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菜籽油和胡麻油哪個成本高
擴展閱讀
鑽石店工作怎麼做 2025-05-14 18:28:13

菜籽油和胡麻油哪個成本高

發布時間: 2022-10-10 19:35:37

1. 胡麻油和菜籽油那個好

各有各的好處,以60%麻油混以40%菜油製成的混合油為油脂營養成分平衡的混合油,比單一食用二油更有利於人體保健。

2. 胡麻油是不是菜籽油

不是,胡麻油和菜籽油都是植物油,統稱為清油,但它們不是一種油。

3. 胡麻油和菜籽油那個貴

由於榨油的原料是植物的種實,一般會含有一定的種子磷脂,對血管、神經、大腦的發育十分重要。菜籽油的膽固醇很少或幾乎不含,所以控制膽固醇攝入量的人可以放心食用。
胡麻油的功效作用
1.肌膚嬌柔亮澤
改善皮膚脂肪含量,使肌膚更幼滑、滋潤、柔軟有彈性,同時令皮膚呼吸及排汗正常,減輕種種皮膚問題。
2.減肥
亞麻籽油可消耗身體多餘脂肪,是健康減肥法。
3.改善女性經前綜合症
有許多女性經前綜合症的例子,例如痛經等,症狀都在每天吃了新鮮的亞麻籽油後完全消失,當然需要配合維他命及礦物質。

4. 胡麻油和調和油那種好

胡麻油是亞麻籽油的另一種叫法,包括純胡麻油和胡麻調和油的,加工胡麻油的工藝包括:冷榨、熱榨和浸出。冷榨胡麻油可以直接食用,富含α-亞麻酸和ω-3,有益智力、有益健康。油溫過於80℃,就會破壞胡麻油的營養結構,甚至失去營養。如果要保留胡麻油的營養,無論是純胡麻油還是胡麻調和油,都不能用來油炸。
食用油的營養成分是否保留,受兩大因素影響:
1、加工工藝影響:

我們知道很多食用油包含植物甾醇、谷維素、亞油酸,但這些營養成分是食用油在食材階段具備的優勢,經過加工之後,未必能保留這些有益人體的營養成分。

例如:橄欖油,最好的加工方式是冷榨,整個加工過程的溫度控制在45℃左右,橄欖果進行頭一遍壓榨時,橄欖油的營養才會全部保留。而經過第二遍壓榨,實際上是把頭一遍用過的果渣再壓榨一遍,橄欖油的質量就下降了許多。由於橄欖油很容易氧化,第二遍第三遍的橄欖油酸度就不斷升高,和頭道初榨橄欖油的品質、營養成分,就完全不在同一個水平。

例如:胡麻油,通過低溫冷榨的胡麻油,α-亞麻酸和ω-3的含量是最高的,達到了35%-55%。如果是通過熱壓榨,α-亞麻酸和ω-3的含量會有一半損失掉。再通過浸出法加工,胡麻油的營養成分會損失90%。加工工藝對食用油的營養成分,影響是很大的。

企業為什麼加工營養成分低的食用油?一是為了出油率,二是為了降低成本。營養高的食用油,出油率低成本高,售價高自然銷量就小,企業只能在市場和成本之間,找一個平衡點。

2、烹調方法影響:

習慣影響烹飪方式,東北地區習慣燉菜,西南地區喜歡火鍋,西北地區喜歡油潑,南方地區喜歡清蒸,烹飪技法不同,食用油的選擇也不太一樣。燉菜、火鍋、油潑的做法,比較適合用菜籽油、大豆油這樣的油種,大火、高溫、反復煎炸,耐高溫、穩定性高的油種才能應對。

清炒、隔水燉、清蒸等方法,食用油就可以選擇營養比較豐富的花生油、葵花籽油、茶油等,既不影響菜品的色澤,還能增加菜品的香味,所以南方地區的使用會比較多。

冷榨的胡麻油和特級初榨橄欖油,通常是用來做涼拌菜的,如果用來做油炸食品,油溫升高到200℃,這兩種油裡面的營養成分已經被氧化和燃燒掉了。而菜籽油則不同,達到180℃才能把生油味去掉,高溫營養也不缺失,但也不能超過300℃高溫。因此,烹飪方法也對食用油的營養成分和穩定性存在很大的影響。

