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豆角怎麼管理成本高
擴展閱讀
商標局如何申請費用 2025-07-01 08:09:50
eclipse怎麼添加資源夾 2025-07-01 08:08:03

豆角怎麼管理成本高

發布時間: 2022-12-13 07:54:25

Ⅰ 豆角怎樣管理

豆角在生長期枝條的整理方法

步驟一、從豆角基部到距離地面50厘米的側芽應及時抹除。因為豆角較長,植株底部長出的豆角會接觸地面,容易感染病害或被地下害蟲咬食,影響豆角生長。同時,下部的側芽還會與主枝爭奪營養,影響主枝的長勢。
當豆角下部側芽長到2-3厘米時就應及時進行疏除,以改善植株基部的通風透光性,促進主枝的粗壯,提早開花結莢。

步驟二、在豆角坐莢過程中要注意打群尖,將豆角主枝上產生的側枝進行摘心。當主蔓中上部的葉腋中同時萌發花芽與葉芽時,應及時將葉芽抽生的側枝進行疏除;當豆角葉腋只萌發葉芽而沒有萌發花芽時,可等側枝長到2片葉時進行摘心,這樣也可促進側枝上形成一穗花序,從而增加花芽數量,提高坐莢率。

步驟三、對豆角主枝進行摘心。當主枝長到鋼絲之上時就要及時摘心,這樣有利於控制植株的生長,增加側枝的數量,促進側枝花芽分化,提高坐莢數量。

Ⅱ 豆角的管理技術,附種植方法

3、疾病預防

(1)豆角一般很少發病,但有時也會出現根腐病,同時會出現一些蟲害比如豆莢螟和豇豆莢螟。

(2)在種植豆角時一定要仔細觀察它是否出現這些病症,一旦出現就要進行及時治療。

Ⅲ 種長豆角管理技巧 長豆角的種植管理方法

1、定植密度要合理

豆角幼苗心葉剛展開時為最佳定植苗齡。豆角合理的行距一般小行60厘米,大行80厘米,架高1.8~2米,架越高行距就應越大,株距45厘米左右,一般為雙株定植。如果定植密度過大,會引起豆角植株徒長難坐莢。

2、晝夜溫差要把關

豆角耐熱性強,不耐藉凍,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25℃。在豆角開花坐莢期應掌握好白天溫度和夜間溫度及晝夜溫差,豆角開花期較適宜的生長溫度白天不能超過30℃,夜間不能超過18℃。所以提醒各豆角種植戶把好放棚時間這一關,要隨氣溫的提升而延後放棚時間,豆角開花坐莢期放棚的標准為棚溫達到17℃。

3、光照條件要適宜

適宜大棚種植的豆角品種雖然對光煦時數要求不嚴格,但對光照強度要求比較高,尤其是在開花坐莢期間,如果光線不足會引起豆角落花落莢。

4、土壤水分和養分要恰當

應當視當地土壤墒情,靈活掌握澆水時間和澆水量。豆角整個生長期最基本的應該澆三水:在定植後進行第一次澆水,一定要澆透,否則植株參差不齊;當蔓長到0.6米高的時候澆第二次水;豆角生產最關鍵的是澆豆不澆莢,在豆角的盛花期不適宜澆水,所以第三水應在初花期前澆,並結合澆水噴施促花保果劑,這樣更利於豆角開花坐莢。坐莢後應再澆一次小水,促進豆角膨大伸長。另外,不能偏施氮肥,否則會引起豆角蔓葉徒長而引起開花坐莢延遲,應增施磷肥,以促進根瘤的生成,增強其固氮能力。

Ⅳ 豆角種植技術與管理方法

豆角種植技術與管理方法:

一、選地與整地

豆角的種植以選擇肥沃疏鬆、排水性較好的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粘重土壤或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的地塊不宜選用,而且要兩年內沒有種植過豆科作物。選好地塊後,需要施入足夠的氮肥作為底肥,深翻整平後起深溝高畦,高畦通常高度為30厘米,寬1.5米。

二、選種催芽

想要提高豆角的品質和產量,就要選擇質量較好的種子。選擇種子大小一致、顆粒飽滿、表皮沒有破損,並且沒有病蟲害的種子。種植豆角可以干籽直播,也可以浸種催芽。浸種催芽需要用50℃-55℃的溫水和葯劑浸泡種子大約20分鍾,期間要不斷攪拌,等到水溫下降後,再浸泡3小時即可,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種植的萌發率,還可以增強豆角的抗病蟲害能力。

