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權轉讓如何避稅
稅收籌劃,合理避稅方案→頭像!
近些年股權轉讓成為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非常頻繁的行為,轉讓過程中的稅負也成為企業和財
近些年股權轉讓成為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非常頻繁的行為,轉讓過程中的稅負也成為企業和財稅人非常頭疼的事情。
一般股權轉讓過程中,轉讓方需要交納各種稅費的情況。
1、如果轉讓方是個人,要交納個人所得稅,按照20%繳納;
2、如果轉讓方是公司,則需要繳納的稅有:企業所得稅,印花稅等。
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具體的稅種:
印花稅
股權轉讓要簽股權轉讓合同或協議,而法規規定交易合同是需要貼花繳納印花稅的。
印花稅是對簽訂股權轉讓合同的雙方徵收的,雙方都需要繳印花稅。
需要注意的是:
被投資企業不用繳印花稅,也沒有代扣代繳的義務,由股權轉受雙方自己完成。
稅率:萬分之五
計算公式:應納印花稅額=合同所載金額總額*5/10000
案例解析:
某合夥企業由3人合夥,現A要退出,將股權全轉讓給B,合同載明轉讓價款為10萬。那麼A和B都需要繳納印花稅額多少?
印花稅額=10萬*5/10000=50元
並且,每年上交的股東分紅稅也會有相應的財政扶持。
最後說一下股權轉讓的流程:
1、領取公司變更登記申請表,這個表是在工商局的辦證大廳窗口可以領取到。
2、變更營業執照,就是修改公司章程的股東會決議,股權轉讓協議單的。
3、變更組織機構代碼。
4、變更稅務登記證。
② 股權轉讓怎麼做稅務籌劃
一 、股權轉讓與避稅
股權轉讓,是公司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東權益有償轉讓給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權的民事法律行為。
避稅是指納稅人利用稅法上的漏洞或稅法允許的辦法,作適當的財務安排或稅收策劃,在不違反稅法規定的前提下,達到減輕或解除稅負的目的。其後果是造成國家收入的直接損失,擴大了利用外資的代價,破壞了公平、合理的稅收原則,使得一國以至於國家社會的收入和分配發生扭曲。其特徵有非違法性、低風險和高收益、策劃性、反避稅性。
二 、避稅方式
企業避稅的方式多樣,從目前情況歸納,大致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利用稅收的差異性避稅
利用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稅負差異避稅。
(2)轉讓定價避稅
關聯企業高進低出,或者低進高出,轉移利潤,涉及企業所得稅,營業稅或增值稅等;改變利息、總機構管理費的支付,影響利潤;改變出資情況,抽逃資本金等,逃避稅收。
(3)利用稅法本身存在的漏洞
利用稅法中的選擇性條文如增值稅購進扣稅的環節不同,房產稅的計稅方法(從租從價)不同;利用稅法條文的不一致、不嚴密;還有利用一些優惠政策沒有規定明確期限的。
(4)資產租賃避稅
如關聯企業中,效益好的向效益差的高價租賃設備,調節應納稅所得,求得效益好的企業集團稅收負擔最小化;關聯企業之間資產相互租賃,以低稅負逃避高稅負,如以繳納營業稅逃避繳納所得稅。
(5)避稅地避稅。
納稅人利用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特區、開發區、保稅區的稅收優惠政策,在這些低稅負地區虛設常設機構營業、虛設中轉銷售公司或者設置信託投資公司,轉移利潤從而減少納稅。
(6)運用電子商務避稅
電子商務是指交易雙方利用國際互聯網、區域網等進行商品和勞務交易。電子商務活動具有交易無國籍無地域性、交易人員隱蔽性、交易場所虛擬化、交易信息載體數字化、交易商品來源模糊性等特徵。電子商務給避稅提供了更安全隱蔽的環境。企業利用電子商務的隱蔽性,避免成為常設機構和居民法人,逃避所得稅;利用電子商務快速的流動性,虛擬避稅地營業,逃避所得稅、增值稅和消費稅;利用電子商務對稅基的侵蝕性,隱蔽進出口貨物交易和勞務數量,逃避關稅。
以上就是稅點點對股權轉讓如何避稅問題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