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計算固定成本
盈虧平衡原理:固定成本+可變成本=銷售收入。即,固定成本+單位可變成本*產量=單位售價*產量
列方程既可以算出盈虧平衡點產量,假設為X件,
(1)當固定成本為50萬元時,則500000+10X=20X
X=50000(件)
(2)當固定成本為60萬元時,則600000+10X=20X
X=60000(件)
答案補充
盈虧平衡點實際就是:總成本=產品總收入(在假設能全部售出的前提下)時的產量
當固定成本為50萬元時圖如下:
我現在暫不能提供圖,過會兒我試試看
答案補充
作圖方法:
畫一坐標,以O點向右延伸的橫軸X表示產量(件),向上延伸的縱軸Y表示成本和產量(單位為元)。
圖上畫3條直線:
第一條,平行於X軸,代表固定成本。
第二條,以Y軸上固定成本始點出發向右上方畫一斜線(斜率較小),此線表示變動成本
雖產量的增加而增加。
第三條,自原點O出發向右上方畫斜線(斜率較大),表示銷售收入雖產量增加而增加。該線在坐標右上方與第二條線相交,此交點對應的X軸數值表示盈虧點產量。
交點對應的Y軸數值表示總成本即「固定成本+總變動成本」,也表示總收入。此時,總成本=總收入,盈虧平衡。
㈡ 固定成本怎麼算
問題一:固定成本包括哪些罩則東西? 又稱「固定費用」。指在業務量的一定變動幅度內,成本總額並不隨之變動而保持相對穩定的那部分成本,如企業管理費用、銷售費用以及車間生產管理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辦公費、固定資產折舊費、修理費等。這些成本就其總額來說,在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的一定變動幅度內,雖不隨之增減而增減,但就單位產品或商品負擔的成本來說,則隨著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而成反比例的變動。即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增加,單位產品或商品分攤的成本隨之減少;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減少,單位產品或商品分攤的成本隨之增加。由於產品成本和商品流通費中有固定成本,因此,增加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就能降低產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費。區分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有助於進行成本分析和尋求降低成本的途徑。要降低單位成本中的固定成本,主要應從節約各個時期的絕對支出數和增加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著手。
問題二: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如何區分計算? 在一定銷售額的范圍內,不隨銷售額增減而變化的成本稱為固定成本。而隨著銷售產品數量增減而同步變化的成本稱為變動成本。??主要的固定成本包括銷售經理和銷售人員的工資,銷售辦公費用,培訓師的工資,被增訓銷售人員的工資,例行的銷展示費用,返敏保險,一些固定稅收,固定交通費用,固定娛樂費用,折舊等等。??變動成本通常包括提成和獎金,郵寄費,運輸費,部份稅收(增值稅),交通費,廣告和銷售促進費等。
問題三:計算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包括哪些 企業經營生產的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固定成本包含機器的折舊,場地的租金,管理人員的工資。 盈虧平衡分析是通過分析經營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與盈利之間的關系來推算盈虧平衡點的。 1.固定成本:指成本中不隨產量變化而變化的部分。 企業經營生產的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 2.變動成本:指成本中隨產量增減而變化的部分。企業經營生產的變動成本一般包括材料、工資等。變動成本可以表示為單位產量變動成本與產品產量之積。 3.總成本: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之和。總成本、固定成本、變動成本三者之間的關系如下: C=F+V=F+v×Q C表示總成本,F表示固定成本,V表示變動成本,v表示單位產量變動成本,Q表示產品產量。 盈虧平衡點的測算在通常狀況下,企業總收入等於單位產品售價與產品產量之積。當達到盈虧平衡時,總收入等於總成本。有以下等式: vQ+F=PQv表示單位產量變動成本,Q表示產量,F表示固定成本,P表示單位產品售價。經等式變換得到下式: Q=F/(PCv)該等式即為盈虧平衡點產量的計算公式。其中的Q就是維持收支平衡時的最小產量。
問題四:固定成本的計算工式是什麼? 固定成本a=(p-b)X-EBIT,這個是固定成本的計算公式
問題五:平均固定成本的平均成本的計算公式 平均成本是指單位產量的成本,具體地:平均總成本=總成本/總產量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總產量平均可變成本=可變成本/總產量
問題六:知道銷售額 固定成本 變動成本 怎麼求達到盈虧平衡時得銷售額 例:某企業2005年的銷售額是2400萬,固定成本是500萬,變物世棚動成本是1200萬,試求盈虧平衡時的銷售額是多少?該企業是盈利還是虧損?具體數值是多少?營業狀態如何?