什麼樣的食用油適合炸東西?
1、胡麻油:很顯然,冷榨的純胡麻油是不適合的,不耐高溫營養也容易缺失。壓榨或者浸出工藝生產的純胡麻油,以及胡麻油和菜籽油的調和油,都是可以用來炸東西的。經過了高溫和精煉加工,穩定性得到了提升,可以用來炸東西。

2、菜籽油:煙點高、耐高溫,這是菜籽油的優點,所以菜籽油是用量前三大的食用油。菜籽油炸食品,上色快上色好,比較適合炸制顏色偏重的食品。

3、大豆油:煙點高、耐高溫,大豆油也有這個特點,所以應用更加廣泛,除了家用餐飲行業的用量更大。大豆油炸食品,升溫快不染色,比較適合炸制顏色偏淡的食品。

4、棕櫚油:煙點高、耐高溫、穩定性強,棕櫚油在反復使用的過程中,不容易氧化變質,所以在食品企業的應用比較多。如:炸制鍋巴、方便麵等,但棕櫚油的熱量高、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長時間食用,容易肥胖膽固醇升高,是不利於健康的。一般來說,很少用於家庭烹飪

5、調和油:調和油是幾種食用油調配的油,能不能用來炸東西,主要看調和油中量最大的是什麼油?如果是大豆油或者菜籽油佔到了60%以上,基本都可以用來炸東西。但是也不要迷信調和油的健康概念,因為只有大豆油和菜籽油耐高溫,其他的油在高溫的時候,營養已經揮發殆盡,還會有多少營養?

總的來說:胡麻油這個油種是不適合油炸食品的,調和油中的大豆或者菜籽油含量多,也是可以炸東西的,但是其他油的營養基本是保留不了的。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購買菜籽油或者大豆油,購買的成本還會更低。
各類食用油購買和食用小Tips:
1、燉菜、炒菜、煎炸比較多:選購一級或者三級,非轉基因物理壓榨菜籽油或者大豆油,這兩個食用油適合各種煎炒烹炸的烹飪方法,所不同的是:大豆油不影響食材顏色,菜籽油會改變顏色。如:炸春卷,大豆油炸過之後顏色淺,菜籽油炸過會顏色深。當然,用油習慣也是要考慮的,東北地區習慣大豆油,就沒有必要買菜籽油了。

2、清蒸、清炒、素食比較多:建議選購一級或者二級,非轉基因物理壓榨花生油、葵籽油,這兩個食用油適合油溫比較低的烹飪方法,食用油的營養豐富、口味較好,使用廣泛。

3、涼拌、低溫烹飪比較多:建議選購特級冷榨:橄欖油、山茶油、胡麻油,含有豐富的亞油酸、亞麻酸、植物甾醇,可以直接飲用,也可以用於涼拌食材。既能提供人體無法合成的營養,還可以改善人體在身體機能、智力發育等多方面的不足。

5. 一湖麻油和菜籽油哪個營養價值高

不同的油營養不同,不能絕對的說哪一種好。單一的吃一種油長期來看並不好。從這個角度來將調和油就比較均衡。但是那種便宜的調和油其實主要成分還是大豆油。所以如果是便宜的調和油肯定是不如花生油好了。真正的花生油成本價都在60-70元,是比較高的,所以那種便宜的花生油也不是真正的花生油。
幾種食用植物油的營養特點
1、花生油

花生油淡黃透明,色澤清亮,氣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種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飽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亞油酸37.6%)。另外還含有軟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飽和脂肪酸19.9%。

從上述含量來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構成是比較好的,易於人體消化吸收。據國外資料介紹,使用花生油,可使人體內膽固醇分解為膽汁酸並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漿中膽固醇的含量。另外上,花生油中還含有甾醇、麥胚酚、磷脂、維生素e、膽鹼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經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膚皺裂老化,保護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膽鹼,還可改善人腦的記憶力,延緩腦功能衰退。

