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機會成本有什麼用途
擴展閱讀
中石油處級怎麼調 2025-05-25 04:59:20

機會成本有什麼用途

發布時間: 2022-11-15 13:25:45

『壹』 機會成本的作用

美國會計學者梅基(Robert.P.Magee)將會計定義為「會計是對影響組織的活動、事件等方面的信息進行收集、處理、加工、報告的活動,這些信息的目的是促進決策者能夠據此有效地分配他所掌握的(或委託給他的)資源。」
因此,隨著經濟活動的發展及經濟組織的復雜化,會計的作用發生了變化。會計已不僅是受決策影響的數據的收集和計算,而是通過計量和計算深入到企業的決策活動中。影響決策(選擇)的機會成本在會計學中有了廣泛的應用。
貼現現金流量法已成為投資決策的主要方法,機會成本成為投資決策中現金流出量測算的重要一項。投資中若利用了企業原有的資產,企業雖然不必動用資金購買該資產,沒有發生現金流出,但該資產的成本必須以現行市價計入現金流出量。因為該資產雖然沒有引起現金流出,但該資產不用於此投資項目就可在市場上出售或出租獲得收入,該資產用於本企業的機會成本是在市場上獲得的收入。因此在項目出策中必須引人機會成本,否則會造成項目評估不準確。投資決策中只將與項目有關的相關成本計算在內,非相關成本不與考慮。在企業的資本成本與資本結構決策中,現代會計學也引入了機會成本,必刪將所有者投入資金的成本計人資率成率。制定部門之間的資產轉移價格時,也使用了機會成本。

『貳』 機會成本的含義及其應用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
主要應用在投資過程中.在投資決策中,放棄次優方案而損失的「潛在利益」,是選取最優方案的機會成本.比如投資者僅有一份資金,投資股票時必須放棄國債與基金.假如國債投資收益為1萬元,基金投資收益為2萬元,而股票投資收益為3萬元,則股票投資的機會成本是2萬元,國債投資的機會成本為3萬元,基金投資的機會成本也是3萬元.這機會成本並不牽涉實際金錢交易,所以也可成為隱含成本.

『叄』 什麼是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5)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企業應選擇實際收益大於機會成本的經營項目,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配置。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西方經濟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概念而言,一些書中對機會成本的界定並不復雜,最常用的概念是將其界定為「生產者使用相同的生產要素在其他生產用途中所能獲得的最高收益」。[2]

機會成本對商業公司來說,可以是利用一定的時間(time)或資源(resources)生產一種商品時,而失去的利用這些資源生產其他最佳替代品(substitute)的機會就是機會成本。

在生活中,有些機會成本可用貨幣來衡量。例如,農民在獲得更多土地時,如果選擇養豬就不能選擇養雞,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養雞的收益。但有些機會成本往往無法用貨幣衡量,例如,在圖書館看書學習還是享受電視劇帶來的快樂之間進行選擇。

『肆』 機會成本在經濟生活中有什麼作用

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也可以理解為在面臨多方案擇一決策時,被舍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還指廠商把相同的生產要素投入到其他行業當中去可以獲得的最高收益。

現實生活中的案例如下:

案例資料

資料1、某企業准備將其所屬的餐廳改為洗浴中心,預計洗浴中心未來一年內可獲利潤70000元,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主是否應該將其所屬的餐廳改為洗浴中心?他應該怎樣決策?

機會成本
資料2、某企業有一筆閑置資金,如果用來購買設備,當年可盈利70000元,也可入銀行,每年得到利息50000元,那麼,企業主是否應將這筆錢用來購買設備?

資料3、投資者王某可以選擇股票和儲蓄存款兩種投資方式。他於1999年9月1日用1萬元購進某種股票,經過一年的操作,到2000年9月1日,投資股票的凈收益為450元。如果當時他將這1萬元存入銀行,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的年利率為2.25%,扣除利息稅,則有180元的實際利息凈收益。

從上例可以看出,這180元就是王某投資股票而放棄儲蓄存款的機會成本。若考慮機會成本,王某的實際收益應為270元,而不是450元。如果到2000年9月1日,王某投資股票獲得的凈收益為150元,若考慮機會成本,他的實際收益則是虧損30元。

『伍』 什麼是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的另一樣東西。機會成本小的具有比較優勢。簡單的講,可以理解為把一定資源投入某一用途後所放棄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獲得的利益。例如:你購買一套房屋全部用於居住,則不能再出租獲利,也就是居住的同時也失去了用於出租等獲利的機會;反過來說,你若出租,你則不能再居住。
機會成本主要應用在投資過程中。在投資決策中,放棄次優方案而損失的「潛在利益」,是選取最優方案的機會成本。

『陸』 什麼是機會成本及其在生活中的實例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在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

也指做一個選擇後所喪失的不做該選擇而可能獲得的最大利益。

實例:

