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如何低成本製作觀賞魚缸
擴展閱讀
中國石油的發票怎麼查 2025-05-14 16:46:27
想買一台車怎麼查看價格 2025-05-14 16:45:46

如何低成本製作觀賞魚缸

發布時間: 2022-10-15 02:17:13

① 如何自製魚缸

喜歡養觀賞魚的朋友,通過此教程,可以DIY自己喜歡的魚缸,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據自家空間,因地制宜設計,且比市場購買魚缸更便宜、實惠。

觀賞魚魚缸自製教程

玻璃規格及數量見正文

魚缸內配件:潛水變頻循環泵1台、氧氣泵1台、氣盤2隻、智能加熱棒1根、萬向噴水鴨嘴1個、燈具一套
小刀、玻璃膠、玻璃膠槍、2cm寬卷紙、捲尺、直角夾
1
第一步就是確定魚缸大小並設計魚缸圖紙

根據您自已預備擺放魚缸的位置及准備養魚的品種來確定魚缸的大小,下面我以自己養龍魚的魚缸舉例1300長*500寬*700高。

本人也可以代為設計,喜歡自製魚缸的朋友可以與我聯系,發信息給我即可。

2
魚缸底部的鋁合金架子隨便去哪家五金店購買即可,包焊接。

魚缸四周的櫃門可以自己安裝,也可以找木工安裝。

建議魚缸正面及兩側都做門,方便後期維護底部濾缸。

3
購買玻璃:

適合做魚缸的玻璃有普通玻璃、浮法玻璃、超白玻璃,價格依次遞升,當然觀賞效果也依次更佳,不過一般人區別不出來,所以要求不高的話,購買普通玻璃即可。下面根據魚缸大小建議的玻璃厚度:

魚缸外形 容水量 玻璃厚度 底面厚度 加固

40×30×30 容水量36(公斤) 3mm 3mm 可配底座

50×25×30 容水量38(公斤) 4mm 4mm 可配底座

50×30×40 容水量60(公斤) 4mm 4mm 可配底座

75×30×35 容水量79(公斤) 4mm 4mm 可配底座

100×40×45 容水量180(公斤) 5mm 6mm 可不用上拉

100×40×50 容水量200(公斤) 5mm 6mm 需上拉

125×45×50 容水量280(公斤) 6mm 8mm 需上拉

150×45×60 容水量405(公斤) 8mm 8mm 需上拉

150×50×60 容水量450(公斤) 8mm 10mm 需上拉2個

長×寬×高(cm)÷1000=容水量(公斤)。 實際容水高度只有80%左右。

觀賞魚魚缸自製教程
4
購買玻璃膠:

市場上的玻璃膠多得很.首先從化學上分類.大致可分為 酸性膠、中性膠 、 鹼性膠三類。各有使用限制,魚缸製作首先惕除後兩種,採用酸性膠。

酸性膠種類也很多,品牌眾多,價格不一,質量一般會和價格成正比,酸性膠低至5~6元的也有,貴的幾十甚至更貴。

玻璃的好壞直接影響魚缸的牢固程度及使用壽命,千萬別在這里省錢!

5
其它材料建議購買:

1、潛水泵:潛水泵每小時流量按魚缸水體積的6~8倍計算;

2、增氧泵:流量要求不是很嚴格;

3、加熱棒:推薦智能變頻加熱棒,怛溫誤差很小。功率根據廠家推薦選擇即可。

4、萬向鴨嘴:按出水口徑選擇即可。

以上材料都可以在某寶購買,方便快捷。

6
粘缸:

粘缸以兩次打膠為主,第一次為了粘玻璃之間的縫隙,第二次為了加固。

是打膠的方法:

7
粘缸的順序是先粘後側玻璃跟底面玻璃,然後是左側,再右側,最後是前側。

第一步:後側玻璃跟底面玻璃距離玻璃邊緣5mm的地方貼上保護膠帶,防止打膠時,影響美觀,如下圖:

8
第二步:粘制後側玻璃,把兩根牙簽插入兩塊玻璃縫隙後,均勻的往玻璃縫隙中打膠,打完後,拔出牙簽,壓緊縫隙。

用類似的方法,粘上、左側、右側、前側玻璃。注意的是這時因為玻璃膠沒有乾的緣故,缸很脆弱,所以每上一塊玻璃後,就要用直角夾固定一下,或者用其他方法固定。直角夾固定方法見下圖:

