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喂鴨子怎麼喂成本低長的快
擴展閱讀
窗套線條什麼價格 2025-05-17 18:10:35
桂林哪裡坐班車到資源 2025-05-17 18:09:49
企業需要交什麼費用 2025-05-17 18:08:58

喂鴨子怎麼喂成本低長的快

發布時間: 2022-10-30 10:10:29

『壹』 剛出生的鴨子該怎麼喂養才能長得快,長得好

剛出生的小鴨子比較脆弱,養殖方法如下

1. 消毒。前7天鴨舍內未抓到小鴨時,按甲醛(40%)10ml/m3、高錳酸鉀5g/m3的用量對鴨舍進行熏蒸消毒。密封24小時後,打開鴨舍門窗通風。游樂場和餵食用具用20%燒鹼水或20%石灰水消毒,晾乾後用清水清洗。

5.飼養密度。雛鴨飼養密度過高,造成鴨舍潮濕,空氣臟,容易造成雛鴨生長發育。如果飼養密度過低,會浪費鴨舍,增加人力。小鴨飼養密度:每周每平方米20隻。以後可隨著小鴨的生長逐步降低飼養密度,每平方米不超過10隻,每組250~300隻為宜。

『貳』 給鴨子吃什麼能長得快

1、春季:要保持鴨舍乾燥、通風,勤換墊草,做好消毒及清潔衛生工作,每天人工補充光照4-5小時。為有利高產穩產,日糧中粗蛋白質含量應達18%,代謝能每公斤達11.3-11.7兆焦,青、精料各佔50%。母鴨開產時,50公斤飼料拌入1公斤蜂蜜連喂3天,停2周後再喂3天。如此輪番投喂,不僅可防鴨瘟,還可提高產蛋率。蛋鴨從15周齡起應補鈣,劑量為日糧的2.5%;此後逐步提高;當產蛋率60%時,日糧鈣含量為2.5%;產蛋率65-80%時為3%;產蛋率80%以上時為3.5%。鈣源為貝殼粉或骨粉或蛋殼粉。日糧中還應保證維生素D的供應,以控制鈣、磷比例為5-6.5:1。根據產蛋率的高低,每天保證14-17小時日照很重要,以利於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和鈣的吸收,進而提高產蛋率。
2、夏季:抓好防暑降溫工作。將鴨舍四周草簾卸下,以利空氣流通。堅持早放鴨,遲關鴨,傍晚不趕鴨入舍,夜23-24時才趕入舍內。要保證鴨群有充足飲水,最好是井水。青年鴨忌日糧中蛋白質含量過高,以免導致早衰,產蛋期縮短。要多喂粗、青飼料,以防性早熟。此外,青年鴨最好不喂顆粒料,應喂混合粉料。因為顆粒料能刺激食慾,引起鴨生長過肥,不利產蛋。對春季產蛋多又沒換羽毛的鴨,在日糧中加入1-2%炒熟研碎的芝麻或菜籽等,能提高夏季產蛋率。夏季還要適當降低舍內鴨的密度,注意用具、場地等的消毒及衛生。
3、秋季:為保持高產率,應施行人工補充光照,保持每天光照16小時,同時適當補充動物源蛋白質及青料的供給。對已停產的鴨應剔出或提前淘汰或強制換羽。
4、冬季:搞好防寒保暖,及時將鴨舍四周草簾掛上,嚴防賊風侵入。勤換乾燥墊料並適當加厚。冬季日糧代謝能水平應提高到每公斤12.1-12.5兆焦。早上鴨應遲放,傍晚早關鴨,平時少下水,(上、下午氣溫高時各下水1次,每次10分鍾)。鴨放出舍前要在舍內噪鴨5-10分鍾。冬季應補充人工光照,保持每日光照16小時