三、適期播種

豆角種植分為春播和秋播兩種。其中春播豆角立春後即可進行播種,適宜溫度20℃-32℃;秋播豆角一般7月份進行播種。豆角通常採用穴播,每穴可以播種兩粒,株距要保持在20厘米左右。

四、施肥管理

豆角種植需要施加基肥和追肥。基肥以施用腐熟的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適當配比的復混肥料,一般建議使用量為50-60kg/畝,並深翻入土;追肥在豆角幼苗期需肥量較少,水肥過多易造成徒長,為控制莖葉徒長,促進生殖生長,防止生長過旺導致花、果少,應適當控制肥水供應。

五、合理密植

根據播種方式的不同,需要選擇合理的種植密度。如果育苗後定植於大棚內,定植密度為每畦兩行,株距15-20厘米,每穴3株,定植後澆適量定根水,及時用土密封定植口。如果選種後大棚直播,株距15-20厘米,每穴播種3-4粒。

Ⅳ 豆角的種植管理方法

種育苗:
1)整地、施基肥: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松軟、地勢高、排水良好、通氣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2~3年內未種過豆科作物的田塊種植,應起深溝高畦,畦土要深翻曬白,畦高30厘米,畦寬1.5米左右。豆角在苗期根瘤菌固氮能力弱,需適量的氮肥,因此,要施足基肥,尤其是要增施磷、鉀肥。基肥一般整地起畦時,在畦中間開溝施,每667㎡施豬牛糞1500~2000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有條件的還可增施一些雞糞或毛肥。
2)播種:豆角在華南地區進行露地栽培,雙膜覆蓋在2月上中旬播種;地膜覆蓋一般在3月上中旬進行播種;露地直播在4月上中旬(即清明前後)進行;秋茬栽培一般在6月中旬~7月上旬為適播期。播種前應精選種子,選擇籽粒大、整齊、飽滿充實、種皮顏色一致且有光澤、未受病蟲害的種子在太陽下曬1~2天。豆角一般採用直播的方法,但直播豆角根系發達,吸收能力強,往往易造成前期生長過旺甚至徒長,第1花序節位高,減少結莢數。特別是春植的豆角,直播後氣溫低,發芽慢,遇低溫陰雨天氣容易爛種,成苗差。育苗移植可適當抑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提早開花,增加結莢數。因此,春植有條件的應進行育苗移栽,而夏秋季生長期短,播種期溫度高,採用直播較好。
3)播種和催芽:豆角一般採用干籽直播,不需浸種。如需浸種,可用50~55℃溫水浸種15~30分鍾,在此過程中須不斷攪拌,水溫降至30℃時停止,然後浸泡約需3小時左右,洗凈即可。也可用葯劑浸種,防止苗期病害和枯萎病等病害。豆角一般不需要催芽,浸種後可直接播種,如需催芽,可待種子充分吸足水後,撈出洗凈表面粘液,再用干凈的濕紗布或毛巾包裹,在25~28℃環境下催芽,約需1~2天。露地直播時,要先將地塊澆透,有足夠的底墒後再播,忌播種後再澆"蒙頭水"。若催芽,露白約60%時即可播種。播種一般採用點播,直接播種在營養缽中,營養土的配製同苗床土。播前應澆透水,播種時須平放種子,播後應用營養土蓋種,覆蓋厚度一般是種子厚度的3~5倍。要求每個營養缽2~3粒種子,須均勻一致。
4)播種密度:廣州地區一般採用畦寬1.6~2.0米(含溝寬),雙行植,每穴2粒,春季株距15~20厘米,夏秋季株距12~20厘米,每667㎡用種量1.0~1.5公斤。也可採用單行植。
2.定植:
播種後8~10天,當豆角幼苗第1對真葉剛展開、株高約10厘米時就應及時定植。露地定植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宜在晴天進行。栽苗深度以不超過苗原有深度為准,保證澆水後根系剛好不會露出土面。定植後5~7天內應進行查苗、補苗。
3.田間管理:
1)水肥管理:豆角水肥管理的原則是:合理施肥,適當淋水,前期預防徒長,後期控制早衰。豆角開花結莢前對肥料的需要量不多,應適當控制肥水,抑制植株營養生長。春、夏季一般不需淋水,而應注意及時排除田間積水;秋季比較乾燥,可適當淋水。如果幼苗確實生長太弱,可薄施1~2次尿素溶液或糞水。豆角開花結莢期要消耗大量養分,對肥水要求較高,應澆足水,及時追施重肥,可每畝追施復合肥30公斤、過磷酸鈣10公斤、氯化鉀5公斤。豆莢生長盛期以後,需要更多的肥料,應再追施一次肥。亦可進行根外追肥,將過磷酸鈣盛於木桶中,加水浸一夜後,兌上清液噴灑葉面,可減少落花落莢。盛莢期後,若植株尚能繼續生長,應加強肥水管理,促進側枝萌發,促進翻花,並使已採收過的花序上的花芽繼續開花結莢,延長收獲期。
2)及時插架:當幼苗開始抽蔓時(株高30厘米左右)應搭架,廣東地區一般搭"人"字架,根據實際情況亦可搭成平棚架、四腳架等形式的棚架。搭架後要經常引蔓,引蔓時間一般在晴天上午10:00以後進行,按逆時針方向將豆藤繞在籬竹上,要注意經常綁蔓,主蔓第1花序以下的側枝應摘去。當植株生長過旺時,影響通風透光,應適當摘除基部老葉、病葉,減少病害發生。
3)整枝:①抹芽:主蔓第1花序以下的側枝應徹底摘去,以保證主蔓粗壯。②打腰杈:主蔓第1花序以上各節上側枝,都應在留1~3葉後摘心,以促進側枝上形成第1花序。③主蔓摘心:主蔓長20~25節、達2.5~3米時,摘心封頂,這樣可控制營養生長,促進下部節位花芽形成和發育,防止主蔓過長,造成架間相互纏繞,不

