

Ⅵ 如何加強事業單位會計成本核算

(一)增強成本核算意識,提高成本核算水平

財務管理人員是行政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工作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還有職業技能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有著直接的影響。為此行政事業單位應該盡快的提高本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對單位內成本的核對工作的重視,以及加強他們對於核算工作的維護意識。為了更好的開展行政事業單位的成本核算工作,促進成本核算的發展,應定期開展針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自覺性、業務水平和財務管理技能,全面的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知識體系,更新他們的專業知識,增強他們的崗位責任意識和道德意識。另外,為了更好的提高財務管理人員對成本核算的積極性、主動性,應當把日常工作的業績考核加入單位內的考核體系中去,更好的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良好發展。

(二)做好成本核算基礎工作

行政事業單位要想管理好單位內的成本核算工作,應當建立健全單位的全額管理制度,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對單位的所有費用支出做到嚴密的控制,把各項支出費用、資金使用、以及設備使用情況定額制定出來,對超支的原因進行登記,分析原因,盡可能的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對成本實行最大化的利用。財產物資的管理應當詳細完善,所有的財產物資都要進行登記,建立健全各項原始的記錄,保證登記固定資產的工作落實到位,利用創設固定資產卡片和明細賬,對財產物資嚴格的管理,清楚所有財產物資的去向。

(三)改革核算評價及核算指標體系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成本核算中,反映所有者權益類的會計科目逐漸的取代了從前只體現了資金來源,弱化資本所有權的基金類的科目,行政事業單位正在構建以利潤為主的業績考核體系。由於企業化運作的開展,行政事業單位的核算歸入了企業財務的范圍,像企業一樣,真正的計算盈虧,向多元化的投資主體方向走去,呈現出了企業化的趨勢。在深入改革之前,雖然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仍是財政撥款,但是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報表將從以前主要體現政府權益轉為強化自身的財務責任上。

(四)完善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

固定資產核算方法的調整是重中之重。我國法律規定,在行政事業單位中固定資產的采購應當增加兩個會計科目:固定資產、固定基金。同時將單位所購置的固定資產全額在事業支出賬戶中詳細的加以記錄。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向企業借鑒固定資產核算制度成功的經驗,從而防止出現事業支出失調,不能保證事業支出真實性和可比性的情況。調整固定基金從計提折舊來實現,將會計分錄改為:「借――「固定基金」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貸――累計折舊。這樣做更直觀的表現出固定資產的原凈值,可以避免出現虛增凈資產問題。

