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企業銷售成本不實會怎麼樣

企業銷售成本不實會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12-08 10:18:44

Ⅰ 我想問下,企業成本信息失真有哪些危害

成本信息失真是件很危險的事情。比如說你有二種產品,銷售額差不多,在成本基本准確的情況下,企業可以做出准確的
銷售計劃
,利潤高與利潤低配比或者以一種產品虧損的戰略來奪取市場。但是如果
產品成本
錯誤,可能會造成利潤目標與實際差異很大或者乾脆虧損,這時候如果
資金鏈
再斷了的話,企業就很容易倒閉了。

Ⅱ 結轉銷售成本時沒有按照商品的實際成本去結轉,導致賬面上的庫存金額比實際庫存金額大很多,要怎麼調整

如果確實是因為以前結轉成本時產生的問題,那就證明之前的利潤虛高了,比較理想的做法,就是在當期成本中做調整,即將賬面庫存高於實際庫存的金額,全部作為當期成本結轉,這會使得當期銷售商品成本偏高,進而降低銷售利潤。但如果是跨年度,那估計不能這么做,應該是要調整以前年度損益了。

Ⅲ 企業成本核算不實稅務機關如何處理

作為稅務人員,你認為企業成本不實首先要有證據,什麼證據呢?看它發生的成本是否有稅法認可的票據;二要看它的成本是否符合獨立交易原則,即是否虛增成本;三是看它的管理費是否超出稅法及相關稅收單行文的扣除限額。此其一。

二、如果稅務機關在查實的基礎上,認定企業確屬成本虛增。那麼,你們有許可權對企業的成本進行核定。至於怎麼個核定法,看你們自已的實際情況。你可以參照你地區同行業近期的相同或類似的費用支出,或者參照企業近期相同或類似的費用支出等。具體內容可引用新企業所得稅法有關核定徵收的條款或征管法的相關條款。

Ⅳ 虛增資產或虛增銷售成本分別對企業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有何影響

虛增資產或虛增銷售成本分別對企業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的影響有:
1、虛增資產會降低資本利潤率。資本收益率是公司一定時期的稅後利潤與實收資本(股本)的比率。不按照財務制度規定的要求進行核算,為了完成上級管理部門下達的年度利潤計劃,多反映經營成果,採取該提的不提、該列支的不列支、該攤的不攤、該核銷的不核銷、掛往來賬或者調整會計科目的辦法,掩蓋其真實情況,以及將不應在本期核算的某些收入採取提前入賬的辦法等人為操作以增加利潤的行為。
2、虛增成本刻意減少了帳面利潤,少交企業所得稅。屬於偷稅行為,屬於違法行為。

Ⅳ 企業管理者對成本核算的規范重視不足對企業會產生怎樣影響

企業管理層對成本核算的重視程度不足,沒有將成本核算作為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尚未認清成本核算對強化企業資金管理,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積極作用。在成本核算工作中,管理者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時常授意財務部門人員對會計成本進行調整,以掩飾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削弱了財務部門工作的獨立性,導致成本核算信息失真,無法反映企業經營的真實成本,進而增加了企業經營決策風險。

