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種植艾草一畝地需要多少錢成本
擴展閱讀
百頭豬成本多少 2025-05-14 21:28:55
ps3游戲資源怎麼下載 2025-05-14 21:22:21

種植艾草一畝地需要多少錢成本

發布時間: 2022-10-09 21:25:43

❶ 租地一畝900元,種植艾草是否還有利潤畝產量是多少

艾葉草,是生活中的一個寶,平常非常少有被人關心。可是不論是在其葯用功效或是在人文上,它都擁有谷底的危害。那樣種植艾草一畝收益是多少?艾葉草每一年3月初在地過冬的地下莖逐漸萌生,4月中下旬採摘第一茬,每公頃每茬採摘鮮商品11250~15000Kg(畝產量75~100KG)麥草,每一年獲得4~5茬。每採摘一茬後都需要施一定的施肥,施肥以發酵的稀人和動物糞為主導,適度配以磷鉀肥。


那麼就基本上沒有什麼盈利了。栽種的方法。艾葉草大多數以地下莖纖插無性生殖,還可以種籽開展繁育。地下莖栽種在11月份,種籽栽種在3月份。播前1畝施發酵的有機肥4000Kg,做成寬1.5米長的畦面,株行距30X40cm,每穴2-3株,填土夯實,播後澆一次透水性固土。幼苗存活後可以用0.2%的尿素水葉片噴灑,每一次收種後培土鋤草、清除枯枝和疏除太密地下莖。總的來說,種植艾草的經濟收益比較高,土地租賃一畝900元種植艾草仍有1000元盈利,艾草葉畝產量每一年干品生產量約1000斤上下

❷ 種植艾葉一畝純利潤

950元左右
種植艾葉的毛利潤:現在干艾葉的價格在1.5~2元左右,而第一年一畝地能出產1000斤左右的干艾葉,其毛利潤在1500~2000元以上。 第二年能出產1500斤以上的干艾葉,毛利潤在2500~3500元。
而一畝地可以收獲兩茬艾葉,所以來看第一年一畝地的艾葉收入就是1800元_850元=950元左右。而隨著第二年艾葉的產量大增,其艾葉的收入是2500元_700元=2200元左右,到第三年、第四年艾葉的產量就更高了,其一畝地艾葉的純收入會在2500元以上。

❸ 艾草種植前景及價格一畝地能產多少

艾草種植前景當然好。

艾草每年畝產能達到400公斤左右(乾草)。艾草(干)批發價格在6元每斤左右,市場零售價格在12元每斤左右。

艾草有去濕、散寒的功效。

用法:

感寒腹痛或老人臍痛腹冷痛者,可用熟艾入布袋兜於臍部。

寒濕瀉痢不止者,可與乾薑同煎。

艾草泡腳可溫肺:取30至50克干艾草煮水泡腳,用艾草泡腳期間應當注意,同時多喝溫開水,少吃寒涼的食物,注意休息。

艾草可提高機體免疫力。

艾灸療法是以艾為主要材料, 在人體的經絡、穴位或病痛部位進行熏酌灸烤,藉助灸火的熱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從而激發經氣、通氣。

艾灸療法的主要材料為艾絨,艾絨是由艾葉加工而成。選用野生向陽處5月份長成的艾葉,風干後在室內放置1年後使用,此稱為陳年熟艾。取陳年熟艾去掉雜質粗梗,碾軋碎後過篩,去掉尖屑,取白纖絲再行碾軋成絨。也可取當年新艾葉充分曬干後,多碾軋幾次,至其揉爛如棉即成艾絨。

艾絨捏壓越實越好,根據需要,艾炷可製成拇指大、蠶豆大、麥粒大3種,稱為大、中、小艾炷。

將適量艾絨用雙手捏壓成長條狀,軟硬要適度,以利炭燃為宜,然後將其置於寬約5.5厘米、長約25厘米的桑皮紙或純棉紙上,再搓捲成圓柱形,最後用面漿糊將紙邊粘合,兩端紙頭壓實,即製成長約20厘米,直徑約1.5厘米的艾卷。

