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成本預測的作用
1.成本預測是組織成本決策和編製成本計劃的陵頌灶前提。通過成本預測,掌握未來的成本水尺扮平及其變動趨勢,有助於把未知因素轉化為己知因素,幫助管理者提高自覺性,減少盲目性;作出生產經營活動中所可能出現的有利與不利情況的全面和系統分析,還可避免成本決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有了科學 的成本決策,就可以編制出正確的成本計劃;而且,成本預測的過程,同時也是為成本計劃提供系統的客觀資引的過程,這一點足可以使成本計劃建立在客觀實際的基礎之上。如果將成本預測與成本決策和成本計劃聯系起來看的話,其關系是:預測是決策與計劃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決策和計劃則是預測的產物。
2.成本預測是加強企業全面成本管理的首要環節。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也不斷有所提高。單靠事後的計算分析已經遠遠不能適應客觀的需要。成本工作的重點必須相應地轉到事前控制上。這一觀念的形成將對促進企業合理地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成本預測為降低產品成本指明方向和奮斗目標。企業在做好市場預測、利潤預測之後,能否提高經濟效益以及提高多少,完全取決於成本降低多少。為了降低成本,必須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組織全面預測,尋找方向和途徑,並由此力求實現預期的奮斗目標,降低產品成本。
成本預測的程序
1、根據企業總體目標提出初步成本目標。
2、初步預測在目前情況下成本可能達到的水平,找出達到成本目標的差距。其中初步預測,就是不考慮任何特殊的降低成本措施,按目前主客觀條件的變化情況,預計未來時期成本可能達到的水平。
3、考慮各種降低成本方案,預計實施各種方案後成本可能達到的水平。
4、選取最優成本方案,預計實施後的成本水平,正式確定成本目標。
以上成本預測程序表示的只是單個成本預測過程,而要達到最終確定的正式成本目標,這種過程必須反復多次。也就是說,只有經過多次的預測、比較以及對初步成本目標的不斷修改、完善,才能最終確定正式成本目櫻核標,並依據本目標組織實施成本管理。
B. 企業進行工程成本預測的意義是什麼
對於施工企業來講,投標報價是工程招投標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工作,其成功與否關繫到企業的生存發展,決定著企業的生死存亡。在工程招投標中,成本分析和投標報價兩者密不可分,通過互相核對和檢驗,以確保最終報價的合理性。成本分析是在投標報價時,投標人根據工程的特點、施工條件,以及工期、質量要求,結合企業現有技術裝備、人力、物力、資金狀況等因素,預先對工程未來成本水平做出的科學估算。成本分析有助於減少決策的盲目性,使經營管理者易於選擇最優方案,做出正確決策。但是,如果成本價核定偏低,投標報價相應會降低,利潤空間減少,相反,如果成本價核定偏高,投標報價相應會提高,缺少競爭力,因此,做好成本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成本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工程項目的總體造價水平,為投標報價提供決策依據。准確了解工程總體造價是企業承攬項目的前提條件。通過項目成本分析,可以有效控制投標報價和企業贏利水平,避免出現盲目投標帶來的施工風險,充分考慮評標辦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投標報價,取得中標機會。
成本分析可以對企業現有資源做出重新分配和計劃,為順利完成施工任務創造條件。成本分析與項目特點、施工難度、施工工藝、企業生產能力及資源配置相互協調,在投標期對項目進行成本分析,是在已經確定的施工工藝及資源配置的基礎上對項目施工進行的初步計劃。有利於對項目施工進行合理地組織和投入,充分利用企業現有資源,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節省工程費用,降低工程成本,形成良性循環。
成本分析為項目管理者監控項目施工進度提供了標尺。項目費用和施工進度密切相關,在項目實施的任何時點上,都應該有明確的預算成本支出。根據項目預算成本的完成情況和預算成本所消耗的實際工期及預算成本額的計劃工期相比較,項目管理者可以及時掌握項目的施工進度。所以說,投標期成本分析是對工程項目施工進度全過程式控制制的最重要的環節。
C. 成本預測與決策