第三步:以上是第一次打膠,打完後,用卡片颳去多於的膠,撕去保護用的膠帶。用繩子捆綁住魚缸,等膠干。膠干後,打第2次膠。

用美工刀去除多餘的玻璃膠:

9
安裝底濾缸排水管及組裝

10
製作干溫分離盒

干溫分離盒非常重要,目的是將水中的殘留魚食、魚餌分離,以免在水中腐爛影響水質。

11
魚缸粘好之後,接下來就是試水,測試有沒有泄漏 。

觀賞魚魚缸自製教程
12
試水結束後,安裝潛水泵、氧氣泵、放入底部濾材、粘貼魚缸背景等,至此,魚缸製作基本結束。
13
最後附近上底部濾缸材料的選擇:

干溫分離盒:白棉

第一格:藤棉

第二格:遠紅外細菌屋

第三格:第一層多孔生態濾球、第二層甲殼素生態吸附濾球、第三層全鈣鎂生態濾球、第四層納米銀能量濾球。參考比例為2:1:2:1

第四格:放潛水泵

14
最後放上放入魚的照片。

拍照技術有限,將就看吧。

注意事項
粘缸一定要仔細,打膠一定要均勻、無氣孔
玻璃是易碎品,製作時需輕拿輕放
玻璃膠務必購買好質量,不要貪便宜

② 如何自製生態魚缸

生態魚缸就是在魚缸內裝配特製的過濾系統,這種生態過濾系統要具有物理過濾,生物過濾,化學過濾三重功能。能有效處理魚缸內的魚兒的排泄物,水草的枯葉,以及魚兒末食完的魚食等等,使水質保持良好的狀態。可以達到長時間不用換水,且可以使生態魚缸達到良好觀賞效果。其實我們也可以自己動手來製作一個生態魚缸,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生態魚缸

1.設計好景觀的布局,然後將水草泥撒在缸底,將選擇好的景觀石、沉木放入水中。

2.之後就是種草的過程。配上燈光以及過濾器,一個簡單的原生態魚缸就大功告成了。種草的過程較漫長,草往往需要1-3個月才能長好。

3.想要弄好原生態魚缸,養好水族生物,就要先把水養好。將水注入擺設好的魚缸後,需要先放入活性硝化菌、水質調理劑,用於去除水中氨、氮等有害氣體。接著,用水草液肥養殖水草。3-7天之後,水就養好了。

4.水養好之後可以放置闖缸魚。所謂闖缸魚,其實就是進行試養,看看水質是否達標。試養的時間同樣需要3-7天。如無異樣就可以正式養水生動物了。

③ 做魚缸教程

第一:選購的玻璃品種及厚度

做普通魚缸就選汽車級白浮法玻璃,如果想讓魚缸透光度更好些的話就選用超白玻了草缸 龍魚缸海水缸一般選用超白的比較多做多大的缸需要選擇多麼後的玻璃,白浮法 和超白基本分為5mm 6mm 8mm 10mm 12mm 15mm 19mm等。
第二:粘缸所需要的工具:
(1)玻璃膠槍 玻璃膠 直角夾 捲尺 三角板 美紋紙 玻璃刀 拉筋支架 文件夾子等。玻璃的厚度。



