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存貨的初始計量 哪本書
存貨應該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其他成本,如為特定客戶定製產品而發生的產品設計費)。
中級會計實務書里有具體介紹。
希望幫助到你。
『貳』 存貨成本計算方法
存貨取得成本計算公式: 存貨取得成本包括訂單成本和取得成本。 訂單成本=固定訂單成本+年訂單數×每單可變成本=固定訂單成本+年庫存需求÷每單訂單訂貨量×每單可變成本 購置成本=年需求×單價
拓展資料:成本核算方法:移動加權平均法 概念:或稱移動平均是指接收貨物的成本加上原存貨的成本除以接收貨物的數量加上原存貨的數量來計算加權單價,而採用發貨存貨的計價方法。特點:它的優點是允許管理人員及時跟蹤庫存余額,計算的平均單位成本和發放和持有的庫存成本是客觀的。缺點是平均單價需要每次收貨計算一次,計算工作量較大,不適用於收貨頻繁的企業。 適用范圍:是實際工作中使用最廣泛的成本核算方法。
單項計價法 概念:又稱個體鑒定法、具體鑒定法、批量實際鑒定法。該方法假設存貨的成本流與實物流一致,根據各種存貨確定每批存貨的采購批次或生產批次和期末存貨,並根據采購或生產時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出每批出外庫存和期末庫存的成本。 特點:使用這種方法是合理和准確計算即將離任的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但這種方法的前提是確定外向的批次庫存和剩餘庫存批次為了確定收入,所以實際操作的工作負載很重,困難。 適用范圍:適用於易於識別、存貨種類不多、單位成本高的存貨計價,如房地產、船舶、飛機、重型設備、珠寶、名畫等貴重物品
全月加權平均法 概念:加權平均法是指通過剔除當月收到的總成本和當月的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從而確定存貨的交貨成本和存貨成本。 特點:該方法僅在月末計算一次加權平均單價,比較簡單,平均單價是在市場價格漲跌時計算的,庫存成本的分配更加均衡。但這種方法通常不能從賬上提供已發行和已關閉存貨的單價和金額,不利於加強存貨管理。 適用范圍:適用於每一時期存貨成本變動不大。
『叄』 采購成本的初始計量
按成本進行初始計量的方式:外購存貨的成本:所謂外購成本,主要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運輸中存貨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加工取得的成本:加工成本由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構成。其他方式取得存貨的成本:其他方式取得存貨,主要包括接受投資者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企業合並等,在進行初始計量時均按照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盤盈存貨的成本:盤盈的存貨應按其重置成本作為入賬價值。
『肆』 存貨的初始計量原則是什麼
存貨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會計計量的原則有四個:歷史成本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配比原則、劃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原則。除歷史成本原則外,「劃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原則」也應同時用到。涉及確認其初的存貨、資產價值等問題。
『伍』 怎麼確認存貨剛剛開始的成本呢
1、就非商業企業而言
購入存貨的成本等於購買價格 + 進口關稅 + 運費 + 裝卸費 + 保險費
2、對於商業企業而言
可以選擇和第一種方法一樣的形式,也可以採用先歸集到待攤進貨費用,然後根據銷售情況來分攤,已銷售的部分計入主營業務成本,留存部分計入存貨。如果金額較小的也可以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陸』 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方法包括哪些
本確認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個別計價法,又稱個別認定法等。採用這種方法是指按各種存貨,逐一辨別認清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以入庫時確定的單位成本作為計算確定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的一種方法。
2、先進先出法是假設先收到的貨物先發出,並據此對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計價的一種方法。在每次發出存貨時都是假定發出的是庫存最久的存貨,期末存貨則是最近入庫的存貨。
3、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期初結存存貨數量和本期收入存貨數量之和為權數,來確定本月發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價,並據以計算存貨的發出成本和期末結存成本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存貨單位成本=全月可供發出存貨總成本/全月可供發出存貨總數量,
本月發出存貨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本月結存存貨成本=本月結存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4、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在每次收入存貨以後,立即根據庫存存貨的數量和總成本,計算出新的平均單位成本,並作為下一次發出存貨的單價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存貨單位成本= 原有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的實際成本。
『柒』 存貨的初始計量基本原則如何做
存貨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會計計量的原則有四個:歷史成本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配比原則、劃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原則。
(一)外購的存貨
1.商品流通企業在采購商品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等進貨費用,應當計入存貨采購成本,也可以先進行歸集,期末根據所購商品的存銷情況進行分攤。對於已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對於未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期末存貨成本。企業采購商品的進貨費用金額較小的,可以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2.下列費用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當期損益,不計入存貨成本:
(1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
(2 )倉儲費用(不包括在生產過程中為達到下一個生產階段所必需的費用);
(3 )不能歸屬於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的其他支出。
(二)通過進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貨
1.委託外單位加工的存貨
以實際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以及加工費、運輸費、裝卸費和保險費等費用以及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金,作為實際成本。
需要交納消費稅的委託加工物資,收回後直接用於銷售的,應將受託方代收代交的消費稅計入委託加工物資成本;收回後用於連續生產的物資,按規定準予抵扣的,受託方代收代交的消費稅記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科目的借方。
2.自行生產的存貨
自行生產的存貨的初始成本包括投入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直接人工和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製造費用。
(三)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貨
投資者投入存貨的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四)通過提供勞務取得的存貨
企業提供勞務的,所發生的從事勞務提供人員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可歸屬的間接費用,計入存貨成本。
關注環球網校存貨的初始計量基本原則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