解:
單位變動成本:1200/2400=0.5
盈虧平衡銷售額:500/0.5=1000萬元
該企業盈利2400-500-1200=700萬元
營業狀態一般
問題七:邊際成本與固定成本的關系如何? 邊際成本實際上是在任何產量水平上,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資、原材料和燃料等變動成本。 丁 邊際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水平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動數。通常只按變動成本計算。邊際成本用以判斷增減產量在經濟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會計和經營決策中常用的名詞。例如,生產某種產品 100個單位時,總成本為5 000元,單位產品成本為 50元。若生產 101個時,其總成本5 040元,則所增加一個產品的成本為 40元,即邊際成本為40元。當實際產量未達到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減;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增。因為,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總固定成本就會遞增。由此可見影響邊際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產量超過一定限度(生產能力)後的不斷擴大所導致的總固定費用的階段性增加。
固定成本(又稱固定費用)相對於變動成本,是指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不受業務量增減變動影響而能保持不變的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徵在於它在一定時間范圍和業務量范圍內其總額維持不變,但是,相對於單位業務量而言,單位業務量所分攤(負擔)的固定成本與業務量的增減成反向變動。
固定成本總額只有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才是固定的,這就是說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有條件的。這里所說的一定范圍叫做相關范圍。如業務量的變動超過這個范圍,固定成本就會發生變動。
問題八:直接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區別 1、直接成本是指生產費用發生時,能直接計入某一成本計算對象的費用。某項費用是否屬於直接計入成本,取決於該項費用能否確認與某一成本計算對象直接有關和是否便於直接計入該成本計算對象。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備品配件、外購半成品、生產工人計件工資通常屬於直接成本。2、固定成本(又稱固定費用)相對於變動成本,是指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不受業務量增減變動影響而能保持不變的成本。 固定成本 一企業在某時段即使在產量為零時也會發生的成本。總固定成本由諸如暢息支出、抵押支出、管理者費用等契約性開支所組成。3、間接成本就是與生產產品和服務難以形成直接量化關系的資源投入成本。間接成本主要包括固定資產折舊成本、管理費用、營銷費用等。4、變動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總發生額在相關范圍內隨著業務量的變動而呈線性變動的成本。典型的變動成本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
問題九: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的計算 盈虧平衡原理:固定成本+可變成本=銷售收入。即,固定成本+單位可變成本*產量=單位售價*產量
列方程既可以算出盈虧平衡點產量,假設為X件,
(1)當固定成本為50萬元時,則500000+10X=20X X=50000(件)
(2)當固定成本為60萬元時,則600000+10X=20X X=60000(件)
㈢ 企業中的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比例是多少才合理呢
企業中的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沒有固定的比例,跟產品類型及生產規模有關。
不同的產品類型和生產規模會有不同的比例,例如餐飲服務行業,客戶量越高,變動成本就越高,所以比例是不固定的。
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
根據成本費用與產量的關系可將總成本費用分為可變成本、固定成本和半可變(或半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不隨產品產量的變化而變動的各項成本費用。可變成本是指隨著產品產量的增減而成正比例變化的各項費用。有些成本費用屬於半可變成本,如不能熄滅的工業爐的燃料費等。工資、營業費用和流動資金利息等也都可能既有可變因素,又有固定因素。必要時需將半可變(或半固定)成進一步分解為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使產品成本費用最終劃分為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長期借款利息應視為固定成本,流動資金借款和短期借款利息可能部分與產品產量有關,其利息可視為可變半固定成本,為簡化計算,一般將其作為固定成本。
可變成本:
可變成本(Variable Costs)又稱變動成本,是指在總成本中隨產量的變化而變動的成本項目,主要是原材料,燃料,動力等生產要素的價值;當一定期間的產量增大時,原材料,燃料,動力的消耗會按比例相應增多,所發生的成本也會按比例增大,故稱為可變成本。可變成本等於總成本減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Fixed Cost),(又稱固定費用)相對於變動成本,是指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不受業務量增減變動影響而能保持不變的成本。
固定成本總額只有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才是固定的,這就是說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有條件的。這里所說的一定范圍叫做相關范圍。如業務量的變動超過這個范圍,固定成本就會發生變動。
㈣ 固定成本佔比怎麼算
可以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1.用人成本,一般佔比營業收入的9%-12%.
2.工資稅和員工福利費,一般佔比營業收入的0.4%,國家頒布的文件中有明確的劃分。
3.水電費,一般佔比營業收入的2%-3%.
4.燃料費,一般佔比營業收入的0.5%-1%.
5.保險費,一般佔比營業收入0.15%.
6.易耗品攤銷,一般佔比營業收入的2%,這不固定,根據餐廳的檔次要求來進行測算。
7.折舊費,固定費用,一般情況,酒店三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
8.維修費,一般佔比營業收入的0.2%.
㈤ 固定成本應控制多少怎麼算
600/0.75=800 (15-10)*1000-800=4200 所以要實現稅後利潤600元,固定成本應該是4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