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單位購入原材料,生產後的產成品計算原材料損耗後如何用入賬然後如何轉產品銷售收入如何轉成本
你們公司每月月底不採用實地盤存法進行盤存嗎,如沒有的話,每月就一次性投入,那就一起做賬務處理. 1、領用原材料: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2、產成品入庫: 借:庫存商品(或: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3、銷售分錄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4、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貳』 怎麼算成本,損耗
一,成本計算方法: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主要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1.品種法:品種法是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種方法。由於品種法不需要按批計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驟來計算半成品成本,因而這種成本計算方法比較簡單。品種法主要適用於大批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採掘等。或者雖屬於多步驟生產,但不要求計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業,如小水泥、制磚等。品種法一般按月定期計算產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2.分批法:分批法也稱定單法。是以產品的批次或定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批法主要適用於單件和小批的多步驟生產。如重型機床、船舶、精密儀器和專用設備等。分批法的成本計算期是不固定的,一般把一個生產周期(即從投產到完工的整個時期)作為成本計算期定期計算產品成本。由於在未完工時沒有產成品,完工後又沒有在產品,產成品和在產品不會同時並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在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3.分步法:分步法是按產品的生產步驟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步法適用於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驟生產。如機械、紡織、造紙等。分步法由於生產的數量大,在某一時間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產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產品和半成品,不可能等全部產品完工後再計算成本。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計算成本,並且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二、損耗的計算方法
1、損耗率=(損耗量/凈用量)×100%
3、損耗率:一個子件在製造某個父件的過程中,變成不良品的幾率。同一子件用來生產不同父件時可能有不同的損耗率,因此定義在材料表BOM中。
3、損耗率是指生產企業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根據正常的殘次和損耗情況在核定單位產品的消耗和總耗料量後所確定的損耗的一定比率。
『叄』 請問損耗的庫存商品如何寫會計分錄如何結轉
庫存存貨發生的損耗;如果是保管過程中發生的自然損耗,或存貨收發過程中由於計量、計算錯誤造成的,屬於正常損耗。
會計分錄如下:
1、調減有關存貨賬戶的金額,使賬實相符。並查明原因,報有關領導審批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原材料、生產成本、庫存商品等有關存貨科目
2、根據審批意見進行處理
借:原材料(殘料入庫)
其他應收款(責任人應賠償的部分)
管理費用(凈損失)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3、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肆』 銷售產品產生損耗,成本怎麼結轉
可以確認損失進行橘跡主營伍枯業務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加權平均成本
貸:存貨 100*加權平均成本
建議對這100噸的損失做好內部控制檔並,憑證附件要有單位主管或老闆的簽字確認同時相關責任人的賠償協議或者短少原因說明,都要有人簽字證明。
這部分損失進成本是要報批的,同時可能需要稅務師事務所的財產損失報告來佐證損失的真實性和損失數額。
未予報批前暫不作賬務調整。
『伍』 損耗10%怎麼算成本
損耗率=(損耗量/凈用量)×100%。
1.用消耗量表示為:消耗量=凈用量×(1+損耗率)2.用消耗量表示為:消耗量=凈耗量÷(1-損耗率)。
1.是用於確定材料消耗定額的公式。其中的凈用量指直接用於建築和安裝工程的材料,損耗量為不可避免的施工廢料和材料損耗。主要用於各種工程預決算,全國通用,具有行業標准和法定意義。2.不是用於確定材料消耗定額的公式。一般是施工單位用於計算材料采購量的公式,數值根據本單位的施工技術水平,施工條件,材料的采購來源和途徑,還有材料本身的加工特性等由自己確定,屬自用公式。
『陸』 存貨采購運輸途中合理損耗如何計入成本
一般來說,實際入庫的數量是按照損耗後的實際數據進行計量入庫的,那麼,在金額不變的情況下,數量的減少(合理損耗),那麼也就造成了提升單位存貨成本的結果,在另一層面理解就是損耗由此而計入了存貨成本。
合理損耗即正常損耗,指標的物正常磨損、揮發、氧化。「合理損耗」包括原材料、產成品等損耗,由於無專門規定,具體損耗量由各個企業根據日常盤點確定,不考慮非正常損耗,同一種存貨由於各個企業保管條件不同,合理損耗量也不同,這往往成為偷稅企業應對稅務人員最佳解釋。
(6)損耗如何轉成本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制度 》第二章第二十條第1款規定:購入的存貨,按買價加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費用、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和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金以及其他費用,作為實際成本。
商品流通企業購入的商品,按照進價和按規定應計入商品成本的稅金,作為實際成本,采購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費用、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柒』 庫存商品發生損耗怎麼入賬
1、按地點分,在車間和在倉庫。車間的損耗一般計入成本,倉庫的損耗只能按性質處理了。
2、按性質分,合理損耗和非正常損耗。在倉庫所有的損耗都先進入「待處理流動資產」。
3、根據性質若合理損耗報批可計入「管理費用」,非正常損耗應當將損失部分計入「營業外支出」。
(7)損耗如何轉成本擴展閱讀
1、企業生產的產成品一般應按實際成本核算,產成品的入庫和出庫,平時只記數量不記金額,期(月)末計算入庫產成品的實際成本。生產完成驗收入庫的產成品,按其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農產品」等科目,貸記「生產成本」、「消耗性生物資產」、「農業生產成本」等科目。
2、購入商品採用進價核算的,在商品到達驗收入庫後,按商品進價,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在途物資」等科目。委託外單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進價,借記本科目,貸記「委託加工物資」科目。
3、企業(房地產開發)開發的產品,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時,按實際成本,借記「開發產品」科目,貸記「開發成本」科目。期末,企業結轉對外轉讓、銷售和結算開發產品的實際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開發產品」科目。
4、企業將開發的營業性配套設施用於本企業從事第三產業經營用房,應視同自用固定資產進行處理,並按營業性配套設施的實際成本,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開發產品」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