艾葉中提取的艾葉油,則可作為多種香水、化妝品的原料。利用艾蒿原材料生產的化妝品對人體無副作用,使人皮膚光滑細嫩,有延緩衰老的功效。艾蒿香水濃郁,艾蒿揮發油具有很強的除蟲除菌功效。是一種純天然又廉價的除蟲劑,其還可用於動物飼料、保健品、香水、調控清新劑等。

生物農葯

艾蒿提取原材料可以用於生物農葯的研製,有研究表明,艾蒿的不同溶劑量所提取的提取液可防除蚜蟲、鱗翅目幼蟲、硃砂葉蜻等有害農作物昆蟲。利用艾蒿資源開發植物性農葯具有低毒、高效、高選擇、少殘留的安全性, 是一種「綠色農葯」,艾蒿已成為純綠色農葯的首選對象之一。隨著有機蔬菜的上市, 生物農葯代替了化學農葯,多數植物性農葯具有高選擇、高效率、低毒、少殘留、更安全等特點,再加上艾蒿好種植、產量高、價格低等原因,因此,艾蒿的葯用開發與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❹ 10畝艾葉利潤

種植10畝艾葉,一年的利潤在2000到7000元之間。
近年艾草產業迅速發展,它商業價值不容小覷。飲食、美容、養生、保健和醫療機構行業等多個領域需求量都十分的大。不僅如此,我國還是艾草生長最多的國家,所以日、韓等國同樣對艾草需求量很大。在多個領域的共同作用之下,艾草已形成完整產業鏈,目前已經有很多農村地區通過規模種植艾草脫貧致富。

種植艾葉的優勢:
1、生長區域較廣。艾草生命力極強,在野地、山間、地頭都能夠生長,除了乾旱和較為寒冷地區,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夠種植。
2、生長能力旺盛。艾草對環境要求不高,每年能生長四五茬,與其他作物不相同,艾草種植過後,只需要及時追肥,便能夠等待收貨。
3、適宜形成產業。如果附近都有艾草種植,可形成艾草種植產業鏈,與一些收購商合作,進一步降低銷售成本,減少資金投入,提升管理能力。

❺ 艾草一畝地成本價是多少

種一畝艾草要多少成本

❻ 艾草種植前景及價格一畝地能產多少

艾草種植前景不錯。每年畝產能達到400公斤左右(乾草)。艾草(干)批發價格在6元每斤左右,市場零售價格在12元每斤左右。

艾草栽培技術

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的荒地、路旁河邊及山坡等地,也見於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區,局部地區為植物群落的優勢種。艾極易繁衍生長,對氣候和土壤的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以潮濕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人工栽培在丘陵、低中山地區,生長繁盛期24至30℃,氣溫高於30℃時,莖桿易老化、抽枝、病蟲害加重;冬季低溫小於零下3℃時,當年生宿根生長不好。

艾草繁殖方法

播種

種子繁殖應於早春播種,3至4月可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行距40至50厘米,播種後覆土不宜太厚,以0.5厘米為宜或以蓋嚴種子為度。苗高10至15厘米時,按株距20至30厘米定苗。

分株

艾分櫱能力強,一般1株艾一年能分櫱成幾株至幾十株,可以作為分株繁殖的材料。因此,生產上大部分採用分株繁殖的方式,該方式也是人工栽培的主要繁殖方式。每年3至4月,由根莖生長出的幼苗高15至20厘米時,在土壤濕潤時,最好是雨後或澆水後,挖取艾全株按照行株距45厘米乘30厘米種植,栽培後2至3天若無降水要滴水保墒。

艾草栽培技術

選地

艾適生性強,喜陽光、耐乾旱、較耐寒,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但以陽光充足、土層深厚、土壤通透性好、有機質豐富的中性土壤為佳,肥沃、松潤、排水良好的砂壤及黏壤土生長良好。為了節約土地資源,應選擇丘陵等地區的荒地、路旁、河邊及山坡等進行合理布局,坡地和平地均可種植,也可以在房前屋後、田間邊角地種植。但是作為食葯用的艾,栽培中除了要獲得較高的產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保證艾原料的質量及其葯效。因此,種植地塊周邊空氣應潔凈無揚塵,附近無居民生活污水和工業水污染。