第二:沾魚缸的步驟把玻璃裁好磨邊然後把每塊玻璃的尺寸都用捲尺量一個遍看看玻璃的尺寸誤差多少,然後每塊玻璃都沾美紋紙。打好玻璃膠把缸粘起來··················省略好多話每個人的粘法不一樣我就不多說了 總之把缸沾好不漏水就 OK了。
第三:採取加固的方法:
(1)1.5*0.6*0.75的缸的話就採用雙12mm底了,取代底部拉筋,既牢固又美觀,且能防止魚兒們在底部處擦傷或者掉鱗。
(2)上部缸沿向下10厘米用目字或者口子拉筋加固都行,用12mm玻璃的下角料即可要磨邊的奧。長拉筋在下橫拉筋在上。
(3)魚缸外側的四個缸角用黑色的直角包邊材料粘上就行。
(4)魚缸的上下包邊我一般採用黑色烤漆玻璃做包邊的,魚友們可以自由的選擇包邊材料比如木板 大理石 各種顏色的烤漆玻璃,包好包邊既美觀又不容易傷到大人及小孩。
第四:各種魚缸的過濾方式:
(1)底部過濾:底部過濾槽+三角溢流側濾。
底部過濾槽參照上圖模式製作,實際尺寸為:長1500mm,寬500mm,高400mm。玻璃用厚度8mm的普通玻璃。共分三格或四格,第一格放濾棉,起物理過濾作用;第二格放細菌屋及玻璃環,起生化過濾作用;第三格為凈水水槽,內置大流量潛水泵(3000至8000L/H(升/小時),以便將過濾後的清水抽回魚缸。抽潛水泵的電源接在底櫥,水泵出水管與上水管用軟管連接,以方便水泵壞掉後更換。第一格可略窄些,第三格可略寬些。第一格內濾棉可多層放置,各層濾棉間用生化環或生化球間隔,方便水下滲。上間隔玻璃與底之間的空隙處塞入濾棉。各格上間隔玻璃高度一樣,下間隔玻璃應依次遞減尺寸,高差為3厘米。上間隔玻璃離濾槽底1.5厘米,上、下兩塊間隔玻璃間距2厘米。在魚缸右側的後部用普通0.8厘米的玻璃隔出三角溢流區。溢流區上間隔玻璃使用雙層玻璃,一共三層最外面用亞克力魚梳上開口下開口,上開的魚梳口味油膜口及水面漂浮物,下端加墊1.5厘米的玻璃塊以留出下進水空隙。
在溢流區內缸底上打兩個孔,分別為下水孔和上水孔。下水孔直徑50孔,內穿下水管材加密封墊後打玻璃膠密封好,下水管直接穿過缸底、底櫥面,接到下濾槽的第一格上方,將水排進下濾槽。下水管垂直伸下底櫥面後,根據底櫥面與下濾槽的高度粘接適當長度的直徑的PVC管,然後轉接變徑,最後接合適的PVC管通到下濾槽第一格濾棉的上方。
上水孔直徑25管,內穿25PVC上水管,採用缸底內外分別套管粘合、加密封墊並打玻璃膠的方式加固密封,上水管直接接到上濾槽,經上濾後再將水排進魚缸左側後部的三角溢流區。
在三角溢流反氣舉區內填裝生化環,並加裝一個氧氣泵以大量培氧供硝化細菌用。
(2)上部過濾:主缸內在後缸壁上沾過濾盒。
上部過濾槽參照上圖模式製作,用普通玻璃,厚度為0.5厘米,尺寸為:長為魚缸內徑長,寬為適當寬度看自己怎麼做了,高離缸上沿最好1cm方便加蓋子,過濾槽橫向兩側直接粘於魚缸兩側面玻璃上,後面即為魚缸的後面玻璃,底為魚缸的後部拉筋。共分四格,自右向左依次為:第一格為上水管孔格,第二格放濾棉,起物理過濾作用,第三 格放生化環或生化球,起生化過濾作用,第4格為下水口。第一格及最後一格可略窄,中間三格要寬,以放置更多的生化濾材。第二格濾棉分多層放置,最上層為粗濾棉,向下根據濾槽深度依次放幾層細濾棉,各層濾棉之間可用生化環隔開,以方便水下滲。各格上間隔玻璃高度一樣,下間隔玻璃應依次遞減尺寸,高差為2厘米,下間隔玻璃的底端兩角均磨成三角裝,以躲開魚缸底的玻璃膠,方便粘合密封。上間隔玻璃離濾槽底1厘米,上、下兩塊間隔玻璃間距2厘米。第一格間隔玻璃上端打一直徑3厘米的半圓孔,以放置上水管;第一格底面玻璃打一直徑3厘米的上水管孔,內穿2厘米的PVC上水管,不需粘合密封。下水底孔設在濾槽左側,應留出上側面拉筋的寬度,底孔直徑為2.1厘米,內穿2厘米PVC下水短管,管底要高於水面。 (3) 背部過濾:就是在主缸的背部粘貼過濾槽以達到過濾的效果。

