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輔助車間計劃成本怎麼算
擴展閱讀
多層板定製櫃如何算價格 2025-05-18 03:35:07
不思議神燈能給多少鑽石 2025-05-18 03:17:34
穿透王什麼價格 2025-05-18 03:15:08

輔助車間計劃成本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2-10-31 10:20:17

Ⅰ 輔助生產實際費用 怎麼計算

用計劃成本分配法計算輔助生產實際費用公式就是:計劃成本分配法的實際成本=輔助生產成本歸集的費用+按計劃分配率分配轉入的費用。輔助生產成本差異=實際成本-按計劃分配率分配轉出的費用。如果>0的話,超支差異,轉入管理費用借方。如果<0的話,節約差異,可以用紅字進行轉出。計劃成本分配法指的是按照計劃成本將費用在各輔助生產車間進行分配以及調整的一種方法,又叫做「內部結算價格分配法」。具體來說,就是根據各輔助生產車間來為各受益車間以及部門提供服務的數量,然後按照計劃單位成本分配給各受益車間以及部門,其中包括受益的其他輔助生產的車間,然後用各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實際費用,再加上其他輔助生產車間分配來的費用同按照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的分配數之間的差額,然後對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受益單位進行追加的分配,或者是將其差額全部計入到企業管理費。

會計

會計就是把企業有用的各種經濟業務全部統一成以貨幣為計量單位的,通過記賬、算賬以及報賬等一系列的程序來提供反映企業財務狀況以及經營成果的經濟信息。會計通常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的,運用專門的方法,對企業、機關單位或者是其他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並且全面地反映和監督的一項經濟管理的活動。具體來說,會計就是對一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的核算以及監督,並且向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會計方法一般是有:會計核算方法、會計分析方法以及會計檢查方法。會計的對象指的是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具體指的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能夠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也就是資金運動或者是價值運動。會計目標也稱為會計目的,是要求會計工作完成的任務或者是達到的標准,也稱作財務報告的目標。會計的反映職能:會計主要是從數量方面來反映各單位的經濟活動的情況,通過一定的核算方法,從而為經濟管理提供數據資料。反映職能應該包括事前、事中以及事後的反映,也就是貫穿於經濟活動的全過程。會計應該對實際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需要以合法真實的自我憑證為依據,要有完整的並且連續的記錄,並且按經濟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統的數據資料,從而便於全面掌握經濟活動情況,考核經濟的效果。會計的監督職能:會計的監督主要是利用會計資料以及信息反饋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加以控制和指導,包括了事前、事中以及事後的監督。會計監督除了貨幣的監督,還有實物的監督。

Ⅱ 輔助生產成本分配方法

輔助生產成本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計劃成本分配法。

1、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的特點是不考慮各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相互提供勞務或產品的情況,而是將各輔助生產費用直接分配給輔助生產以外的各個受益單位。

3、計劃成本分配法

計劃成本分配法的特點是輔助生產車間為各受益單位提供的勞務,都按勞務的計劃單位成本進行分配,輔助生產車間實際發生的費用與按計劃單位成本分配轉出的費用之間的差額採用簡化計算方法全部計入管理費用。

Ⅲ 輔助生產費用分配方法

輔助生產費用分配方法如下:

Ⅳ 計劃分配法中的輔助生產車間的實際成本怎麼計算

摘要 一、計劃成本分配法計算公式為:

Ⅳ 輔助生產成本如何分配、核算

輔助生產成本:是為了核算輔助生產部門而設立的,尤其是輔助生產部門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輔助生產成本的分配方法 分配輔助生產成本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按計劃成本分配法等。 1.直接分配法 直接將各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成本分配給輔助生產以外的各個受益單位或產品。 2.交互分配法 應先對各輔助生產內部相互提供勞務進行分配,然後再將各輔助生產車間交互分配後的實際成本,按對外提供勞務的數量,在輔助生產以外的各收益單位進行分配。 工業企業輔助生產成本的核算 1.企業本月發生的各項直接輔助生產費用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銀行存款 應付工資 應付福利費等 2.月終,分攤計入輔助生產成本的製造費用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3.月終,輔助生產成本按一定分配標准分配給各受益對象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管理費用 產品銷售費用 產品銷售成本 其他業務支出 在建工程等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輔助生產成本的歸集和分配,是通過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科目進行的。

