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汽車維修行業如何核算成本
維修車輛的修理費用|材料=進貨價+倉庫保管費+20%的利潤(還包括輔助材料的費用)工時費=工時單價(各地方不同)X 工時
2. 設備維修費怎麼結轉成本
看你們的經營范圍來確定維修費怎麼入賬
如果你們的主營業務是銷售產品,那麼維修只是售後服務,收取的維修費就進其他業務收入,相應的成本又為該維修所花費的材料、人工、直接費用
借:現金(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原材料
應付工資
經營費用
如果你們的主營業務就是維修,那麼就把以上的其他業務收入換成主營業務收入就可以了
3. 維修服務結轉成本,怎麼結轉,分錄怎麼寫
一、維修服務結轉成本的結轉分錄是:
借:主營業務成本-維修費
貸:銀行存款
二、主營業務成本是指公司生產和銷售與主營業務有關的產品或服務所必須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資)和固定資產折舊等。"主營業務成本" 用於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實際成本。"主營業務成本"賬戶下應按照主營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本賬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本賬戶應無余額。
4. 我們是銷售企業,但是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項目寫的是維修費,請問該怎樣計收入怎樣出成本
1、按發票金額計入「其他業務收入」;
2、將維修過程中發生的料、工、費,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5. 採用訂單法核算成本的流程是什麼急!寫出步驟
分批法亦稱訂單法,它是以產品的批別(或定單)為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
分批法計算程序如下:
1、按產品批別設置產品基本生產成本明細賬、輔助生產成本明細賬,賬內按成本項目設置專欄。按車間設置製造費用明細賬。同時,設置待攤費用、預提費用等明細賬。
2、根據各生產費用的原始憑證或原始憑證匯總表和其他有關資料,編制各種要素費用分配表,分配各要素費用並登賬。
對於直接計入費用,應按產品批別列示並直接計入各個批別的產品成本明細賬;對於間接計入費用,應按生產地點歸集,並按適當的方法分配計入各個批別的產品成本明細賬。
3、月末根據完工批別產品的完工通知單,將計入已完工的該批產品的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生產費用,按成本項目加以匯總,計算出該批完工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並轉賬。
如果出現批內產品跨月陸續完工並已銷售或提貨的情況,這時應採用適當的方法將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分配,計算出該批已完工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5)維修訂單怎麼算成本擴展閱讀:
1、適用范圍
單件、小批生產的重型機械、船舶、精密工具、儀器等製造企業。
不斷更新產品種類的時裝等製造企業。
新產品的試制、機器設備的修理作業以及輔助生產的工具、器具、模具的製造等,亦可採用分批法計算成本。
2、方法分類
一般的分批法,採用當月分配率來分配間接計入費用的分批法稱為一般的分批法(分批法),也就是有分批計算在產品成本的分批法。
簡化的分批法,採用累計分配率來分配間接計入費用的分批法稱為簡化的分批法,也稱不分批計算在產品成本的分批法,是一般的分批法的簡化形式。
6. 維修服務收入成本確認如何會計處理
這個要看你與客戶的合同的具體具體條款。如果明確是保障一段時間內的包修服務,不以明確的維修事件為標的,完全可以在合同受益期內均勻分攤確認收入,成本可以按照合理的成本率計提(但是要做納稅調整),也可以在實際發生時確認,考慮到重要性原則,本例金額不大,成本不需要計提。
如果合同明確規定了單件維修的標的等,只有在實際發生業務時分別確認收入與成本,合同期末,如果合同有期滿則全部收益不再返還等條款,可以將剩餘未確認收益一次性計入損益。
7. 我公司開了張3000元維修費的發票,我該怎麼結轉成本呢
維修費可以直接計入管理費用——維修費科目進行核算
本公司的人員維修,如果是以維修費形式支付,要取得發票入賬;如果不以維修費方式出現,而是用獎金的形式發給職工,可以在工資表上發放。不過,這部分收入要並入當期的工資薪金總額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
8. 列出並說明維修成本的核算公式
答:C=M+W+A
C—產品成本;
M—材料費,包括原材料、配件及輔助材料;
W—基本工資,直接參加生產工人的勞動報酬;
A—雜費,除前兩項以外的其他成本構成費用。
9. 成本會計維修費怎麼算
一般情況下,作為生產加工企業,各成本中心(部門)根據職能分別歸類為生產部門、銷售部門、辦公後勤部門,對應這三類成本中心的各項費用,分別以「製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進行核算。也就是如果生產部、設備科及生產車間等生產部門發生的各類維修費,計入「製造費用-維修費」;營銷部、市場調研部、戰略客戶部等營銷部門發生的各類維修費,計入「銷售費用-維修費」;辦公室、總務部、品管部等後勤支持部門發生的各類維修費,計入「管理費用-維修費」。
此外,有新規定,生產車間固定資產的日常修理費計入「管理費用」,不再計入「製造費用」,但大部分或者很多企業還是沿用老規定,並沒有改變。個人理解,具體如何列支,還是要結合公司管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