2、菜籽油

菜籽油一般呈深黃色或棕色。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亞油酸12-24%,芥酸31-55%,亞麻酸1-10%。從營養價值方面看,人體對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達99%,並且有利膽功能。在肝臟處於病理狀態下,菜籽同也能被人體正常代謝。不過菜籽油中缺少亞油酸等人體必須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構成不平衡,所以營養價值比一般植物油低。另外,菜籽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質,一般認為這些物質對人體的生長發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時與富含有亞油酸的優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營養價值將得到提高。

3、芝麻油

芝麻油有普通芝麻油和小磨香油,它們都是以芝麻油為原料所製取的油品。從芝麻中提取出的油脂,無論是芝麻油還是小磨香油,其脂肪酸大體含油酸35.0-49.4%,亞油酸37.7- 48.4%,花生酸0.4-1.2%。芝麻油的消化吸收率達98%。芝麻油中不含對人體有害的成分,而含有特別豐富的維生素e和比較豐富的亞油酸。經常食用芝麻油可調節毛細血管的滲透作用,加強人體組織對氧的吸收能力,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性腺發育,延緩衰老保持春青。所以芝麻油是食用品質好,營養價值高的優良食用油。

4、棉籽油

精煉棉籽油一般呈橙黃色或棕色,脂肪酸中含有棕櫚酸21.6-24.8%,硬脂酸1.9 -2.4%,花生酸0-0.1%,油酸18.0-30.7%,亞油酸44.9-55.0%,精煉後的棉清油清除了棉酚等有毒物質,可供人食用。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脂肪酸,最宜與動物脂肪混合食用,因為棉清油中亞油酸的含量特別多,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膽固醇上升,維護人體的健康。人體對棉清油的吸化吸收率為98%。

5、葵花籽油

精煉後的葵花籽油呈清亮好看的淡黃色或青黃色,其氣味芬芳,滋味純正。葵花籽油中脂肪酸的構成因氣候條件的影響,寒冷地區生產的葵花籽油含油酸15%左右,亞油酸70%左右;溫暖地區生產的葵花籽油含油酸65%左右,亞油酸20%左右。葵花籽油的人體消化率96.5%,它含有豐富的亞油酸,有顯著降低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預防冠心病的作用。另外,葵花籽油中生理活性最強的a生育酚的含量比一般植物油高。而且亞油酸含量與維生素e含量的比例比較均衡,便於人體吸收利用。所以,葵花籽油是營養價值很高,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優良食用油。

6、亞麻油

亞麻籽油又稱為胡麻油。亞麻油中含飽和脂肪酸9-11%,油酸13-29%,亞油酸15-30%,亞麻油酸44-61%。亞麻油有一種特殊的氣味,食用品質不如花生油、芝麻油及葵花籽油。另外,由於含有過高的亞麻油酸,儲藏穩定性和熱穩定性均較差,其營養價值也比亞油酸、油酸為主的食用油低。

7、紅花籽油

紅花籽油含飽和脂肪酸6%,油酸21%,亞油酸73%。由於其主要成分是亞油酸,所以營養價值特別高,並能起到防止人體血清膽固醇在血管壁里沉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醫療保健效果。在醫葯工業上紅花籽油可用於製造「益壽寧」等防治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壓、肝硬化等疾病的葯品。此外,紅花籽油中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谷維素、甾醇等葯用成分,所以被譽為新興的「健康油」、「健康營養油」。

8、大豆油

大豆油的色澤較深,有特殊的豆腥味;熱穩定性較差,加熱時會產生較多的泡沫。大豆油含有較多的亞麻油酸,較易氧化變質並產生「豆臭味」。從食用品質看,大豆油不如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

從營養價值看,大豆油中含棕櫚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亞油酸50-60,亞麻油酸5-9%。大豆油的脂肪酸構成較好,它含有豐富的亞油酸,有顯著的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中還含有多量的維生素e、維生素d以及豐富的卵磷脂,對人體健康均非常有益。另外,大豆油的人體消化吸收率高達98%,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優良食用油。

食用油----「對症」買

大豆油減少患心臟病幾率
大豆油含有的亞麻酸有降低血壓作用,而且不含膽固醇。臨床營養實驗證實,引發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因素,除了高量膽固醇外,其他兩種因素就是高血壓及血管栓塞。大豆油的成分恰好可減少這兩種因素,它可顯著降低健康成人的血中膽固醇,有效地減少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性。