整地

地塊選好後,先進行深耕,耕深30厘米以上。深耕土地不僅可疏鬆土壤,提高土壤溫度和保墒能力;還可以充分利用耕質土下積淀的氮、磷、鉀元素;同時,也起到部分除草作用,使當年的草籽基本上全部深埋,可除掉翌年50%左右的雜草。關鍵是將往年未分解的非艾專用除草劑深埋於地下,解除其對艾生長的影響。深耕時墒情過大,應適當進行晾(曬)垡,防止旋耙時耙不碎,出現過大的明垡和過多死垡,影響種植。

施肥

有農家肥的,可結合犁耙整地一次性施足腐熟有機農家肥30至45噸/公頃;或用腐熟的稀人畜肥撒一層作底肥。無農家肥的,可選用顆粒狀艾專用有機肥,在深耕後、旋耙前,均勻撒施750千克/公頃左右。用作艾有機肥的有效元素含量指標:有機氮磷鉀含量20%以上,氨基酸類含量超過20%,有機質超過20%,腐植酸大於5%,硫元素含量大於10%,不含重金屬等有害物質。

整畦

泥土耙碎後,開始整畦(廂)。畦(廂)寬5米左右(視地塊情況而定),便於人工除草和機械作業。每2畦(廂)間開一淺溝,溝深20厘米左右、寬30厘米左右,便於防澇排水。每畦(廂)中間高、兩邊低(呈龜背形),高低差不超過1.5厘米,便於排溉。地塊四周宜開好排水溝,溝深50厘米左右、寬60厘米以上,便於旱時灌溉、澇時排水。整地後,噴灑1次艾專用除草劑(遇水分解),對雜草進行封閉殺滅,10至15天後即可栽苗。

種植

普通種植行株距為 45厘米乘30厘米(7.5萬株/公頃);密植行株距為45厘米乘15厘米(15萬株/公頃);合理密植行株距則為45厘米乘20厘米(10.5萬株/公頃)。每穴1株。在黏性較大的黃土地或黑土地上,種植深度5至8厘米左右;砂土地或麻骨石地種植深度以8至10厘米為宜。

艾種植時也可以半機械化作業。一人駕駛拖拉機帶犁開溝,一人擺苗,一人撒艾專用有機肥(施有底肥的,可以不用再撒肥)。第一犁擺艾苗,注意犁開溝的間隔和深度、擺苗的間隔和深度;第二犁撒艾專用有機肥,開溝深15至20厘米,使翻出的土剛好垵住第一犁的艾苗根;第三犁按第一犁標准執行,第三犁翻出的土剛好垵住第二犁的有機肥,依此類推,直至栽植完成。結束後應檢查有無露根現象,若有,及時用土封掩。

管理

追肥:每茬苗期,最好苗高30厘米左右時,選在雨天沿行撒勻艾專用提苗肥60至90千克/公頃,若是晴天則用水溶化蔸施(濃度0.5%以內)或葉面噴施;遇到濕潤天氣,追肥也可與中耕鬆土一起進行,先撒艾專用肥,再鬆土,鬆土深度10厘米。化肥催苗僅適合第1年栽種的第1茬,以後各生長期(即二季、三季等)不得使用化肥,否則影響有效成分的積累,降低艾品質。

灌溉:艾適應性強,且在種植之前已將畦(廂)面整成龜背形,有相應的排水溝,及時做好雨天、雨後的清溝排水工作,以防積水造成漬害。乾旱季節,苗高80厘米以下時進行葉面噴灌;苗高80厘米以上則全園漫灌。

❼ 租地一畝700元,種植艾草是否還有利潤一般畝產量是多少呢

租地一畝700元,種植艾草是否還有利潤?一般畝產量是多少呢?