『叄』 降低養鴨生產成本的措施有哪些

降低養鴨的生產成本,除了注意肉鴨的品種、鴨苗的質量、科學的防疫和精心的飼養管理外,科學的用葯和用料會進一步降低養鴨的生產成本。

(1)有針對性給葯應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給葯,避免因用葯不對症或劑量不適當,造成浪費或引起中毒。(2)分清預防性投葯和治療性投葯的區別許多養鴨戶預防性投葯也使用或超量使用治療量,結果不但加大了葯費開支,還常常造成鴨中毒。(3)要選擇廉價、高效的葯物有些價格較貴而效果很好的葯物可用於小鴨,但用於大鴨時很不劃算。(4)避免亂用葯物用一種葯物能治療的病盡量不同時用兩種葯物,亂用葯物常因配伍不當、劑量不足或過大而事倍功半,人為地增大了葯費開支。(5)慎重使用全群用葯不要因全群中有幾只鴨發病就作為全群用葯的依據,能隔離治療就不要全群用葯。同時,疫苗接種要常抓不懈。(6)使用全價飼料可以提高飼料報酬全價飼料是根據飼養標准,按科學配方配製的,能滿足鴨的營養需要,飼料轉化率高。使用這種飼料,雖然單位數量價格高,但綜合經濟效益好。(7)減少飼料浪費要避免一次加料過多。用食槽喂鴨時,一次飼料加入量不能超過料槽深度的1/3。如果是人工上料,上完後要進行1~2次的勻料。飼養員要有責任心,如果上料不精心,致使少部分撒落到地面,這樣日積月累,不僅浪費飼料,而且容易滋生病原菌,影響其生產性能的發揮。(8)及時出欄肉鴨生長速度快,飼養周期短,應實行高水平飼養,喂給高能量、高蛋白飼料,以促進其生長。肉大鴨一般在50天左右出欄較合適,因為這時肉鴨增重、飼料報酬已達高峰,經濟效益最佳。在50日齡後肉鴨增重速度下降,飼料報酬降低。(9)溫度的控制肉鴨的適宜生長溫度一般在12~24℃之間,在此溫度范圍內可有效地利用飼料。因此要盡量創造條件,以保溫和降溫來提高飼料報酬。(10)合理使用添加劑礦物質、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性添加劑是必需的,其他的非營養性添加劑如桿菌肽鋅等抑菌促生長劑對提高肉鴨增重和飼料利用率有明顯效果。

『肆』 肉鴨養殖省料的方法

養殖肉鴨省料省事最好了,怎樣養殖鴨怎樣省料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養殖肉鴨省料的 方法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養殖肉鴨省料的方法
飼養 品種要優良

品種優良的肉鴨,其生產性能的遺傳潛力較高,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對飼料的利用率高,同樣的日齡、消耗同樣多的飼料,其增重比退化品種的肉鴨要快得多。

環境溫度要適宜

肉鴨的適宜生長溫度為12℃~24℃,在此溫度范圍內鴨可充分有效地利用飼料。因此要盡量創造條件,如採取冬季圈養,密封門窗,夏季搭棚遮陽等 措施 保暖或降溫,以提高飼料報酬。

配合日糧要平衡

因為所有家禽都是“依能而食”,飼糧的能量水平高時,採食量就少;飼糧的能量水平低時,採食量就多。所以肉鴨飼料中的蛋白質與能量比例要平衡,否則,飼料消耗增加,造成某些營養成分浪費。如飼糧低能高蛋白,則蛋白飼料作為能源消耗而造成浪費。

飼料要新鮮,保管要妥善

一是原料要新鮮。二是配合料要勤配,勤喂,飼料配好後要存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避光保存,以避免飼料中的脂肪氧化,VA、VE遭到破壞。在飼料與地面之間置放一層防潮材料,以防止飼料板結、霉變。霉變飼料容易引起肉鴨中毒、拉痢等,從而降低飼料的利用率。另外飼料庫和鴨舍要注意防蟲害、鼠害等。

及時出欄

肉鴨在40天~48天出欄較合適,因為這時肉鴨增重、飼料報酬已達到高峰,在50日齡後肉鴨增重下降,飼料報酬降低。

合理使用添加劑

礦物質、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性添加劑是必需的,其他的非營養性添加劑對提高肉鴨的生長速度及飼料利用率也有很大幫助。如益生菌、酶制劑、有機酸、多肽等,對提高肉鴨增重和飼料利用率有明顯效果。