玉米胚芽油可抑制心血管疾病
高血脂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根源,維持人體脂肪在正常水平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除了多做戶外運動,或多吃蔬菜及水果類食品之外,由於玉米胚芽油是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從而能達到抑制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原生橄欖油有助消化吸收功能
原生橄欖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性極強,豐富的油酸能增強胃腸道的收縮,提高胰腺、肝、膽的分泌功能,保護腸道粘膜,使食物能在胃腸道得到很好吸收,還可以緩解各種原因產生的便秘。
葵花籽油幫助預防皮膚疾病
葵花籽油屬於低脂油類,其中的亞油酸含量高達66%,遠遠高於市場上的其他油類。此外,葵花籽油還含有卵磷脂與胡蘿卜素等,不含芥酸、膽固醇等有害物質,長期食用可預防皮膚疾病、支氣管擴張和夜盲症,可降低人體血壓,減低血清膽固醇。

花生油降低血液總膽固醇
花生油中所含的油酸可降低血液總膽固醇和有害膽固醇,卻不降低有益膽固醇。營養界把油酸稱為安全脂肪酸,它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能發揮有效作用。與基礎膳食比較,富含高油酸的花生油膳食和花生油加花生膳食與低脂膳食一樣,均降低了總膽固醇和有害膽固醇。

食用油不宜久存
不少家庭主婦喜歡購買大容量的桶裝食用油,以為這樣可以省心一些。如果家裡人口多,油用得快,這是個好方法。然而,如果家裡人口少,油又用得慢,購買大桶裝的食用油卻不劃算,因為食用油是不能放得過久的。

食用油是很容易變質的,因為油脂會自動發生氧化作用。油脂氧化會產生很多有毒的氧化分解物質,人如果長期食用已經劣化的油脂,會使細胞功能衰竭,誘發多種疾病。油脂氧化後形成過氧化物會造成酸敗,產生令人不愉快的氣味。油脂的酸敗不像食物腐敗霉變那樣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當我們聞到不正常的氣味時,油脂的過氧化物含量已經大大超過國家標準的數值了。

調和油將被迫亮出配方「底牌」
如果正在徵求意見中的食用調和油國家標准真正頒布實施,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各類調和油除了要在商標上標注食用的原料外,還要提示消費者各類原料所佔的比例。昨日,記者從省質監局獲悉,調和油國標的徵求意見稿尚未到達。據透露,經過徵求意見、修改後,調和油國標有望在年底前出台。

調和油必須明示原料含量

據了解,調和油國標最受關注的是,提出了要標明產品配方與比例的要求,要在包裝標簽上標明花生油、菜子油、大豆油、亞麻油、芝麻油和玉米油等油種占調和油總體含量的百分比是多少。此外,調和油中其他成分的名稱與含量也必須標出。

調和油國標的醞釀、起草歷時兩年,由於國家標準的缺失,調和油市場較為混亂,同稱為「調和油」,不但食用原料大相徑庭,價格方面差距很大,而且消費者在購買調和油時,也很難避免誤區。

調和油價格千差萬別

據了解,調和油稱高合油,它是根據使用需要,將兩種以上經精煉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調配製成的食用油。它一般選用精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和棉籽油等為主要原料。

據了解,原料價格決定著各類調和油的售價,例如茶籽油、花生油較貴,而其他的相對來講便宜一些,如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三十多元的花生調和油,花生油的含量通常不會超過20%。

據悉,調和油國標實施後,現行的所謂「花生調和油」、「大豆調和油」等名詞將消失,兩種以上(含兩種)的傳統油調和配製出來的食用油會被統一稱為「食用調和油」。成分、含量,包括成分的來源方式,是壓榨還是浸出等製作工藝的標注都會幫助消費者明明白白購買調和油。

如何辨別食用油質量

普通消費者要想辨別植物油質量優劣,其實很簡單。一是聞味兒,滴一滴油到掌心,打轉搓一下之後,聞味道,合格的油會有植物香,而不合格的會有怪味兒。二是買回植物油後,放到冰箱冷藏室,半個小時後看有無凍結,若有,裡面很可能便含有質量低的棕櫚油。三是用眼看,品質正常的油脂肉眼觀察應該完全透明,如果油脂中含有鹼脂、類脂、蠟質等和含水量較大時,油樣會出現混濁或沉澱物。