Ⅶ 如何提高房地產業的成本核算

一、規范並完善成本核算,提高核算水平
(一)正確劃分工程項目
由於房地產產品規模大、生產周期長,往往成片分期開發,而且建築產品是非標准產品,因此在核算時對同一小區內的各工程項目應分別進行核算。為便於成本的分配和分析,本文認為應以竣工區域另設立工程項目的依據,並單獨設立須進行共同分配的成本對象。例如甲小區分期成片開發,可將相同時間竣工的區域合並為分工程對象。即甲小區——共同費用、甲小區——A工程、甲小區——B工程……。在同一施工地點、同一結構類型、開竣工時間相同或接近的設立各分項工程;在同一工地上施工的幾個預算造價很小的工程,可合並核算,然後按照預算造價比例計算各分工程的實際成本。
(二)正確設置三級科目,規范反映核算內容
為了正確核算房地產產品的開發成本和成本控制,本文根據財務會計制度和國務院及上海市制定的房產建設和投資方面的各種稅費計征辦法和標准,依據重要性原則,建議在「開發成本」科目下設置六個二級科目,其下再分設三級科目和必要的明細科目。
1、土地徵用及動拆遷補償費
(1)土地徵用費:土地補償費、青苗補償費、糧油差價、蔬菜地建設費、墾復基金、耕地佔用費、勞動力安置費、老年社員養老費、征地包干費及征地管理費、其他。
(2)動拆遷補償費:拆遷私房補償費(搬遷費、獎勵費)、拆遷單位補償費(搬遷費、獎勵費)、集體設施補償費、其他。
(3)動遷房源建設費
(4)其他
2、前期工程費:勘察費、設計費、可行性研究費、招標費、臨時措施費(臨時道路建設費、臨時水源建設費、臨時電源建設費等)、土地平整費、其他。
3、建築安裝工程費:建築工程、安裝工程費、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監理費、其他。
4、基礎設施費:排污排洪費、供電費、供氣費、供水費、通訊費、照明費、環衛費、道路橋梁涵洞、綠化帶、建設配套費(住宅建設配套、人防工程費、商業網點建設費、臨時建設工程費、臨時占路費)、施工配套費(許可證執照費、新型牆體材料費、檔案保證金、竣工圖編制技)、其他。
5、公共配套設施費:教育設施費、醫療設施費、商業設施費、地區行政設施建設費、服務設施費、其他。
6、開發間接費:工資、福利費、折舊費、修理費、辦公費、水電費、勞動保護費、利息、審計費、公證費、評估費、周轉房攤銷、其他。
(三)准確進行成本分配
成本分配主要有四個標准:(1)因果關系法。追溯成本發生的原因據以分攤成本。如基礎設施費的分攤。(2)受益程度。以受益比例將成本分攤至受益對象。如分攤公建配套費,按預算面積分配。(3)公平合理。有時盡管與某項特定成本並無直接聯系,但為示公平合理,仍將間接成本分配給無關聯的對象,其依據為從公司角度出發,該間接成本是大家「應接受」的成本。(4)承受能力。按成本對象的負擔能力分攤間接成本。要求慶利能力高的獨立核算項目吸收更多的成本,能產生納稅收益,對整個企業集團有利。
雖然成本分配的方法較多,但並不表明會計人員可以隨意分攤,需要服從於成本分配目的亦即成本分配的意圖。成本分配目的主要是提供經濟決策信息、客觀公平計算成本、激勵成本中心努力降低成本等。
(四)正確劃分開發間接費與期間費用
按照規定,只有在施工現場設立的管理機構(如指揮部等)的費用方可列入開發間接費。但有些企業將公司工程部等與現場有聯系的部門費用均列入開發間接費,以達到減少期間費用、提高利潤的目的,或藉此提高土地增值稅扣除項目的金額基數。
二、加強內部成本分析,提出控制辦法
為便於考核項目收益情況,房地產企業須對產品銷售收入、產品銷售成本、開發成本、開發產品、出租開發產品、周轉房等科目按成本對象分別核算。通常可從以下方面進行分析:
1、分成本對象考核工程項目的毛利、毛利率、投資報酬率、凈現值、現值指數、開發周期、竣工面積率、空置率、產銷率等。
2、與工程的預算比較分析節超額,按成本項目列示。由於房地產開發周期長,工程項目可變因素多,在立項前所做的預算並不能反映實際情況,可比性不強。建議按工程的開發不同階段編制滾動預算,以動態地反映預算執行情況。
3、分析項目差異。項目差異與竣工的時間和成本的節超密切相關。項目差異=進度差異+成本差異。其中,進度差異=按實際進度截止至當日的預算成本-按計劃進度截止至當日的預算成本;成本差異=按實際進度截止至當日的實際成本-按實際進度截止至當日的預算成本。
通過項目差異的分析,可促使企業縮短項目的開發周期,降低項目的成本或修證預算,使之更加切實可行。
4、運用網路計劃技術(計劃評審技術,PERT),大力降低工程成本。網路圖是表示一項工程各個工作環節或各道工序的先後關系和所需要時間的網狀圖。它不僅能反映出工程所有作業(工序)之間的相互關系,而且能表明工程的時間進度,突出工程中的關鍵作業和關鍵路線,從而使項目管理人員集中精力抓住關鍵,合理調配資源,尋求以最小的工程費用獲得最佳工期。網路計劃技術尤其適用於建築工程項目的時間一成本控制。

Ⅷ 財務核算體系中,如何提高成本會計工作效率

一、九宮格

前三格是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附分類法、定額法;中三格是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製造費用,製造費用相當飛機起落架,起飛前先收起落架,即核算成本時先把製造費用轉入基本生產成本及輔助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可看作空中加油機,要輸油到主機上,即要歸結分配入生產成本中去;後三格是完全/變動成本財務核算體系、實際成本/標准成本財務核算體系、產量/作業成本財務核算體系,此為「三三得九」。

二、九九分

九九八十一個節點,分為九組。

(一)一九是成本龍

龍頭是成本計劃,龍身是成本核算,龍尾是成本分析,四個金爪是成本控制、成本獎懲、成本預測、成本決策,龍角是定額、標准成本。

(二)二九是成本預測方法

即趨勢預測、本量利分析、敏感度分析、經濟模型預測、目標倒推、經驗值、同行參考、彈性預算、限額成本,可產生標准成本、目標成本、計劃成本。

(三)三九是成本管理原則

1.樹立全員成本管理意識原則;

2.實用價值原則(既不搞煩瑣哲學,又不片面追求簡化);

3.有章可循原則(加強材料物資的收發領退和盤點管理,做好定額、記錄的設計和制定,表格要簡單明了);

4.因地制宜(採用適當成本計算方法)原則;

5.抓住成本信息五性原則(全面性、真實性、及時性、可比性、可操作性);

6.成本與利潤非完全翹翹板關系(要具有成本周期、戰略成本觀念);

7.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原則(能分清受益對象的直接記入,分不清的按標准分配計入);

8.分配標准與待分配費用之間有一定聯系原則;

9.成本數據是為信息使用者服務原則。

(四)四九是九個歸集的費用要素

即主要材料、燃料動力、應付職工薪酬、其他直接費用、折舊費、機物料、車間經費、停工損失、其他間接費用。

(五)五九是簡化九步核算模板

1.制定產品生產標准卡片(標准耗用及標准單價);

2.查詢期初在產品成本(量、價);

3.進行原材料盤點;

4.計算材料分配和製造費用分配得出實際發生的生產費用;

5.進行半成品盤點;

6.根據定額資料將月末半成品進行材料還原;

7.計算完工產品成本,得出半成品成本資料;