飼料的形狀和添加方法要合理

一般不要喂原糧,原糧粉碎,配合成全價料的粒度,可根據鴨子的日齡有所不同,但不宜過碎,否則容易飛散造成浪費。添料時不能圖省事而一次添加過多。

料槽的構造和高度要合適 另外,平時應注意及時修繕料槽,以防止漏料造成浪費。
冬季養好肉鴨的 經驗
1、育雛期長。進雛時室溫需保持32℃,按每天降0.5-1℃計算,直至脫溫需較長時間。

2、防濕難度大。雛鴨飲水多,糞便稀,加上通風不良,易使鴨舍潮濕,潮濕環境使雛鴨消耗熱能較多,病原體在環境中生存期也較長,使雛鴨感染患病的機會增加,不利於雛鴨生長。所以管理上要特別注意保持育雛環境乾爽。

3、育雛保溫較難。冬春寒冷,進雛後1-2天內育雛室要保持32℃比較困難,中雛時也要18-25 ℃。如溫度不足或有賊風,雛鴨易患感冒。需待雛鴨正羽長成後才有較好的耐寒能力。

4、運動場上積糞多。冬天,鴨多在運動場上休息。因此,場地上的糞便相對較多,加上氣溫較低,病原菌存活時間長,糞便揮發出的氨氣也較濃,易影響鴨群生長和健康。所以,冬春季要勤清潔,多消毒。

飼養要點

1、挑選好雛苗。要選同一時間出殼,眼大有神,體態強壯,行動靈活,羽毛光澤,腹部柔軟,卵黃吸收良好,臍部癒合良好,腳蹼肥潤,手摸掙扎有力,腳溫暖,叫聲響亮,泄殖腔收縮有力和濕潤干凈的雛鴨來養。弱小雛在育雛時往往由於相互疊堆而被壓死。

2、過好育雛關。冬天育雛期長,特別要抓好1-7日齡幼雛期的管理。要有較寬裕的育雛房舍,加厚墊草,每平方米放20隻左右,讓雛鴨有較大的活動空間。要提前做好加溫工作,進雛時保持32℃,以後每2天降低1℃左右,直至脫溫。溫度的控制,以雛鴨不聚堆為原則。溫度適宜,採食力強,個體均勻,增重快。養鴨人員需經常觀察鴨群情況,對擠堆的雛鴨要將其趕散,每20-30分鍾要趕1次。要注意通風換氣,室內應無刺激性氣味,防煤氣中毒、氨氣中毒。有陽光天氣,要把雛趕到避風的地方放牧或曬太陽。要及時把個體較小、較弱的鴨挑出另群加強飼養,才能提高成活率和群體的均勻度。

3、採用網上育雛。由於網上育雛,易清潔,料水衛生,鴨與糞接觸機會少。因此,鴨不易生病。待雛鴨在網上養育5-7天,身體強壯後便可以由網上放到地上進一步飼養。

4、提供清潔飲水。雛鴨出殼24-26小時要飲水,最好採用深井水或較溫暖的自來水,可在水中投葯防病。地上平養時最好採用流動水育雛。

5、注意飼喂衛生。飲水後1小時即可開食,開食後即可自由採食。不要突然變換飼料。喂料定時,不喂霉料,控制自由採食量,經常鏟除料槽邊角和底部的霉料(尤其是遇較長時間陰雨的時候)。

6、加強管理,防應激。任何時候都要記住,要給鴨創造一個平穩過渡的環境條件。晚上給予暗光,能採食又防鼠,最好有人看護。養鴨人員要經常接觸鴨群,呼喚鴨群,對鴨群進行調教。放水逐漸適應,初次放水每次10-20分鍾,以後逐漸延長。白天放牧放水,晚上要把幼雛趕入室內或在運動場上分小群保溫。以防晚上寒冷時,雛鴨長時間的堆壓而造成死亡。給雛鴨播放音樂可以誘導放牧或回欄,也可以減少由聲音造成的應激。另外,應注意滅鼠防獸害。老鼠、犬、黃鼠狼、鷹等會捕食雛鴨,造成鴨驚群和傳播疫病。冬天田野作物已收獲,鼠無糧即遷移,田野中鼠會大量聚集到牧場中來,應進行捕捉或毒殺。

7、充分利用陽光。冬天要充分利用陽光。冬天的陽光能增加體溫,節約能源,增加食慾,殺滅病原,提高抗病力。最好利用避風場地放牧或曬太陽,可以減少雛鴨腿部瘀血,有利於鴨群衛生,也有利於增重。