在我國農村有一種野草,多見於荒地、道旁、小河邊、地頭、小山坡部分地區,它商業價值很高,診療、美容護膚、健康養生、健康保健、食品類等各個行業每一年並對需求量都非常大,從整個行業看來現階段供不應求,發展前景廣闊。

通常情況下,栽種一畝艾葉草能夠獲得整株1800KG上下,目前市場1公斤的收購價2.5塊左右,一畝地盈利在4000-5000元。假如是根據人力採收艾草葉,一畝地大概能夠採摘600KG,目前市面上1公斤的收購價在13塊左右,畝盈利在6000塊左右。

❽ 艾草的種植前景怎麼樣種植艾草每年每畝的利潤是多

艾草的種植前景不錯。
種植艾草的利潤
1、艾草產量。每年的3月份艾草會在老的根莖上萌發新芽,四月底就可以收獲第一茬,每年能夠收獲4至5茬,每年畝產能達到400公斤左右(乾草)。
2、艾草售價。艾草(干)批發價格在6元每斤左右,市場零售價格在12元每斤左右,如果出口,價格將達到50元每斤。
3、艾草收益。除去人工成本,有固定的商家收購,每畝收益在4000元左右。
艾草,是菊科蒿屬植物。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主根明顯,略粗長,直徑達1.5厘米,側根多;常有橫卧地下根狀莖及營養枝。莖單生或少數,高80至250厘米,有明顯縱棱,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草質,並有少數短的分枝,枝長3至5厘米;莖、枝均被灰色蛛絲狀柔毛。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並有白色腺點與小凹點,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密絨毛;基生葉具長柄,花期萎謝;莖下部葉近圓形或寬卵形,羽狀深裂,每側具裂片2至3枚,裂片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每裂片有2至3枚小裂齒,干後背面主、側脈多為深褐色或銹色,葉柄長0.5至0.8厘米;中部葉卵形、三角狀卵形或近菱形,長5至8厘米,寬4至7厘米,一(至二)回羽狀深裂至半裂,每側裂片2至3枚,裂片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2.5至5厘米,寬1.5至2厘米,不再分裂或每側有1至2枚缺齒,葉基部寬楔形漸狹成短柄,葉脈明顯,在背面凸起,干時銹色,葉柄長0.2至0.5厘米,基部通常無假託葉或極小的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淺裂或3深裂或3淺裂,或不分裂,而為橢圓形、長橢圓狀披針形、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
頭狀花序橢圓形,直徑2.5至3.5毫米,無梗或近無梗,每數枚至10餘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穗狀花序或復穗狀花序,並在莖上通常再組成狹窄、尖塔形的圓錐花序,花後頭狀花序下傾;總苞片3至4層,覆瓦狀排列,外層總苞片小,草質,卵形或狹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綿毛,邊緣膜質,中層總苞片較外層長,長卵形,背面被蛛絲狀綿毛,內層總苞片質薄,背面近無毛;花序托小;雌花6至10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紫色,花柱細長,伸出花冠外甚長,先端2叉;兩性花8至12朵,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外面有腺點,檐部紫色,花葯狹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有不明顯的小尖頭,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長於花冠,先端2叉,花後向外彎曲,叉端截形,並有睫毛。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花果期7至10月。
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的荒地、路旁河邊及山坡等地,也見於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區,局部地區為植物群落的優勢種。艾極易繁衍生長,對氣候和土壤的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以潮濕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人工栽培在丘陵、低中山地區,生長繁盛期24至30℃,氣溫高於30℃時,莖桿易老化、抽枝、病蟲害加重;冬季低溫小於零下3℃時,當年生宿根生長不好。

❾ 在農村種植艾草前景如何

我覺得今年種植艾草前景還不錯。因為我老家那邊的村民們已經開始種植了,而且每到收成的時候總有商家找上門來進行艾草收購。一畝地搞好了,就可賺4000元左右,一年下來輕輕鬆鬆就能收獲一筆不小費用。

種植艾草的成本是500元左右,而一畝地的經濟效益就能賺1500元,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如果在農村種上十畝地,一年能賺一萬五千塊錢。

總的來說種植艾草比較簡單,成本也比較低,只要你找好銷路,可以放心大膽的去種植。

以上只是提供個人建議跟市場行情。

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