8.根據標准成本計算材料差異;

9.根據標准成本計算費用差異。

(六)六九是分配標准

1.消耗量;2.費用額;3.產品的體積、長度、重量、佔用面積、售價;4.訂貨次數、采購價值;5.直接材料成本;6.直接材料數量;7.成本動因(插件個數)等;8.工人工資、工人工時、機器工時、投產量;9.各種綜合分配系數,以上可有定額、實際、計劃等類型。

(七)七九是九個關鍵節點問題

1.原材料領料時結轉成本價格,可按計劃價、實際成本、按定額、按上月加權平均單價等;

2.成本項目與受益對象的確定問題;

3.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採用直接分配法、順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數分配法、按計劃成本分配法等(計劃成本分配時,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得出各個車間、部門應分配的生產成本、製造費用,輔助成本與計劃成本之間的差額按受益數量比例轉出到非核算部門);

4.成本在不同產品之間分配,如材料按定額消耗量比例或按定額成本比例分配等;

5.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一為間接分配,即約當產量法、定額比例法,一為直接計入,如在產品不計算1%成本法、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在產品按所耗原材料費用計價法、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或者按計劃成本、定額單位成本或最近一期相同產品的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產成品成本,從產品成本計算單中轉出產成品成本後,其餘額即為在產品成本;

6.正常停工與非正常停工、正常損耗與非正常損耗;

7.成本下降與效率下降的關系;

8.成本持續性降低與形成企業優勢的關系;

9.成本效益比的關系。

(八)八九指周期成本

即立項成本、研發成本、設計成本、采購成本、生產成本、營銷成本、配送成本、售後服務成本、行政管理成本,不可顧次失彼,減了一個環節成本,增了另一個環節成本。

(九)九九歸一,要提高經濟效益,必須加強企業成本管理,可採取如下措施

1.以主動的戰略成本管理代替傳統的被動式成本核算管理,成本降下了,企業的競爭力下降了,銷售也下降了,顯然是不符合效益最大化原則的,甚至創造優勢、發掘特色還會增加成本,關鍵是要增加效益;

2.以動態的成本管理取代靜態的成本管理,重視成本控制,注重市場調查和生產經營信息的反饋;

3.注重實際而不是想像,壓縮人員開支、降低供應價格、提高產量、加強銷量的計劃要務實,產品價格沒有市場競爭力時該下馬要及時下馬;

4.成本信息要反映成本而不能失真,不能為填報各種口徑的上報資料方便亂攤成本、搞亂賬目,讓企業管理者無從考核和控制生產經營;

5.要重視信息技術運用,這樣才能有能力及時收集處理大量的成本信息;

6.抓住降低成本的關鍵,通過技術創新,通過管理方式改變,而不是偷工減料,也不是盲目地減少產品功能,如只是消除多餘功能、改良生產工藝、實現自動化等;通過全過程管理,而不是簡單的製造成本管理;採取零庫存、訂單生產等避免產品滯銷,加大資金成本,與其他企業實現技術共享、市場共享等分擔經營成本;

7.加強決策前成本核算,企業新上產品、新接訂單,就要樹立成本意識,既要技術上可行,也要經濟上可行;

8.重視隱形成本降低,如市場開拓、內部結構的調整、企業規模的擴大等成本;

9.與供應商、銷售商合作分擔成本,從日常的企業成本管理擴展到從行業產業鏈的高度來看成本管理。

三、持久管理,算而有用

成本管理不是簡單的等同於「支出控制」,而是一項系統工程。核算方法上理論聯系實際,在簡單的核算方法和核算資料的精確度之間找平衡,制定適合企業特點的核算流程,糾結點是製造成本的歸集和分配,歸集哪些內容,分配到哪些成本對象中;分析方法上要實際中有所用,用得上,要有戰略成本觀。一環套一環,推行全員、全過程的成本管理,反映企業的生產流程,提供管理者關心的成本資料,在管理上下功夫,在管理中出效益。

Ⅸ 如何成本核算

企業如何進行成本快速核算,需把握以下幾點:

  • 如何理解並衡量成本快速核算能力?

  • 是否能透過信息化系統獲取成本管理能力現狀?

  • 如何衡量這些前置的業務單據及時處理的能力?

  • 針對這些業務單據處理不及時/異常,我們應如何協助其改善?

  • 成本檢測異常有哪些類型?(日期、價格、工時、低階碼、在制、返工/報廢…)

  • ……

同時,面對成本核算難題,還可通過搭建智能核算平台,快速准確提升財務成本結算:

(1)異常快速處理:異常處理貫穿日常工作,財務人員根據基礎信息檢查表、生產異常檢查表等異常處理的機制,分每日檢查,每周檢查拉取對應的異常數據並監督各部門處理,縮短月初異常處理的時間。

(2)工資快速產出:通過工藝轉移及報工,每天進行車間工人生產數據的及時記錄;月初通過系統自動抓取上月車間人員績效數據明細提供給人事部門。

(3)成本快速核算:數據異常處理完成後,可以通過E10成本智能核算平台,一鍵進行成本數據核算,成本核算效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