(一)成本預測的目的意義
成本預測是成本控制的前提和有力保障。現代經濟活動日益復雜且瞬息萬變,為了規避風險,在競爭中取勝,就要很好地進行科學預測。鑽探工程投標前應進行成本預測,以利於中標;施工前應對材料、勞動力需要量和供應量以及工期等做出預測,以便制訂合理的施工計劃。
鑽探工程成本預測是根據成本信息和工程項目具體情況,對項目未來成本水平與趨勢作出的科學估計。使鑽探工程項目在滿足業主(或地質設計)和自身要求的前提下,為降低項目工程成本提供決策和依據。
(二)成本預測的基本程序
科學、准確的工程項目成本預測程序如圖12-9所示。
圖12-9 工程項目成本預測程序示意圖
1.制定成本預測計劃
制定成本預測計劃是保證預測工作成功的基礎。主要包括:確定預測對象,做好組織部署,確定配合的部門及搜集材料的范圍等,以提高成本預測質量。
2.搜集和整理成本預測資料
搜集成本預測資料是成本預測的重要條件。要廣泛搜集以往同區域同類鑽探工程的成本水平及相關資料(地層、設備、工藝技術、施工環境、交通、能源供應、主要材料價格與消耗、人工費等)作為項目成本預測依據。在搜集過程中,應分析資料的可靠性,盡可能排除資料中偶然因素、虛假因素對成本的影響。
3.成本預測方法的選擇
成本預測有定性和定量預測兩類方法,可根據工程已知資料的翔實程度來選擇。定性預測是在資料不足或沒有可比性時(如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的地層復雜程度國內罕見),需根據經驗和專業知識來判斷成本的方法。定量預測是在歷史資料基礎上利用成本與影響因素的數量關系估算未來成本的預測方法。
4.初步成本預測
初步成本預測的基礎是定性成本預測及一些橫向成本資料的定量預測。該預測的結果往往比較粗糙,需進一步結合工程項目現有成本水平進行修正才能保證預測結果的質量。
5.影響成本水平的因素預測
影響成本的因素主要有物價、勞動生產率、物料消耗、間接費用等。一般根據近期類似工程實施情況和市場行情來推測未來影響項目成本的因素,必要時可做不確定性分析,如量本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等。
6.成本預測
根據初步成本預測及成本水平變化因素預測結果,確定鑽探工程項目成本,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和其他直接費等。
7.分析預測誤差
成本預測的結果常與實際成本有出入,而產生預測誤差。對這種誤差進行分析,有利於提高今後工程項目成本預測工作的質量。
(三)成本預測方法
鑽探工程成本預測常用估演算法、反推法和參照法三種方法。
1.成本估演算法
在項目所鑽地層復雜程度、岩石可鑽性等情況不太清楚,終孔深度難以確定(只給定寬泛的孔深范圍,根據鑽探過程所獲地質成果來確定孔深)的情況下,採取成本估演算法。其預測的成本精準性相對較差。
例:某地質普查項目設計單孔孔深范圍1000m~2000m,岩石可鑽性Ⅴ~Ⅸ級,地層復雜程度不詳,終孔口徑≥Φ75mm,全孔取心,鑽孔質量指標按《地質岩心鑽探規程》執行。需測算單孔成本。
運用成本估演算法測算如下:
1)測算依據:鑽前工程費用(如設備能力、青苗賠償、供水、供電、場地平整、道路等)以最大孔深2000m測算;施工鑽進直接費用以終孔孔深1500m,鑽進岩石級別平均Ⅷ級,地層復雜程度為中等測算;施工台月效率以經驗數據估算,確定金剛石鑽進平均台月效率為500m/台月;耗材、人工費按現時價估測。
2)估演算法成本預測結果如表12-4所列,不同孔段的成本估測列於表12-5。結果表明,以最大孔深測算的不變成本與實際孔深無關,但與成本構成相關,鑽孔越深不變成本占總成本比例越低,反之越高;可變成本和間接成本隨孔深變化的幅度不大;在一定范圍內孔深較淺單位成本高,較深反而降低,但深孔鑽探風險較大,對孔深≥1500m的鑽孔應考慮10%~15%左右的風險及不可預見費。
表12-4 成本估算結果
表12-5 不同區間孔深成本估測對比表
注:表內估測數據以表12-4估算標准為依據。
實際估測綜合成本時,還應列入國家法定稅金和企業利潤兩項,從而構成工程總費用。
2.成本反推法
成本反推法是在鑽探工程項目總費用已確定的情況下,根據孔深、孔徑、地層情況、工程質量及工期要求等給定條件,反推算出該項目將投入的各項費用,預測成本的一種方法。該方法預測成本較為精細,誤差較小,但計算過程要對總費用進行分析、對比、分解、評估,以增加成本預測的准確性。其步驟如下:
1)根據給定條件,進行鑽孔施工詳細設計;
2)分析工程總費用中可支配的鑽探施工費用;
3)列出鑽探施工所要支出的全部明細項目清單;
4)分析哪些是固定成本支出項目,哪些是可變成本支出項目;
5)計算可能的最高成本、常規成本或最低成本;
6)評估確定成本預測結果。
3.成本參照法
