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正常標准成本有哪些特點
正常標准成本是在效率良好的條件下,根據下期一般應該發生的生產要素消耗量、預計價格和預計生產經營能力利用程度制定出的標准成本。把難以避免的損耗和低效率等情況也計算在內,使之切實可行。從數量上看,它大於理想標准成本,但又小於歷史平均水平,實施以後實際成本可能是逆差,是要經過努力才能達到的一種標准,因而可以調動職工的積極性。
正常標准成本的特點:
(1)它是用科學方法根據客觀實驗和過去實踐經充分研究後制定出來的,具有客觀性和科學性;
(2)它排除了各種偶然性和意外情況又保留了目前條件下難以避免的損失,代表正常情況下的消耗水平,具有現實性;
(3)它是應該發生的成本,可以作為評價業績的尺度,成為督促職工去努力爭取的目標,具有激勵性;
(4)它可以在工藝技術水平和管理有效性水平變化不大時持續使用,不需要經常修訂,具有穩定性。
❷ 簡答題:標准成本法的優點是什麼
標准成本法是最早出現在西方的一種現代管理方法,從出現並實施應用之日起,就在企業的生產、經營及經濟效益等方面的提高上做出了重大成績,這些成就跟管理者在標准成本法運用的正確性上密切相關。同時,正是標准成本法自身優勢也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一)標准成本法是先進管理思想的體現
(二)標准成本法有利於考核工作的進行
(三)標准成本法有利於經營決策
❸ 什麼是標准成本制度特點是什麼
標准成本制度是以標准成本核算成本、成本系統成本計劃、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為基礎的。是按標准成本的企業按產品的消費標准(如材料,工作時間)的標准成本預先計算的標准成本和產品的標准。
標准成本制度的特點
標准成本可以起到事前成本控制的作用。
標准成本可以提高控制的成本。
在成本控制後,可實現標准成本。
❹ 標准成本是什麼
標准成本是一種成本計算方法。這種方法不僅間接費用是預計的,而且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也是按預計的數字來計算的,這種成本的計算方法稱為標准成本制度。
(一)標准成本的性質:標准成本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的運轉情況下製造產品的成本,而不是指實際發生的成本。在典型的實際成本制度中,間接費用是按事先規定的比率分攤到產品中去的,而標准成本制度也同樣的辦法處理。這兩種方法的主要區別是對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計算方法不同。實際成本制度採用每種產品實際發生直接成本數額;而標准成本制度則採用從直接材料和直接人中,產生的標准單位成本,有的會計制度規定存貨用標准成本記賬,有的會計制度規定存貨,既用標准成本,也用實際成本記賬。
(二)標准成本和實際成本的比較:就直接材料來說,直接材料的標准成本,就是製造單位產品時所需要的標准材料用量和這些材料在正常情況下的價格(標准價格)的乘積。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確定標準直接人了成本。單位產品標準直接人工成本,是標准小時工資率和標准工時的乘積。而一批產品的標準直接人工成本,則是單位產品的標準直接人工成本和產品數量的乘積。在標准成本制度中,也採用事先規定的間接費用率,但一批產品的間接費用鄉則是事先規定的間接費用率和標准數量的乘積。除了這個差別以外,不論是實際成本制度,還是標准成本制度,對間接費用的處理都是一樣的。標准成本在分批法和分步法中都能應用。標准成本和實際成本之間的差異稱為差額。實際成本超過標准成本稱為逆差或虧損差額,反之,則稱為順差,或盈餘差額。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標准成本是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❺ 什麼是標准成本,有多麼特點
一種成本計算方法。這種方法不像間接費用是預計的,而是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也是按預計的數字來計算的,這種成本的計算方法稱為標准成本制度或責任分解制度。標准成本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的運轉情況下製造產品的成本,而不是指實際發生的成本。在典型的實際成本制度中,間接費用是按事先規定的比率分攤到產品中去的,而標准成本制度也同樣的辦法處理。這兩種方法的主要區別是對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計算方法不同。實際成本制度採用每種產品實際發生直接成本數額;而標准成本制度則採用從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中,產生的標准單位成本,有的會計制度規定存貨用標准成本記賬,有的會計制度規定存貨,既用標准成本,也用實際成本記賬。
❻ 標准成本制度的賬務處理有何特點
准成本制度的賬務處理的特點
標准成本可以起著事前成本控制的作用、標准成本可以加強成本的事中控制、標准成本可以實現事後的成本控制。
❼ 簡述標准成本法和定額成本法的異同
標准成本法(standard costing)也稱標准成本會計(standard cost
accounting),是指以預先制定的標准成本為基礎,用標准成本與實際成本進行比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異的一種產品成本計算方法,也是加強成本控制、評價經濟業績的一種成本控制制度。標准成本法是西方管理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
定額成本法是企業為了及時地反映和監督生產費用和產品成本脫離定額的差異,加強定額管理和成本控制而採用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標准成本法與定額成本法的異同:
標准成本法與定額成本法相比較,即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一、相同之處是:
(1)都在事前制定目標成本,進行成本的事前控制;
(2)都根據目標成本進行成本的事中控制;
(3)都進行成本差異的事中和事後分析,並進行反饋,根據反饋的信息,改進工作。因此,兩者都能較好地發揮對於成本的控製作用。