(4)側過濾:就是在主缸的一端粘貼過濾槽以達到過濾的效果。。

第五:製作魚缸蓋:
我做的魚缸一般都用玻璃的 用黑鏡玻璃或者透明玻璃,我一般選擇做蓋子的玻璃都用5mm的,也可以用鋁塑板 PVC板等以防潮防變形。缸蓋分為單獨的三塊或者兩塊也可以前後上翻也可以左右推拉我做推拉蓋比較多的,前後翻的最後面一塊寬與上濾槽稍微寬些就行,方便掀開清理濾槽;中間一塊為燈槽子,基本不動,左右平行固定兩根燈管。前面一塊寬些經常掀起,以方便餵食、加水及其他日常管理。 第六:魚缸美化:
魚缸美化前看看你是養什麼魚如果養紅龍就黑色或者藍色背景和缸底,以突出紅龍的紅色。玻璃膠選用黑膠,魚缸背面、雙側面及底面均用黑即時貼粘成黑色,底面的黑即時貼可粘於兩層玻璃底之間。魚缸內的兩個三角溢流外擋板採用雙層粘合玻璃和亞克力板魚梳。
第七:魚缸底櫥製作:
可用三種原材料加工:一是用鍍鋅方管做龍骨架子,外包鋁塑板或密度板或直接粘貼裝飾玻璃;二是用硬木作框架,外包鋁塑板或免漆板。櫥頂面用密度板,並在對准魚缸底部上、三是不銹鋼做骨架。下水口處留相應直徑的圓孔。底櫥後部左側留兩個圓孔,方便電源線及充氧氣頭穿入。先放置好底部濾槽再放底櫥,最後再放魚缸。底櫥四扇門對開,底濾槽靠底櫥右側放置,左側留出空間以安裝電源等。

④ 如何自己製作魚缸

自己製作魚缸,需要買一個那個水泵買了水泵,其他的東西都可以自己diy的。其他的東西可以用那個瓷磚還有用水泥這些東西都很便宜的,質量成本幾塊錢就可以了,就可以做出一個價值100多塊的魚缸了。

⑤ 用4個塑料瓶給孩子製作一個魚缸,如何省時又不費錢

在孩子小時候最重要的就是陪伴,陪著孩子玩耍,陪著孩子出遊,陪著孩子做手工,都是可以給孩子一個美好的記憶的,要知道小朋友都是特別喜歡小動物的,就比如金魚之類的,但是要是小朋友想要養一些金魚,那肯定是需要浴缸的,現在我就交給大家一個可以用身邊的物品做出一個小型的魚缸,可以和孩子一起動手哦。


第四步就是在每一個塑料瓶身上切出四個長方形的開口,用刀切出來,然後我們就可以在裡面放上一些水,看一下是否會漏水,如果出現漏水了的話,就可以進行再次的調整,補上一些熱熔膠就可以了,在所有步驟做完之後,我們就可以放水,加入一些金魚,小巧的那種,數量也不要太多,這樣的過程想必也會給孩子一個美好的記憶。

⑥ 生態魚缸的製作流程是什麼

需要材料:LED魚缸、濾棉、火山岩顆粒、天然河沙、青龍石、小碎石子、青苔。

1、首先准備好一個集成LED魚缸,如下圖所示:

⑦ 如何自製簡易魚缸

60*35*40(長*寬*高),前後兩塊60*40的,兩邊兩塊34*40的(扣除了玻璃厚度1cm),一塊做底60*35的(那4塊玻璃都豎在這面玻璃上),最好再裁兩塊34*5的做拉筋,就是把前後兩塊玻璃用這兩塊小玻璃連在一起,位置在上沿往下3、4cm的地方。
粘玻璃的過程一時也講不清,總的來說玻璃和玻璃的接觸面都打上膠水(粘合前記得把玻璃擦乾凈),8個直角邊用膠槍均勻打一遍,用手指從頭到位抹一遍,最好一次成型,不許夾有氣泡,多餘的膠水等24小時後(膠水完全硫化)用小刀刮掉就好了。
24小時後試水時拿個管子慢慢往裡加,一直到離上沿5cm的地方,看看有沒有漏水和變型的地方。
一管玻璃膠5元,好點的十幾元,用半管就夠了。
魚缸里放砂子會加重底下玻璃的壓力,不養草的話還是別放了,不然魚糞落在裡面很難清理。

⑧ 怎麼自己做魚缸

需要工具:膠槍、玻璃膠、美紋紙、泡沫板、能倚住玻璃不倒的任何物品、膠帶、美工刀。

一、擦拭玻璃,鋪好泡沫。

做魚缸最關鍵的一步就是玻璃一定要干凈,不能有一點水跡和灰塵,所以找一個可以依靠的直角的地方,比如牆邊,放置好泡沫板,泡沫板的尺寸要略大於魚缸底面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