通風透氣,也不利於採摘豆角。矮生豆角在主枝高30厘米時應摘心,以促進側枝發生和早熟。
4)防止落花落莢:
落花落莢的原因主要是:①溫度過低或過高。高溫(35℃以上)或低溫(15℃以下)影響花芽的正常分化,使花器發育不良而出現不孕花,引起落花落莢。②營養不足。開花期的落花是由植物體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營養供應發生矛盾所致;中期是由花與花、花與莢、莢與莢之間的養分激烈爭奪所致,另外,同一花序中由於營養物質的分配不均也可引起落花落莢。③濕度太高或太低。濕度的高低影響花粉的發芽力,在低溫、低濕的條件下影響較小,在高溫、高濕或高溫乾旱時影響較大。若遇高溫、高濕,柱頭表面的黏液失去對花粉的萌發誘導作用;高溫乾旱又會使花粉發育畸形,失去生活力。④光照不足,通風不良。豆角對光照強度很敏感,尤其在花芽分化後,當光照強度弱時,同化效率低,落花、落莢數增多。若栽培密度過大,或支架不當,植株下部郁閉,不僅光照不足,而且通風不良,因而下部落花、落莢比上部更多。
可採取如下預防措施:①選用適應性廣、抗逆性強、坐莢率高的優良品種,如農大豐收一號豆角、農大豐收三號豆角,適期播種,使盛花期能避開高溫季節。②栽培密度恰當,採用適當的搭架方式,或與矮生作物間作,如菜心、小白菜、花椰菜等,創造良好的通風透光環境,改善光照條件。③加強肥水管理,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鉀肥,掌握花前少施、花後多施、結莢盛期重施的原則。④及時採收嫩莢,節省養分消耗。⑤及時防治病蟲害,保持植株健壯。⑥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例如氨基酸糖磷脂,可減少落花落莢,提高結莢率。
5)適時採收:一般宜在花後10天左右、種子剛剛開始膨大時採收,這樣可保證豆莢肉質緻密、脆嫩,又能保證產量。另外,過期採收還會引起植株的養分平衡失調,妨礙上部花序的開花結莢。一般春植剛開始收獲時,每隔2~3天收獲1次,盛收期隔天收1次;夏秋植溫度較高,要天天採收。採收時間以上市需要為准則,在早晨或傍晚進行。採收時要注意不要損傷其餘花蕾,更不能連花序一起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