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月末既有產成品又有半成品時如何結轉成本
視實際完成程度而定
如果半成品可以直接出賣
按產品比例或定額比例分配成本
具體分錄:
結轉成本的科目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材料
-人工
-燃料動力
-製造費用
原會計制度中有自製半成品科目 新准則沒有了,但可以歸至庫存商品二級科目
至於如何分配分攤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明白的,去網路問咖問吧。
② 一個車間生產成品和半成品,應該怎麼結轉
財務每個月按銷售收入結轉其成本,會計每個月根據生產領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核算其產成品的成本,根據其它的費用成本核算出總成本,然後根據當月出庫的各個產品分別結轉他的成本,這個成本會是以前月份完工的成本,也會是當月完工的成本,結轉時,主要看銷售時的產成品品名和數量在完工產成品表中的領用月份,根據其領用月份時的單位成本核算其總成本。
③ 如何結轉自製半成品
工業企業自製半成品的核算
1.生產完成並已檢驗送交半成品庫的自製半成品,按實際成本結轉
借:自製半成品
貸:生產成本
2.領用自製半成品繼續加工,按實際成本結轉
借:生產成本
貸:自製半成品
3.委託外單位加工的自製半成品
借:自製半成品(委託外部加工自製半成品)
貸:自製半成品(庫存半成品)
4.支付的外部加工費和運雜費等
借:自製半成品(委託外部加工自製半成品)
貸:銀行存款等
5.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的自製半成品,按加工後的實際成本結轉
借:自製半成品(庫存半成品)
貸:自製半成品(委託外部加工自製半成品)
6.對外銷售的自製半成品結轉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貸:自製半成品
④ 請問,原材料到半成品到產成品到銷售成本是怎樣算出來的,怎樣做會計分錄
一、計算
1、生產產品投入原材料,根據生產車間領用的原材料計算,如果多產品生產的,應該完善生產耗料記錄,根據各產品實際的耗用記錄歸集匯總,如果生產管理沒有這么明細,那麼一般按各產品標准耗用來分攤原材料。
2、產品完工後,對就的該產品消耗的材料按投料情況計算出來結轉為庫存產品即可
3、銷售成本按銷售時的庫存產品成本金額計算就行了。
4、原材料和庫存商品(產成品),如果發生入庫單位成本不同的,一般可按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等辦法計算
二、分錄
1、原材料到半成品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2、半成品到產成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3、銷售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⑤ 自製半成品銷售,怎麼入帳請高人指教,在此先謝了!
1.購入原材料:
借:原材料
貸:銀行存款
2.原材料加工為半成品:
借:生產成本-自製半成品
貸:原材料
應付職工薪酬
製造費用
3.半成品入庫:
借:庫存商品-自製半成品
貸:生產成本
4.銷售時:
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自製半成品
自製半成品銷售也應屬於主營業務收入,稅率一樣。銷售時在主營業務收入二級科目中設一個零配件銷售收入核算。在產成品中也設一個二級科目-零配件(只用於已銷售的)。
(5)有半成品如何結轉銷售成本擴展閱讀:
企業提供勞務的,所發生的從事勞務提供人員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可歸屬的間接費用,計入存貨成本。
企業應當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對於性質和用途相似的存貨,應當採用相同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
對於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製造的存貨以及提供的勞務,通常採用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
對於已售存貨,應當將其成本結轉為當期損益,相應的存貨跌價准備也應當予以結轉。
⑥ 成本結轉的方法
(一)零毛利法
所謂零毛利法,就是本期以收入金額為限結轉成本,使毛利額為零。
這是
基於謹慎性原則的保守做法。但是,這里存在一個期限問題,如果取得的收入大於剩餘成本,應將剩餘成本一次結轉完畢,如果預計在成本結轉期內不能完全轉銷該產品的庫存成本,則應在到期前的最後一次結轉時將剩餘成本全部結轉計入營業成本。
(二)固定毛利率法
固定毛利率法,通俗地講就是事先確定一個固定的毛利率,各期都保持不變,對應地確定一個銷售成本率,從而確定本期需要結轉的銷售成本。計算公式如下:
銷售成本率=1-固定毛利率
本期結轉營業成本=某劇目本期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率
(三)計劃收入比例法
計劃收入比例法是指在事先確定的營業成本結轉周期內,以總成本占計劃營業總收入的比例作為計劃營業成本結轉率,計算確定本期應結轉的相應營業成本和應確定的期末存貨。
(四)場次比例法
場次比例法要求企業相關部門事先預計一個劇目所有的演出場次,將總成本按照場次予以平均,每期根據演出場次直接乘以單位場次成本即是該期需要結轉的營業成本
⑦ 半成品,委託加工產品,分期發出商品怎麼結轉成本
1.借生產成本-XX半成品
貸原材料等
2.借委託加工物資
貸生產成本-XX半成品
3.借庫存商品
貸委託加工物資
應付賬款(加工費)
4.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⑧ 月末既有產成品又有半成品時如何結轉成本
這種情況,要把半成品確定一個完工率,然後把生產成本分配給產成品與半成品,成本結轉時只結轉屬於產成品的那部分,半成品的那部分依就留在生產成本科目中,反映在負債表的存貨欄內。結轉分錄:借:庫存商品(或產成品)貸:生產成本
⑨ 月末結轉銷售成本如何計算出來
對於銷售成本的結轉,金額計算可以考慮以下方法:
第一種收入百分比法,一般在商業企業中,當成本與價格之間也即毛利率比較均衡時,可以運用收入百分比法結轉,但這種方法不適用於工業企業。
第二種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適用於前後進價相差幅度不大且月末定期計算和結轉銷售成本的商品.它是根據主營業務收入的商品數量庫存商品的商品單價。
第三種進銷台賬法,進銷台賬適用於進銷商品庫存量比較大的商貿企業啟用進銷台帳,財務人員可以了解每種商品的出入庫、結存情況月底自動計算每種商品的出庫成本.
二、會計分錄
結轉商品銷售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拓展資料:
進銷台賬法
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或已提供勞務的勞務成本以及其他銷售的業務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兩部分,其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業性勞務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材料、出租包裝物、出租固定資產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
對於主營業務成本,應以產品的銷售數量或提供的勞務數量和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或單位勞務成本為基礎進行確認,其計算公式為:主營業務成本=產品銷售數量或提供勞務數量×產品單位生產成本或單位勞務成本。
就銷售產品而言,產品銷售數量可直接在"庫存商品明細賬"上取得;產品單位生產成本可採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確定,如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但企業一經選定某一種方法後,不得隨意變動,這是會計核算一貫性原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