  1. 你本來買了股票A,後來賣掉了,再買了股票B。結果你買股票B虧了5000元,而如果繼續持有股

票A可以賺2000元。這個時候機會成本=5000+2000=7000元 機會成本一般指喪失的收益。

2.今晚你媽媽叫你去外婆家,說外婆要送你一台筆記本電腦,而你爸爸叫你去奶奶家,說奶奶給你買了一

輛自行車,姐姐叫你吃肯德基去; 總共有3種可能 ,如果你選擇去外婆家,那你就要放棄筆記本電腦和肯德基還有自行車;

你選擇了筆記本電腦,放棄自行車和肯德基,比較後兩者,取價值大的自行車,所以你去外婆家獲得筆記

本電腦的機會成本就是一輛自行車。

3.當一個廠商決定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經濟資源生產一輛汽車時,這就意味著該廠商不可能再利用相同

的經濟資源來生產200輛自行車。

於是,可以說,生產一輛汽車的機會成本是所放棄生產的200輛自行車。如果用貨幣數量來代替對實

物商品數量的表述,且假定200輛自行車的價值為10萬元,則可以說,一輛汽車的機會成本是價值為

10萬元的其他商品。

4.某企業有50萬元資金,擬投資快餐業,預計年收益為3萬元。而投資房地產,預計年收益是10萬

元,則投資房地產的機會成本是3萬元。

拓展資料:

通過對機會成本的分析,要求企業在經營中正確選擇經營項目,其依據是實際收益必須大於機會成本,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配置。

機會成本遞增法則是指:在既定的經濟資源和生產技術條件下,每增加一單位一種產品的產量所產生的機會成本遞增,即要放棄更多其他產品的產量。

如果在選擇中放棄選擇最高價值的選項(首選),那麼其機會成本將會是首選。而作出選擇時,應該要選擇最高價值的選項(機會成本最低的選項),而放棄選擇機會成本最高的選項,即失去越少越明智。

『柒』 簡述,機會成本在投資決策中的作用

機會成本,就是說在這筆錢拿來做了A這個項目,但是如果拿來做B這個項目所能轉到的錢就賺不到了,這個不能夠轉到的b項目的利潤就是機會成本了。
機會成本在決策中的作用,就是讓一比自己最大限度的得到回報。

『捌』 機會成本的准確定義是什麼主要運用於哪些領域呢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
在生活中,有些機會成本是可以用貨幣來進行衡量的。例如,農民在獲得更多土地時,如果選擇養豬就不能選擇養雞,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養雞的收益。但有些機會成本往往無法用貨幣衡量,例如,在圖書館看書學習還是享受電視劇帶來的快樂之間進行選擇。而機會成本泛指一切在作出選擇後其中一個最大的損失,機會成本會隨付出的代價改變而作出改變,例如被舍棄掉的選項之喜愛程度或價值作出改變時,而得到之價值是不會令機會成本改變的。
而如果在選擇中放棄選擇最高價值的選項(首選),那麼其機會成本將會是首選。而作出選擇時,應該要選擇最高價值的選項(機會成本最低的選項),而放棄選擇機會成本最高的選項,即失去越少越明智。拿融資租賃和貸款比較誰的融資成本高,如果不把機會成本加進去的話,可能會得出一個不正確的結論。比如人們通常感覺融資租賃的融資成本比銀行貸款高。出現這種認識錯誤的主要在於沒有把機會成本考慮進去。
生產一單位的某種商品的機會成本是指生產者所放棄的使用相同的生產要素在其他生產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例如,當一個廠商決定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經濟資源生產一輛汽車時,這就意味著該廠商不可能再利用相同的經濟資源來生產200輛自行車。於是,可以說,生產一輛汽車的機會成本是所放棄生產的200自行車。如果用貨幣數量來代替對實物商品數量的表述,且假定200輛自行車的價值是10萬元,則可以說,一輛汽車的機會成本是價值為10萬元的其他商品。
在西方經濟學中,企業的生產成本應該從機會成本的角度來理解。企業的生產成本可以分為顯成本和隱成本。
「機會成本」的概念告訴我們,任何稀缺的資源的使用,不論在實際中是否為之而支付代價,總會形成「機會成本」,即為了這種使用所犧牲掉的其他使用能夠帶來的益處。因此,這一概念拓寬和深化了對消耗在一定生產活動中的經濟資源的成本的理解。通過對相同的經濟資源在不同的生產用途中所得到的不同收入的比較,將使得經濟資源從所得收入相對低的生產用途上,轉移到所得收入相對高的生產用途上,否則就是一種浪費。

『玖』 看到很多關於機會成本的解釋,但機會成本的意義、作用究竟是什麼呢,在管理決策中起到什麼作用

機會成本又稱擇一成本,是指在經濟決策過程中,因選取某一方案而放棄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價或喪失的潛在利益。企業中的某種資源常常有多種用途,即有多種使用的「機會」,但用在某一方面,就不能同時用在另一方面,因此在決策分析中,必須把已放棄方案可能獲得的潛在收益,作為被選取方案的機會成本,這樣才能對中選方案的經濟效益做出正確的評價。
如:你現在有100萬元,買股票或存銀行,若買股票,則機會成本就是沒有存入銀行的利息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