Ⅵ 銷售成本 核算 制度

產品銷售成本核算的方法 產品銷售成本是指企業所銷售產成品的生產成本。企業為了核算這部分已銷售產品的成本,設置了「產品銷售成本」賬戶。該賬戶的借方登記售出產品按照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成本流動假設計算的製造成本,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由本期產品銷售收入補償的售出產品的製造成本,結轉後該賬戶無余額。 銷售成本的稽查 企業銷售收入實現後,要按月計算銷售成本,企業的銷售收入減銷售成本和銷售稅金,即為銷售利潤。銷售成本與企業利潤計算有著直接關系,是企業所得稅稽查的一項重要內容。銷售成本經常出現的錯弊就是少記或多記銷售成本,使銷售成本失真,造成利潤不實。產品生產成本是否真實,直接關繫到銷售成本的真實性,在稽查產品生產成本正確的基礎上再對銷售成本進行稽查: 1.主營業務成本的稽查。一是稽查產成品結轉銷售成本的單價,有些企業為了減少產品的銷售利潤,故意提高產品單價結轉銷售成本,降低庫存產品的成本;稽查時根據「產成品」明細賬把結存產品單價與貸方結轉銷售成本的產品單價進行比較,如果兩者有較大出入,說明結轉銷售成本的單價有問題,需按結轉銷售成本的計價方法進行復核調整。二是審查結轉銷售數量是否正確。稽查結轉銷售成本計價方法,是在肯定銷售數量正確的情況下計算的,如果結轉的銷售數量不實,企業多轉產品銷售數量,則銷售成本總額亦隨之擴大;稽查時要以「銷售匯總表」中的銷售數量與「產成品」明細賬貸方結轉銷售成本的數量進行對照核查。三是查看產品差異(採取計劃成本核算的企業)是否在已售產品與結存產品之間合理分攤,轉入銷售成本的差異額是否正確。要驗算結存產成品所負擔的差異率與轉入銷售成本的差異率是否一致,即差異額除以產品結存數量。 2.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的稽查。稽查時,首先確定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的記錄是否完整,其次測試計算是否正確。要以「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和「主營業務收入」賬戶為主,結合「稅收繳款書」和「稅金計算表」進行稽查;凡屬於預提數大於應繳數的應查明原因,復核各項稅費與應交稅、其他應交款等項目的勾稽關系。 3.營業費用的稽查。一是根據「營業費用」的借方發生額,對照有關憑證,稽查開支是否真實合理,有無超過標准列支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二是將本期營業費用與上期營業費用進行比較,並將本期各月的營業費用比較,如有重大波動和異常情況應查明原因作出處理。三是選出重要或異常的營業費用檢查其原始憑證是否合法,會計處理是否正確,檢查有無跨期入賬的現象。四是核對營業費用有關項目金額與累計折舊、應付工資、預提費用等項目相關金額的勾稽關系,如有不符,要查明原因。五是檢查營業費用的結轉是否正確、合規,有無多轉、少轉或不轉營業費用,人為調節利潤情況。

Ⅶ 成本費用不真實,稅局查到後按銷售收入的1%徵收企業所得稅,有這樣徵收的嗎依據是什麼

可以這樣處理,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征管法第35條,實施細則47條。你自己查一下吧

Ⅷ 企業成本控制能力較差會給企業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一些企業成本管理體系鬆散落後,未形成科學管理體系,十分不利於對企業宏觀決策和執行。首先體現在部門分工不夠明確、權責不一致,在執行成本控制時相互推卸責任,或者權力泛濫分工過細導致相互意見不一致,損害企業整體利益。其次體現在企業在制度制定上側重於生產成本控制制度,很少涉及生產前設計、采購和生產後運輸、銷售環節的制度制定。采購成本過高或片面追求低成本而忽視了原材料質量,這樣就十分不利於企業健康發展。銷售費用控制力度缺失同樣會壓縮企業利潤空間。再者,企業整體缺乏相應的成本控制反饋機制。企業的運營活動是完整的整體,在項目結束後或一個固定期間對該時期成本控制結果缺少客觀總結,對成本控制中的得與失、企業人員的成效與不足缺乏公示,對超出目標預算的成本資源浪費缺少相應的懲罰制度,對做到有效控製成本的人員缺少應有的獎勵,不利於提高員工成本控制積極性。最後,有制度制定的企業往往在實施的時候流於表面,根本無法落實。
(三)成本會計核算失真
一方面,成本控制本應該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部分得到實踐,然而企業缺少對現代成本理論的掌握,沒有意識到控製成本是企業內部的事情,僅僅根據國家出台的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會計核算,企業缺少自身的制度規定。尤其一些企業只注重眼前利益,對會計信息進行造假處理,虛高盈利或者壓縮利潤進行不正當收益。另一方面,企業內部對管理者的約束不規范,成本信息的透明度太差,也會影響成本信息的真實度。會計成本信息失真直接影響企業對下一項目成本控制的事前預測,也不利於企業長期的健康發展。
(四)目標不夠科學,缺乏長遠規劃
隨著科技進步和先進技術的使用,生產環節的成本在總成本的比重下降,開發和銷售的成本上升,忽視這些環節成本控制的企業只重視眼前利益,損失了企業的長遠利益。有的企業缺乏對市場的長遠考慮,一味壓低成本擴大產量,導致大量產品找不到市場,產品積壓影響企業流動資金的周轉,造成企業流動資金的浪費。長遠考慮的缺失還體現在企業往往意識不到品牌和口碑帶來的效益,只關注成本而降低產品質量,最終給企業帶來不可挽回的後果。部分企業的戰略定位錯誤,對市場的錯誤預測也會使整體生產出現偏差,造成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