8、創造良好的活動環境。創造一個讓鴨群食飽就睡覺休息的良好環境。

①清除鴨活動場地上的雜物,讓活動場地充分暴露,通過陽光暴曬,達到消毒和清潔的目的。

②整理運動場,包括填平窪地,清除積水,修復下水斜坡。由於水浪和鴨、魚等活動使土坡日漸沖刷或崩塌,不便雛鴨上岸採食。因此,下水斜坡需要經常加以修整。有人用紅磚鋪砌,效果良好(特別是坡度較大的斜坡)。

③勤清糞。積糞易造成運動場污染,影響鴨健康。要勤清糞,下雨前清掃,下雨後沖洗,保持鴨活動范圍清潔干凈。運動場最好選擇或建成5-35度坡地,雨天不積水,易於清洗。

④降低放養密度。降低放養密度有兩個途徑。一是單位面積少養一些;二是加大運動場地,自然降低了單位面積內的數量。

⑤及時收集動物屍體,把場中的死鼠、死魚、死鴨等動物屍體及時投入屍井或深埋。

9、及時趕回失群鴨,讓每隻鴨都能及時食到飼料。

10、及時淘汰無價值的病、弱、殘個體,淘汰時需進行無害化處理。

11、注意防疫。特別要做好鴨肝炎、漿膜炎、流行性感冒和麴黴菌病的預防和免疫接種工作。不從外購入家禽及其產品。加強車輛和人員的消毒,尤其要加強鴨群和籠具的消毒,工作完成後立即對場地進行徹底的消毒。

12、及時上市。肉鴨冬天飼養期43-47天,體重可達3.1-3.4公斤為最佳上市期,此時肉鴨生長性能最佳,飼料成本最低。上市時最好全進全出。鴨群受應激後會減少採食量,甚至拒食,嚴重影響肉鴨增重和經濟效益。所以,飼養過程中不能讓其受驚嚇,出售時應一次售完。
肉鴨夏養的關鍵措施
一、調整飼料營養和飼喂方式

1、調整飼料配方。鴨的採食量隨環境溫度的升高而下降,所以應適當提高飼料濃度,保證鴨每日的營養攝取量。

(1)用脂肪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這樣不但有利於提高日糧能量,彌補因採食量下降而減少的能量攝入,而且還能有效地減輕熱應激。(2)腔制蛋白質水平。為了減輕肉鴨降減蛋白質所帶來的體增熱負擔,提高蛋白質利用率,應根據日糧中氨基酸盈缺情況添加必需氨基酸,保證氨基酸的平衡供給。(3)提高礦物質與維生素的含量。在日糧或飲水中補加鉀、鈉及在飲水中加入碳酸鹽均有利於維持電解質平衡。此外在飼料中補加0.1%~0.5%碳酸氫鈉能有效地減輕熱應激反應。高溫降低了鴨機體維生素C合成能力,所以每公斤飼料中應添加維生素C50~200毫克。

2、添加抗應激葯物。針對鴨體高溫下所表現的生理變化對症下葯,如使用水楊酸、阿司匹林以降低鴨的體溫,利用藿香、刺五加、薄荷等中草葯制劑增加免疫、祛濕助消化,達到抗應激效果。

3、飼料要新鮮。減少每次從飼料廠購回的飼料含量,以1周左右用完為宜,保證飼料新鮮。飼喂時少喂多添,尤其是採用濕拌粉料時,更應少喂勤添。

4、調整供料時間。早晨可提早1~2小時在清晨4~5時開始喂料,晚上也應適當延長飼喂時間,這樣可避開高溫對採食量的影響。

二、控制環境條件,防止熱應激

1、減少太陽輻射熱。在開放型鴨舍的水、陸運動場上應架設遮陽棚,屋頂應加厚覆蓋層。高溫期間可在屋頂淋水或在屋內噴水霧化,並做好綠化工作。

2、加快鴨體散熱。保證鴨舍四周敞開,加大通風量。給鴨飲清潔的自來水或冷水,採用通風設備加強通風,保證空氣流動。夜間也應加強通風,使鴨在夜間能恢復體力,緩解白天酷暑的影響。