6. 菜孑油與胡麻調個油那個好

如果是純的,當然是胡麻油更好。
胡麻油吃起來味道更香,
也許南方人不喜歡嫌味道重。
而且胡麻油價格要比菜籽油貴一些。

7. 胡麻油和菜籽油那個對心血管病人好

不同的油營養不同,不能絕對的說哪一種好。單一的吃一種油長期來看並不好。從這個角度來將調和油就比較均衡。但是那種便宜的調和油其實主要成分還是大豆油。所以如果是便宜的調和油肯定是不如花生油好了。真正的花生油成本價都在60-70元,是比較高的,所以那種便宜的花生油也不是真正的花生油。我個人喜歡吃豆油,可能由於是東北人,我們從小就吃豆油。 幾種食用植物油的營養特點 1、花生油 花生油淡黃透明,色澤清亮,氣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種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飽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亞油酸37.6%)。另外還含有軟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飽和脂肪酸19.9%。 從上述含量來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構成是比較好的,易於人體消化吸收。據國外資料介紹,使用花生油,可使人體內膽固醇分解為膽汁酸並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漿中膽固醇的含量。另外上,花生油中還含有甾醇、麥胚酚、磷脂、維生素E、膽鹼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經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膚皺裂老化,保護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膽鹼,還可改善人腦的記憶力,延緩腦功能衰退。 2、菜籽油 菜籽油一般呈深黃色或棕色

8. 花生油和菜籽油這兩者的區別有什麼

如今城鎮化發展快速,市場經濟十分發比較發達。如果你富有,就能購到許多好產品。就連大家平常吃的油,類型都是有許多了。並不像之前,要不吃豆油,花生油,要不就吃菜籽油。如今目前市面上除開這些基本上的油,還能夠購到玉米胚芽油,胡麻油和各式各樣的食用調和油,既美味又有營養。

此外如今市面上為了更好地均衡油的口感和營養,科學研究,配製了很多食用調和油。大夥兒可以按照自身的自身愛好和營養必須,挑選 不一樣的植物油類型,讓自身每一頓都能吃得健康快樂!

9. 胡麻油和菜籽油哪個好

麻油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種子榨取之脂肪油。麻油性味微寒(《別錄》)。味甘,性微寒,無毒(《品匯精要》)。其保健功能是潤燥通便,解毒,生肌。治腸燥便秘,蛔蟲、食積腹痛,瘡腫,潰瘍,疥癬,皮膚皸裂(《中葯大辭典》)。

麻油作為一種食用油脂,其不飽和脂肪酸佔86%左右,不飽和脂肪酸中亞麻酸又達50%左右。正是由於這種高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對人體正常細胞的結構和功能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凈化血液、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功效。此外,麻油還能增強人體對感染性疾病的抵抗能力,保持皮膚光滑擱澤,使頭發烏黑光亮,面目潤麗。中年以上肥胖者和老年人為了防治血管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疾病,選擇麻油為食用油是適宜的。此外,維生素E(每克麻油中含量為90微克)在麻油中含量甚為豐富,這是一種可控制衰老、促進健康的特殊物質,經常攝人有利於延緩衰老。麻油在養生中自來受到重視不無道理。

麻油常被用作軟膏基質,在熬制膏葯或調制葯粉時,麻油用作生肌長肉的葯物,民間以麻油人葯的驗方很多。

中醫理論認為,菜籽油味甘、辛、性溫,可潤燥殺蟲、散火丹、消腫毒,臨床用於蛔蟲性及食物性腸梗阻,效果較好。 人體對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可達99%,因此它所含的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等營養成分能很好地被機體吸收,具有一定的軟化血管、延緩衰老之的功效。由於榨油的原菜籽油灌裝機料是植物的種實,一股會含有一定的種子磷脂,對血管、神經、人腦的發育十分重要。菜籽油的膽固醇很少或幾乎不含,所以怕膽固醇的人可以放心食用。

以60%麻油混以40%菜油製成的混合油為油脂營養成分平衡的混合油,比單一食用二油更有利於人體保健。

10. 胡麻油和菜籽油的區別

兩種味道不一樣,油的顏色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