成本參照法是參照以往所施工的類似鑽探工程項目(區域,地層、孔深、孔徑、工程質量要求等條件相似)的近期工程成本來預測成本的一種方法。該方法測算簡單,與上述兩種方法相比預測准確度較高。
成本參照法通過算術平均值對歷史成本數據進行統計,計算出預測值。
深部岩心鑽探技術與管理
式中:M為待施工鑽孔單位成本預測值,元/m;DR為第R鑽孔單位成本實際值,元/m;n為鑽孔統計數。
例如,某地區已施工10個用Φ75mm繩索取心鑽進的地質勘探鑽孔,其終孔深度及鑽探成本如表12-6所示。試求鄰近區域1800m孔深鑽探預測單位成本。
表12-6 已施工鑽孔成本統計表
成本預測計算:
深部岩心鑽探技術與管理
即待施工的1800m深鑽孔預測單位成本為907元/m,總成本約163.26萬元。
(四)成本決策
項目成本決策是在成本預測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對比多種可行性方案,運用決策理論選出最優方案。在成本決策前必須詳細進行下述可行性評估。
1.施工裝備技術可行性評估
根據將承擔的鑽探項目要求,認真選擇適用的工程設備,以保證施工安全、高效、經濟。應對本單位現有設備進行摸底,對需添置設備進行投入與收益論證評估。常言道「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設備選擇不能「小馬拉大車」,設備能力不足不能盲目施工,否則會延長工期、加大成本,甚至無法施工。
選定鑽探設備後,還需評估本單位技術水平能否滿足工程要求。如果鑽孔取心、孔斜控制、護壁堵漏、深孔事故處理等技術中有1~2項欠缺,則存在一定施工技術風險。
2.地層復雜性評估
眾所周知,所鑽地層對鑽探難易程度、成本高低起著關鍵性作用。所以預測成本時要對地層復雜程度進行充分的評估。避免因地層因素造成成本決策失誤。
3.不可預見風險性評估
鑽探屬於地下隱蔽工程,除材料、人工費用可能隨時上漲外,還存在地層變化風險,鑽孔護壁、取心、孔內事故等不可預見因素將使成本大幅度增加。以3000m深的鑽孔為例,處理一起中型孔內事故少則十幾天,多則幾個月,耗資近百萬元。所以在鑽探工程成本預測和決策時必須充分考慮不可預見性風險。
4.項目收益率評估
項目收益率是項目凈收益與項目總產值(總投資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深部岩心鑽探技術與管理
式中:E為項目利潤率;P為正常情況下的工程利潤;I為工程項目總產值(或投資金額)。
若Eb為工程標准收益率,則當E>Eb時,該項目預測方案可以實施。
例:某鑽探工程項目總投資100萬元,預測工程總支出為70萬元,不可預見費為15萬元,若標准利潤率為Eb=10%,評估決策該項目是否可行?
評估計算:
深部岩心鑽探技術與管理
E>Eb,故該項目可行。
評估項目實際收益時,還應考慮項目資金投入渠道,投資者的企業性質和守信度,以及項目完工後能否按時支付工程款,墊付資金的利息和出現部分呆賬的可能性等因素。它們都是成本預測與決策的重要內容。
D. 什麼是成本預測
成本預測是指運用一定的科學方法,對未來成本水平及其變化趨勢作出科學的估計。通過成本預測,掌握未來的成本水平及其變動趨勢,有助於減少決策的盲目性,使經營管理者易於選擇最優方案,作出正確決策。
[編輯]
成本預測分類
1、按預測的期限分,成本預測可以分為長期預測和短期預測
長期預測指對一年以上期間進行的預測如三年或五年;
短期預測指一年以下的預測,如按月,按季或按年。
2、按預測內容分為兩類:
(1)制訂計劃或方案階段的成本預測;
(2)在計劃實施過程中的成本預測。
[編輯]
成本預測程序
1、根據企業總體目標提出初步成本目標。
2、初步預測在目前情況下成本可能達到的水平,找出達到成本目標的差距。其中初步預測,就是不考慮任何特殊的降低成本措施,按目前主客觀條件的變化情況,預計未來時期成本可能達到的水平。
3、考慮各種降低成本方案,預計實施各種方案後成本可能達到的水平。
4、選取最優成本方案,預計實施後的成本水平,正式確定成本目標。
以上成本預測程序表示的只是單個成本預測過程,而要達到最終確定的正式成本目標,這種過程必須反復多次。也就是說,只有經過多次的預測、比較以及對初步成本目標的不斷修改、完善,才能最終確定正式成本目標,並依據本目標組織實施成本管理。
[編輯]
成本預測的特點
(1)預測過程的科學性
(2)預測結論的可靠性
(3)預測結論的可修正性
[編輯]
成本預測的方法
定量預測法
定量預測法:是指根據歷史資料以及成本與影響因素之間的數量關系,通過建立數學模型來預計推斷未來成本的各種預測方法的統稱。
趨勢預測法
趨勢預測法:是按時間順序排列有關的歷史成本資料,運用一定的數學模型和方法進行加工計算並預測的各類方法。
趨勢預測法包括簡單平均法、平均法和指數平滑法等。
因果預測法
因果預測法:是根據成本與其相關之間的內在聯系,建立數學模型並進行分析預測的各種方法。
因果預測法包括本量利分析法、投入產出分析法、回歸分析法等。