Ⅵ 計劃成本分配法的方法計算

在生產實踐中,各輔助生產部門發生的實際生產費用與計劃成本存在差異是在所難免的。因此,「計劃成本分配法」的核心問題是「成本差異」的計算。前面資料中規定的計算公式是:成本差異= 各輔助生產部門發生的費用+按計劃成本分配轉入的費用-按計劃成本分配轉出的費用;而案例中隱含的計算公式為: 成本差異=輔助生產實際成本-按計劃成本分配合計。
我們僅就鍋爐車間為例分析本案例的差異計算:鍋爐車間直接生產費用為28 730元;應從機修車間轉入760元(200×3.80);則鍋爐車間輔助生產實際成本為29 490元(28 730+760);鍋爐車間按計劃成本分配合計為30 820元(13 400×2.30,包括機修車間的400×2.30);鍋爐車間最後的「成本差異」為-1 330元。
從鍋爐車間的計算過程中不難發現,本案例是在用一個已經含有計劃成本成分的數字29 490元(28 730+760)和另一個完全為計劃成本的數字相減,來求得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這種做法不但極為繁瑣,又使得「成本差異」成為一個完全虛擬、喪失實際基礎的數字。
筆者認為:輔助生產實際成本就應當為各輔助車間當期發生的直接生產費用,即鍋爐車間為28 730元;而計劃分配成本就應當為按該車間計劃單位成本對「外部使用部門」的分配成本,即鍋爐車間為29 900元(21 850+8050);「成本差異」就應當為各輔助車間生產費用減去對「外部使用部門」分配計劃成本的差,即鍋爐車間為-1 170元(28 730-29 900)。這樣做可以省略不必要的交互分配計算,又使得輔助生產實際成本更為「實際」,才能真正體現簡易分配方法的簡單容易操作。
看出:按計劃成本「對外」分配的輔助生產費用金額仍然為41 300元(31 350+9 950);待分配的「成本差異」仍然為-270元。即計算結果與案例解析完全相同。但本方法會使得計算更為簡便,分配表更為清晰易懂。

Ⅶ 結轉輔助生產車間的製造費用怎麼算的

當製造費用發生時:

借:製造費用-水電,車間人員工資等

貸:現金/銀行存款

月底結到成本: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水電,車間人員工資等

(7)輔助車間計劃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製造費用的分配方法

1、工時比例

生產工時比例分配法是指按照生產工人生產各種產品所消耗的工時比例來分配生產成本的方法。對於這種分配方法,審核員應檢查企業是否有真實、正確的時間記錄。

一種產品的製造成本=生產該產品的工人的實際工作時間*製造成本分配率

2、工資比例

生產工人工資比例分配法是指按照生產工人工資在各種產品成本中所佔比例分配生產費用的方法。使用這種方法的前提是,生產各種產品的機械化程度應該是大致相同的,否則產品的機械化程度較低的使用更多的工資和熊更多的製造成本,在產品高度的機械化熊更少的生產成本,從而影響成本分配的合理性。

一種產品的製造成本=生產該產品的工人的實際工資*製造成本分配率

3、機器工作時間的比率

這種方法適用於機械化程度較高的產品的生產,因為這類產品的機器設備使用、維護成本和機器運行時間有密切的聯系。使用這種方法的前提是要有各種產品消耗的機器工時的完整原始記錄。

審核員應首先核實被檢查企業的機械化程度和機器工時記錄,查明這種分配方法是否適用於該企業,然後檢查數字計算的正確性。該方法的計算程序和原理與生產時間比例分配法基本一致。

Ⅷ 輔助生產成本怎麼計算

輔助生產成本--是為了核算輔助生產部門而設立的,尤其是輔助生產部門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分配輔助生產成本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按計劃成本分配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