3、降低飼養密度。減少鴨舍內飼養數和增加鴨舍中水、食槽的數量,可使鴨舍內因鴨數的減少而降低總產熱量,同時避免因食槽或水槽的不足造成爭食、擁擠而導致個體產熱量的上升。

4、保持鴨舍清潔乾燥。採用合理的飼養及飲喂方式,減少糞中含水量,防止高溫下舍內高濕帶來的危害:(1)增加鴨舍打掃次數,縮短鴨糞在舍內的時間。(2)水槽盡量放在鴨舍四周,以免肉鴨飲水時將水灑到舍內。(3)採用水、陸運動場的鴨舍應在陸地運動場搭遮陽棚,可使鴨嬉水上岸後,在陸上運動場多休息,待毛干後再進鴨舍,減少鴨在舍內排泄的機會。

三、防疫滅病做到位

1、加強疫病防治。及時做好免疫接種和疾病治療工作;注意鴨群採食量、飲水量及排糞情況,一旦發現異常及時採取措施。

2、改變飼養方式。變地面厚墊料飼養為網上平養,杜絕肉鴨與糞便接觸,以減少疾病傳播機會,降低發病率。

3、減少對鴨群的干擾。避免干擾鴨群,使鴨的活動量降低到最低限度,減少鴨體熱的增加。

4、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健全消毒制度,防止鴨因有害微生物的侵襲而造成抵抗力下降,防止蒼蠅、蚊子孳生,使鴨免受蟲害干擾,增強鴨群的抗應激能力。

『伍』 小鴨子吃什麼長得快

小鴨子吃飼料長的快,在喂飼料的時候,盡可能的多選幾種飼料搭配喂,能均衡營養。小鴨子不僅吃飼料,還需要搭配蔬菜水果一起喂,能有效提高食慾。小鴨子還要攝入一定的蛋白質,可以喂河蚌、螃蟹、蚯蚓、小蟲子等。

小鴨子吃了長得快的食物

還要給小鴨子吃葷的,來補充蛋白質等營養成分,比如河蚌、螃蟹、蚯蚓、小蟲子等,可以給小鴨子剁碎後和其他食物一起喂。

『陸』 怎樣才使鴨子長得快,用什麼配方飼料

想讓鴨子長的快,還是用顆粒飼料,一般養殖45天可以長到3公斤多。 現在的飼料廠都有專門的肉鴨飼料,根據不同生長階段用不同的料號。養鴨子選好飼料是很關鍵,但是在養殖過程中, 管理很重要,做好疫病防疫,才能保證養鴨子掙錢,不要奢望鴨子不吃料就長肉。

『柒』 養殖鴨子怎樣配食才能長得快

雛鴨出殼1天後即開食。開食前需先「開水」(飲溫水),飲水中可加入適量的葡萄糖和維生素C。開食的飼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飯,將其撒在竹席上,讓雛鴨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後改為煮爛的小麥或全價配合飼料,每天喂4-5次。

15天後每天喂3次即可。雛鴨開食3天後,需增加動物性蛋白飼料,將小魚蝦、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與食料拌在一起喂給。此外,雛鴨還應補給適量的青綠飼料,可將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採食。

為了滿足鴨的生長發育和產蛋的需要,必須按照各類鴨營養標準的需要,選定飼養標准,將多種飼料進行合理的搭配,配製成全價日糧。

(7)喂鴨子怎麼喂成本低長的快擴展閱讀:

選用的飼料品種盡可能多一些,如玉米,能量比較高,蛋白質不夠,豆餅的蛋白質含量高,但必需的氨基酸不平衡,其他飼料也都有類似的問題,配料時,盡可能多用幾種飼料,以便在營養上互相補充,才能充分發揮營養素的作用。

每次配製飼料,不宜數量過多,以7~10天能吃完為宜,以保持飼料的新鮮。選用的飼料應是貨源多、能保持相對穩定:鴨對飼料比較敏感,飼料變動大,容易引起應激反應,如有變動,應逐漸過渡,切忌大的調整。

『捌』 小鴨子吃什麼長的快

摘要 小鴨子想要長的快,就需要以飼料為主食,在給小鴨子喂飼料的時候,盡可能的多選幾種飼料搭配著喂,能夠使營養更加均衡,使小鴨子長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