定性預測法
定性預測法:是預測者根據掌握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際經驗,運用邏輯思維方法對未來成本進行預計推斷的方法的統稱。
成本預測的高低點法
成本預測的高低點法是指根據企業一定期間產品成本的歷史資料,按照成本習性原理和y=a+bx直線方程式,選用最高業務量和最低業務量的總成本之差(△y),同兩種業務量之差(△x-)進行對比,先求b的值,然後再代入原直線方程,求出a的值,從而估計推測成本發展趨勢。
[編輯]
成本預測的意義
(1)成本預測是進行成本決策和編製成本計劃的依據;
(2)成本預測是降低產品成本的重要措施;
(3)成本預測是增強企業競爭力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主要手段。
[編輯]
成本預測的局限性
在現代成本管理中。成本預測採用了一系列科學旗密的程序與方法,基本上是能夠把握成本變化的規律性的,因此,成本預測的結果是比較可靠的。但是,由於根據歷史資料推測未來,成本預測就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主要體現在不準確也即近似這一點上。可靠性與近似性的對立統—是成本預測的顯著特點。
E. 質量成本預測有什麼依據目的
質量成本預測就是分析、研究各種影響質量成本的因素對質量成本的依存關系,並利用大量觀察數據,結合產品質量目標的要求,對一定時期譽歲脊的質量成本目標和質量成本水平進行測算、分析和預計。其目的是為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挖掘降低質量成本的潛力指明方向,為正確編制計劃期質量成本計劃、增產節約計劃、產品質量改進措施計劃提供可靠的依據。慶滲
在反映實物量的基礎上進行價值量反映,以補充實物量反映質量管理效果的局限性,取得綜合的質量管理數據,考核質量管理效果。
質量成本預測的依據:
預測時要求綜合考慮用戶對產品質量的要求、競爭對手的質量水平、本企業的歷史資料,以及企業關於產品質量的競爭策略,採用科學的方法對質量成本目標值作出預測。
質量成本預測主要有三個目的:
(1)為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質量成本指明方向;
(2)為企業制定質量成本計劃提供依據;
(3)為雀運企業內各部門指出降低質量成本的方向和途徑。
F. 成本費用預測有什麼用 成本費用預測的內容
從成本費用管理的全過程來看,成本費用預測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在新產品投產之前,測算產品設計成本,確定產品按正常批量生產的成本水平,並把測算的數據作為選取最優產品設計方案的重要依據。
2.在正式編制生產經營計劃之前,進行成本費用預測。計劃階段的成本費用預測是編製成本費用計劃必不可少的分析工作。
3.在成本費用計劃執行過程中,進行期中成本費用預測,科學預計推測成本費用計劃能否按期完成。
4.企業採用新技術、新工藝,以及在提高產品質量過程中也要進行成本費用預測,以保證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
G. 成本預測的含義
成本預測(Cost Forecast)
隨著生產日益社會化和現代化,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工藝過程愈加復雜,生產過程中某一環節或者是某一短暫時期內的生產耗費一旦失去控制,都有可能給企業造成無可挽回的經濟損失。鑒於此,為了防止成本費用管理的失控現象,首先必須科學地預見生產耗費的趨勢和程度,以便在此基礎上採取有效措施,從而搞好成本管理工作。
在現代成本管理中,成本預測採用了一系列科學縝密的程序與方法,基本上能夠把握成本變化的規律性。因此,成本預測的結果是比較可靠的。但是,由於是根據歷史資料來推測未來,成本預測就 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主要體現在不準確即近似這一點上。可靠性與近似性的對立統—是成本預測的顯著特點。
H. 成本預測的含義及其工作程序是什麼
2005年1月自學考試《財兄念務管理學》真題簡答題第2題
簡述成本預測的含義及其工作程序。
校答案解析: 成本預測,就是根據成本特性羨兄困及有關數據和情況,結合發展的前景和趨勢,採用科學的方法,對一定時塵耐期、一定產品或某個項目、方案的成本水平、成本目標進行預計和測算。
其程序如下:
(1)明確預測對象和目的;
(2)搜集和整理資料;
(3)分析資料,選擇方法,進行測算;
(4)確定預測值,提出最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