二、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
(一)制訂目標成本的依據不同
1.定額法。定額成本是按現行定額以及計劃單位成本、分成本項目(即原材料費用、生產工資費用和製造費用)來制訂的。
2.標准成本法。標准成本的制訂比較靈活,通常有理想標准成本、正常標准成本、現行標准成本、基本標准成本。標准成本的制訂,通常從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製造費用三方面著手進行。但與定額法不同的是,直接材料成本包括標准用量和標准單位成本兩方面;直接人工成本包括標准用量和工資率兩方面(計時工資時);製造費用分為變動製造費用和固定製造費用兩部分,都是按標准用量和標准分配率來計算。
(二)制訂目標成本所依據的定額的穩定性不同
1.定額法。由於定額成本所依據的消耗定額就是現行定額,是企業在當時生產技術條件下,在各項消耗上應達到的標准,所以任何一項生產技術有所變化時,現行定額都應予以修訂。也就是說,定額法下的定額是可能變化的,應設計一套定額變動計算方法,以計算定額變動的趨勢和金額。如:以按新定額計算的單位產品費用與按舊定額計算的單位產品費用之比確定系數的方法,來計算定額變動的差異。
2.標准成本法。標准成本是有效經營條件下發生的一種目標成本,也叫「應該成本」。它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約束性,一般在一個會計年度內是固定不變的,因此也不用設計相應方法來計算其變動差異。
(三)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差異的揭示方法不同
1.定額法。脫離定額的差異是指生產過程中各項生產費用的實際支出脫離現行定額或預算的數額。定額法下的差異是通過每一筆領料或加工零件來揭示並通過差異憑證來反映。如核算原材料脫離定額差異的方法有限額法、切割核演算法和盤存法三種,其中限額法下的差異憑證又有超額領料單、代用材料領料單等。定額法工作做得很細,而且工作量相當大。
2.標准成本法。標准成本法往往根據一定時期實際產量的實際消耗量和實際價格與實際產量的標准消耗量和標准價格的計算比較來揭示差異,沒有專用的差異憑證。如材料成本差異只是通過公式計算,即材料成本差異=實際價格×實際耗用量-標准價格×標准耗用量。標准成本法工作量相對較小,但查明差異原因的工作不是十分細致。
(四)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差異的設置程度不同
1.定額法。定額法下的差異主要有:脫離定額的差異(即材料、生產工資、製造費用脫離定額的差異)、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差異、定額變動差異等三大類五項,設置口徑較粗。
2.標准成本法。標准成本法下的差異主要有脫離標准成本的差異這一類,具體包括材料成本差異(材料用量差異、材料價格差異),直接人工成本差異(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直接人工效率差異),變動製造費用差異(變動製造費用開支差異、變動製造費用效率差異),固定製造費用差異(固定製造費用開支差異、固定製造費用能力差異、固定製造費用效率差異)等四大項九種,設置口徑較細。
(五)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差異的賬務處理不同
1.定額法。定額法下對成本差異的核算較為簡單,只核算各成本項目的差異,且不是為各種成本差異單獨設置會計科目,而是與定額成本在同一個成本明細賬中進行核算。
2.標准成本法。標准成本法下要為各種成本差異專門設置許多總賬科目進行核算,如:對材料成本差異,應設置「材料價格差異」和「材料用量差異」賬戶;對固定製造費用差異,應設置「固定製造費用開支差異、固定製造費用能力差異和固定製造費用效率差異」等賬戶,並詳列於利潤表中。
(六)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差異的分配方法不同
1.定額法。定額法下,要將成本差異在各種產品之間、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具體方法是:脫離定額的差異用定額比例法或在產品按定額成本,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材料成本差異一般全部計入完工產品成本,定額變動差異一般按定額比例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或在差異額較小時全部計入完工產品成本。
2.標准成本法。標准成本法下,對各種差異分別設差異賬戶單獨歸集,在年終予以處理,或者轉為銷售產品成本,或者直接計入損益。具體方法是:將本期的各種差異,按標准成本的比例分配給期末在產品、期末庫存產成品和本期已售產品;或者將本期發生的各種差異全部計入當期損益。我國和西方國家大都採用第二種方法。
(七)提供產品成本資料不同
1.定額法。定額法下,定額變動差異要分攤到產品成本中,將定額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也就是說,定額法下提供的產品成本是實際成本資料,產成品、在產品在資產負債表中以實際成本列示。
2.標准成本法。標准成本法下,產品的實際成本是按標准成本列示的。實際成本與標准成本之間的差異只對改進管理有作用。因此,一般只計算產品的標准成本,不計算產品的實際成本,產成品、在產品在資產負債表上以標准成本列示。這是標准成本法與定額法的根本性區別。
(八)提供管理信息的詳細程度和側重點不同
1.定額法。定額法下,成本按成本報表的要求劃分成各成本項目,強調對材料成本的控制,而且材料數量要採用各種憑證在日常核算中揭示;其他費用是通過對比實際數和預算數求出差異。
2.標准成本法。標准成本法下,成本必須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以分清哪些責任由采購部門負責(如材料成本差異),哪些責任由車間負責(如材料數量差異),哪些責任由生產部門負責(如固定費用產量差異)等。資料詳細、系統,強調全面管理,有利於各職能部門、生產車間分清責任、相互配合,有利於經濟責任制的建立。
但其中最主要的區別是:標准成本法一般不按產品計算實際成本,而定額成本法則按產品計算實際成本。不計算各種產品的實際成本,只計算產品的標准成本,這是標准成本法的最主要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